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冲不好四个细节在作怪
4129
又到每日给家里的小天使冲奶粉时间,这奶粉怎么就那么难冲呢?不是结块,就是温度过高,甚至是气泡一大堆,弄得跟啤酒一样。回顾了冲奶粉的全程,愣是不晓得在哪个环节出了错。
出错细节1:冲调水温不当
在成年人眼里,冲奶粉,目的地就是可以喝,那把水倒进去,搅和搅和不就成了吗?非也非也,冲婴儿奶粉,相当有讲究,水温至关重要。
有的爸妈认为幼小的宝宝抵抗力差,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都要经过高温消毒,奶粉也应该用沸水冲调才对,这种想法可是不对的哟。首先,水温过高会破坏奶粉中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使宝宝营养不足;其次,还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失活,无法被消化吸收,宝宝容易积食上火。那既然水温不能太高,低点行吗?答案当然是:不行!水温偏低,奶粉不易泡化,直接影响奶粉的溶解,同样不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
通常婴儿奶粉都有冲调说明,在冲调奶粉之前,爸妈们别忘了多瞧两眼。虽说不同牌子的奶粉有不同的配比说明,但一般来说都是用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冲较好。水温的重要性是知晓了,那怎么控制水温呢?方法很简单,冲调奶粉时,可以用手腕内侧皮肤测温,以感觉温热而不烫手为宜(部分有经验的妈咪说因为手部温度感觉比口腔的高,最好比温热稍微热一点),也可先将1/3的凉开水和2/3的热开水混合,然后放入适量奶粉摇匀。
出错细节2:冲调比例不当
水温的重要性咱是知道了,接下来就说说冲调比例这个小细节。新闻报道曾经提到过,有个妈咪因为母乳偏少,要给孩子喂奶粉,但她又担心孩子营养跟不上,每次冲奶粉,都会多加一大勺,把奶泡得浓浓的,没想到宝宝出生两个月了,体重却一直没增加,咨询了医生才知道原来是奶过浓惹的祸。
为啥不能给婴儿喂太浓的奶?来科普科普,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胃肠消化功能较弱,而牛奶中主要是酪蛋白,不易消化。若牛奶过浓,小宝宝就更难消化吸收了,轻则出现消化不良、大便干燥,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当然,奶粉冲得太稀也不行,宝宝容易出现营养缺乏,导致个头小、消瘦等情况。
一般来说,按照奶粉的标准比例冲泡是最容易的,但也可以根据自家宝宝的特殊情况来进行微调。如何才能浓淡得宜,这就要靠爸妈们细心地观察了。
一般开始时可以多加水,然后观察宝宝是否老是短时间内就哭闹着要吃,同时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如果大便正常或略干,而宝宝经常哭闹有饥饿想吃的表现,那就是奶粉太稀,宝宝营养不够,可以稍加浓一些;如果宝宝没有老想再吃的表现,而大便过稀并有奶瓣,那就是牛奶太浓,宝宝消化不好,就得适当将牛奶调稀一些。
出错细节3:冲调次序不当
说到冲调奶粉,小编昨晚睡前也给自己冲了一杯,步骤极其简单,无非是加奶粉,然后加入水,搅拌之,大功告成!新手爸妈们,你们是不是也这样给宝宝冲奶粉的?其实小编那是错误示范啦,当喝奶的对象变成我们弱小的宝宝,连冲调次序都有严格的界定呢。
奶粉冲调的正确次序是,先将自来水烧开,晾至50-55°,取合适水量,注入奶瓶,将奶粉加入到温水中。但很多新手爸妈们都是把奶粉先导入奶瓶内,再用温水冲泡,这样的次序可是会导致奶粉冲调不均匀,出现结块、溶解不充分的问题。
出错细节4:搅拌过度
都说习惯成定式思维,我们成年人冲奶是先放奶粉再放水,然后还要找个调羹之类的器皿搅拌,让它快速溶解。但在宝宝奶粉这,搅拌也是罪过啊。
通常给宝宝冲奶粉,爸妈们都是直接用奶瓶冲的,在水中加入正确量取的奶粉量后,为使奶粉溶解更加均匀不结团,需要稍微进行摇晃助溶。但有些新手爸爸没这耐心,会比较粗鲁的摇晃奶粉,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摇晃,甚至于找根筷子之类的大力搅拌。
虽说搅拌不会令奶粉营养流失,但是会产生其他让宝宝不舒服的问题哦。在冲奶粉时大力摇晃或者用筷子搅拌,更多的空气趁机混入奶液中,从而产生大量的气泡。宝宝喝了这种奶液,容易胀气吐奶。
正确做法是这样的:手握奶瓶中上部,沿同一方向摇晃瓶底,使在水平面上旋转。速度不宜太快,不产生气泡为宜。若产生气泡,应静置等气泡消失才给宝宝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