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食欲不振注意补充维生素!
2393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通俗来讲,即维持生命的元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妈妈也要注意给宝宝补充维生素哦!
一、宝宝为什么要补维生素?
新生儿体内的维生素是出生前妈妈帮他贮备好的,一般情况下,前两个月不需要额外补充。可也有一些情况比较特殊,可能导致孩子不到两个月就出现维生素缺乏。
(1)母孕期不注意补充复合维生素,给婴儿的贮备不足。
(2)孩子早产,该贮存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铁)还来不及贮备充足。
(3)孩子出生后乳母偏食,奶中某些维生素供给不足,原有贮备很快消耗殆尽,不及时补充维生素必然会缺乏。所以,在补不补维生素和补多少的问题上也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生儿期孩子很少晒太阳,而能在体内合成维生素D的先决条件是皮肤要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的发生。这就是孩子出生两周后(15天)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的理由。
较新的研究告诉我们,如果母亲在孕期注意补充钙,孕后期没有腿抽筋等缺钙的表现,哺乳期注意膳食平衡,那么在前4~6个月纯母乳喂养阶段就不用给孩子补钙。因为母乳中的钙和磷比例恰当,钙吸收率高,额外添加钙剂有可能干扰孩子自身钙代谢过程。而关于维生素D的补充问题我们还不好说完全不补。一方面我们用的是A+D制剂,这里还有补充维生素A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否补维生素D要看孩子户外活动和晒太阳的多少。夏、秋季每日能晒太阳(并非暴晒,指在树阴下活动)两小时者,不必补充维生素D;到冬季再补充,完全来得及。当然已患佝偻病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二、婴儿缺少维生素的症状
维生素a缺乏:
孩子皮肤变得干涩、粗糙,浑身起小疙瘩,形同鸡皮;头发稀疏、干枯、缺乏光泽,指甲变脆、形状改变;眼睛结膜与角膜(俗称黑眼仁)亦发生病变,轻者眼干、畏光、夜盲(俗称鸡母眼),重者黑眼仁混浊、溃疡形成,最后穿孔而失明。维生素a缺乏者一般免疫功能较差,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维生素b1缺乏:
婴幼儿如缺乏维生素b1,容易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生长缓慢等病症,严重缺乏时易患脚气病、浮肿、肌肉萎缩、心跳减慢等。由于维生素b1还参与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及神经传导过程,参与体内丙酮酸脱羧酶的组成,当其缺乏时,这种酶的活性降低,血液中丙酮酸升高,机体能量产生减少,脑的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出现神经等系统的病理改变。过去维生素b1缺乏症多与贫穷导致的营养缺乏有关,如“脚气病”曾在一些地区广泛流行。这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择食观念发生了变化,米面越吃越精白,使乳母及婴幼儿体内的维生素b1严重不足。更为严重的是,儿童维生素b1缺乏症常常缺乏典型症状,极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山东大学附属医院曾收治268例维生素b1缺乏的儿童,其中68例发生误诊:有的以声嘶、呛咳、失音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易被误诊为是急性咽炎;有的以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秘、肝脏增大等消化道症状为主,易误诊为肠炎或消化不良;有的以目光呆滞、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
维生素b2缺乏:
颜面部皮肤微红、油腻、起鳞屑,医学上谓之脂溢性皮炎,既影响美容又可招引细菌侵袭,患上毛囊炎。同时,舌头、嘴唇及阴囊等多处亦可发炎,疼痛不适。
维生素c缺乏:
维生素c在造血、保护血管、促进脑发育方面的作用突出。若摄取不足,首先表现出来的便是食量减少,贫血,牙龈、鼻黏膜及皮肤出血等症状。对孩子的智商也有不利影响,其发育较同龄儿童落后。
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不足可导致全身各处出血。轻者皮肤与外界物体碰撞即发乌或起青色,重者口腔、鼻黏膜、胃、肠以及泌尿道等处自发性出血。如果出血部位发生在颅内,可发生生命危险。近年来维生素k缺乏所致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例屡见报道。首都儿科研究所的研究员在最近召开的妇幼营养学术会议上报告说,一项对新生儿的群体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出血发生率约为千分之2.4,在52名出现出血症状的婴儿中,有30名是由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且93%发生在出生头3个月。
维生素d缺乏:
这是人们所熟悉的小儿佝偻病的罪魁祸首。主要表现有枕秃、多汗、囟门迟闭、烦躁不安等。
维生素e缺乏:
在婴幼儿时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糙干燥、缺少光泽、容易脱屑以及生长发育迟缓等。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了上述情况,父母应该予以重视,及时给宝宝多吃相关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以用维生素片剂加以补充。
三、哪些宝宝需要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种类繁多,大致上分为水溶性、脂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而水溶性维生素则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等。虽然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它们几乎参与了人体所有的代谢过程。
一般来说,小宝宝可以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得大多数需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而维生素D获得主要依靠补充以及阳光照射皮肤合成;大宝宝也可以从奶类已经其他多样化的食物中获得大部分的维生素。但部分有特殊情况的宝宝除补充维生素D以外,还需要补充其他维生素。这些宝宝包括:
1.早产、低出生体重、双(多)胎宝宝。这些宝宝在出生时体内存储的维生素不足,加上出生后生长比较快,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也大,容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
2.患病或疾病恢复期的宝宝。疾病过程会造成某些维生素的损失,如发热使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分解而加速排泄;腹泻时,肠道中各种维生素的吸收显著减少等。
3.膳食习惯不良、膳食不平衡的宝宝。挑食宝宝山于摄入食物种类和数量有限,影响到维生素的摄入:而肥胖宝宝,因生长迅速和膳食结构不合理也很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
四、怎样为宝宝补充维生素?
给宝宝补充维生素也需要根据宝宝不同的情况,估计可能缺乏哪些维生素,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维生素D缺乏是目前比较普遍的问题,建议每个宝宝都补充维生素D。但少数宝宝即使给予常规剂量的补充仍然有维生素D缺乏的表现,那就应该在检测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基础上增加补冲剂量。
维生素A,B族维生素缺乏多见于发热、感染后的宝宝;而维生素C补充有助于缩短感冒病程,可能有预防感冒的作用。因此对一些经常感冒生病的宝宝,推荐补充这些维生素。
五、维生素过量会中毒吗?
妈妈在给宝宝补充维生素的同时常常会担忧维生素中毒。通常来说,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能很容易地随尿液排出,几乎没有引起中毒的报告。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以在人体内蓄积,长期大量服用会引起中毒。
为保证宝宝每天补充足量的维生素而又不至于过量,目前市场上的复合多种维生素制剂大多采用小瓶装,供使用2周到一个月;而维生素AD合剂,也就是鱼肝油,制作成丸状,一天一丸。按照目前对维生素A和D中毒的认识,大概每天服用10丸以上维生素AD丸,或者每天一瓶复合多种维生素制剂,并持续几个月后,才可能造成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