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依之地》,人生若是苦旅,流浪也是天堂

3882

发布:2021-11-11 22:47:03  来自 初夏的阳光 觅知友会员

原标题:《无依之地》,人生若是苦旅,流浪也是天堂

《无依之地》这部片子在国内的遭遇算得上是坐过山车了,先是获得金球奖最佳导演和剧情类最佳影片奖走上了舆论的巅峰,后又因导演的一些个人言论被打下神坛。此前确认了国内上映的档期,后又被曝可能撤档。

其实呢,诺大个中国电影市场并不缺这样一部片子,但也并不是容不下这部片子。这一年来,“抵制”风潮兴起,可以说这是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话语权的抢夺,但往往也会流于表面形式化甚至划向一个绝对化的深渊,当我们抵制一切的时候,最终发现抵制的就是自己而已。

所以在此,不想去讨论那些影片之外的东西,就像孩子们还在学英语,大学生们依旧在背那些所谓西方经济学原理一样,内容本身是无关国界和身份的。一部备受好评的片子,必然讲述了一些人类共通的问题,也必然能触动无论肤色、种族、国别的观众。

 现代游牧部落

《无依之地》改编自美国作家杰西卡·布鲁德的小说《Nomadland》。Nomad就是游牧部落的人的意思。影片讲述了在经济大萧条中失去了工作和家园的女主角弗恩开始以房车为家,一边打工、一边旅游,并遇到了各色各样的人的故事。

Nomad也成为弗恩的生活方式,车就是她的坐骑,像过去的游牧民族一样,与弗恩境况类似的一群人形成了在那片国土上一个新的部族。他们相对贫穷,可以说房车就是他们所有的财产,一直在路上奔波,不知道明天的早餐会在哪里吃,会吃什么,他们也许安然,也许苦闷,也许自得,也许沮丧。

影片采用一种伪纪录片的形式,跟随着弗恩的视角,从被迫上路,到慢慢的习惯Nomad状态,从孤身一人,到逐渐结识朋友,从对自我的封闭,到自我的和解。全片没有太多的矛盾冲突,只是淡淡的呈现出美洲大陆上的一群人的一种独特的生活状态。演员也很多都是真实的“游牧民”,他们把身边的小故事,真实的表现在大银幕上,表现给那些未曾了解过他们的人看。

评价这部影片,甚至都不会有什么剧透的困扰,影片的核心就是女主一路走来遇到的人,发生的事,想要传达的主题和一些观点都是通过人物自然的对话带出。观影的过程会略有枯燥,因为缺乏了那些明显的戏剧元素,但好在选题的特殊性,让人对这个族群有着足够的好奇心,支撑着看下去。

渐渐的,美国西部的风光以及人物之间对话的韵味,配合上恰到好处的BGM,让观众逐渐的在沉闷中找到关注重心,虽然全片结束之后,可能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叙事记忆,但那在路上的感觉,或凄凉,或悲壮,或自然,或感悟却能在观众心中掀起波澜。

人生就是旅程,这一隐喻在大多数的文化中都表现出一种共相。都说心灵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大多数人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的寻找到了自己落脚的地方,身体停了下来,而在世俗的琐事中,也慢慢的迷失了心灵的方向,身心都被困在某个地方。

自从人类进入了农耕社会,双脚就被田地牢牢的粘住,即便千年之后的工业化时代,据一方土地,也是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人在人生中似乎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所谓的安居乐业,已经成为人生标准动作的衡量指标。

家就成了与旅程相对的另一个隐喻,前者代表稳固的、可靠的、掌控的人生必然,而后者则是颠沛的、无依的、失控的人生偶然。

但某种程度上,旅程这个隐喻是远远大过于家,家可以固定下来,但人生依旧是旅程。人可以有一个固定的居所,但时间依旧无情的推着人不断往前走,人生不仅仅是走过的路,还是度过的时间,经历过的人和事。这样来说,家就不再是那个人生的必选项,人生可以有靠,人生也同样可以无依。

 被迫无奈或主动上路

影片一开始呈现的,是女主被迫上路的背景:金融危机下,美国内华达州昂皮尔小镇的重要经济支柱石膏厂倒闭,人去“镇”空,这里的邮政编码也被取消。丈夫去世后,几乎在在昂皮尔小镇度过了一生的弗恩(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无力独撑生活。为了将生活成本压到最低,她将简陋的家当搬上了改装后的厢式货车,一边沿公路西行,一边在亚马逊流水线上、在游乐园的咖啡厅里、在国家森林公园做临时工。

如果顺着这个思路下去,可以预见影片呈现的将会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的社会批判性主题,的确片中也涉及到了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政策以及人们的观念的一些反思,但随着影片洋葱式的拨开,显现的内核让人意识到创作者的主旨并不在此。

当影片进入到后半段的时候,一个细节将整个主题拉出了对社会批判的阵地。女主由于车坏了,没钱修车,去自己妹妹家借钱,妹妹挽留姐姐希望她不要再“游牧生活”,在她们的沟通中,带出了女主的一些曾经,她从年轻时开始,就是个特立独行的人,早早地离家远行,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并为他停留。

所以虽然有经济萧条的因素,也有丈夫去世的因素,但本质上,出走的原因是在女主的内心,这也就让主旨变得不再是对外界因素,即对社会某些现象的批判上,而是转向内部,让人想要去探索在本可以安定的情况下,女主为什么会主动的选择“流浪”。

