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龋齿养成护牙好习惯

3334

幼儿如何预防龋齿 儿童如何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的方法

  什么是宝宝龋齿

  不论乳牙或恒牙都可以发生龋齿,病变的进行一般都很缓慢,先是牙釉质发生龋蚀,牙冠龋坏的部位色泽变成灰黯,牙面上不光滑,易有牙垢堆积。龋齿初期患者不感疼痛,当龋洞发展到牙本质时,遇到冷、热、酸、咸、甜的食物时才发生疼痛(一般是酸痛)。如果龋洞较深,与牙髓接近或蛀穿到牙髓,上述性质的刺激可引起难以忍受的酸痛。龋洞内经常有食物嵌入,发出腐败难闻的臭气。随着龋洞不断地扩大,牙冠就会一块块地崩溃,最后只留下残余牙根。

  

  1、护牙从第一颗牙齿开始

  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妈妈就要为宝宝做口腔护理。早晨及晚上临睡前,在食指上缠上干净的纱布,沾清水清洁牙齿及牙龈,有利于保持乳牙清洁,按摩牙龈也可促进牙齿萌出。

  出牙后的宝宝,平时每次喝完奶后,要给宝宝喝几口白开水,以清洁口腔,保护牙齿。

  爱心贴士:长第一颗乳牙~1岁半的宝宝,正处于“口欲期”,喜欢通过嘴巴来感知世界,这个时候口腔清洁工作主要靠父母。宝爸宝妈可以通过唱歌、讲话的方式和宝宝互动,通过游戏引起宝宝的兴趣,让宝宝产生“刷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

  2、1岁半~3岁刷牙习惯养成记

  1岁半的宝宝已经会站立了,家长可以挑选软毛的宝宝专用牙刷、漱口杯、口味牙膏等,从刷牙用具开始吸引小朋友的注意,这个时候的重点是让宝宝对刷牙有直接的印象,带动宝宝的积极性,不要太苛求宝宝的动作是否正确。该时期教宝宝刷牙仍然应该更注重“游戏的快乐”,而不是非要宝宝学会不可,如果宝宝不愿意,也不要强迫他,等他想玩的时候再进行也可以。

  从两岁半开始,可以给宝宝选择该年龄段适用的牙刷,每日早晚两次,站在宝宝身后,手把手教宝宝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但此时真正的刷牙工作仍需要父母的协助,因为这个时候宝宝的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好,很容易不小心吞进牙膏泡沫、伤到牙龈等。

  爱心贴士:这个时期的宝宝有很强的模仿性,可以通过给宝宝看类似的绘本、动画,帮助宝宝培养刷牙习惯的养成。

  3、3~6岁独立刷牙走起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从能力上来说已经可以掌控刷牙这件事情了,但是他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刷牙、不能坚持,因此家长要做的是如何让孩子对刷牙感兴趣,在自愿的状态下保持这个好习惯。

  3~6岁的宝宝应在大人的指导下开始自己刷牙,但仍需大人的帮助。刚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有意地让孩子观察大人的刷牙动作。因为孩子太小,所以孩子在开始自己刷牙的时候,往往达不到完全清洁的目的,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帮助他们,通过逐渐的引导,宝宝就能越做越好。当然,这个时期仍然非常需要因势利导,根据顺其自然的原则,培养宝宝的兴趣,千万不要为了刷牙弄得宝宝又哭又闹,这样虽然刷干净了牙齿,却留下了心灵阴影,得不偿失。

  这些伤牙的坏习惯要避免

  1、吮指

  儿科专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安全和温暖是婴儿所要求的。在婴儿的一定发育阶段,吮指是完全正常的,一般在2岁末会自动消失,1岁半以前可不必破除吮指习惯。3岁前有吮指习惯的儿童,其错合大多限制在牙弓的前段,而且是暂时的,只要不再继续吮指,畸形会自动消失。

