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回奶方法都是错的正确的回奶方法介绍

686


  给宝宝断奶同时,和乳房也要做一个温柔的告别,让乳房也在循序渐进的断奶过程中减少泌乳量直至不再分泌乳汁。回奶方法不当,可能给妈妈带来巨大的痛苦,乳房肿胀、疼痛、乳腺炎也会接踵而至。

  回奶的方法:

什么方法回奶有效 回奶的最好方法 回奶的方法

  循序渐进地减少挤奶的频次与产量,直到不需要再需要额外的刺激,通常2周左右乳房基本不需要额外挤奶了。同时应注意少进汤汁及下奶的食物,使乳汁分泌逐渐减少以致全无。

  如果妈妈停止亲喂后,泌乳量仍然达到1000ml以上,乳房2小时左右就充盈了,4小时局部胀痛不适感逐渐增加。此时断奶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或者可以采用辅助方式,去医院配一些药物来帮助减少奶量。

  关于回奶的那些误区:

  传说中的喝麦芽水、花椒水是回奶“灵药”吗?如果回奶时,乳房泌乳量仍然比较多,胀奶频率很高,就不适合服用麦芽水、花椒水这些灵药了。

  (1)麦芽如果在单方计量较少的情况下,反而会提升乳量。

  (2)有些妈妈去医院注射雌激素回奶,效果不一定明显,还很容易影响内分泌系统,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

  (3)如果选择回奶的药物,务必遵从医生的建议,切勿自行服用。无论何时断奶,在回奶时只要感到乳房肿胀不适,需要通过调整饮食和适度挤奶,循序渐进的减少泌乳。

  自然回奶是最正确的方法

  如果妈妈给宝宝哺乳的时间已经达到10个月至1年,而且能够正常断奶,一般来说,选择自然回奶是最好的,而且成功率也比较高,对妈妈,对宝宝都好。

  (1)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如果奶水不是太多的妈妈们可以选择一点一点的减少孩子吃奶的次数,通过减少孩子吃奶的次数让乳汁分泌量减少一点,奶就回去了。

  (2)加长喂奶间隔时间:逐渐加长每次给宝宝喂奶的间隔时间,让宝宝慢慢适应,也让乳房适应,慢慢减少乳汁的分泌,对回奶很有帮助。

什么方法回奶有效 回奶的最好方法 回奶的方法

  (3)缩短单次喂奶时间:每次给宝宝喂奶的时间不要太长,慢慢缩短。这样宝宝的吮吸刺激的减少就会使乳汁分泌量自然的下降。

  (4)减少高蛋白质的摄入:妈妈要注意少进汤汁及下奶的食物,一定要注意不要吃鱼肉,羊肉等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少喝汤,少喝水,可以吃点清淡的食物达到减少乳汁分泌的效果。

  (5)穿上较紧身的衣服:妈妈在给宝宝断奶的时候,可以丢弃宽松的衣服,穿上较紧身的衣服和内衣,通过衣物的挤压减少乳汁分泌,帮助回奶。

  (6)吃回奶的食物:母乳分泌的多少和食物有很大的关系,在断奶的时候吃一些回奶食物,可以让母乳变少,也让断奶变得容易起来,因此食物回奶也是回奶的最好方法。

  不过回奶的食物具体那个更有效,并不是绝对的,吃什么回奶快跟个人身体因素有关。所以要回奶的妈妈们可以选择以下对自己比较有效的食物:

  1、蔬菜类:韭菜、芹菜、冬菇、白萝卜、韭黄、大白菜、马齿笕、豆角、黄瓜、苦瓜、茄子等。

  2、五谷杂粮类:地瓜、玉米、麦芽等。

  3、水果类:柚子、桔子、沙果、石榴、山楂、梅子、柿子等。

什么方法回奶有效 回奶的最好方法 回奶的方法


  4、肉类及肝脏类:牛肉、猪肝、鸭肉、猪心、老母鸡、火腿等。

  5、大料类:茴香、盐(不要过咸)、醋、酱油、大蒜、花椒、芥末等。

  6、水生物以及补品类:田螺、螺蛳、性寒类食物(如螃蟹)、海参、西洋参、人参等。

  回奶时,即使胀奶难受也不能挤?

  断奶时,如果长时间不哺乳乳房就会胀得不舒服,建议还是要及时少量的排除乳汁缓解乳房胀痛,不高于30-50ml,避免使用吸奶器长时间排空乳房。

  适当的挤奶后,增加挤奶的间隔时间,循序渐进地减少单次挤奶的时间和奶量,这样可以让泌乳量下降,也不必遭受胀奶痛苦。

  乳房完全挤不出奶了,就是回奶成功?

  断奶时,只要乳房不在出现胀奶不适的情况,就不必再挤奶了。有些妈妈通过能不能挤出奶判断回奶是否成功,其实不一定,每个人体质不同,乳腺退化泌乳停止需要时间。如果乳房持续受到泌乳刺激,在断奶后1-2年也不会停止泌乳。(参考网站:太平洋亲子网)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宝宝资讯推荐:

  • 宝宝爱揉眼睛或可这两个原因导致
    有些宝宝喜欢揉眼睛,但是爸爸妈妈们却会忽略这个小小的动作,可是宝宝喜欢揉眼睛可是有原因的。如果爸爸妈妈们不重视这个问题的话,宝宝很有可能
  • 孕妇夏季入院待产包清单
    夏季入院待产包清单妈妈用品:1、开襟外套:1件天气较凉的季节或早晚时分,穿在病服外面,在病房或医院走动就不怕着凉了。2、出院衣服:1套出
  • 小老鼠飘呀飘
    弯弯的月亮悬挂在高高的天上,把淡淡的银辉洒向大地。林子里,一个黑影正在寻找着什么。哦,原来是一只小老鼠,他背着一只大布袋,正在找食物呢!
  • 孩子面对接吻镜头家长如何教育
    昨晚我和杨杨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男女主角站在车前面,先是含情脉脉地对视,然后深情相拥,当嘴唇相对的时候,杨杨从沙发上跳下地,躲到我怀里,笑
  • 宝宝学爬有哪些注意事项要注意什么
    爬行是宝宝从躺着到站立的一种过渡姿态,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们还是需要注意一下宝宝爬的过程,并且适时地给予帮助,这样宝宝的爬行能力才能更好
  • 新生宝宝脚弯曲什么时候需要治疗
    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好几个月,所以腿和脚的骨头都是呈弯曲状态,至少在出生后好几个月双腿脚才会变直,并且能够自由踢腿。当然你也可以帮助宝
  • 关于坐月子的那些疑难杂问
    1、坐月子不能吃盐吗?产妇不能吃盐。因此在产妇产后的前几天,饭菜内一点盐也不放。事实上,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略吃些盐对产妇是有易处的。由
  • 酸豇豆炒肉末的做法
    这个版本的酸豇豆不需要经过发酵,所以它有以下几个优点:1、可能比较健康2、可能比较卫生3、一定比较便宜4、成菜的口感颜色味道都更好5、更
  • 女人产后锻炼要注意什么
    很多妈妈们都是身体还在恢复,就开始胡乱减肥,最后反而减出病来。特别是在哺乳的妈妈们,节食吃减肥药往往都是伤害宝宝健康的愚蠢减肥方法。最好
  • 秋季宝宝易上火遭遇便秘怎么办
    进入初秋时节,逐渐干燥的天气使得宝宝容易上火,宝宝便秘自然成了妈妈们的烦心事。虽然便秘不是大病,但是如果宝宝便秘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也会
  • 多让宝宝趴着宝宝以后学走路更顺利
    宝宝发育的基本规律是:翻身/趴着、爬/坐、扶站、扶走、独站、独走、跑、跳。。.。。.这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可能比较看重站、走等大动作的发育,而容易忽略某些技能。比如这个技能,趴!趴其实是宝宝最佳的运动方式,也是一切运动
  • 给宝宝拍照这些方面要避免
    从宝宝出生后,有的妈妈每天都要给ta拍上许多照片,满月照、百天照、周岁照。。。。。。尤其一些妈妈喜欢给自己的小宝宝拍照,甚至已经到了不凑成九宫格,坚决不发的地步!其实,让大家一起分享喜悦是好的,但部分妈妈在给宝宝拍照的时候,总容易忽略一些细节,
  • 分娩知识自然分娩产程过慢怎么办
    产妇自然分娩产程过慢怎么办呢?要知道,分娩的过程无论过快还是过慢都是有危险的哦。所以,在分娩的过程中,医生都会适当的控制分娩的时间。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产程过慢要怎么办,快来一起看看吧。自然分娩产程的正常时间第一产程(6~12小时)养精
  • 如何辨别真假分娩
    真假分娩的辨别有的产妇会时而出现分娩的假象,或子宫无规律的收缩。一般来讲,真假分娩是难以辨别的。通常假分娩宫缩无规律,且宫缩程度不如真分娩剧烈。辨别的办法是检查阴道,看子宫颈的变化。还有就是进行宫缩计时,计算连续两次开始宫缩间的时间间隔,持续记录一
  • 元宵节又叫什么节|元宵节也叫什么节
    元宵节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古代把这一天叫“上元节”,“宵”是夜晚的意思,于是就有了“元宵节”这个名称。元宵节是农历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惯。民间俗语说:“三十儿的火,十五的灯”“正月十五闹元宵”,因此,元宵节又叫“灯节”。元宵节
  • 孕前食谱之海米拌菠菜
    主料:虾米30克菠菜500克调料:盐3克醋10克香油5克味精2克制作工艺:1.将虾米用水泡发洗净待用;嫩菠菜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放入沸水锅内焯透,捞入凉开水内过凉,取出沥干水分;精盐、味精、醋和香油同放一碗内调成
  • 暑假如何带孩子去动物园
    动物园对孩子来说是个很有吸引力的地方。这里充满着新奇,充满着奥妙。这里拥有世界各地几百种珍禽异兽,动物种类跨越沙漠、草原、极地世界、雨林、非洲区等多个场馆,是孩子了解神奇大自然的“生动教科书”。平时孩子们都是通过绘本、动画片了解动物,而去动物园真实
  • 橄榄菜炒豆角
    如果你还在为吃什么而发愁,大可不必,只要有1把四季豆、一汤勺橄榄菜、几瓣大蒜,就能烹饪出一盘美味下饭的菜肴来。材料:四季豆1把、橄榄菜2汤匙、大蒜3瓣、盐少许、味精少许。做法:1、四季豆摘去两头和茎脉后洗净切粒,大蒜压成蒜茸备用。2、炒
  • 妈咪别给宝宝猛灌水容易引起水中毒
    水中毒是指超量的饮水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它是指因为过量的水而使得细胞外液的电解质的浓度过份的稀释,在临床上也把这种水中毒的现象称之为稀释性低钠血症。我们知道人体本身是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的,但是如果在短时间之内进水过多超过了人体所能调节的限度,而肾脏又
  • 盘点:幼儿不宜多吃八种食物
    宝宝不宜多吃的八种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有害无益。孩子还小身体各方面的消化能力和解毒能力都欠缺,所以有些食物不能随便吃,如果多吃了就容易生病,甚至会影响到身体发育。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各位爸妈们,幼儿阶段哪些食物不宜多吃。幼儿不宜多吃八种食物一、不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