 内心的深渊与人生的诗意

丈夫的去世,给女主的生活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洞,以至于任何一种静态的生活,都会迫使她面临内心的那个深渊。经济的拮据只是最表层的动因,真正让女主放弃一个稳定生活状态而奔波在路上的原因,是无法面对内心的空洞。

女主也曾停留,为了她爱的那个男人,在一个荒凉的小镇度过了大段时光。而这一切都随着丈夫的离世而烟消云散。他们曾经的房子还在,但家没有了,两个人剩下了一个,爱不见了。这个地方,之所以值得依靠正是因为那个人,那份爱。而当这一切不复存在之时,曾经的家就变成了深渊,曾经的房子也就变成了墓地。

人的一生中,总会要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的精神和身体、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的巨大矛盾。这种强烈的二元特性在一个统一的人生中,硬生生会撕开一道口子,形成难以愈合的裂痕。

想得却不可得,想留也留不住。不羁的灵魂被困在身躯式的枷锁中,灼热的愿望碰到的却是冰冷的现实。这是每个人都难以逃脱的宿命,仿佛是捆绑在身上的定时炸弹,一旦炸开,只剩下无底的深渊。

只要人觊觎现实的一点点好处,最终都会坠入深渊。不过好在,人还可以在纯粹精神的世界中,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片中有两个细节,女主碰到曾经好友和孩子的时候,跟孩子说着莎士比亚《麦克白》中的台词,而后在与一个流浪汉的交流中,又朗诵起莎士比亚的诗歌。

在上帝死去的现代,诗意是仅存的可以对抗现实的任意和残酷的手段,而这手段也近乎垂死。片中的女主几乎很少有个人情绪的表露,观众也只能看到她所看到的世界,但并不能深入的去了解她,似乎她就像是一个中介。不过恰好这种距离感的把握,让人能够有一定的带入性,又不失神秘感。在少有的一些个人信息的流露中,除了女主对丈夫的爱之外,我们能看到的是她内心中的诗性天堂。

实际上,爱与诗意,是一样的东西。女主失去挚爱之后,将自己的生活过成了一首悲情诗,那曾经在爱中所能获得的诗意,只能在近乎流浪的身心体验中才能重拾。在物质欲望几乎占据统治地位的如今,还能保有对诗意的残念,那一定就是天真的理想主义在作祟。

但也正是这种天真的理想主义,才让人的灵魂熠熠生辉。人的尊严并不在于吃饱穿暖,不在于保持体面的物质生活,而是在自然的压迫之下,在社会的苦难之中,依旧给天真的好奇、崇高的理想留有一席之地,甚至在物质极度匮乏之时,在面包都不能果腹的情况下,还能用诗意疗愈心灵,这才是人该有的那种高贵而又不屈的灵魂。

 终·点

古希腊中有两个“神”,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带来了科技和文明的发展,俄耳甫斯用诗歌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渐渐的,人们迷恋着普罗米修斯带来的进步,让科技成为生活的主导,物质成了人生的主宰。但物质的欲望没有尽头,也不可能一直被满足,人的灵魂一旦被普罗米修斯抛弃,在深渊之中,就只有俄耳甫斯的诗意才能温暖他们,才能重新点燃人生的希望。

《无依之地》的内核,犹如洋葱一般被包裹在层层表现之中。初看起来,是在批判社会发展的弊病,但实则是在勾勒一群特殊人的生活状态,同时在这个状态里,聚焦到女主那种主动流浪的心态,以及造成这种心态的深层次原因。最终将这一切推向对人生的终极追问——如果说人生是一段旅程,它最终要通向哪里。

片中有一个得知自己患了癌症的老人,讲述自己旅程中最经验的那一段时光。她觉得如果一切在那结束,她也是欣然接受的。还有一位丧子的父亲,哽咽着谈起失去儿子的痛苦以及如何平复这个内心的创伤,旅程是不会因为某个人某件事而停留的。

这些看似零碎的言语对话,每一段却都有着深意,都值得深入反思。当它们叠加在一起,在女主的旅程中,并以她的视角展现给观众之后,我们似乎逐渐触碰到人生这个旅程的终极意义。

人,被迫来到这个世界开启的这段人生之旅,不是要搞明白通向哪里,很多时候我们提及的人生终极意义本身就没有意义。为了金钱?爱情?事业?这种过于单一和狭隘的视角,会让人忽略了旅程本身。

人生之旅,关乎每一站的风景,关乎每一段见闻,关乎每一个同行人之间的共通体验。如果能收获到一次人生到此结束也不遗憾的感悟就是赚到,而能够不断地获得这样的内心肯定,则是人生持续满足的最佳状态。

人生没有到站停车,终点,只不过是一个点,我们也并不是朝着这个点走去,为了这个点而努力。人生是一期一会,是一聚一散,是一走一停,是一爱一恨,是一生一死,是一坐一忘。

狭隘的人生目标,是人类痛苦的源泉,人生的旅程中,流浪也是天堂。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

薛之谦谈走红生活:写段子写到脱发

薛之谦谈走红生活:写段子写到脱发

黄奕白冰蔡卓宜王子文王琳情归何处?《怦然再心动》本周六大结局

黄奕白冰蔡卓宜王子文王琳情归何处?《怦然再心动》本周六大结局

出身演艺世家的她,在多部剧中演反派,她才是真正的金牌配角

出身演艺世家的她,在多部剧中演反派,她才是真正的金牌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