  吮指习惯超过3岁半,牙颌畸形的恒久性将明显增加。如果习惯延长到混合牙列时期(6~12岁),则可能发生永久性畸形。因此必须及时干预矫治。

  2、舔舌

  一些宝宝习惯用舌舔未萌出牙的间隙或正萌出的牙及龋齿牙等,这些喜欢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牙颌畸形,需要进行相关干预和治疗。如果宝宝仅仅是因为好玩舔牙,就要经常提醒宝宝不要舔牙齿,并做些游戏分散宝宝注意力;必要时可以戴固定或活动的矫治器进行矫治。

  3、咬东西

  6岁前的宝宝中,咬下唇或咬笔、咬被角的孩子比较多见。这种习惯可造成上牙前突,上下嘴唇闭不上,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开唇露齿,需要宝妈及时制止。

  对学龄前儿童可以在下唇上涂不良味觉的食物,必要时可戴矫治器破除;大些的孩子可学习吹箫、笛等乐器,在加强了唇肌的张力后,此种习惯较易破除。

  医生温馨提示,宝宝乳牙萌出后,父母就应带宝宝看一下牙医,听从牙医的指导。学会保护孩子的乳牙,每半年要到牙科做一次全面检查。到了孩子们乳恒牙交替时,牙齿的变化明显,家长们应3个月~6个月就带孩子到牙医那里,如果牙齿有问题,可将牙齿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避免今后的痛苦。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宝宝资讯推荐:

