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能吃奶酪吗奶酪怎么做好吃

3445


  作为乳制品的一种,奶酪是钙的优质来源,也是能量的浓缩源。从宝宝6个月大开始,你就可以给宝宝吃一点奶酪了。

宝宝能吃奶酪吗 奶酪的功效与作用 奶酪的吃法

  奶酪是浓缩的精华,很适合用来做辅食,尤其是不爱喝奶的熊孩子。吃40克Emmental就可以获取340毫克钙质,相当于喝300毫升牛奶,而且只摄入了100毫克左右的钠。

  奶酪(芝士)是西餐很常见的食材,脑补一下什么美式、意式、西班牙餐厅的菜单吧,很多菜品里都会用到。中餐里用到奶酪相对比较少,所以很多妈妈会问,奶酪怎么做给宝宝吃呢?今天给大家介绍几种简单的做法。

  最简单的吃法:直!接!吃!

  如果宝宝能接受的话,直接切小块吃是最方便的啦!适合宝宝吃的奶酪都是奶味很重,且没有加什么调味品,按大人的口味是真不好吃的,但是很多宝宝依然可以吃得很好哦,所以不着急下结论,不妨先试试呢!

  跟面包夹在一起

  奶酪配面包也是比较经典的搭配,还可以再加一点黄油,口感更好。加上奶酪、黄油后放到烤箱里稍微烤一下也不错,适合有一定咀嚼能力,能吃面包的小朋友。

  奶酪烤香蕉

  把香蕉剥皮斜方向切成片状,然后把奶酪切成片状,将切好的奶酪平铺在香蕉上。烤箱中火预热5分钟,将码好奶酪的香蕉片放入烤箱中中火烤2分钟即可。味道非常美味。奶酪的奶香渗入到香蕉里,使香蕉吃起来不那么干涩,奶酪的柔滑也使口感非常棒。

  此方法同样适用于奶酪烤鳕鱼,奶酪烤豆腐等。

  奶酪炒鸡蛋

  鸡蛋打散,奶酪切成小粒混入蛋液。炒锅里热一小勺油或者黄油,用中小火炒鸡蛋,让奶酪慢慢融化到鸡蛋里头,不用翻炒太厉害哦。

  奶酪鸡蛋饼

  蛋液先下锅,凝固的时候加入奶酪,把奶酪包在蛋皮中,加水再焖一小会儿就可以出锅了。聪明机智的妈妈们还可以加各种蔬菜丁、肉丝在蛋液中,口味很好而且营养丰富!

  同理,奶酪也可以做鳕鱼饼、虾球、鱼丸、鸡块等各种高大上荤食。

  奶酪当“调味品”

  奶酪可以像“调味品”一样加入各种辅食,比如西红柿鸡蛋面,在煮卤的时候加一小块奶酪进去,一会儿就融了,味道也会很棒。此方法也适用于给宝宝做意面(通心粉)、炒饭、泡饭、年糕等等。

  以上都是适合大点、有一定咀嚼能力宝宝的菜单,下面详细介绍两种适合小宝宝的奶酪辅食。

宝宝能吃奶酪吗 奶酪的功效与作用 奶酪的吃法

  芝士薯蓉(奶酪土豆泥)

  原料:土豆半个,配方奶30-40ml(可换成母乳或白开水),奶酪一小块(15g左右)。

  其他可以加入的原料:豌豆、胡萝卜、肉沫。

  奶酪是超市买的艾美牌Emmental,含钠很少,含钙很高。取用的奶酪切小粒(一次用多少奶酪可以自己把握哦,一般推荐1周岁以下是15g/天),偷偷尝了一粒,原味的奶酪真难吃啊……

  土豆切大块,蒸熟,研磨碗磨成泥。加入少量配方奶或者母乳或者温水,让土豆泥更加幼滑一些。

  趁热拌入刚才切小粒的奶酪,拌匀,完工。再尝一下,味道棒多啦。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加入豌豆、胡萝卜、肉泥、火腿(火腿不适合小宝宝)等。大点的宝宝还可以放到烤箱里烤一下,会更香。

