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制片:冯小刚心很细,他是大幽默
3778
胡晓峰(右)与葛优
腾讯娱乐专稿(文/喻德术 责编/安琪)
胡晓峰高大、清瘦;当他笑起来的时候,皱纹清晰可见。
普通观众可能不知道胡晓峰是谁,但对于业界来讲,他的名字如雷贯耳:这是中国唯一一个与张艺谋、吴宇森和冯小刚( 微博 )三位顶级导演都有过深度合作的制片人。
《秋菊打官司》、《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英雄》(电影版、美剧版)、《夜宴》、《赤壁》(上、下)、《非诚勿扰》(观看)(一、二)、《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最近一二十年,只要是经常进影院的观众,没看过其作品的人可能微乎其微;而其最新一部作品,是目前正在热映的《私人订制》。
在胡晓峰位于望京的办公室,他点燃一支烟,聊起那些有关中国电影的人和事,荡气回肠。而聊到已经创下冯小刚电影票房纪录的《私人订制》——目前累计票房接近7亿,他说,其实影片后面还有好几个故事,只不过限于篇幅原因,最后只用了三个。
巩俐章子怡挑水劈柴无人识
胡晓峰说他与张艺谋的合作始于1990年,那时候拍《秋菊打官司》,他在戏里做第一副导演。按张艺谋的要求,他带着主演巩俐、刘佩琦等人到拍摄地陕西陇县农村去体验生活,一体验就是三个多月,然后又正式拍了两个多月,等于小半年就耗村子里了:“我们和当地村民一起吃、一起住,跑到老乡炕头去喝热茶,特有意思。”
胡晓峰对拍《秋菊打官司》的日子记忆犹新
而体验生活那段时间,巩俐基本上就成了一农村妇女,不但走在大街上没人认识,还和老乡一起干活,挑水、扫地、做饭、洗衣服,什么都干:“那个村子环境特别艰苦,连电都没有——剧组的发电机是我们自己带的,巩俐在哪儿待了那么长时间,没说过一句怨言。”
1998年拍摄《我的父亲母亲》,胡晓峰又接到张艺谋安排下来的任务:带着女主角章子怡到农村去体验生活,地点是在河北坝上。胡晓峰说,当时章子怡还上大二,很瘦。那时候城里的姑娘,没几个干过农活的,可章子怡在农村挑水、劈柴,那都是真干,咬着牙坚持。原本决定体验一两周,结果时间一晃,一两个月就过去了;最后章子怡的表演与角色很贴,导演很满意。
胡晓峰感慨:“那时候的演员,好像都特别能吃苦,时间也充足。不像现在,大家的档期都特别紧张,花一两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去体验生活,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胡晓峰与冯小刚在片场
冯小刚最接地气
从2006年《夜宴》开始,胡晓峰就一直与冯小刚合作,陆续推出了《非诚勿扰》(1和2)、《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和《私人订制》等作品,中间只落了一部《集结号》,因为其拍摄周期与吴宇森的《赤壁》重合。
合作了这么多戏,胡晓峰和冯小刚已经变得默契十足了。在他看来,与张艺谋和吴宇森相比,冯小刚的最大特点是“接地气”:“特别神奇的一点是,他总是知道老百姓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有一次我和张黎导演聊天,他说‘其实我们都很难和小刚比,我们都是学电影、学出来的,小刚是骨子里边就是拍电影的’。”
随后,胡晓峰还举了两个简单的例子,比如2008年拍摄《非诚勿扰》,不仅带火了三亚的旅游,更带火了同名电视节目《非诚勿扰》,因为它直击了青年男女的情感需求。2013年拍摄《私人订制》,2014年北京电影台也将推出同名真人秀节目,它将帮助部分老百姓圆梦。“小刚的东西,总是紧贴社会现实和老百姓需求。”
至于冯小刚的急脾气,胡晓峰坦言:“他就是那样一个人,挺直、特别感性,其实小刚是个心特别细的人,很在意别人的感受、很会照顾人。”
中国需要有“大片”出现
自张艺谋的《英雄》和《金陵十三钗》、吴宇森的《赤壁》、陈可辛的《投名状》之后,近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很少有投资数亿的超级大片了;相反,倒是《泰囧》、《致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小时代》,包括现在的《私人订制》等一批中等投资的影片出现,以小搏大占据了市场主体。
