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你好,李焕英》,看哭了全网观众
2011
原标题:“不完美”的《你好,李焕英》,看哭了全网观众
原标题:《你好,李焕英》:并不是非要完美
就地过年,催生了文化生活的火爆,使得今年的春节档电影成绩格外亮眼。其中最受推崇和好评的要数贾玲导演的作品《你好,李焕英》,票房已突破40亿。无数观众在电影院爆笑之余又泪流满面,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么假的剧情,怎么就让我们看哭了呢?这也引发出一个问题,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否必须完美?完美是衡量一部作品成功的唯一标准吗?
一直以来,文艺界约定俗成的观点就是一部作品要尽可能追求完美,艺术的至臻之境就在于它的完美性。所以我们才推崇王羲之的字、齐白石的虾、曹雪芹的《红楼梦》,因为他们的作品近乎完美。完美像是横在每位艺术创作者面前的高加索山,创作者如同普罗米修斯怀揣着对完美的渴望与恐惧,任由它来啄食自己的心脏。无数初出茅庐的青年人被完美的口号吓倒而裹足不前,无数备受瞩目的大师因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惨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反观今年春节档“最大的黑马”《你好,李焕英》这部影片,它的成功却恰恰来自不完美。首先,剧中贾玲扮演的贾晓玲跟完美不搭边。一个胖丫头,还整天闯祸,用贾玲的话来说就是“没做过一件让她妈高兴的事”。相比较贾晓玲对自己一无是处的愧疚,李焕英对女儿唯一的要求却是“健康成长,天天开心”。母女二人在剧中有这样对白:“妈,你为什么这么爱笑啊?”“因为我生了你呀。”贾晓玲的不完美一丝一毫都不曾减少母亲对她的爱,也许就是这样无条件的朴素的感情打动了观众,把我们从担心不完美的恐惧里解放出来,可以坦然自在的做自己。
其次在剧情构建上《你好,李焕英》也称不上完美之作。贾晓玲趴在母亲的病床上,痛哭悔恨之际发生穿越,回到了李焕英的少女时期,迅速跟李焕英成为好姐妹,融入她的生活,并试图改变她的人生轨迹。具体如何穿越,又是如何融入母亲的生活,只字不提。男主角沈光林文艺晚会演出那一场也是相当无厘头,剧中人物的行动完全服从剧情的需要,而丢失了基本的形象设定。至于当地古惑仔是如何对贾晓玲顶礼膜拜、任其差遣,并很快产生感情同样是个谜……
可是没有人想要计较这些,所有的不完美都像是被忽略掉,我们留下的只有对作品的感动:你的妈妈永远比想象的更爱你。影片中贾晓玲本以为穿越到过去是为了完成自己的遗憾“让母亲高兴一回”,没想到却是母亲为了促使她完成心愿。她本以为前来送她上大学的母亲,在自己的劝说和目送下已经坐上公共汽车回家,没想到在她“啪”的一声关上窗户的那一刻,节俭的母亲又悄悄退票下车,在风雪中步行回家。很多时候,就像那一声理所当然的“啪”一样,母爱就隐藏在我们关上玻璃窗的那一瞬。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依然有母亲默默的爱。贾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什么是当你明白过来时,母亲早已不在身边的痛,什么是母爱如水……当我们在电影院里看到李焕英永远爽朗开心的笑,永远宠溺包容的眼神,永远不知疲倦的付出,永远那么热切的鼓励,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母亲。
贾玲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前面所有看似不完美的小细节,都被她用真心一点点拼贴起来,一点点粘合起来,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一颗晶莹剔透、充溢着爱的心。这颗心是那样的具体可感,触手生温,让我们感受到母爱是多么的深厚博大,又是多么的真实动人。贾玲曾说过:我把心都掏出来给你们看了。为了专心创作《你好,李焕英》这部作品,她用三年的时间几乎推掉所有的工作。她想用这样一种方式,回忆母亲的点点滴滴,表达对母亲眷恋和怀念,缝合自己内心遗憾的同时,也温润着我们。
我们被这样一部看似不完美实则完美的作品感动,又哭又笑的同时似乎也找到了答案:文艺作品并不是非要完美才感人,完美只是一种追求,而绝非目的。比起完美,更重要的是投入自己、付出自己、敢于尝试。人类历史上真正称得上完美的作品极少,我们大多数的精神生活是建构在那些并不完美的作品上。我们尊称王羲之为“书圣”,但并不妨碍我们欣赏张旭的草书、徽宗的瘦金体;我们说拉斐尔的画是完美的,但也有很多人更喜欢毕加索,认为毕加索更能丰富他们的精神。可见,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受人喜爱的原因并不在于完美,而是它是否被贯注真诚乃至灵魂。
我们评价一种技艺或一部作品臻于完美,说它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是每位创作者都想要达到或者追求的目标。然而,我们常常忘记炉火纯青必须是在不断地燃烧,不断地回炉,不断地释放之后才显现出的青色,假使你一直不让炉子热起来,那炉火纯青根本无从谈起。完美在于反复不间断的付出与探索。我非常喜欢神话故事里一位神的形象,也许相比于其他的诸神他的形象并不光辉,也常常遭到忽略,他甚至应该被寄予深深的同情——相貌丑陋,是个瘸子,每天在火山口底下不断的打铁。他是工匠之神伏尔甘,在他精巧的手下,宇宙间最完美的珠宝、武器层出不穷,他夜以继日的工作,不断地付出自己。完美就是由这样不完美的形象产生。就在《你好,李焕英》上映短短10天后,贾玲已经荣升为中国票房最高的女导演,我们应该能够感到一丝欣慰和启迪:不仅要牢记追求,更要投入自己。(作者:赵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