  今天心情好,拿裱花嘴拉了个花,哈哈。少爷吃的挺给面儿。

  番茄鸡蛋白菜奶酪贝壳面

  原料:鸡蛋半个,西红柿半个,大白菜一小片,贝壳面(其他面条也可以),奶酪一小块。

  贝壳面提前用冷水浸泡,可以煮得更软。大白菜切碎,奶酪切小粒。

  鸡蛋用少量油炒一下盛出。贝壳面另起一锅煮。番茄、大白菜下锅翻炒后,(可以加点水),加入鸡蛋、煮软的面条、切粒的奶酪,翻炒一下出锅。

  快9个月的年糕已经可以直接吃了,月龄小点的可以放入辅食机打成泥食用。

  奶酪的保存方法

  奶酪切小条(小块),剩下的用铝箔包好(不适合直接用保险袋或者保鲜盒),装入密封保鲜盒,Emmental属于硬质奶酪,这样保存可以放一个月左右。软质奶酪可以存放一周左右。

  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做法,还有N多好吃又简单的做法等着全能妈妈们去开发哦,比如土豆芝士浓汤也是经典的餐品,1岁以上的宝宝还可以尝试美味的焗饭、披萨。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宝宝资讯推荐:

  • 宝宝爱揉眼睛或可这两个原因导致
    有些宝宝喜欢揉眼睛,但是爸爸妈妈们却会忽略这个小小的动作,可是宝宝喜欢揉眼睛可是有原因的。如果爸爸妈妈们不重视这个问题的话,宝宝很有可能
  • 孕妇夏季入院待产包清单
    夏季入院待产包清单妈妈用品:1、开襟外套:1件天气较凉的季节或早晚时分,穿在病服外面,在病房或医院走动就不怕着凉了。2、出院衣服:1套出
  • 孩子面对接吻镜头家长如何教育
    昨晚我和杨杨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男女主角站在车前面,先是含情脉脉地对视,然后深情相拥,当嘴唇相对的时候,杨杨从沙发上跳下地,躲到我怀里,笑
  • 宝宝学爬有哪些注意事项要注意什么
    爬行是宝宝从躺着到站立的一种过渡姿态,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们还是需要注意一下宝宝爬的过程,并且适时地给予帮助,这样宝宝的爬行能力才能更好
  • 新生宝宝脚弯曲什么时候需要治疗
    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好几个月,所以腿和脚的骨头都是呈弯曲状态,至少在出生后好几个月双腿脚才会变直,并且能够自由踢腿。当然你也可以帮助宝
  • 孕妇炖鸡汤要怎么做
    孕妇炖鸡汤是很适合孕妇在孕期的时候养生的一道汤品。因此最好学一下孕妇炖鸡汤的做法使孕期更健康。很多人都知道孕期感冒了是不能随便吃药的,那
  • 酸豇豆炒肉末的做法
    这个版本的酸豇豆不需要经过发酵,所以它有以下几个优点:1、可能比较健康2、可能比较卫生3、一定比较便宜4、成菜的口感颜色味道都更好5、更
  • 女人产后锻炼要注意什么
    很多妈妈们都是身体还在恢复,就开始胡乱减肥,最后反而减出病来。特别是在哺乳的妈妈们,节食吃减肥药往往都是伤害宝宝健康的愚蠢减肥方法。最好
  • 秋季宝宝易上火遭遇便秘怎么办
    进入初秋时节,逐渐干燥的天气使得宝宝容易上火,宝宝便秘自然成了妈妈们的烦心事。虽然便秘不是大病,但是如果宝宝便秘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也会
  • 帮宝贝剪头发如何让其乖乖就范
    <imgtitle=""alt="怎么帮宝宝剪头发怎样帮宝宝剪头发如何帮宝宝剪头发"bor
  • 谁的五彩笔
    妈妈又给胖小猪买了一支小彩笔。妈妈说:“你已经丢了18支啦,再丢,我就不给你买了!”胖小猪笑了,这句话妈妈都说了十八次了。这一次,妈妈没有笑。没笑,就是当真喽。胖小猪赶紧把水彩笔装进口袋里。星期天的上午,胖小猪踢了一场足球。胖小猪坐在草坪旁边的长椅上,咕咚
  • 宝宝指甲上有白斑点是怎么回事
