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该怎么办呢?小编支招帮你
284
母乳性黄疸该怎么办呢
众所周知,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很多营养成分是配方奶粉无法取代的,可不少出现母乳性黄疸的宝宝常常被告知要暂停母乳喂养,那么到底什么是母乳性黄疸?出现母乳性黄疸该怎么处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学习一下吧。
据了解,母乳喂养的宝宝中,约有10%-15%会出现皮肤偏黄、眼白泛黄等母乳性黄疸的典型症状,且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在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
一看到新出生的宝宝出现母乳性黄疸,全家上下都慌了神,尤其是宝妈更是着急不安。其实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成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
宝宝出现母乳像黄疸时先暂停母乳喂养,这期间宝妈要按时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继续分泌,好让宝宝日后能继续享用母乳。在母乳性黄疸期间,要更加注意宝宝的护理,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的摄入,防止黄疸的加重。
通常情况下,母乳性黄疸会随着宝宝的月龄增长而逐渐消退,并不会影响宝宝的发育,所以宝妈们不要过分担忧,免得影响自己的月子生活,带来其他困扰。
母乳性黄疸什么原因引起呢?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近来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母乳性黄疸肠肝循环增加有关。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经过检测确认),活性高。这种主要来源于母乳的酶,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此过程在新生儿小肠内进行,加上小儿肠蠕动相对慢,使大量应排泄的胆红素被这种酶解离成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增加,即出现母乳性黄疸。
由于母乳本身造成,推测主要原因有: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母乳性黄疸该怎么办呢的相关知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推荐阅读:
母乳性黄疸多久能退完
母乳性黄疸有何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