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李焕英》的“情感密码”

893

原标题:复盘《李焕英》的“情感密码”

 文|胖部

票房告破50亿后,《你好,李焕英》的成绩还在稳定增长。

站在目前的节点重新回看《你好,李焕英》,许多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为什么是《你好,李焕英》?在这个“史上最强春节档”,一部轻量级的喜剧电影凭什么最终脱颖而出,甚至登上国内影史票房亚军宝座?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对于这部现象级的票房佳作,评价较为统一的一点是,导演贾玲以难以复制的个人情感和体验充分倾注于这部电影,为观众带来深刻的感性认同和情感共鸣。面对同档期主打视觉、类型和概念的大制作,“情感”成为《你好,李焕英》最有力的武器。

情感共鸣并非电影的高门槛,但当“情感”成为一部50亿量级电影的最关键因素,行业显然需要对这种内容的价值加以重新考量。如何真正打通观众的情感需求、触达痛点,复盘《你好,李焕英》的成功对后来者有着更多层面的参考价值。

 回看“李焕英”现象

截至目前,《你好,李焕英》票房依然处于增长中,持续逼近53亿。一路走来,该片已经打破了一连串纪录。

作为今年春节档的最大黑马,《你好,李焕英》从2月15日起一口气拿下25个日冠,表现相当稳健。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3月6日晚间,上映第23天的《你好,李焕英》票房达到50.36亿,创造了最快破50亿票房的纪录,并超过《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亚军。

截至3月10日中午,《你好,李焕英》票房累积超过人民币51.5亿元(7.85亿美元),超过全球票房榜第99名《死侍》(7.83亿美元),正式跻身全球单片票房排行榜的前100名。

一个直接原因是,《你好,李焕英》在猫眼和淘票票开分后分别达到了9.5和9.3分,且这个表现一直延续到现在;豆瓣评分目前仍然保持在8.1分。坚挺的口碑成为该片在前期票房逆跌并实现长期稳定入账的关键。

贾玲也凭借这部导演处女作,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如果《你好,李焕英》最终票房超过人民币53亿,贾玲将取代派蒂·杰金斯(《神奇女侠》8.21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卖座女导演。随着该片票房稳定增长且即将海外上映,这一纪录几乎可以确定到手。

除了票房,该片在网络上所带动的一系列话题和热度,进一步推高了其影响力。

话题度和共情度成为该片互联网话题发酵的催化剂,在今年普遍“就地过年”的大环境下,《你好,李焕英》主打亲情的内容获得了相当好的市场加成。上映后的第一波话题,就是从#看你好李焕英后遗症#、#看李焕英哭湿口罩#等开始的。

而随着电影影响力进一步扩散,持续提升的主创热度和感人的幕后故事都助力《你好,李焕英》话题破圈。#贾玲张小斐的神仙友谊#、#张小斐 我养不起#等动态,都先后登顶微博热搜并带动数亿阅读和讨论,进一步推动该片的大众认知。

最近翻看各种媒体文章,纷纷以“XXX的‘李焕英’”为题制造话题,说明电影本身已经成为社交语境下的流量和热度源,“李焕英”更成为“母亲”的代名词。在快手聊天室“大话春节档”直播中,有影评人笑称:“贾玲成功地让全国人民记住了她妈妈叫李焕英,上一个做到的是周杰伦,他出了张专辑叫《叶惠美》。”

电影里深爱女儿的母亲,成就了过去一个多月的“李焕英现象”,并成为一种具有全民效应的文化现象和国民情绪。这是《你好,李焕英》留给2021年中国电影最深的记忆之一。

 看“李焕英”,你哭了吗?

