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怎么回事母乳性黄疸3大原因解析

1427

发布:2021-11-12 22:35:06  来自 猫街少女梦 觅知友会员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对于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现认为这是一种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所致,下面从三方面谈: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原因

  1、喂养方式:如果喂奶延迟、奶量不足或者喂养次数减少造成肠蠕动减慢,肠道正常菌群建立延迟等原因是造成肠道的未结合胆红素会吸收增加,造成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的主要原因。

  2、母乳原因:母乳性黄疸儿的母乳促进了胆红素的重吸收,其母乳中某些特殊脂肪酸与胆固醇含量高,由于它们的作用,促进了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导致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发生。而牛奶和非黄疸母乳婴儿的母乳是可以抑制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通过研究kohno发现母乳中有一种因子在发生母乳性黄疸的母乳中活性强,其对影响婴儿胆红素代谢的肝功能成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母乳性黄疸的婴儿在消化母乳时可导致远期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发生。

  3、肠道微生态原因:胎儿期间消化道内是没有细菌的。新生儿出生从口腔、鼻以及肛门大量细菌迅速进入机体,其种类与数量迅速增加并于第三天已接近高峰,并维持着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这些细菌不但参与水解蛋白,分解碳水化合物,使脂肪皂化,溶解纤维素而且还合成维生素K、B,同时肠道中某些细菌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转化肠道内的胆红素形成粪胆原排出体外,以减少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但是母乳喂养儿缺乏转化胆红素的菌群。也是造成少部分母乳性黄疸的原因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早产儿经母乳喂养者比足月儿更容易发生母乳性黄疸,尤其是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克的早产儿,主要是以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为主。其原因可能是与早产儿的肠肝循环增加以及母乳中某些因子含量高、活性更强有关。

  母乳性黄疸足月儿多见,但是并不随着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退。主要是轻、中度黄疸,重度少见。

  目前母乳性黄疸缺乏诊断手段,往往在排除了其它引起新生儿黄疸产生的病因后才能确诊。临床上对于血清胆红素超过12~15毫克/分升(205.2~256.5μmol/L)可试停母乳改为配方奶3~5天,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可以下降原来水平的50%以上,即可诊断为母乳性黄疸。

  本病确诊后不需要特殊治疗,对于足月健康儿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在医生的监视下鼓励少量多次喂奶。一旦血清胆红素高于15毫克/分升(256.5μmol/L)暂停母乳喂养72小时改配方奶。胆红素可以下降原来水平的50%,恢复母乳喂养后,胆红素浓度可轻度升高,而后逐渐降低。在暂停母乳期间,应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的充分分泌以便以后继续母乳喂养。对于血清胆红素在15~20毫克/分升(256.5~342.012μmol/L)的患儿建议停母乳改配方奶进行光疗。早产儿当血清胆红素到10毫克/分升(171.0μmol/L)即应警惕,及早干预。

  如何判断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原因

  1、母乳所导致的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皮肤、粘膜黄染,无其他异常,黄疸逐渐加重,生后10-15天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71-513μmol/l(10-30mg/dl)。如果继续哺乳,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4-10天,然后缓慢下降,3-12周恢复正常水平,黄疸完全消退。如果停止哺乳,在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可明显下降。

  2、新生儿在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减退后又加重,停止母乳喂养后48小时,胆红素下降50%,则可确定诊断。

  3、如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又升高17-51umol/l(1-3mg/dl),但不会达到原来的高水平。

  4、在肝功能正常条件下需要与溶血、感染引起的黄疸相鉴别。

  目前尚缺乏特殊实验室检测手段来确诊母乳性黄疸,只能先将各种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如母婴ABO血型不合、败血症、窒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半乳糖血症及遗传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等少见病进行逐一排除后,才能作出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诊断。

  推荐阅读:

  宝宝患母乳性黄疸该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有何危害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宝宝资讯推荐:

  • 宝宝爱揉眼睛或可这两个原因导致
    有些宝宝喜欢揉眼睛,但是爸爸妈妈们却会忽略这个小小的动作,可是宝宝喜欢揉眼睛可是有原因的。如果爸爸妈妈们不重视这个问题的话,宝宝很有可能
  • 6种大姨妈症状透露女人体质
    类型一:血液循环不良型在生理期前会觉得肚子胀胀的,下腹部突出,一到生理期就会便秘。经血颜色为暗沉的红色,感觉粘稠,有时会有像猪肝色般血块
  • 新生宝宝脚弯曲什么时候需要治疗
    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好几个月,所以腿和脚的骨头都是呈弯曲状态,至少在出生后好几个月双腿脚才会变直,并且能够自由踢腿。当然你也可以帮助宝
  • 关于坐月子的那些疑难杂问
    1、坐月子不能吃盐吗?产妇不能吃盐。因此在产妇产后的前几天,饭菜内一点盐也不放。事实上,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略吃些盐对产妇是有易处的。由
  • 秋季宝宝易上火遭遇便秘怎么办
    进入初秋时节,逐渐干燥的天气使得宝宝容易上火,宝宝便秘自然成了妈妈们的烦心事。虽然便秘不是大病,但是如果宝宝便秘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也会
  • 夏季分娩准妈妈哪些要注意
    夏季分娩需要注意之分娩前1、临产后,产妇情况各异,但一定注意产程中要放松,注意休息,宫缩间歇时可以睡一小觉。你自己左右不了胎儿在宫内的情
  • 大龄夫妻想生二胎这三项注意必须知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一经公布,一时间,朋友圈、网络等完全被二孩政策“霸占”。对于许多夫妻来说,想生二胎不容易。准备工作
  • 宝宝长高抓住四大关键点
    宝宝的身高与很多因素有关系,儿童营养专家研究认为,在诸多后天因素中,营养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中有五大关键点。爸爸妈妈可要抓牢这四个关键
  • 哺乳期别吃这七种食物
    哺乳期别吃的食物:西兰花    哺乳专家认为吃西兰花、菜花等蔬菜容易使孩子胀气不舒服,哭闹不停,而很多哺乳期的妈妈们却不这么想。西兰花、
  • 新生儿频频吐奶怎么办
    很多宝宝都有过吐奶的情况,一般宝宝吐奶多数都是溢奶,情况并不是很严重,但是有的宝宝却吐得非常的厉害,在生活中,溢奶是宝宝们常见的情况,但
  • 春季小儿易受湿给宝宝吃这些祛湿又有效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但是春季也是多雨潮湿的季节。春季天气反复无常又潮湿,让人由内到外都感觉不适。不少人都开始说着湿气太重,大家一起来一场排毒祛湿行动。春天宝宝湿气怎么来?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又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是由于气候
  • 四招教你快速怀孕
    第一招、监测排卵:计划造人的夫妻请注意:这招绝对是所有招数中最最重要的环节。使用方法和早孕试纸一样,将试纸浸入尿液中,如果提示有排卵的话,就请收起您的害羞抓紧机会大肆嘿秋吧,要知道此时“中弹”的可能性将比盲目嘿秋“中弹”的可能性大无数倍哩。倘
  • 宝宝抵抗力差应该吃什么
    宝宝抵抗力差吃什么?幼儿宝宝摄入营养的主要渠道就是日常饮食,因此当宝宝出现营养不良或抵抗力等差现象时,首先就应在饮食上下功夫,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精心的照料宝宝。今天小编推荐几款有助于提供宝宝抵抗力的食谱,为正烦恼于“宝宝抵抗力差吃什么”的妈妈们解忧
  • 如何培养宝宝的耐性
    现在的孩子没有耐性是众所周知的,动不动就耍脾气,同小朋友们打架,缺乏耐性时,遇到很小的困难就会放弃。培养宝宝耐性的招数为了培养宝宝独立做事的意志和耐性,爸妈应掌握如下的招数:1、爸妈言传身教父母首先要学会忍耐等待,才能让孩子学会忍耐。爸
  • 新生宝宝游泳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
    新生宝宝游泳之有何好处新生宝宝游泳好处多多,比如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增加宝宝的肺活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宝宝的抗病能力。不仅如此,通过“游泳”训练,还能还可以促进宝宝胎便的排除,减轻黄疸等症状,而且还能使得宝宝胃肠道的激素释放增多,从而使得宝宝的食欲
  • 如何让孕妈妈拥有好睡眠?
    影响孕妈咪睡眠质量的因素1、尿频,由于怀孕,准妈妈的肾脏负担增加,比孕前多过滤30%~50%的血液,所以尿液也就多了起来。另外随着胎儿的生长,准妈妈的子宫变大,对膀胱的压力也会增大。所以,准妈妈的小便次数有所增多,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准妈妈的睡眠。2、
  • 新生儿六种症状不是病
    近日,美国儿科学会给出了很多育儿指导,告诉新手爸妈,宝宝有些反常表现其实是正常的。手脚抖动、惊吓反应等未成熟神经系统的正常原始反射惊吓反射(震响或拥抱反射):受噪音、突然活动或其他刺激后,宝宝会出现身体短暂用劲,手臂伸直,手掌打开的现象。刚出生
  • 6个月宝宝营养辅食食谱推荐
    6个月宝宝辅食食谱1:茄子肉末准备材料:10克猪肉末、10克茄子、少量海味汤、白糖、豆酱做法:先将茄子削皮、切成小块,放水中焯一下;然后把茄子和肉末一起放入锅内,加入海味汤煮片刻;再加入白糖和豆酱,用中火煮煮,煮至汤不多,快成糊状即可。6个
  • 6个月宝宝辅食蔬菜泥做法推荐
    6个月宝宝辅食蔬菜泥做法:西兰花土豆泥西兰花含有蛋白质、脂肪、铁、磷、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元素,而土豆不仅含有丰富的淀粉和糖类,还含有粗纤维,能够促进胃肠蠕动。食材:土豆20克,西兰花10克。做法:1、先将土豆去皮洗净,然后其成片,之后放
  • 坐月子进补的食谱大全
    为了让新妈妈尽快从分娩中恢复起来,一般都会进补一些营养食物,但是夏季坐月子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盲目进补可不可取。比如下面就向各位妈妈们介绍几款适合夏季进补的食谱。1、苋菜粥材料:紫苋菜1把,糯米6O克。做法:把苋菜用水煎,取汁和糯米共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