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演员的国语配音这么特别,既不是台湾腔,也没有内地腔

1522

发布:2021-11-11 05:57:22  来自 全网暗恋者 觅知友会员

原标题:为什么香港演员的国语配音这么特别,既不是台湾腔,也没有内地腔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有13部电影逐鹿五一档。

其中除了王晶执导,梁家辉、吴镇宇、林家栋主演的《追龙擒龙》是“  原味 ”港片之外,还有郭富城、段奕宏、张子枫主演的《秘密访客》和古天乐、王凯、韩庚、古力娜扎等人主演的《真·三国无双》两部合拍片。

目前这13部电影的预告片均已放出,很多观众看了之后,对香港演员的国语配音起了兴趣。

 为什么香港演员的国语配音这么特别,既不是台湾腔,也没有内地腔?

其实这是一个困扰香港电影爱好者很久的问题,想要把它简单地讲清楚并不容易。

 因为任何一种腔调的形成,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同时,香港演员的国语配音研究,对普通人有着一定的门槛。

下面,扒姐尽量用  通俗易懂的语言  简单的脉络梳理 ,让你了解这个“  影视硬知识 ”。


在华语影视圈,有一种让人如沐春风的配音方式——香港演员的国语配音,既没有台湾腔,也不是内地腔。

比如刘嘉玲的:“你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

比如刘德华和梁朝伟的天台对话;

再比如黄日华在《天龙八部》中的独特的配音等等。

很多人将这种配音方式归结为“  港普 ”,其实是不正确的,它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腔调。

那么,这种配音方式是怎么形成的呢?

香港演员的国语配音,几乎跟香港电影同时产生。

 彼时,香港电影的导演、演员几乎全部都是从内地过去的,但是观众却是本地人。于是,当时的很多香港电影就已经出现了国语和粤语两个版本。

这时香港演员的国语配音,主要以“  民国腔调 ”为主,因为当时的香港电影需要注意内地和台湾,以及海外华人圈的市场。

比如早期的邵氏电影,就带有浓厚的“  民国式腔调 ”。

1974年2月,张济平和冯雪锐、廖静妮等一起加入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国语配音组,没想到他们这个举动直接促使了香港演员国语配音特殊腔调的形成。

到了八零年代,邵逸夫将影视业的重心放在了TVB之后,直接将自己的邵氏配音组搬到了TVB,这帮国语配音演员直接让国语版的《上海滩》等影视圈火遍华人圈;不甘示弱的亚视也组建了自己的配音组,推出国语版的《大侠霍元甲》等影视剧与TVB“打擂台”;其它电视台和影视公司纷纷仿效,  至此,香港影视国语配音专业化、系统化。

而到了九零年代,因为香港影视进入了巅峰期,所以国语配音演员经常电视剧剧组和电影剧组来回跑,  这样一来,反而导致了香港配音行业博采百家之长,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特殊的腔调。

这时的配音演员可谓人才辈出,比如叶清,曾为黎明(《甜蜜蜜》)、林志颖(《天龙八部》)、刘德华(《无间道》)、梁朝伟(《花样年华》)等人配音;比如黄河,曾为姜大卫(《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刘德华(《赌侠》)、樊少皇(《力王》)等人配音;再比如杜燕歌、张艺、陈元、苏柏丽、潘宁、于小华等等。


那么,香港演员的国语配音为什么不沿用“民国腔调”,或者使用标准国语,而是独创出一种特殊的腔调呢?

其主要原因大致跟内地的“翻译腔”类似——  都是为了贴合原来语言的语境,由于“内地腔”和“台湾腔”不太符合香港演员的表情和动作,容易让观众出戏,他必须要符合粤语的语境。同时,又由于这些配音演员大都来自内地,且以北方为主,他们用非常标准的普通话音去发粤语的调,就导致了这种特殊腔调的形成。

其着重体现在卷舌、翘舌的发音,以及语气词等方面,这样的结果就是,这种配音吐字比“港普”更清晰,但是比“内地腔”和“台湾腔”要硬。


有很多人将这种腔调归结为“  TVB腔 ”,也是可以的。毕竟香港的绝大多数配音演员,不仅为电影配音,也为电视剧配音。而像我们熟悉的刘德华、古天乐、梁朝伟、周润发等都有TVB经历,为了不至于反差太大,通常他们国语配音都会沿袭。同时,再加上TVB在香港影视圈的影响力,其实香港演员的国语配音,可以谓之曰——TVB腔!

以上,扒姐将香港演员的国语配音特点总结为三点:


最后,扒姐用香港演员国语配音的方式结束此文,不足之处欢迎斧正、欢迎讨论。

 呐~写文章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喽~

 写文章回答问题这种事呢~是不能面面俱到的嘛~

 吃力不讨好的事~大家都不愿做的啦~

 呐~这篇文章下面有三个按钮~要不要一键三连支持一下啊~


 不是吧~阿Sir~下次一定?

 这一次一定~一定~拜托!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