“我把心掏出来了。”贾玲宣传电影时,曾这么形容《你好,李焕英》的创作。

随着电影热度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贾玲与母亲的故事,了解现实里那位李焕英的意外,了解那件绿皮衣背后一位女儿的无奈和遗憾。2016年,贾玲在她的小品《你好,李焕英》里第一次正视了这段深藏心底的悲痛,随后已开始筹备电影。

如她曾说:“我不是为了做导演才拍电影,而是为拍‘李焕英’才做导演。”

这或许是《你好,李焕英》的情感能够深度触达用户、甚至与其他电影显得与众不同的原因。贾玲以个人经历和体验为主题核心,以20年的情感积淀打造了一个具有典型意味的母亲形象。这样的创作基础对于任何作者可能都是生平仅有、甚至可遇不可求的,更是单纯凭艺术技巧无法匹配的。


情感成为《你好,李焕英》最特别甚至不可复制的部分。

电影里的母女情或许大部分人都会有带入感。因为让母亲或多或少的失望,或者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失落,儿女对母亲总会有难以避免的遗憾和亏欠。小玲撺掇李焕英和厂长儿子搞对象,表现出的自我否定每个儿女应该都理解:如果我妈当初生的不是我,应该会过得比现在幸福吧。

这种亏欠随着“打我有记忆起,我妈就是一个中年妇女”等细节化的记忆,更进一步地获得观众认同。所以,李焕英希望小玲“健康、快乐”的安慰,也成为对所有儿女的安慰。对亲情的深度洞察,成为大部分观众对该片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


而情感上的共鸣是《你好,李焕英》获得观众认同、建立口碑优势的真正魅力,不但让观众的离场感拉满,更愿意主动在社交媒体上发声成为自来水,“妈妈也曾是少女”、“让妈妈高兴”等台词成为社交媒体话题,以多轮好评潮形成映后口碑,并带动#我和我妈的闺蜜照#等话题活动的高参与度。

或许“看哭了”并非衡量电影品质的标准,但对于市场却是口碑和可看性的重要指标。《你好,李焕英》在一片“哭了”的评论中一步步前进时,一种基于情感共鸣和认同的商业号召力在发挥作用。

 解锁电影票房的“情感密码”

电影寻求观众的情感共鸣并不新鲜,几乎所有卖座电影首先都需要满足观众的情感认同,差别仅仅在于完成度。而在较成熟的电影市场环境下,能够进入票房榜前列的几乎无一例外有着极强的情感冲击力。

对国内票房排行前列的电影做一观察。目前第一的《战狼2》,就是以充满爱国热情的表达获得了大批观众认同,甚至能吸引观众二刷、三刷;再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挑战命运和热血奋斗,照见了每一个正在失去斗志的普通人;又如《流浪地球》表达了人们对于家园的留恋和渴望,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电影通过大制作的包装,使情感表达获得了更好的渲染和触达效果;而《你好,李焕英》作为制作层面的轻量级选手,最有力的武器仅仅是情感本身。

能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因为在所有情感表达中,亲情题材往往会有更深度的触达效果和情感共鸣,这是该片在选题上的优势。而在诸多亲情主题的电影里,《你好,李焕英》的脱颖而出则在于其将亲情的力量完全释放。

一方面,贾玲个人情感经历的带入达到了难得的“真”,浓烈的情感厚度在电影院里兑换为观众等重的眼泪,在这个层面上,贾玲作为新导演或许更有优势,平实的视听语言会为内容和感情留出空间,在一部商业化作品里完成了某种作者表达;另一方面,电影的包装以成熟且接地气的喜剧模式,为这种情感的传递搭建了更加顺畅的感知路径。

在国内电影工业化加速的当下,这部电影的情感表达可以在主题和内容方面给行业做出参考。技术、概念、类型化可以让电影更好看,但观众愿意记住一部电影甚至反复观看,往往是源于深度的情感共鸣。

此前《你好,李焕英》宣布将在多个海外市场上映,“情感”还将进一步成为沟通不同市场的文化密码。这部看似简单的电影所取得的成绩,或许会让行业长期记住情感的力量。而“李焕英”,也将作为“母亲”的代名词被久久铭记。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