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孩子把话说完
1932
六一节的前天,儿子从幼儿园回到家沮丧地对我说:“妈妈,我没有得到节日礼物。”
我很是疑惑,前几天我刚送给儿子一份精美的节日礼物。于是,就问:“到底是谁送的礼物,你没能得到?”儿子不再吭声,小脸上满是委屈。儿子性格有些内向,说话总是吞吞吐吐。我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就没有追问下去。
到了晚上,儿子才告诉我,班上有很多小朋友都得到了老师奖励的六一节礼物—玩具赛车。我知道赛车是儿子渴望已久的玩具,因为种种原因,我一直没给他买。现在别的小朋友都得到了,而他却没有,儿子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
“为什么老师只奖励一部分小朋友呢?”我问。儿子眼睛有点红,说“可能我表现得还不够好吧。”这一刹那,我心里也有些难过,甚至对老师产生一丝不满,六一节是小朋友们共同的节日,老师奖励节日礼物怎么不一视同仁呢。于是我对儿子说:“别难过,不就是一辆赛车吗?下次妈妈一定给你买。”要是在以往,我会认为问题已经解决了,儿子已经心满意足,而我也可以安心忙别的事情了,可这时儿子又嘟囔一句:“他们除了赛车,还每人得到一支铅笔和一本作业本。”
我突然想起来了,以前每逢儿子的班级搞活动时,老师都会奖些铅笔、作业本之类的小礼物。六一节的前两天,儿子的班级举办亲子联欢会,我当时因为工作特别忙,没能抽出时间带儿子参加,让他自己在家里玩。儿子所说的这些礼物一定是老师奖给参加联欢会的孩子的。
原来如此,儿子很想参加联欢活动的愿望未能实现,心里很难过,加上又没有得到赛车,更觉得委屈。可他慑于我的威严,不敢直接表达对我的不满,只能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失望。所幸这次,我听完了他的话(他暗示了我这是联欢会的礼物),分析出事情的前因后果:儿子需要的并不只是一个玩具,他更渴望欢乐的联欢会,渴望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通过这件事情,我认真反省了自己的教子方式:我是一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总想尽快为孩子解决困难。而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我真的都了解了吗?回想起以前每逢儿子和我讲起班里的事情,比如老师喜欢谁了,哪个小朋友又做出好笑的事情等等,我总没有耐心听他说完,就抢先下结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我自以为了解孩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作为家长在思维上总有自己的惯性,认为孩子是自己亲自带大,还能不了解他吗,再加上生活经历也比孩子丰富,所以常常不能听孩子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鉴于此,我暗自给自己约法三章:当孩子想和我交流时,尽量放下手中的事,不抢答,也不妄加猜测,更不先给事情做判断。只有等到孩子需要我给予指点时,我再开口。
生活中,孩子会有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时,由于年龄小,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说话有些辞不达意。或者孩子出于某些方面的顾虑,不能直截了当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时,就需要家长耐心地让孩子把话说完,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只有这样,家长才能真正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