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票房破2亿,五一档口碑第一能实现逆袭吗?

1931

发布:2021-11-11 06:49:52  来自 姑娘拽天下 觅知友会员

原标题:《悬崖之上》票房破2亿,五一档口碑第一能实现逆袭吗?

 张艺谋仍然通过求变来打“硬仗”

文/bobby

聚焦点。

从开机到上映,张艺谋的《悬崖之上》一直都有着让整个产业迅速聚焦的能力。这不仅是因为张艺谋本人的“国师”称号,还因为在这部电影身上“张艺谋首部谍战商业大片”的符号。

 在被称为“史上最挤”的五一档,《悬崖之上》也是唯一一部敢于大规模点映的电影。 首轮点映,票务平台观众评分就分别开分9.2分和9.1分。而在正式上映的前一天,《悬崖之上》以1.2%的排片占比拿下了25.4%的票房占比,这足以说明这部电影在五一档所拥有的市场地位。

对于张艺谋来说。聚焦“市场地位”早就不再新鲜,无论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张艺谋的电影总是自带话题。而作为自己首部谍战商业片的《悬崖之上》,电影在豆瓣开出了7.8分的高分,票务平台的观众评分也达到了双9+分,在五一档成为毫无疑问的口碑第一。

电影5月1日在排片占比不占优的情况下,最终反超《秘密访客》。在上映第44小时零8分票房成绩突破2亿。

但除了突出的市场表现之外,更为难得的实际上是电影的内容本身。  已经年过70岁的张艺谋仍然能够迎来自己电影的“类型首次”,并且对类型片仍然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和个人风格强烈的呈现方式。

在上映之前,张艺谋谈到类型片时,表示:类型片最难拍的一定是先不要放大形势,先不要放大意义,先不要放大自己的理念,全力以赴做好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全力以赴刻画出一群群像。

如今,再回过头来看《悬崖之上》,实际上能够看出张艺谋逃脱出了所有的“框架”。既有国产谍战片难以讨好市场的“市场框架”,也有主动革新谍战类型元素的“内容框架”。

 1

 谍战

12年后,华语谍战片再出“传奇”。

2009年,由高群书、陈国富执导的《风声》上映。这部电影被视为华语谍战片的一个高峰,而这恰恰也是电影本身的野心。在电影的正式版海报上,打出了“中国首部谍战巨制”的名号,而在香港版的海报上,则写着“风声之后,世间再无传奇”。

然而在2021年,高群书在《悬崖之上》的首映礼过后,表示“风声之后,还有传奇”。这似乎是一种传承,华语谍战片的一种“市场传承”。但在这种传承背后,“张艺谋的谍战片有什么不同”才是更大的聚焦点。

 对于张艺谋来说,绝无可能按部就班的拍摄一部“类型片”。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曾经多次公开表达自己对于类型片的看法。类型片的核心是故事,但绝不只是讲故事。

《悬崖之上》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张艺谋对于“谍战”的解剖。谍战的核心当然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但时至今日,在张艺谋看来无论是反转还是卧底,早就不再新鲜。虽然张艺谋已经年过70,但仍然敏锐地感知到在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谍战片的套路基本上都被使用过。

 但为了满足观众对于谍战片的“类型元素”以及充分调动观众的代入感,《悬崖之上》还是在故事上下足了功夫。张艺谋和编剧全勇先早早将谍战片里最不能暴露的“身份”早早揭开,让观众完全沉浸在对立双方中的“生死搏斗”。

实际上这一点早在2018年的《无双》身上就证明过成功,作为一部犯罪悬疑片,《无双》同样是在中途就提前“暴露”。正因如此,庄文强一度无法找到投资,认为这样一个故事对于悬疑片来说挑战难度太大,但事实证明提前“暴露”并不会影响电影的精彩。在2018年的国庆档,《无双》凭借着超高的口碑一路逆袭夺冠。

在《悬崖之上》里,四个人“降落”在雪林当中,就已经注定了故事的走向。而张艺谋也提前就将整个故事“揭开”,虽然顺利实施“乌特拉行动”依然是中心, 主线却是如何在危机四伏的环境当中面临生与死的致命考验。

 故事的确是谍战片的轴心,但在张艺谋的谍战片里,由故事发散而来的“人”则是重点。既要满足观众的期待,实际上也要满足自己对谍战片的期待。 观众的代入感,张艺谋通过“同呼吸”的沉浸来让观众留在故事里,而自己的兴趣点,则是在并不复杂的结局面前人的“历史走向”。

“不破不立”往往是类型片走到死局时,整个产业寄予希望一句口号。但真正敢于迈出“破与立”的这一步,显然需要有更清晰的认知能力。张艺谋从《红高粱》到《英雄》再到现在,一路走来对于“电影”本身的理解穿透力,实际上才敢于支撑其对“谍战”进行破局式的尝试。

