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
2065
孩子年龄小,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在季节交替,气候变换的时候容易生病,家长都希望孩子快点好起来,但口服用药往往喂不进去,而最快的给药方式是静脉输液,药物可立即进入血液循环;可家长又担心输液对孩子有危害,所以家长往往纠结,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视情况权衡。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感冒,不管吃药还是输液,疗程都需要3-5天,这是疾病的自然转归过程,如果孩子精神状况尚可,只要让孩子按时吃药、多喝水、多休息,不需要输液即可痊愈。但如果孩子感冒伴有严重呕吐和腹泻,就要适当地输液,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不宜大量喝水或者进食,一般禁食2小时,让孩子的胃肠适当休息以恢复功能,就只能选择静脉输液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所以,对于生病的孩子,不能单纯由一个疾病诊断或一个片面情况来决定是否输液,家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评估孩子情况。
家长是最清楚孩子情况和性格的,生病了需要用药,而任何给药方式只要能进入血液循环都可以起效果,如果孩子能吃得下药物,也是一样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的,只有起效快慢的区别,口服给药的起效时间慢一点,而静脉给药起效时间快些,所以,只要孩子能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可以不用选择输液。但是如果孩子性格很调皮又不愿意吃药,比如小强是个1岁10个月大的孩子,只要给他喂药,他就紧闭牙关手打脚踢,几个人都抓不住,好不容易撬开嘴巴把药灌进去,他也不吞下去,使劲吐出来,或者强行喂下去了,等下又全部呕出来……像小强这样的孩子,不适合口服用药,一是孩子不配合不知道喂进去多少,药物剂量不对达不到治疗效果,二是强行喂药怕孩子在挣扎的过程中将药液呛入气管,引起窒息,那么就只能选择静脉输液了。
2、查看血常规化验单。
血常规是最简便且最常用的检验,取患儿手指头血即可化验,且15分钟左右即可出结果,血常规的报告单上一般会用“↑”或“↓”标识出异常结果,血常规结果就能反映出孩子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且指标不高,则可以不用输液。如血常规检验结果中的白细胞(WCB)儿童的正常值一般是4-10※109,如果高于10※109,提示细菌感染,如果指标超出很多,则提示感染严重,可考虑输液,尽快控制感染。
3、考虑需要使用的药物的特性。
根据孩子的病情听取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使用的药物的特性,有的药物不能口服,或者口服效果不佳,需要液体溶解稀释后才能给药的,为了最大效价的发挥药物作用,则可能需要选择静脉输液。比如胰岛素,经过胃肠道会失活,导致药物无效,所以不通过口服给药,只能选择液体稀释后通过静脉途径给药。
4、把握孩子病情。
如果孩子在紧急状态下,如孩子抽搐则需要立即静脉注射安定缓解抽搐症状,但如果只是预防孩子抽搐则可以选择口服安定片即可;同样的道理,如孩子喉炎、哮喘发作情况比较紧急,假如不及时用药,有窒息的危险,此时可能需要立即静脉注射一些平喘或激素类药物,以避免情况恶化。另,如果孩子的症状体征和检查检验结果显示孩子患有严重的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肺炎、脑膜炎、猩红热、阑尾炎等,一般表现为高热(体温在39℃以上甚至超过40℃),且用退热药后体温不能将之正常,或反复高热(即体温39℃以上,用退热后几个小时又发热至39℃以上)。或严重的皮肤过敏,会让患者觉得全身奇痒,非常难受,这时候需要输液帮他立即缓解症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患儿呕吐、腹泻导致脱水时,典型的症状就是孩子哭闹没有眼泪,尿少甚至无尿,皮肤弹性差等现象时,必须静脉输液来补充丢水的水分和电解质等营养成分。
小儿输液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输液过程中患儿不可到处走。更不可在室外走动或逗留,或将患儿抱回家,否则会受到污染引起输液反应,或发生其他意外时不能够及时治疗。
第二,输液的速度不可擅自调整。有些性急的父母为赶时间,擅自调整输液的速度,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的病情调节输液的速度,如果输液速度过快会对患儿的心肺加重负担,引起心衰、肺水肿,或者局部不适;但是也不可以过慢,不然会延误治疗,使药效降低。比如常用的药物葡萄糖酸钙,如果过快的输液会发生心率改变,若渗出血管则强烈刺激皮肤,甚至造成皮肤坏死。
第三,输液时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父母要仔细观察穿刺部位及全身情况。比如穿刺部位皮肤颜色是否正常,局部是否肿胀,输液管有无反折被压等。全身情况要看有无面色苍白或潮红,有无寒战,有无表情发呆、双目凝视、呼吸急促或过缓,有无发热等。如发现异常现象,父母要及时向医生、护士反映,以便给予相应处理。第四,不要碰掉输液针。
父母的疏忽,触碰或是牵拉针柄往往造成小儿输液漏针,有时也会由小儿抓扯造成。所以在给患儿输液时父母要注意:哺乳或搂抱时,不要碰到孩子的注射部位,防止父母的身体碰到针头,不要用任何物品触及针柄处;当患儿哭闹时,父母可用手固定输液管,防止摆动时牵拉到针柄而引起渗漏。如果患儿易出汗,父母要注意胶布粘贴的是否牢固。如发现渗漏,应先关闭开关,再及时叫护士。
再有,父母要格外注意,由于小儿静脉血管比成人细而且脆弱,穿刺较成人难度大得多,因而可能出现一次穿刺不成功,甚至多次穿刺不成功,父母这时不应指责、谩骂护士,否则护士的心理压力就会增加,会使医疗操作更不顺利。如果父母能理智的面对这种情况,并配合协助护士扶好孩子,对治疗操作和医患关系都有好处,孩子的疗效也会达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