胡晓峰认为,这是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年《英雄》除了国内的2.5亿票房,在国际上也卖了近两亿美元,这是此后任何一部国产大片都不曾有过的成绩。而如果单靠国内市场,前些年的中国还无法让一部投资数亿的国产大片回本。
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制片人,胡晓峰深知大片拍摄的不易:“制片人不光是管钱,如果只是管钱,那你跟每个导演都有架吵。最关键的是你要了解导演的想法,帮他把脑海中的构想变成画面和现实。”
胡晓峰以《赤壁》为例说,当年拍摄该片,先要造13艘战船,不是假的,是要真船,他曾去找过天津造船厂,光设计图纸就要50万,后来不得已去白洋淀找了一个中等造船厂,才总算把事情搞定。搭建“三国”片场,剧组先是在易水湖新修了一条公路,后又请来专门的建筑设计师,建筑每搭建5米就得来测一次,因为必须要能排水,否则用不了多久就会塌陷。不仅如此,剧组还在易水湖养了200匹战马,骑手200人,每10人一组,光管理员就有20个。剧组每天上千人运转、几十辆卡车进进出出,恨不得要请个交警才能维持秩序。
“这样的制作流程和规模,内地还没有这个工业体系,做起来特别费劲。如果在好莱坞,只要你打一个电话,各路专业的人马就来了,你只要付钱就行,但在内地暂时还找不到这样的成熟团队。”胡晓峰说:“更关键的是,前几年内地市场还太小,一共就几千块银幕,也承担不起几亿投资的风险。”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截至2013年底,内地银幕总数已经超过18000块,2014年铁定会超过20000块。胡晓峰预言:“两三年之后,可能都要不了两三年,内地市场就会有那种几亿投资的大片出现,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需求。”
实际上,2014年的中国市场,即将于1月底公映的《大闹天宫》就是这种投资数亿的影片;姜文的《一步之遥》、吴宇森的《太平轮》都是豪华巨制。此外,还有可能会在2014年呈现的魔幻巨制《鬼吹灯》,这个量级更大。
《私人订制》 后面其实还有好几个故事
《私人订制》2013年12月19日上映至今,首日8000多万、首周末3.2亿,10天就冲破5亿超过《非诚勿扰2》成为最卖座的“冯氏喜剧”;截至2014年1月7日,该片票房已超过2010年《唐山大地震》的6.733亿,成为最卖座的“冯小刚电影”。
道歉的段子被吐槽,胡晓峰认为这是冯小刚的一个“大幽默”
不过,《私人订制》三段式的故事结构加一个“向全国人民道歉”的结尾,也受到了部分观众尤其是影评人的诟病——冯小刚与影评人的骂战一度火药味十足,有观众甚至质疑,是不是冯小刚和编剧王朔想不出什么好故事了,才被迫弄出这么一个结尾?
对此,胡晓峰透露说,其实《私人订制》后面还有好几个故事:“当初小刚和王朔一共弄了五六个故事,但篇幅有限,不可能放那么多进去,最后不得已主要讲了三个。”至于都删掉了哪几个故事,胡晓峰表示其一是李咏那个怀旧的故事,只一笔带过没有详细交代。还有一个天堂和地狱的故事:“其实这个特有意思,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大家可能都想象得到。但是话说回来,这就牵扯到创作者认为谁该进天堂、谁该下地狱的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比较尖锐,所以就……”
谈及结尾的道歉,胡晓峰认为这是冯小刚的一个“大幽默”:“ 我觉得这件事是他是这么想的,这些事是政府的事情,山川、河流、大气、机场堵了、不能准时起飞,这是一个老百姓能管的吗?但是我们老百姓是不是能够关注一下呢?他骨子里还是觉得,我们再怎么讽刺、再怎么批评,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国家变好。”
至于影片所遭遇的负面评价,胡晓峰觉得 “这是正常情况”:“ 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下,关注是很重要的、参与也是很重要的,再好的片子,没人议论、不达到街头巷尾、不能成为一个现象,我觉得最后的结果都好不到哪儿去。《私人订制》可能做得并不完美,但它能在年底让大伙开心地笑一笑,讨论讨论并有所思考,那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