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登高舒畅养生
3289
祖国传统医学《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三月指的是农历的七、八、九三个月,又分别称为首秋、仲秋、季秋。秋在五行属金,五脏的肺在五行中也属金,肺金与金秋之气相应,故秋天为肺主令。农历的九月,是秋季的最后一个月,也是秋季脾功能旺盛的一个季节。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在五行中属于土,五脏中脾属于土,故有四季脾王之说。中医闻诊歌诀云:“肝怒声呼心喜笑,脾为思念发为歌。肺金忧虑形为哭,肾主呻吟恐亦多。” 中医认为人有五志,以怒为肝志、喜为心志、思为脾志、忧悲为肺志、恐为肾志等等。秋天肺主气,则忧悲的情志活动占上风,农历的九月脾土的思念情志又来添乱,更加剧了忧郁悲伤的情志体现。
秋后五谷成熟,花木树叶开始枯落,日照减少,气候渐冷而风起,甚至出现秋雨凄凉而连绵的天气。这种天气,最容易勾起人内心中对往事的追忆,对故人的追思以及对现在自身的哀怜等复杂的伤感忧郁心情。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医在《素问。微旨大论》说“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提出了“气交”的概念,认为“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所以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人虽然有自己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基本的升降出入、阖辟往来的方式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这也就是“天人相应”的理论所在。因此,当自然界出现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黄落雁南归的景象时,自然也就会产生这种悲秋的情怀。这种忧伤哀怨的悲秋情怀,古代不少文人墨客写了脍炙人口的好诗句,如苏东坡的《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李山甫以秋为主题的七律:“傍雨依风冷渐匀,更凭青女事精神。来时将得几多雁, 到处愁他无限人。能被绿杨深懊恼,谩偎黄菊送殷勤。 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等等。
文人本来就喜欢“为赋新词强说愁”,诗词写好了,忧愁也散完了。但有几人能学得如此洒脱呢?秋令的触景生情,时常在一些老人心中涌起人生迟暮,日薄西山凄凉之感,这种情绪低落,伤感的忧郁心情不是说没就没了。在这九月初九重阳节赏菊登高的习俗中,父母老人有家人陪伴,一起回归到大自然中,登高远眺,饱览秋果丰硕,枫叶似火的成熟美景,尽享自然与人伦的愉悦和谐,一定会使老人忘记忧郁和惆怅,减少悲秋情绪,对缓解压力有很好的帮助。百之下,九九之数最大,九在古代术数中为泰数,代表长寿吉祥,借以表达对亲人的健康长久的美好祝愿。
秋天是旧疾复发的季节,如慢支、哮喘等。这些疾病跟受凉有关,因此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避免吹风受凉;有心血管疾病者,须慢步登山,并常停下歇息,忌讳快速步行;关节疼痛不利者,要在家人搀扶或者借助拐杖谨慎登山,少去陡峭路小之处。
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意义,不仅仅是登高望远,赏菊闻桂;也不仅仅是品尝蟹之肥美,橘柚之甘。而是炎黄子孙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享受亲情天伦之乐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