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宝宝吐奶有什么方法

4553

发布:2021-11-14 12:58:05  来自 海氹有点甜 觅知友会员


  如何防止宝宝吐奶

  “宝宝刚出生时,看着她大口大口地吸吮乳汁的样子,我心里美滋滋的。可是,有时她刚刚吃完,奶水就又顺着嘴角流了出来,有的时候还会呛进鼻子里,小脸憋得通红,看着她那难受的样子,真是好可怜啊。。尽管宝宝精神和食欲仍然很好,但我还是有些担心。”朵朵妈又在向表姐李茜求助了。

  “不要紧的,这是正常现象。”表姐安慰她说。

  “这我也知道,可是,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宝宝吐奶啊?”

  看着宝宝在自己的怀里大口大口地吃着奶,这是新手妈妈们最幸福的时刻了!但是,很多年轻的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吧 —刚给宝宝喂过奶,宝宝却马上又吐了出来。这时你的心情是不是和朵朵妈一样,既着急又心疼呢?

  尽管很多新手父母都知道宝宝吐奶是由生理原因引起的,但是一看到自家宝宝吐奶时,还是紧张得不知所措。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防止宝宝吐奶呢?要回答这个问题, 就要先从导致宝宝吐奶的特殊生理结构说起了。

  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

  由于宝宝的胃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水平位,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容量小;同时胃的入口部位的肌肉还比较松弛,不能很好地收缩,从而使得进入胃里的奶汁比较容易流回食道。

  还有,细心的妈妈一定会发现,小宝宝含乳头的样子笨笨的,所以宝宝吃奶常常是将奶水和着空气一起吸到胃里。这样,当宝宝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宝宝吐奶呢?

  防止宝宝吐奶的“四大必杀技”

  (1)正确的喂奶姿势很重要。新手妈妈们给宝宝喂奶时,一定要把宝宝抱在怀里, 让宝宝的身体与水平线处于45°角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就会很自然地流入小肠, 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吐奶的概率。妈妈们千万不要图省事,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吃奶,这可是预防宝宝吐奶的大忌哦。

  (2)帮助宝宝拍背、打嗝。给宝宝喂完奶后,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宝宝通过打嗝排出吃奶时吸进胃里的空气,一般轻拍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这可是防止宝宝吐奶的最好办法哦。

  (3)宝宝吃完奶不宜马上仰卧。喂奶后,最好把宝宝竖抱在身上20 ~ 30 分钟, 不要急着把宝宝平放在床上。把宝宝放在床上时,先让宝宝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4)掌握好每次的喂奶量。为了防止宝宝吐奶,妈妈们还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办法,就是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适当增加。

  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应对宝宝吐奶

  宝宝在吃完奶后奶水经常会从嘴角流出来,有时候还会呛进鼻子里,甚至会导致宝宝窒息,这样是很危险的。因此,将宝宝平放在床上时,最好将浴巾折叠好垫在宝宝身体下面,使其上身略抬高一些。如果宝宝躺着时发生吐奶,要马上把宝宝的脸侧向一边,以免被奶水呛着。

  宝宝 4个月大以后,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贲门的收缩功能也已发育成熟,吐奶的次数就会明显减少了。

  正确区分“溢奶”与“吐奶”

  虽然吐奶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新手妈妈们也不要因此而大意哦!宝宝吐奶一般分为“溢奶”和“吐奶”两种情况。我们通常说的宝宝吐奶也叫“溢奶”,是指宝宝在吃完奶后奶水从嘴角流出来的现象。而“吐奶”与溢奶不同,吐奶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较强烈的呕吐,吐奶现象往往是偶发的。

  温馨提示6个原因引发宝宝吐奶

  (1)喂养方式不当,如吞奶过快、喂奶时吞入较多空气、喂奶时过多翻动宝宝等;

  (2)各种感染(如感冒)引起的呕吐,一般伴有流涕症状,感冒好了,吐奶消失;

  (3)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吐奶,一般表现为喷射性吐奶并伴全身明显中毒症状,如发热、抽搐、前囟膨隆等;

  (4)外科疾病,如先天性幽门肥厚、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一般还伴有体重不增、消瘦、大便异常等症状;

  (5)胃黏膜受刺激,宝宝服用红霉素、磺胺等药物易引起呕吐;

  (6)胃食管返流。

  如果新手妈妈们发现宝宝在吐奶的同时还有其他异常状况,自己又无法确定原因,一定要及时抱宝宝去看医生。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宝宝资讯推荐:

  • 宝宝爱揉眼睛或可这两个原因导致
    有些宝宝喜欢揉眼睛,但是爸爸妈妈们却会忽略这个小小的动作,可是宝宝喜欢揉眼睛可是有原因的。如果爸爸妈妈们不重视这个问题的话,宝宝很有可能
  • 孕妇夏季入院待产包清单
    夏季入院待产包清单妈妈用品:1、开襟外套:1件天气较凉的季节或早晚时分,穿在病服外面,在病房或医院走动就不怕着凉了。2、出院衣服:1套出
  • 孩子面对接吻镜头家长如何教育
    昨晚我和杨杨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男女主角站在车前面,先是含情脉脉地对视,然后深情相拥,当嘴唇相对的时候,杨杨从沙发上跳下地,躲到我怀里,笑
  • 宝宝学爬有哪些注意事项要注意什么
    爬行是宝宝从躺着到站立的一种过渡姿态,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们还是需要注意一下宝宝爬的过程,并且适时地给予帮助,这样宝宝的爬行能力才能更好
  • 新生宝宝脚弯曲什么时候需要治疗
    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好几个月,所以腿和脚的骨头都是呈弯曲状态,至少在出生后好几个月双腿脚才会变直,并且能够自由踢腿。当然你也可以帮助宝
  • 孕妇炖鸡汤要怎么做
    孕妇炖鸡汤是很适合孕妇在孕期的时候养生的一道汤品。因此最好学一下孕妇炖鸡汤的做法使孕期更健康。很多人都知道孕期感冒了是不能随便吃药的,那
  • 女人产后锻炼要注意什么
    很多妈妈们都是身体还在恢复,就开始胡乱减肥,最后反而减出病来。特别是在哺乳的妈妈们,节食吃减肥药往往都是伤害宝宝健康的愚蠢减肥方法。最好
  • 秋季宝宝易上火遭遇便秘怎么办
    进入初秋时节,逐渐干燥的天气使得宝宝容易上火,宝宝便秘自然成了妈妈们的烦心事。虽然便秘不是大病,但是如果宝宝便秘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也会
  • 帮宝贝剪头发如何让其乖乖就范
    <imgtitle=""alt="怎么帮宝宝剪头发怎样帮宝宝剪头发如何帮宝宝剪头发"bor
  • 夏季给孩子补钙有哪些常见误区
    夏季是儿童生长发育旺盛的季节,也需要大量钙的摄入满足身体发育需要。那么怎么给孩子补钙最适当呢?给孩子补钙吃什么最好?含钙丰富的食物是乳类
  • 小柳树和小枣树
    有一个老伯伯会种树。院子里那棵小枣树就是他种下的。老伯伯说:“一棵树太少了,我再种一棵。”老伯伯在小枣树旁边又种了一棵小柳树。小柳树的腰真细,柳枝绿绿的,真好看!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一点儿也不好看,就禁不住说道:“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啊!你看
  • 鱼儿,快上来
    小猫达达坐在小船上钓鱼,可是鱼儿老是不上钩。河里一顶神奇的草帽和达达开玩笑,悄悄把自己挂在渔钩上。达达用力一提渔竿,“啪!”草帽飞起来,达达吓了一跳,“扑通”一声掉进水里。草帽好不容易把达达拖到小船上,累得直喘粗气。为了向达达表示歉意,草帽
  • 小兔子多多学本领
    一大早,小兔子多多就出去学本领。它走着走着,看到小黄莺在树上唱歌,就对小黄莺说:“小黄莺,你教我学唱歌吧”,小黄莺答应了,“嘀喱——”唱起来。多多也学着小黄莺的样子,挺起胸脯,憋足了劲,“吱——”唱道,“太难听了,太难听了,你这个嗓子学不会唱歌的。”说着,
  • 雁爸爸和更美更亮的湖
    一行大雁在天空中飞着。雁爸爸是领头的雁。他呼呼地扇动着翅膀,整个队伍飞得那么有力,那么整齐,像一个人字,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小雁跟着妈妈在雁爸爸的身后飞着。多美的田野。密密的树林,绿绿的庄稼,红色和灰褐色的砖房,在向后退着,一条银色的河流弯弯曲曲地向前流着
  • 三只小猫和一只红气球
    有一天,猫妈妈带回来一只红气球,三只小猫都争着要:“我要!”“给我!”“我要嘛!”一个比一个喊得响,跑在最前面的小猫抓过了红气球,于是这个来夺,那个来抢,闹成了一团。拿气球的小猫一脱手,不好!红气球飞走了。三只小猫跟着红气球跑,红气球飞啊飞;飞到山上,挂在
  • 我的祖国
    小鸟的家,在高高的大树上。小刺猬的家,在厚厚的草叶底下。清清的小溪流里,有小鱼和小蝌蚪的家。下雨天的小树林里,蘑菇们撑着小伞说:“来呀,来呀,请来我们家里玩耍。”每个人,都有自己温暖的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妈妈。祖国妈妈,是你出世
  • 青蛙奶奶的快乐围巾
    秋风起了,树叶开始飘落。为了出门不感冒,青蛙奶奶想给自己织一条长长的宽宽的大围巾。青蛙奶奶纺出了线,她坐在门口细细地织。软软的、柔柔的围巾,在她的手下一寸寸地变长。青蛙奶奶还给她的围巾织上好看的花纹。可是,就在她织围巾的时候,她听到树上的花尾巴鸟一直在哭泣
  • 稻草姑娘
    太阳系草莓救星进教室时,米米一眼看到自己那件小印花夹克被吊在黑板的正上方,马上目光像一道寒光凛凛的剑,问:“谁干的?”没有英雄站出来承认那是他的“杰作”。看惯了米米笑意盈盈的样子,大家都被她凶神恶煞的样子吓住了。离上课还有二十分钟,难道没人承认,她就这样
  • 越来越多的海星
    一个渔民在海边滩涂(tāntú)上养殖蛤(gé)贝。一天,一只海星趁著潮水上涨,游到养殖场里偷吃蛤贝。蛤贝在安全的时候,会张开贝壳,吐出壳内鲜红的软体。一有情况,它就会马上缩回身子,紧闭硬壳,让水鸟、鱼、蟹(xiè)等无从下口。海星——一种只有巴掌大小、
  • 天狗吃月
    一轮晶莹的圆月悬(xuán)在天空上,非常可爱。月辉悠悠倾洒在大地上,大地一片明朗,树影斑驳(bānbó)。小兔乖乖、小狗、小山羊等一群小伙伴在森林里的空地上做游戏。突然,谁叫了声:“坏事了!”“什么坏事了?”小兔乖乖循(xún)声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