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宝宝有斗鸡眼要尽快矫正吗
3570
杰杰出生后不久就被发现有“斗鸡眼”,有人说,有些孩子生下来就是这样的,慢慢长大后就好了。但还有些人说,“斗鸡眼”需尽快处理,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视力。“到底要不要去处理呢?”这可愁坏了杰杰的爸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黄学林主任医师表示,发现孩子有“斗鸡眼”时,家长最好能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诊治。如果确定是病理性的,需尽早处理,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
孩子“斗鸡眼”? 也可能是假的!
黄学林介绍,正常情况下,人两眼直视前方时,两只眼睛的黑眼珠应该是分别在两眼中间位置呈平行状态的,但如果两眼的黑眼珠都往鼻根部靠,则形成“内斜视”,俗称“斗鸡眼”。
“斗鸡眼”的发生,有生理性的原因,也有病理性的原因,两者的差别主要是眼睛的协调性是否正常、角膜反光点是否对称。
生理性斗鸡眼,即假性内斜视,不是真正的斜视,仅双眼外观上像“斗鸡眼”。“它的发生可能跟一些孩子的鼻梁比较偏平(俗称塌鼻梁)、内眦角(内眼角)之间距离比较宽有关。”黄学林解释,以上原因使得这些孩子在一出生的时候看上去好像是“斗鸡眼”,但他们眼睛的协调性实际上是正常的,双眼角膜反光点是对称的。随着鼻梁慢慢长得高挺一些后,这类孩子的“斗鸡眼”会慢慢消失。
还有一些孩子在双眼协调能力较差的月龄(半岁前)时,也可能形成“斗鸡眼”。黄学林支招,这种情况所致的“斗鸡眼”,家长可以带孩子多到户外去看看远一点的事物,使眼睛慢慢调整过来。他提醒,一旦形成真性“斗鸡眼”时,则需请专业的医生进行医学干预。
“病理原因所致的‘斗鸡眼’可能跟负责眼肌活动的脑神经或者脑神经核发育有关。”黄学林解释说,眼球的活动主要是受三对脑神经的支配,即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以及外展神经,最终由大脑皮层中枢予以协调,使两眼球灵活地活动。当这三对神经中的任何一对或者是大脑中枢出现了问题,则可能会导致斜视发生。它可表现为两眼球向鼻根部偏斜,即内斜,也即俗称的“斗鸡眼”,也可表现为眼球向颞侧偏斜,即外斜,也就是“斜白眼”。
发现孩子“斗鸡眼”
请专科医生辨真假
由于偏斜的眼睛无法提供正常的影像,“斗鸡眼”的孩子在看东西时是没有立体感的,他们不能很好地分辨出眼前事物的远近。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久而久之,孩子的视力发育可能受到阻碍,甚至使得以后的视力无法恢复到正常。
此外,有“斗鸡眼”的孩子,如果一直得不到纠正,等他们慢慢长大进行更多的人际交往时,很可能会因眼位不正而遭到其他人的不礼貌对待,从而有可能使得自尊心受到损害。
黄学林提醒,当发现孩子有“斗鸡眼”时,家长最好能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诊治,看看是否需要处理。如果是生理性的,可以先观察下再处理,如果确定是病理性的,则需尽早处理,以免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
儿童斜视什么时候手术最好?
出生后或6个月以内发现的先天性内斜视,手术应在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之前的1~2岁进行;6个月以后发生的内斜视,切不可马上手术,一定要先散瞳验光,如有远视,先戴足量矫正眼镜3~6个月,如果内斜完全矫正,则不必手术,继续戴镜即可治愈,如戴镜6个月以上,内斜仅是减轻,残存斜视应尽早手术,戴镜后斜视无变化者,更应早做手术。单眼性内斜视可先采用遮盖疗法,促使变成交替性斜视,然后再行手术,这样对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更有利。如遮盖半年以上仍无效,也可手术治疗。
外斜视儿童应早期手术,尤其是间歇性外斜视虽有负镜治疗,辐辏训练等保守治疗方法,但这些方法仅能减轻斜视度数,多达不到治愈目的。该病首选手术治疗,并应在未形成显性外斜,双眼单视功能尚未全部丧失之前尽早手术矫正。本病在4~6岁手术最佳。(参考网站:太平洋-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