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扫墓如何跟宝宝聊“死亡”

3751

<img title="" alt="孩子多大可以去扫墓 清明扫墓 清明节扫墓" border="0" "="" src="http://www.res.vmaya.com/attachs/socibaby/d0/4nuecd1ghrj11131620.jpg">


  死亡教育包括死亡的本质及意义,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处理及调适。研究者普遍认为,死亡教育目标是带给社会更多温暖,令人们更加正视生命。

  专家建议家长,利用清明节气,可以带孩子去祭拜已经故去的亲人,看看墓碑,告诉他们这也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上坟扫墓过程中孩子提出有关“死亡”的问题时,家长可以大方地和孩子解释,由此让孩子从小懂得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既要珍爱生命,又要正确对待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应注意不同年龄孩子的接受能力,恰当地解释。小编提醒,家长向孩子解释“死亡”,过分渲染或避重就轻的方式都不可取,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面回答孩子的所有问题

  儿童教育发展中心教学主管认为,对于孩子的死亡教育一定要做正面的回答,既然孩子们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们对这个问题有疑问,他们只是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已。“有些家长怕孩子对死感到恐惧,不敢在孩子面前说出真相,而是捏造一些故事来哄骗。其实,这样反而会误导孩子,不能正确地看待死亡。”例如,有的家长会告诉孩子一些迷信的说法,说人死了并不是永远消失,以后还会重新开始,这样,孩子可能会认为,死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这样会导致孩子对生命不珍惜,轻易做一些危险的事。

  2、根据年龄选择不同方法

  【0-3岁】从心理学研究来看,0-3岁儿童处于对死亡认识的“分离阶段”,还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的差别。如果孩子不主动提关于死亡的问题,家长就没有必要刻意教育。如果孩子提起这方面问题,家长不能避而不答,也不能采取欺骗的做法。亲人去世了怕孩子难以接受就说亲人没有死,只是睡着了或者出去一段时间,这都是不正确的。

  3岁以下的孩子思维局限于他能看得到和触摸得到的东西,离开了这个范围,他就不会再关注了。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生死感触不深,很难明白什么是死亡,可以打比方地说,有一天他就像汽车一样,开走了,消失了,不再回到家里来。解释不必过多,告诉他以后都不会再看到那位亲人在身边,等他大一些,再向他说明更详细的情况。

  【3-6岁】对死亡认识的“结构性阶段”。孩子理解的“死亡”即躺下不动、不呼吸,会玩“办家家”装死,但不能辨认“生”与“死”是无法共存的。他也许会对死亡产生兴趣,问到家长关于死亡的问题,要明确地告诉他,人死是不能复生的,我们可以郑重地向死去的亲人告别,还可以向孩子解释,他们为什么会死去。

  家长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进行,将死亡的概念具体到孩子身边能接触到的小动物、植物身上。如告诉孩子:“人也像小狗一样,在有生命的时候会陪着主人散步、玩耍,但如果生病了,或者发生了意外,它也许就会死去,那么什么是死呢?死就是生命的结束,生命结束后就不能再像活着时那样跟人玩,也不会再出现和存在,而是永远地消失了。”对于3-6岁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解释不仅易于让孩子接受,也能让孩子理解死亡的本质和真相。

  【6岁以后】6-12岁是对死亡认识的功能性阶段,12岁以上进入抽象思考阶段,走向成熟的死亡观。上了小学以后的孩子,一般都对死亡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已经知道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不会重现,这时,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死亡。进而做一些安全知识的教育,如,介绍生命是很宝贵的,要如何珍惜生命,亦或是告诉孩子哪些是危险的行为,为了爱护自己,在家或是学校都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这样才能让自己幸福地生活下去。

  3、根据孩子性格“因材施教”

  性格也很重要,对悲观的孩子,要多给正面鼓励;对过于乐观的孩子,则要告诉其危险的存在。

  外向型的孩子一般会将自己的困惑讲出来,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从故事,或者身边的人事出发,引导孩子开始逐步认识死亡。

  内向型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不太擅长表达情绪,这个时候,家长就要采取主动,适时地用与死亡有关的新闻与孩子交谈,让他试着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积极地引导。

  想要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对症下药,反问孩子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孩子提问了,家长可以反过来问他们:“你觉得死是什么呢?”“你觉得爷爷奶奶去世了,他们会去哪儿呢?”,从孩子的回答中家长就可以了解孩子对死亡问题的关注点和理解力,然后再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回答孩子。家长不先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就会产生对问题的自我的过度的解读。

  幼儿有关死亡问题的“参考答案”

  1、爷爷奶奶死了吗?