 2

 “主旋律”

“主旋律”的核心是人。

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成为了国产片主旋律的一个拐点,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与小人物的碰撞彻底赢得了市场。2020年,《我和我的家乡》更进一步,这部由张艺谋担任总监制的主旋律大片,相比之前的姊妹篇主题从“普通人的命运”进阶到“普通人的情感”。

事实上,这两年主旋律的市场化,也让越来越多的商业类型片可以承载主旋律的任务,这大大拓宽了主旋律作品的边界,也让主旋律的呈现更加多元。

 《悬崖之上》之于国产片,除了是谍战类型片之外还有另一重身份是“主旋律”。这部电影本质上是在向曾经的无名英雄致敬,是一部有历史感的主旋律。通过谍战片的类型外壳,聚焦地下工作者的信仰力量和人性抉择。

在整部电影里,实际上对于地下工作者的展现是非常“含蓄”的,这也是这部电影区别于其他谍战片的最大原因所在。张译饰演的张宪臣在一出场,一句“活着的,去找孩子”一方面证明了任务本身的危险性,另一方面也是特工在“任务”背后人的属性。这也奠定了整部电影关于“人”的基调,既有对信仰的坚持也有人性的本能。

在首映礼现场,于和伟在映后交流时,对张宪臣“托孤”的那场戏印象极为深刻。在经历了非人的酷刑之后,张宪臣在面对牺牲的生死抉择时托付给于和伟饰演的周乙一件“小事”,这件小事是找到在马迭尔宾馆前面要饭的亲骨肉。

 尽管“找孩子”不是电影的主线,但是却从一开始就贯穿全片。这条“亲情线”既含蓄又连贯的处理,实际上极为感人。

在此前的短视频里,秦海璐饰演的王郁无声的哭泣感动了很多人。上世纪三十年代,地下工作者为了革命在为“国”牺牲的背后为“家”的牺牲在电影里得到了非常立体的呈现。

 此外,《悬崖之上》另外一个不同之处在于,谍战片往往是紧扣“主角”展开叙事。但是在这部电影里,“主角”却并不是只有一个人。 电影里始终没有一个真正的“决定性人物”,正反两派都是任务的“执行者”,尤其是张宪臣和周乙“接力式”的任务传承,实际上才是导演渴望表达的人物中心,这更符合历史现实。

 3

 突破

打破类型片影调的程式化。

谍战类型片往往在影像风格上极为“写实”,通过影像风格上的昏暗,从而凸显出地下工作者的工作特性。

但张艺谋一直以来,影像风格是具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在近几部作品里,《影》几乎“抽离”色彩的处理方式同样能够看待张艺谋在视听方面的持续进步。而作为一部谍战片,张艺谋在《悬崖之上》视听层面的处理,同样对于这一类型片是一种突破。

 和传统谍战片所不同,《悬崖之上》整个影像的处理绝大部分还是比较“明亮”。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所以电影对于冰寒地冻的哈尔滨有非常极致的视觉呈现。整部电影几乎全片都在下雪,这种极寒的地理环境实际上隐喻了地下工作者身处危险又残酷的现实处境。

此外,人在极寒环境下无论是呼出的白色哈气还是被冻红的鼻尖脸颊,实际上都是“人”最真实的物理反应。这种“反差”某种程度上又契合了导演对于人的表达。  此前张艺谋在解读《悬崖之上》时就表示,影像上的“寒”和人意志上的“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镜头无疑是多次出现的“雪地处决”,人跪在雪地里,特务将酒喷在人的脖子上,枪响之后人倒血出。张艺谋极具对比性的色彩运用,同样在《悬崖之上》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呈现。

而秦海璐饰演的王郁在执行任务时,尽管身处黑夜,但是暖色调的灯光和白色的大雪同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悬崖之上》作为一部谍战类型片,张艺谋将自己擅长的意象隐喻运用其中,这让电影在视听层面上反而凸显出来一种“浪漫主义”的影调。

但这种反差则需要完全实景拍摄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电影之前在东北雪原进行了全程实景拍摄。在特辑里,张艺谋一头扎进雪里为演员示范动作此前也在短视频里出圈,而电影某种程度上就是需要肉身在极寒环境里真实的物理反应才能达到最后呈现出的视觉效果。

国产电影在类型片上的发展至今也不过二十多年的时间,所以在很多层面上仍然存在不少欠缺。无论是对人物的刻画还是整体影调,很容易就陷入到了程式化当中。

张艺谋在年过70岁之后,仍然在类型片上不断做着尝试。而这种尝试所带来的价值,实际上不仅仅作用于《悬崖之上》,也为国产类型片不断拓宽自己的思路起到了牵引作用。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