    从临床上看,指甲上有白点或白斑可能有3种原因,一是如经常有肚子痛症状,可能是有蛔虫。二是消化功能不好。三是体内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因此建议先到正规医院检查后再对症治疗。指甲上白点太多为神经衰弱的征照,黄色细点则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指甲上起小细粒则是药物中
  • 适合4到6岁的宝宝的排骨大餐
    糖醋排骨◆材料◆猪排骨250克、白芝麻适量。◆调料◆植物油、番茄酱、白糖、陈醋、料酒、盐各适量。做法:[1]将排骨洗净,用料酒、盐腌一下。[2]锅置火上,放油烧至六成热,下入排骨炸至金黄色捞出。[3]锅内倒油烧热,放入白糖、番茄
  • 优生优育六种食物会影响卵子质量
    一、胡萝卜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以及对人体有益的其它营养成分。妇科专家研究发现,妇女过多吃胡萝卜后,摄入的大量胡萝卜素会引起闭经和抑制卵巢的正常排卵功能。因此,欲生育的妇女不宜多吃胡萝卜。二、咖啡对于女性来说,多喝玫瑰花,还可
  • 贫血对宝宝健康有啥危害
    一、缺铁性贫血对宝宝的身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缺铁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宝宝抵抗力差,容易患病。2、缺铁使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好,使宝宝消化能力减弱。3、贫血可降低血液的摄氧能力,使机体各器官、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宝宝稍
  • 准备怀孕的六个最佳时刻
    小编推荐:最适合准妈妈吃的水果有哪些?1最佳受孕环境生活环境:你的居室应清洁安静、阳光充足,并保持冷暖适宜、空气新鲜流通,还应没有香烟缭绕,因为香烟中的一氧化碳、氰化物、尼古丁、烟焦油等有害物质,不但会污染室内空气,而且还会影响胚胎的质量,所以,你
  • 大灰狼开心了
    大灰狼在家里看一本有趣的书,看得正开心时,窗外传来了鸟妈妈的歌声。大灰狼说:“烦死了,烦死了,谁这么吵呀?”窗外的鸟妈妈还在继续唱,歌声越来越响。大灰狼飞一样地冲出去,他非常气愤,捡起了一根木棍用力朝鸟妈妈扔去。鸟妈妈叫着飞走了。突然,大灰狼听见树林深处传
  • 宝妈带娃越来越胖原因在这里
    最近身边的朋友好几个都升级当妈了,而且天天在家带娃,有个好闺蜜最近老是跟我抱怨,说天天在家带娃累的不行,结果自己的体重还是跟之前一样,一点也没有下降的迹象,说到这个,我也有点想不明白,在大街上随时都可以看到抱着娃的宝妈,看一下她们的身材有的确实没有生娃
  • 孕前要做胸部B超孕期如何做好乳房保健
    一、孕前为什么要做胸部B超?孕检是个非常重要的事儿,它还包括胸部B超,女性的胸部很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宝宝出生后吃母乳的问题,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所以孕前胸部B超必做。妈妈们见到刚出生的宝宝固然喜悦,但也不要因此而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刚生完孩子
  • 1岁半宝宝食谱大全
    1岁半宝宝营养需求特点幼儿要有健康、强壮的体魄需要吃到足够数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你能为孩子提供广泛的选择,孩子一定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一切。孩子进食的数量与孩子的活动量和是否处于生长高峰有关,例如过完第一个生日后,孩子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