  奶奶(爷爷)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她(他)会在遥远的地方想着我们,我们也会想她(他)的,想她(他)的时候,我们就给她(他)烧烧香。每个人都会老,都会死的,就像花开了几天后就会谢了,小动物病了、老了也会死的,这是大自然的一个规律。我们活着的人,就要好好地、快乐地生活着。

  TIPS:家长不特别强化死亡的恐惧,孩子就没有太多怕的概念,不然古语怎么会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2、死是怎么一回事?

  答:就像自然界中花草树木的死亡一样,当人的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他就死亡了,他的身体就停止一切活动了。他不会再移动,不会再有感觉,不会感觉到快乐、饥饿、炎热和寒冷;他不会再走路、呼吸、说话和吃东西了。

  TIPS:家长在向孩子解释死亡的时候,要注意用平静、缓和的语音语调,既要保持科学,又不能冰冷生涩。不能为了渲染死亡的气氛,而故意把声音弄得低沉阴森。

  3、爸爸妈妈也会死吗?

  答:是的,我们很多年以后会死亡,但那时我们已经很老很老了。现在,只要我们每天爱吃饭、爱运动,把身体养得棒棒的,就不会那么快死亡。

  TIPS:当孩子明白死亡的含义时,大多数情况都会产生恐惧感。这时,应该舒缓孩子的情绪,给孩子安全感。

  关于死亡的常见错误回答

  在回答孩子的 “死亡”疑问时,家长往往容易给出不科学的答案,中国经济网亲子频道提醒,以下几种常见的错误应尽量避免:

  1、把“死亡”捏造成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很多的父母喜欢这样做,受故事的诱惑,孩子很容易信以为真地掉进一个幻想的世界里,而将“死亡”残酷的一面忘得干干净净。父母以为用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得孩子永远生活在美好的世界里,将他们永远保护在没有伤痛的世界里。但这决不是一种健康的手法,因为往后他们很可能较难以去面对人生的真实一面。

  2、用 “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旅行了”或“到天堂去了”来替代“死亡”的说法

  这种方法孩子比较能接受,可以起到安抚孩子的作用,也因此消除了失去亲人或宠物的不安和伤心。但或许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对死者,怎么去那么久?而产生抱怨,或认为他们不跟自己说声“再见”就走而怀恨在心,所以父母用旅行来代替死亡告诉孩子,也不是一种很恰当的方法。

  3、把死比喻成“睡觉”

  很多大人会跟孩子说死亡就是 “安安静静地睡觉,睡好久好久永远都不起来”。在这样的描述中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觉这两个事件,关于这点,身为父母的应该特别注意,否则孩子可能会害怕睡眠,甚至恐惧一睡就会不起,所以要帮助孩子理清死亡与睡眠的差别。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宝宝资讯推荐:

  • 宝宝爱揉眼睛或可这两个原因导致
    有些宝宝喜欢揉眼睛,但是爸爸妈妈们却会忽略这个小小的动作,可是宝宝喜欢揉眼睛可是有原因的。如果爸爸妈妈们不重视这个问题的话,宝宝很有可能
  • 孩子面对接吻镜头家长如何教育
    昨晚我和杨杨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男女主角站在车前面,先是含情脉脉地对视,然后深情相拥,当嘴唇相对的时候,杨杨从沙发上跳下地,躲到我怀里,笑
  • 宝宝学爬有哪些注意事项要注意什么
    爬行是宝宝从躺着到站立的一种过渡姿态,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们还是需要注意一下宝宝爬的过程,并且适时地给予帮助,这样宝宝的爬行能力才能更好
  • 新生宝宝脚弯曲什么时候需要治疗
    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好几个月,所以腿和脚的骨头都是呈弯曲状态,至少在出生后好几个月双腿脚才会变直,并且能够自由踢腿。当然你也可以帮助宝
  • 女人产后锻炼要注意什么
    很多妈妈们都是身体还在恢复,就开始胡乱减肥,最后反而减出病来。特别是在哺乳的妈妈们,节食吃减肥药往往都是伤害宝宝健康的愚蠢减肥方法。最好
  • 秋季宝宝易上火遭遇便秘怎么办
    进入初秋时节,逐渐干燥的天气使得宝宝容易上火,宝宝便秘自然成了妈妈们的烦心事。虽然便秘不是大病,但是如果宝宝便秘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也会
  • 帮宝贝剪头发如何让其乖乖就范
    &lt;imgtitle=&quot;&quot;alt=&quot;怎么帮宝宝剪头发怎样帮宝宝剪头发如何帮宝宝剪头发&quot;bor
  • 夏季给孩子补钙有哪些常见误区
    夏季是儿童生长发育旺盛的季节,也需要大量钙的摄入满足身体发育需要。那么怎么给孩子补钙最适当呢?给孩子补钙吃什么最好?含钙丰富的食物是乳类
  • 一周岁宝宝过生日抓周详细清单
    中国人庆祝宝宝满周岁生日时,有一项非常特殊的习俗叫做抓周,爸爸和妈妈把事先准备好的小东西放在宝宝面前,让他随意抓取,根据抓起的物品来推测
  • 喷嚏
    呼啦啦……一阵冷风吹来,小猪打了个大。是不是它的朋友们想它了呢?当小朋友们看到图片上的小猪时,都哈哈大笑起来,说:“不是的、不是的。”那
  • 春季哪些花易致准妈妈流产?
    9种花香易致孕妇流产1、桂枝、夹竹桃夹竹桃花朵鲜艳,十分容易栽培。但是,其叶、皮、花朵和果实,均含有一种叫做夹竹苷的剧毒物质,有兴奋子宫的作用,服用后可以导致子宫的收缩加强加快。孕妈一旦接触会引起中毒,产生昏睡、智力低下,食用会引起恶心和眼花的
  • 五味鸭的做法大全
    原料:鸭子半只,洋葱30克,姜20克,八角1粒,花椒几粒,生抽100克,米酒100克,醋50克,红糖50克,清水4碗(800克)做法:1:锅子烧开水,放入几粒八角,将鸭子放入焯水5分钟。2:将鸭子取出,洗净,擦干水份。3:锅子烧热,放少
  • 产后恢复性生活新爸要做到这几件事
    产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夫妻间的性生活可以恢复了,但是这个时间的选择要根据新妈妈身体恢复的状况而定,不能太急躁。另外,作为新爸爸来说,有一些事项也是要特别注意的,可以更好地呵护新妈妈健康。一、产后多久可以重新开始性生活医生和助产士都建议等到宝宝
  • 3岁以下的幼儿要少吃这11种食物
    那么,哪些食物是不适合孩子吃的呢?专家明确指出,以下这11种食物,最好不要让3岁以下的儿童食用。笋原因:春笋易引发过敏性皮炎、消化道疾病。新鲜竹笋中含有难溶性草酸,很容易和钙结合生成草酸钙,过量食用对小儿的泌尿系统和肾脏不利。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
  • 宝宝肚子受凉了怎么办
    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它的运动形式很特殊,就像蚯蚓一样蠕动。人体就是通过它的这种蠕动来消化食物,吸收养分,排出粪便。这种蠕动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否则便会出现症状,影响健康。当肠道蠕动加快时,人们会感到腹痛,有时还很剧烈;肠道快速蠕动一阵后,
  • 怎样开发宝宝的右脑潜能
    幼儿教育专家称,右脑开发在国外已被重视多年,而国内则刚起步,善于利用宝宝0~3岁的右脑开发黄金期,刺激右脑发育,孩子就更聪明。不同年龄的宝宝右脑开发重点不一样,0~2岁宝宝右脑开发以感官训练为主,2岁~6岁宝宝右脑开发着重于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
  • 儿童荨麻疹有何特点
    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因其年龄不同,虽然同患荨麻疹,仔细观察临床经过,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儿童荨麻疹的特点是:多是过敏反应所致,其常见多发的可疑病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感染。因年龄不同,饮食种类不同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各异,如婴儿以母乳、牛奶、奶制品喂养为主,
  • 给宝宝选保姆要注意4点
    1、保姆要有责任心。养育孩子的工作是一件复杂的、细致的、琐碎的工作,是不能疏忽大意的,特别是婴幼儿时期是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生长发育的好坏,对其一生影响很大;况且孩子对疾病的抵抗力又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比较差,因此保护和增强孩子健康极为重
  • 缓解分娩疼痛孕妇可使用笑气
    大家都知道生产的时候是极度疼痛的。为了减小疼痛的程度,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缓解分娩疼痛的方法。一部分的办法是真的能够起到缓解分娩疼痛的作用。接下来就跟大家说一种很普遍可是大多数人还不知道的缓解疼痛的方法—笑气。美媒称,分娩时的疼痛被比作切掉一根手
  • 1周岁幼儿的益智粥食谱
    核桃仁粥原料:山核桃仁20克(3-5个),粳米或糯米30克。制作:先将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后微火煮至半熟;将炒熟的山核桃仁弄碎放入粥里,煮至粘稠。营养小秘密:核桃仁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锌等微量元素,所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宝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