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来啦!!高龄孕妇易发内科疾病的防治之四:肾脏病
3786
随着年龄增长,长期的毒素积累及机体抵抗力下降,功能健全的肾小球数目逐渐降低,肾小球可成局灶节段性硬化,甚至呈全球性硬化,同时,近曲肾小管亦可能出现脂肪变性,甚至整段小管萎缩或消失。相对的,远曲小管以管腔扩张为主,进而出现憩室或囊肿的形成,而且肾间质纤维化和肾血管粥样硬化也是高龄的退行性改变之一。这些改变均可导致肾脏的功能减退,甚至衰竭。
根据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统
计,育龄期女性慢性肾病患病率达到3%,其中IgA肾病、狼疮肾、紫癜性肾炎以及糖尿病肾病等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高龄产妇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等疾病发生率更高,增加血管脆性、肾血管痉挛、血管硬化,加重肾功能损害。当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病史>3个月,定义为慢性肾病(CKD),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为分5期。在孕期,妊娠合并肾脏病者,随孕周增大,子宫不断增大,进而压迫肾脏及输尿管,导致肾脏负荷增加,可加重疾病进展。对于胎儿,则易导致生长受限、胎盘早剥、早产甚至胎儿死亡等不良结局。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高龄孕妇需要特别注意,提早治疗。
临床上,因肾脏疾病是不可逆损伤性疾病,故无法根治,仅能延缓疾病的发展,高龄伴有较长肾脏病史者更要严格评估肾功能,判断是否可以妊娠。研究表明若患者为慢性肾病Ⅰ~Ⅱ期(GFR正常或者轻度下降),当血压控制良好、尿蛋白<1g/24h 时对肾功能无影响或影响很小,胎儿存活率>95%[16],但Ⅲ~Ⅳ期(GFR中度以上下降)患者妊娠极易危及母胎性命。目前认为,孕前妇女GFR<40 mL/minr73m2 或尿蛋白>1 g/24 h的女性患者应避免妊娠[17]。因此,对于罹患肾脏疾病的高龄妇女,建议妊娠前至产科及肾脏科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肾脏血液生化指标、24 h 尿蛋白、24 h尿肌酐等值重新计算肾小球滤过率,评价疾病分期及是否存在并发症,并告知妊娠风险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允许妊娠者可选用百令胶囊、黄芪等对保护肾脏治疗,监测尿红细胞、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损伤指标;合并高血压患者,如孕前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等药物,应改为妊娠期安全性用药,如拉贝洛尔或硝苯吡啶;若存在水、电解质紊乱,可予以碳酸氢钠纠酸或氯化钾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若患者为继发性肾脏病,如糖尿病性肾病、狼疮肾等,建议先治疗原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