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怎么回事母乳性黄疸3大原因解析

1415

发布:2021-11-12 22:35:06  来自 猫街少女梦 觅知友会员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对于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现认为这是一种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所致,下面从三方面谈: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原因

  1、喂养方式:如果喂奶延迟、奶量不足或者喂养次数减少造成肠蠕动减慢,肠道正常菌群建立延迟等原因是造成肠道的未结合胆红素会吸收增加,造成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的主要原因。

  2、母乳原因:母乳性黄疸儿的母乳促进了胆红素的重吸收,其母乳中某些特殊脂肪酸与胆固醇含量高,由于它们的作用,促进了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导致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发生。而牛奶和非黄疸母乳婴儿的母乳是可以抑制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通过研究kohno发现母乳中有一种因子在发生母乳性黄疸的母乳中活性强,其对影响婴儿胆红素代谢的肝功能成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母乳性黄疸的婴儿在消化母乳时可导致远期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发生。

  3、肠道微生态原因:胎儿期间消化道内是没有细菌的。新生儿出生从口腔、鼻以及肛门大量细菌迅速进入机体,其种类与数量迅速增加并于第三天已接近高峰,并维持着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这些细菌不但参与水解蛋白,分解碳水化合物,使脂肪皂化,溶解纤维素而且还合成维生素K、B,同时肠道中某些细菌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转化肠道内的胆红素形成粪胆原排出体外,以减少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但是母乳喂养儿缺乏转化胆红素的菌群。也是造成少部分母乳性黄疸的原因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早产儿经母乳喂养者比足月儿更容易发生母乳性黄疸,尤其是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克的早产儿,主要是以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为主。其原因可能是与早产儿的肠肝循环增加以及母乳中某些因子含量高、活性更强有关。

  母乳性黄疸足月儿多见,但是并不随着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退。主要是轻、中度黄疸,重度少见。

  目前母乳性黄疸缺乏诊断手段,往往在排除了其它引起新生儿黄疸产生的病因后才能确诊。临床上对于血清胆红素超过12~15毫克/分升(205.2~256.5μmol/L)可试停母乳改为配方奶3~5天,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可以下降原来水平的50%以上,即可诊断为母乳性黄疸。

  本病确诊后不需要特殊治疗,对于足月健康儿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在医生的监视下鼓励少量多次喂奶。一旦血清胆红素高于15毫克/分升(256.5μmol/L)暂停母乳喂养72小时改配方奶。胆红素可以下降原来水平的50%,恢复母乳喂养后,胆红素浓度可轻度升高,而后逐渐降低。在暂停母乳期间,应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的充分分泌以便以后继续母乳喂养。对于血清胆红素在15~20毫克/分升(256.5~342.012μmol/L)的患儿建议停母乳改配方奶进行光疗。早产儿当血清胆红素到10毫克/分升(171.0μmol/L)即应警惕,及早干预。

  如何判断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原因

  1、母乳所导致的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皮肤、粘膜黄染,无其他异常,黄疸逐渐加重,生后10-15天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71-513μmol/l(10-30mg/dl)。如果继续哺乳,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4-10天,然后缓慢下降,3-12周恢复正常水平,黄疸完全消退。如果停止哺乳,在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可明显下降。

  2、新生儿在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减退后又加重,停止母乳喂养后48小时,胆红素下降50%,则可确定诊断。

  3、如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又升高17-51umol/l(1-3mg/dl),但不会达到原来的高水平。

  4、在肝功能正常条件下需要与溶血、感染引起的黄疸相鉴别。

  目前尚缺乏特殊实验室检测手段来确诊母乳性黄疸,只能先将各种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如母婴ABO血型不合、败血症、窒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半乳糖血症及遗传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等少见病进行逐一排除后,才能作出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诊断。

  推荐阅读:

  宝宝患母乳性黄疸该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有何危害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宝宝资讯推荐:

