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孩子咳嗽父母要怎么做

1810

秋季咳嗽怎么办 秋季小孩咳嗽怎么办 孩子秋季咳嗽

  咳嗽有痰多因感染引起

  咳嗽是人体一个自我保护的反应,咳嗽会把我们气道里面不正常的东西通过咳嗽排出来,比如痰液,或者吸入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导致咳嗽的因素很多,各不相同,有物理性的,例如刺激性的气体、化学物质等;也有病理性的,例如细菌、病毒等。咳嗽可以是单独的症状,也可以是有些疾病的伴随症状,比如我们感冒时最常见的是打喷嚏、流鼻涕、发烧、咳嗽等。咳嗽通常是感冒的主要症状,也是最后一个消失的症状,最新的临床研究表明,感冒后的咳嗽甚至可以持续18天之久。

  儿童秋燥咳嗽主要是由气候因素引起的,人体的肺脏是一个特殊的器官,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干燥比较敏感,所以在秋天更容易出现咳嗽的情况。

  咳嗽按性质可以分为干咳和湿咳,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判断孩子咳嗽是干咳还是湿咳:咳嗽时倘若没有痰或痰量甚少,一般为干咳,往往是由环境或过敏等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咳嗽,干咳也有可能转变为湿咳;如果咳嗽同时伴有痰液,一般称为湿咳,常见于感染后咳嗽、肺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应对湿咳——应首先祛痰

  多数儿童咳嗽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为有痰咳嗽,即湿咳。针对孩子常见的有痰咳嗽,应该先化痰再止咳。这是因为痰液很黏,而且里面有很多蛋白质的成分,如果这些分泌物在呼吸道里没有被排出来,细菌进去后,就会附着在痰液上,这时痰液就成了很好的培养基,使细菌得以快速繁殖,导致二重感染,即继发感染,所以,湿咳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祛痰,让痰液变得稀一些,这样才能比较容易地被排出,不给细菌繁殖的机会。而且,大多数儿童咳嗽都不是和感染或过敏相关的,而是由痰液增加导致的,所以对于有痰咳嗽,祛痰是第一位,止咳是第二位,只有痰液排出了咳嗽才能好转。

  为什么有的孩子患湿咳后久治不愈呢?儿童患湿咳后,如果没有用药物帮他尽快把分泌物排出来,儿童就只能通过自身咳嗽来排痰,而咳嗽又使黏膜再次受刺激,从而分泌新的痰液,有了痰液的刺激,孩子又要咳嗽,如此反复,变成了恶性循环,总也好不了。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使用含有多种成分的复方药物,因为它能缓解很多症状,用途广。但这类药物不一定适合宝宝,因为宝宝可能只是流鼻涕、咳嗽,但是不烧,或只咳嗽又不流鼻涕又不烧,这样有些成分就多余了,对孩子的身体反而是种伤害。”从儿童用药的角度讲,药物的成分越简单越好,如果孩子只是咳嗽,应尽量选择成分单一的化痰药。

  应对干咳——应谨慎镇咳

  如果孩子是干咳,建议多喝水,饮食方面要清淡一点,“小孩子很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等,这些都是比较燥热的东西,这时要忌口,多吃一些蒸的、水煮的东西会比较合适。”食物的品种方面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目前正是秋梨上市季节,每天吃1~2个,可养肺润燥、润肠通便、预防咳嗽,还可以多吃萝卜、银耳、木耳等。

  另外,干咳的话我们也要区分,因为有些表面上来看是干咳,但实际上可能是痰液太黏稠了。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用祛痰药来稀释痰液,这样痰液才更容易排出来。

  “很多父母见到孩子咳嗽,不分青红皂白就给孩子用镇咳药,这样做很可能帮倒忙,加重咳嗽。”干咳有可能转变为湿咳,一旦干咳转变为有痰咳嗽,如果强行使用镇咳药物,往往会掩盖咳痰症状,这将导致痰液滞留在体内,不但耽误了治疗时机,还会引起肺炎等更加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小婴儿,呼吸中枢可能更敏感一点,不能盲目使用镇咳药,否则会引起呼吸抑制,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年轻家长们一定要谨慎使用镇咳药,只要条件允许,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儿童咳嗽护理小技巧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在家里护理咳嗽幼儿时,若天气好,应多开门窗通气,使屋里的空气得以流通;若天气不好,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的空气。若空气干燥,要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一般湿度保持在40%~50%,不能湿度过大,否则容易滋生霉菌。

  2.晚上睡觉时最好采取侧卧:采用侧卧的睡姿时,孩子的咳嗽物甚至呕吐物是最不容易吸入的。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宝宝资讯推荐:

  • 宝宝爱揉眼睛或可这两个原因导致
    有些宝宝喜欢揉眼睛,但是爸爸妈妈们却会忽略这个小小的动作,可是宝宝喜欢揉眼睛可是有原因的。如果爸爸妈妈们不重视这个问题的话,宝宝很有可能
  • 孩子面对接吻镜头家长如何教育
    昨晚我和杨杨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男女主角站在车前面,先是含情脉脉地对视,然后深情相拥,当嘴唇相对的时候,杨杨从沙发上跳下地,躲到我怀里,笑
  • 想种小猫的吧布拉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这句话在拉里斯土壤店却行不通,因为这里卖的魔土有一种非常神奇的力量,种下一样东西后,会长出另外一样东西。
  • 女人产后锻炼要注意什么
    很多妈妈们都是身体还在恢复,就开始胡乱减肥,最后反而减出病来。特别是在哺乳的妈妈们,节食吃减肥药往往都是伤害宝宝健康的愚蠢减肥方法。最好
  • 秋季宝宝易上火遭遇便秘怎么办
    进入初秋时节,逐渐干燥的天气使得宝宝容易上火,宝宝便秘自然成了妈妈们的烦心事。虽然便秘不是大病,但是如果宝宝便秘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也会
  • 夏季给孩子补钙有哪些常见误区
    夏季是儿童生长发育旺盛的季节,也需要大量钙的摄入满足身体发育需要。那么怎么给孩子补钙最适当呢?给孩子补钙吃什么最好?含钙丰富的食物是乳类
  • 一周岁宝宝过生日抓周详细清单
    中国人庆祝宝宝满周岁生日时,有一项非常特殊的习俗叫做抓周,爸爸和妈妈把事先准备好的小东西放在宝宝面前,让他随意抓取,根据抓起的物品来推测
  • 喷嚏
    呼啦啦……一阵冷风吹来,小猪打了个大。是不是它的朋友们想它了呢?当小朋友们看到图片上的小猪时,都哈哈大笑起来,说:“不是的、不是的。”那
  • 孩子夏季学游泳不得不防的几个“意外”
    游泳运动对儿童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促进其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提高。游泳还能提高幼儿抗御疾病的能力——这是由于长期游泳,幼儿适应了水的
  • 大龄夫妻想生二胎这三项注意必须知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一经公布,一时间,朋友圈、网络等完全被二孩政策“霸占”。对于许多夫妻来说,想生二胎不容易。准备工作
  • 儿童安全服用保健品有哪些注意事项
    保健食品可滋补性食品与疗效食品两大类。按生产方法可分为:以天然食品为主要原料的天然保健食品,如沙棘、黑加仑、猕猴桃、椰子等,些食品安全可靠,对人体无副作用;另一类是对食物进行营养强化,加入一定量的氨基保健食品可滋补性食品与疗效食品两大类。按生产方法
  • 月经不调怎么才能怀孕
    月经不调怎样才能怀孕?1、找准病因通常情况下不孕症和月经不调都是一起出现在大众面前,并且他们都是因为一模一样的造成的,因此大家可以从月经的问题入手,去医院进行检查,知道具体的病因,接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中医把这个过程叫做“调经种子”。在月经调节
  • 史上最出人意料的“10大怪异避孕法”(图)
    1.黄鼠狼睾丸绑腿上12世纪至15世纪,欧洲正处于“黑暗时代”时期,女人们通常将包含着骡子耳屎、黄鼠狼睾丸、黑猫骨头的小袋子制成护身符,在房事时系在腿上,以期达到避孕的效果。尽管现在我们知道这些东西根本不起作用,但是可以肯定这些东西会从心理上产生效果
  • 备孕期间感冒了怎么办会影响受孕吗
    一、备孕期间感冒怎么办如果感冒症状不是十分严重的,尽量避免用药。注意多喝开水多休息以便让感冒早日消失。但如果感冒实在严重,有咳嗽,咳痰,发烧等症状的,一定要在医嘱下用药。且用药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明确告诉医生自己正在准备怀孕或有可能已经怀孕。
  • 你问我答之孕期耻骨痛
    孕31周了,大腿中间痛得厉害,走路、翻身都痛,这是怎么啦?有什么缓解的办法吗?这种情况考虑为耻骨分离引起的疼痛,属于正常现象。耻骨分离是孕期产生的松弛素导致的,以便增加骨盆出口的宽度,使胎头可以顺利娩出。遭遇“耻骨痛”怎么办?对于轻
  • 日常饮食能左右生男生女?
    小编推荐:男人如何勾起女人的欲望女性生男还是生女,虽然跟自身体质的阴或阳有一定关系,但并不完全取决于此,还有许多如身体酸碱度、精子的活力、双方的年龄、压力、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通过饮食控制生男生女的做法,科学道理不够充分,只可以参考。对于许多
  • 夏季如何护理新生儿新妈需牢记10大禁忌
    如何让娇嫩可爱的孩子们安全度过夏天,一些生活上的禁忌对于身为新手的爹妈来说,要不得不知,不得不防。下面写写近期出现的一些恶性事情以及我想到的生活事宜,算给大家提个醒吧。一不能当面吹风扇半岁大的妞妞熟睡时,一只眼睛竟然微睁,吓坏家里大人。经医院确
  • 春节家宴吉祥鱼的做法大全
    NO1.红运黄花鱼材料:黄鱼(400克)、紫苏1把,剁椒2汤匙,鹌鹑蛋6个,食盐3克,酱油1汤匙,姜1块,蒜5粒,耗油1汤匙,啤酒100克,葱姜汁1汤匙。做法:1、将处理过的黄花鱼腹内洗净,擦干表面水份,用刀轻轻在背面划上一字刀;2、加
  • 夏季天气热带宝宝出门讲究多
    夏季天气炎热,现在又进入了三伏天,一年之中最热的日子到来了。这么炎热的天气对于在中医理论上被定义为“纯阳”之体的宝宝来说简直酷热难当,出门等于烧烤,在家要是不开空调,不开风扇的话就等同于在蒸桑拿,可怜可爱的宝宝要承受酷热的考验。当然身为家长怎么忍心
  • 见红阵痛分娩中间的时间差是怎样的
    一、临产前见红,是不是立马就要生了?其实出血只是一个预兆,是要告诉孕妈宝宝可能在近些日子就要与爸妈见面了,让爸爸妈妈做好迎接的准备,并不代表立刻就要生。见红后会出现阵痛,之后才有可能要生了。见红时侯的情况1.有些像月经;2.少量的黏稠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