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台词,本片为何能发出吼声!

2774

原标题:没有台词,本片为何能发出吼声!

电影是一种视听语言,“视”大家都能理解,因为电影是一种视频形式嘛,然而关于“听”很多人便只讲台词不讲环境音,甚至一度认为电影如果没有了台词,就会显得干瘪无味。毫无疑问,台词的作用很重大,但电影本身也不止限于台词,因为早年间的默片一样能表达情绪传递信息。因此,很多影视作品中,台词并不是唯一,但依旧让观众流连忘返,这就是在别的领域做到了更加优秀的一面,进而让观众暂时忽视了台词的作用。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台词不多,主人公在全片几乎只有几句台词,然而本片所呈现出来的信息量却是巨大的,这种巨大的信息量完全不亚于看完了一部话痨电影。有一句诗这样说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用来形容本片再合适不过了。今天推荐的电影就是《必是天堂》。

《必是天堂》说的是一个巴勒斯坦导演周游世界的故事,因为这个导演觉得故乡的生活糟透了,于是产生了寻找美好地域的想法,他来到了巴黎,来到了纽约,来到了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然而故乡却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一样如影随形,不管他走到哪里,这张无形的大网始终不能让他摆脱。而这个导演所看到的一切便构成了本片的视听语言,确切点说是弱化了“听”的视听语言。

本片的主基调是故乡带给人的一种难以去除的观念,这种观念就如同一个人的三观一样,它会彻底的影响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判断价值的基础。举个例子,一个南方人来到了北方,看到北方的日常之后,自然会产生各种疑惑,他判断这种疑惑的基础在于他身处南方的时候的各种经历以及习惯。于是,他认为北方人吃面条不可理喻,北方人冬天穿这么厚不可理喻等等。这个例子映射到故乡这个概念中也是可行的。

巴勒斯坦导演来到纽约,来到巴黎等等,他看待这些城市的时候,不免会带着巴勒斯坦人传统的目光来审视的,而这种传统的审视目光就是如影随形的故乡。因为在他看来,纽约的一切,巴黎的一切都是难以理解的,而这种难以理解取决于巴勒斯坦和美国和法国的文化差异。

巴黎人习惯了巴黎,纽约人习惯了纽约,巴勒斯坦人自然习惯了巴勒斯坦。但是换个角度来说,这一切便会产生新奇。巴黎人来到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人来到纽约等等。当人们在流动的过程中来到异地,当人们看到异地的风俗人情与自己的家乡有区别,这种区别,这种文化,就是故乡的意义。

我们所向往的美好,很大程度上都是当我们期待美好的时候所产生的幻想。仅存于脑海中的美好往往是最美好的,但实际中的美好却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期待的事情并不一定都会在现实中发生,而来到异乡的客人,如果仅仅使用自己故土的观念来看待这个陌生的地方,那么偏见就会产生,这种偏见就如同本片中的这位巴基斯坦导演来到了纽约和巴黎之后,看到的一切让他感觉到惊奇是一样的。

而本片最为可贵的一点其实隐藏在故乡这个大概念之下。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本片的导演想要通过这个巴基斯坦人在纽约,巴黎的所见所闻来强调故乡对他的影响,然而换个思路我们就能得知,实际上本片是在反一种潮流,一种曾经被人们习以为常的潮流。本片看似在夸张巴基斯坦人看外界的视角,实际上是在反对外部世界看待巴基斯坦人的惯用方式。

片中有这样一处戏,一个司机知道他载了一个巴基斯坦人之后,非常的兴奋,而这种兴奋不过来源于物以稀为贵的理念,而这种理念就是西方人看待别国人的固有目光,他们从来不反思自己看待别人的方式到底对不对,却一味地通过改变他国的生活方式或者是政治制度来迎合自己的“故乡习惯”,这才是本片想要重点说明的问题。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人们都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尊重这些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而不是用一种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来作为最高准则,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理念,自己的制度等等。电影中的巴基斯坦导演不过是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这些不同,但是他没有做任何的判断,他知道这些不同的客观存在的可能性,但没想过要改变这些不同让自己适应,这是一种尊重。然而现实世界中的西方国家却经常强迫别国改变制度改变习惯来迎合自己的价值观,这就是本片想要讽刺的现象。

几乎没有台词,本片却贡献了最大的信息量;几乎没有判断,本片却让那些作出判断的人面颊发热;几乎没有融合,本片却让那些试图保持单一价值观的人们看到反噬的力量。这样一部电影,完全不遵照视听语言,但却没有人不称赞,这才是好片。

 ……

 你好,再见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