  • 宝宝爱揉眼睛或可这两个原因导致
    有些宝宝喜欢揉眼睛,但是爸爸妈妈们却会忽略这个小小的动作,可是宝宝喜欢揉眼睛可是有原因的。如果爸爸妈妈们不重视这个问题的话,宝宝很有可能
  • 小老鼠飘呀飘
    弯弯的月亮悬挂在高高的天上,把淡淡的银辉洒向大地。林子里,一个黑影正在寻找着什么。哦,原来是一只小老鼠,他背着一只大布袋,正在找食物呢!
  • 宝宝学爬有哪些注意事项要注意什么
    爬行是宝宝从躺着到站立的一种过渡姿态,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们还是需要注意一下宝宝爬的过程,并且适时地给予帮助,这样宝宝的爬行能力才能更好
  • 新生宝宝脚弯曲什么时候需要治疗
    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好几个月,所以腿和脚的骨头都是呈弯曲状态,至少在出生后好几个月双腿脚才会变直,并且能够自由踢腿。当然你也可以帮助宝
  • 女人产后锻炼要注意什么
    很多妈妈们都是身体还在恢复,就开始胡乱减肥,最后反而减出病来。特别是在哺乳的妈妈们,节食吃减肥药往往都是伤害宝宝健康的愚蠢减肥方法。最好
  • 秋季宝宝易上火遭遇便秘怎么办
    进入初秋时节,逐渐干燥的天气使得宝宝容易上火,宝宝便秘自然成了妈妈们的烦心事。虽然便秘不是大病,但是如果宝宝便秘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也会
  • 帮宝贝剪头发如何让其乖乖就范
    <imgtitle=""alt="怎么帮宝宝剪头发怎样帮宝宝剪头发如何帮宝宝剪头发"bor
  • 夏季给孩子补钙有哪些常见误区
    夏季是儿童生长发育旺盛的季节,也需要大量钙的摄入满足身体发育需要。那么怎么给孩子补钙最适当呢?给孩子补钙吃什么最好?含钙丰富的食物是乳类
  • 一周岁宝宝过生日抓周详细清单
    中国人庆祝宝宝满周岁生日时,有一项非常特殊的习俗叫做抓周,爸爸和妈妈把事先准备好的小东西放在宝宝面前,让他随意抓取,根据抓起的物品来推测
  • 夏季分娩准妈妈哪些要注意
    夏季分娩需要注意之分娩前1、临产后,产妇情况各异,但一定注意产程中要放松,注意休息,宫缩间歇时可以睡一小觉。你自己左右不了胎儿在宫内的情
  • 孕2周:到底是谁破坏了精子质量?
    心旷神怡2009:吃了将近一个月的中药,老公做了精液检查,结果如下:检测精子总数:152个,活动精子总数:70个。A级:32.24%B级:8.55%C级:5.26D级:53.95%精子密度:81.07(百万/毫升)活动率:46.05%PH值:
  • 保护宝宝肠道健康妈妈们应该这样做
    保护宝宝肠道健康之均衡饮食妈妈们要宝宝的保证饮食均衡,因为健康的一日三餐和加餐中都会包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膳食纤维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完全是可以满足孩子的身体需求,所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是没有必要额外补充任何营养素的。不过
  • 夏天宝宝长痱子怎么治疗
    夏天到了,顽皮的宝宝们容易出汗,很容易长痱子,使得宝宝非常不舒服。宝宝长痱子很好解决,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宝宝长痱子怎么治疗,让宝宝过个舒舒服服,快快乐乐的夏天。宝宝长痱子怎么治疗一、外部治疗和预防。1、用生黄瓜片擦,半小时后用水洗掉,一天4次
  • 怎样应对宝宝的第一个心理反抗期
    妈妈们先别着急担心宝宝“变坏”,宝宝2岁以后,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才会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自主选择性,喜欢说“不”、“我就要……”等,这表明,宝宝已经开始进入了人生的第一个心理反抗期。这个阶段宝宝所表现出来的“我不要”或“我就要”,其
  • 婴儿衣服怎么洗宝宝衣服清洗技巧介绍
    朋友说,“生娃前,家里的阳台是用来喝茶看风景装逼的;生娃后,阳台只有一个功能了,那就是晒衣服。”——有同感的妈妈的请入队。孩子一会儿尿裤子,一会儿吐奶,每天换几套太正常不过了;再大一点的时候,吐果汁、抹巧克力、擦手(没错,衣服是孩子最便利的擦手布)
  • 二手烟对儿童的成长有哪些危害
    日前,卫生部首次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吸烟危害健康的权威报告。王辰在解读该报告时强调,我国15岁以上男性吸烟率为52.9%,在20到34岁的每天吸烟者中,52.3%从20岁前就开始每天吸烟。而且半数的每天吸烟者每天起床半小时
  • 宝宝打嗝是怎么回事
    打嗝是因为膈肌痉挛产生的,产生一个连续收缩所导致的,由于婴儿调节横膈膜的神经发育还没有完善,所以只要稍微受到刺激就会产生打嗝,比如:吸奶太快了,突然吸入到了冷空气等。虽然的孩子打嗝的时间可能会持续比较久,有的多达五到十分钟左右,这样的话,妈妈们也不
  • 九大黄金食物让男人更健康
    红酒防动脉硬化如果非要喝酒,那就喝红酒。因为葡萄皮中所含抗氧化物质多酚留存在酒液中,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此外,红酒能提升抗氧化作用,预防动脉硬化。最近研究结果也显示,红酒对预防男人的老年痴呆症也有功效。一般来说,中年男人平均每天饮用100—1
  • 有助于宝宝睡得更香的食物
    下面推荐几款食物,妈妈平常可以做给宝宝吃,帮助宝宝睡得更香。1.葵花子:葵花子有安神镇静的作用,因为它里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能够帮助改善细胞的抑制技能,促进消化液分泌,调节新陈代谢。所以晚饭后,妈妈可以嗑一些葵花子给宝宝吃,有助于宝宝消食化滞
  • 儿童体重变化的特点
    体重是身体全部分量的总和。机体分量的变更,小儿体重是否正常,可以鉴定小儿的生长发育环境,有时还要遵照体重计算用药量。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千克,正常范围最低2.5千克,最高为4千克。小儿在出生后最初几天都有生理性的体重减轻,出生后34天,可能体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