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肚脐如何护理脐带护理三大原则
2777
人的肚脐眼皮肤薄嫩,皱着较多,由皮脂的分泌物、汗液还有洗澡积下来的污水而形成黑乌乌的污垢就会积聚在深深的肚脐眼里。对于小宝宝来说,新陈代谢旺盛的他们,肚脐若长时间没清理,积聚形成的污垢就堆积在肚脐中。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宝宝的小肚脐更是成为了藏污纳垢的“重灾区”,而从小我们就被上一辈教育“肚脐眼不能抠,要不然会肚子疼”,那么,面对宝宝脏脏的肚脐眼怎么清洁好呢?
肚脐眼真不能用手抠吗?
不能!
在中医上,肚脐眼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穴位--神阙穴的所在,因此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小宝宝来说更是如此。其次,肚脐也是和我们腹腔内肠子最为接近的地方,因此,要是妈妈们盲目的就去抠肚脐或者是清洗的时候用很大的力气的话,那么就可能导致宝宝的肠胃蠕动增加,从而产生腹痛,甚至是腹泻。
除了引起腹泻,肚脐眼的皮肤非常薄,用手抠的话很容易导致出血,严重的话可能感染引发脐炎。
肚脐眼脏,那能洗吗?
清洗是有必要的!
肚妈妈们可以尝试用棉签沾一点婴儿润肤乳涂在宝宝的肚脐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肚脐里面的污垢软化,从而更方便妈妈们清除干净。要是宝宝肚脐里面的污垢比较多的话,那么妈妈们只要多涂抹几次婴儿润肤乳就可以了。
特别提醒家长的是,给宝宝小肚脐清洁的时候动作务必要轻柔,以免弄破出血。清洁的时候最好使用温水,这样能避免宝宝肚脐受凉。
脐带护理三大原则
脐带脱落的时间,会依宝宝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出生后1~2周会脱落。只要遵循脐带护理的三大原则,就可以轻松照顾宝宝了。
第一:要保持干燥。在宝宝脐带脱落前应保持干燥,尤其洗澡时不慎将脐带根部弄湿,应先以干净小棉棒擦拭干净,再执行脐带护理。
第二:要避免摩擦。纸尿裤大小要适当,千万不要使尿裤的腰际刚好在脐带根部,这样在宝宝活动时易摩擦到脐带根部,导致破皮发红,甚至出血。
第三:要避免闷热。绝对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类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不易干燥甚至导致感染。
新生儿肚脐的3种异状
脐炎
主要是脐带残端被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虽然脐炎看似不严重,但是由于新生宝宝免疫功能比较低,感染很容易扩散蔓延,脐部周围的软组织都能受到感染,严重的可以导致腹膜炎甚至败血症。
妈妈看到宝宝的脐部及脐周皮肤红肿,脐部有少量分泌物,脐窝湿润、流水,就要警惕宝宝得了脐炎,病情严重的宝宝脐部可流脓,伴有腥臭味。患脐炎的宝宝可能有发烧、反应差、不爱吃奶、呕吐、黄疸加重等症状。
如果脐炎比较轻微,宝宝的精神反应如常、吃奶也好,可以局部涂碘伏,或先用碘酊再用75%的酒精擦拭脐带、脐窝及周围皮肤,每天2~3次。如果感觉脐炎比较严重,要立即去医院,及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脐茸
它是胎儿时期的卵黄管(脐带的组成部分之一)闭塞后,远端黏膜的残留物。另外,脐带脱落后,一旦引发了脐炎,反复的炎症刺激也会造成局部肉芽组织增生,形成脐茸。
妈妈可以发现宝宝的肚脐中央有个黄豆大小粉红色的柱状小突起,表面湿润,不小心碰到时可有血性分泌物。
妈妈不要擅自治疗,要去医院处理。小的脐茸一般采用硝酸银局部烧灼,较大的脐茸则需要手术治疗。
脐疝
脐部本身就是个薄弱点,因为胎儿时期有3条脐血管通过,宝宝出生后,随着血管的萎缩,脐部才闭合,但是由于宝宝的腹肌及其前后鞘还没有完全闭合,当腹压增大时,肠管便会从这部分突出来,形成脐疝。
脐疝的症状非常明显,在宝宝脐部鼓出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包,有时大些有时小些,皮肤颜色正常。宝宝剧烈哭闹、咳嗽、用力排便时,这个包会比较大,安静时则比较小,妈妈用手指轻轻压一压,这个包就能回到宝宝腹腔里。
脐疝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男宝宝比女宝宝多,大约15%的新生儿都会发生脐疝,但一般没有不适感,不影响吃奶,生长发育正常。
脐疝可以先不急于治疗,大部分宝宝是可以自愈的,如果宝宝到两岁还没有自愈,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了。民间流传的“压硬币”“粘胶带”“裹衣服”等办法并不能让脐疝快些自愈,反而容易导致接触性皮炎或局部皮肤破损感染,所以都是不可取的。
如果鼓出的大包变硬,无法回缩,有触痛,而且伴有剧烈哭闹、呕吐等,则需要立即就医。
新手妈妈如果发现新生儿肚脐出现异状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