  • 宝宝爱揉眼睛或可这两个原因导致
    有些宝宝喜欢揉眼睛,但是爸爸妈妈们却会忽略这个小小的动作,可是宝宝喜欢揉眼睛可是有原因的。如果爸爸妈妈们不重视这个问题的话,宝宝很有可能
  • 6种大姨妈症状透露女人体质
    类型一:血液循环不良型在生理期前会觉得肚子胀胀的,下腹部突出,一到生理期就会便秘。经血颜色为暗沉的红色,感觉粘稠,有时会有像猪肝色般血块
  • 新生宝宝脚弯曲什么时候需要治疗
    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好几个月,所以腿和脚的骨头都是呈弯曲状态,至少在出生后好几个月双腿脚才会变直,并且能够自由踢腿。当然你也可以帮助宝
  • 关于坐月子的那些疑难杂问
    1、坐月子不能吃盐吗?产妇不能吃盐。因此在产妇产后的前几天,饭菜内一点盐也不放。事实上,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略吃些盐对产妇是有易处的。由
  • 秋季宝宝易上火遭遇便秘怎么办
    进入初秋时节,逐渐干燥的天气使得宝宝容易上火,宝宝便秘自然成了妈妈们的烦心事。虽然便秘不是大病,但是如果宝宝便秘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也会
  • 夏季分娩准妈妈哪些要注意
    夏季分娩需要注意之分娩前1、临产后,产妇情况各异,但一定注意产程中要放松,注意休息,宫缩间歇时可以睡一小觉。你自己左右不了胎儿在宫内的情
  • 大龄夫妻想生二胎这三项注意必须知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一经公布,一时间,朋友圈、网络等完全被二孩政策“霸占”。对于许多夫妻来说,想生二胎不容易。准备工作
  • 宝宝长高抓住四大关键点
    宝宝的身高与很多因素有关系,儿童营养专家研究认为,在诸多后天因素中,营养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中有五大关键点。爸爸妈妈可要抓牢这四个关键
  • 哺乳期别吃这七种食物
    哺乳期别吃的食物:西兰花    哺乳专家认为吃西兰花、菜花等蔬菜容易使孩子胀气不舒服,哭闹不停,而很多哺乳期的妈妈们却不这么想。西兰花、
  • 新生儿频频吐奶怎么办
    很多宝宝都有过吐奶的情况,一般宝宝吐奶多数都是溢奶,情况并不是很严重,但是有的宝宝却吐得非常的厉害,在生活中,溢奶是宝宝们常见的情况,但
  • 女性不孕往往是因为这些因素
    不孕不育是困扰不少家庭的难题,那么女性不孕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引起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一、卵巢问题众所周知,女性必须有排卵才可能怀孕,如果荷尔蒙失调,将无法促进卵子成熟排卵,就可能造成不孕。医学发现,不孕夫妇中约有10%-
  • 洗澡不配合4个妙招让宝宝爱上洗澡
    有些刚刚出生的宝宝对于洗澡是很抗拒的,莫名的恐惧感会让他们不愿意洗澡。那么如何让宝宝爱上洗澡呢?来教大家几招吧。4个妙招让宝宝爱上洗澡1、给宝宝爱的抚触与按摩在洗澡前后经常给宝宝做抚触为与宝宝亲密接触提供完美机会。实践表明,经常给宝宝按摩有
  • 哺乳期妈妈生病吃药了还能继续喂奶吗
    问100个妈妈:哺乳期要是感冒发烧了,你会吃药吗?相信有99个都会回答说:不呀,怕对宝宝不好。所以说,许多处在哺乳期的妈妈就算生病了也不敢吃药,因为怕药物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从而影响到宝宝。其实,对于哺乳期用药这件事,相信许多妈妈也是一知
  • 专家解答关于产后恶露的六大问题
    问题一:恶露到底持续多久?正常的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随着子宫出血量的逐渐减少,恶露的排出也会逐渐减少,大约4周后停止,但完全恢复要6周左右。剖宫产的妈咪一般比顺产妈咪持续时间长,这是因为手术过程中的失血较多,子宫有伤口出血多,所以产后恶露的持续
  • 小孩阑尾疼怎么办
    ?不少小孩经常叫嚷着阑尾所在的那个地方疼痛,这可急坏了父母:小孩得到了阑尾炎也要做手术吗?那么??——究竟什么是阑尾炎阑尾是一细长的、手指形状的盲管,开口于盲肠,位于回肠和盲肠汇合口的下方。当较硬的粪便或大的淋巴结挤压堵塞了阑尾的开口时,细菌就
  • 幼儿生长发育的注意事项
    越来越多的问题儿童出现,造成社会、家庭的压力很大,所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现在小编就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1、一:食品营养得均衡孩子正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营养的过多摄入会造成身体肥胖、儿童糖尿病、儿童高血压,过少摄入营养物质则会出
  • 孕晚期变化大!孕妈妈知道感受到这些变化了吗?
    到了孕晚期,孕妈妈每一周的变化也是挺大的。那么,孕妈妈在孕晚期会有什么变化呢?一起随着到家小编来看看吧!孕29--32周子宫底高度27~32厘米羊水量约600~800毫升①28周以后胎盘位置仍在子宫下段,且距离子宫颈
  • 改善婴儿吐奶的方法有哪些
    1.拍嗝宝宝喝完奶后,由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气,会造成胃部压力,出现溢奶、吐奶现象。因此,应及时帮宝宝拍打嗝,让气体排出来。只要减小了胃里的压力,自然就能减轻吐奶、溢奶情况。2.体位疗法如果拍嗝有困难,那么就将宝宝直立抱起,让他趴在你的
  • 暑期儿童溺水需防范于未然
    危险因素:性别:男孩更容易发生意外溺水。干预措施:加强对男孩的看管。危险因素:年龄:儿童溺水占全人群意外溺水的一半以上。干预措施:针对不同的年龄组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0~4岁组:加强对孩子看护人的安全教育,在浴缸、游泳池、
  • 产后便秘怎么办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产后便秘是产后最常见的病之一,产妇产后饮食和以前一样,但是大便数日排不出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排出大便者,就被称为产后便秘,或称产后大便难。那么,产后便秘怎么办?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有便意时需及时排便,避免抑制排便,长期、反复抑制排便可导致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