为什么月球背面难登陆
231
我们从地球看月球也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而以往的登月来看,我们都是登录在月球的正面,背面却很难登录,为什么月球背面难登陆呢?下面就由 星座知识 为大家揭晓下原因吧!一起来看看吧!
问:为什么月球背面难登陆
答: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射了大约200多颗月球探测卫星,其中不乏数量众多的登陆器抵达月球,其中包括“嫦娥三号”和“阿波罗”任务的6颗载人登陆器等,这些登陆器无一例外都在月球正面着陆。
最早实现登陆的“月球”9号是在月球的风暴洋地区实现着陆,首次登月的“阿波罗”11号在月球的静海成功登陆,而我国的“嫦娥”三号选取的登陆地点是月球的虹湾地区。这些位于地球正面的区域无一例外,都通信条件良好、地形相对平坦、太阳光照充足,不论从科学价值还是工程实践角度都是登陆的绝佳位置。
由于潮汐锁定现象,月球的两面有着显著的不同,月球正面有着大型山脉,环形山和月海(大片的平坦区域),相比月球正面丰富的地形,月球背面则略显单调,由于长时期受到陨石地撞击,月球背面少有大片平坦区域,月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和环形山,月球背面承受的陨石撞击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地球的安全。
由此可见,相比在月球正面平坦的地区登陆,在月球背面降落的难度显然更大,但对月球背面的探测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月球的背面有着不同于月球正面的地质构造,月球背面的地表下相比地球保存着更为原始的地质状态,这些埋藏月球深处的秘密显然对研究地月早期历史之谜有着重要价值。由于月球背面隔绝了与地球的直接联系,这也意味着月球隔绝了地球上发出的几乎所有的电磁波,这给天文学的射电观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所。
遥远天体产生的信号都十分微弱,地面产生的电磁信号极易对这些来自深空的信息产生干扰,要想在地面探测到宇宙天体的微弱信号着实不易。月球背面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片宁静区,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监听来自宇宙的微弱声音,为研究天体运动,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的探测资料。
在未来,人类将在月球建立科学考察站,这或许将成为未来深空探测的桥头堡。在选址考察的过程中,稳定的能源供应将成为一项重要的考察标准,月球的夜晚持续时间长且异常寒冷,仅仅依靠太阳能很难满足需求,核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又该如何将核反应堆送上月球呢?难度不小。
将月球考察站建在月球背面似乎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能源供给途径。月球背面有些地区处于永久光照区,有些地区处于永久阴影区。永久光照区将为月球考察站提供源源不断的太阳能,如果月球阴影区真的存在冰,那么月球阴影区的水不仅能够满足生存用水,还能作为深空探测和返回器的燃料推进剂。到那时,月球背面的考察站将真正成为人类在前往深空的保障基地。
但这一切都得依靠对月球背面的实地勘察。在月球背面着陆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月球的遮挡,不能和地球直接进行无线电通信,如果地面的测控信号不能直接传输到月球探测器上,对于环月飞行的探测器来说问题不大,将继续保持原有姿态绕月飞行,但对于月球登陆器来说,地面测控站必须实时跟踪测量登陆器状态,做到指令发送毫秒不差,信号一旦中断,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在地势崎岖不平的月球背面,测控难度无疑更大。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我国载人航天任务的经验,对于地面测控的盲区,飞船的通信一般都是通过“天链”系列中继卫星来保障的。从国外深空探测的经验来看,发射一颗通信中继卫星无疑是解决信号屏蔽的首选。
在我国即将进行的“嫦娥”五号月球背面探测任务中,对于月球背面飞行器无法测控的问题,我国就将发射一颗中继卫星来实现月球登陆器和地面测控站的实时通信。这颗中继卫星计划在“嫦娥四号”发射的半年前升空,并将其送至地月拉格朗日L2点。
这个位置我们并不陌生,“嫦娥二号”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器的服务舱均曾环绕地月L2点,在这个点上,卫星能同时看到地球和月球,保证实时通信,进而解决月球背面“看不见、摸不着、无法通信”的问题。据悉,如果未来有别的国家探索月球背面,也可以得到中国探月中继卫星的通信服务。
诚然,在月球背面登陆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太阳能电池板失效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登陆器的正常供能;月夜超低温环境下,如何保证登陆器的正常运转,以及在月球背面的崎岖地形上,如何保证登陆器准确地按预定姿态着陆等等,这些都将是科学家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由于人们对月球背面的了解非常少,“嫦娥”四号作为第一颗在月球背面着陆的登陆器无疑将改变这种局面并创造历史,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嫦娥”四号踏出每一步都将迈向一段全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