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黄轩:先和角色找相近,把角色变成“我”
450
原标题:《山海情》黄轩:先和角色找相近,把角色变成“我”
近日,凭借黑马势头成为“21年第一部被全网夸”的现实主义题材剧《山海情》在江苏卫视幸福剧场燃情播出。作为剧中主演,黄轩所饰演的基层干部马得福让不少人刮目相看,只见他皮肤黝黑、脸颊皲裂,身穿朴素的粗布衬衣,加之一口流利的地方话,俨然改革年代贫困区里土生土长的农村小伙儿,而马得福在剧中为扶贫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魄力,更是戳中无数人情感深处,让人意犹未尽。对于角色的成功演绎,黄轩则是自有“章法”,并在采访中透露塑造角色时不为人知的种种细节。
第一次做“小人物”,方言是一次挑战
《山海情》主要围绕脱贫攻坚主题,重点阐述以马得福为代表的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下,在福建对口帮助下,从无到有,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为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随着脱贫攻坚的顺利收官,《山海情》也以独特的人文风貌、令人怀旧的历史纪事,全方位歌颂脱贫攻坚这一浩瀚征程和伟大壮举。黄轩也在采访中直言:“我觉得中国扶贫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也非常正能量。它能真正的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帮他们脱离贫困是很有意义的,值得去演绎和歌颂”。
其实,这也是黄轩在电视荧屏中第一次演绎的农村题材剧。他所饰演的马得福朴实无华,耿直且有担当,无论是从方言、服化还是到内在,无一不是角色上的全新启航,和以往帅气、气质型角色相较,马得福的烟火气更浓、更真实,所散发的“小人物”独特魅力也更具感染力。不过,即便已经成功塑造多种经典角色,这一次的马得福在黄轩眼中,依然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他说:“这是一次不一样的表演。我从来没拿方言演过戏,这个电视剧从头到尾说的都是方言,这一块对我是一次挑战。第一次演农村基层干部,但没有在农村生活的体验,尤其是作为西北汉子,多少有点愣、有点直,包括他们的神态神情、说话方式、形体动作,都跟平时不太一样”。
刻在骨子里的“共情”演绎,会在“我”中找角色
剧中,马得福生长于土地贫瘠的贫困地区西海固,虽然大学毕业拥有人人都羡慕的好“出路”,但却选择了回到家乡,身体力行参与到实施“吊庄移民”政策中。在开篇中,由于涉及异地搬迁,所谓吊庄,也是从资源匮乏的山沟沟转移到黄沙遍布的银川平原上,没水没电、沙尘飞扬,一切都需要吊庄移民们自发开荒拓土,出资改善。马得福回乡后的第一件事,就需要和同村长辈们讲道理、做思想工作,虽然很难,但他却以足够的见识和担当据理力争,敢于向“刺头儿”的长辈说不,年纪轻轻就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很讨人喜欢。
在和水花间的感情交流戏份中,所流露出来的不舍和放下,心疼和小心翼翼相互交织,更是令不少观众心疼二人是“2021年的第一对意难平”。这恰恰也说明,正是有着生动的人物刻画,以及细节处的精致打磨,黄轩塑造的马得福才会让人如此“上头”。对此,黄轩坦言:“我的方法就是,我接到每一个人物,都在自己身上能找到跟他相近的地方,然后再加一些想象的东西把它融在一起。以前有人问我说,你是怎么变成每一个角色的?我说我没那么大能力,我变不了别人,只能把每一个角色想办法变成‘我’,这个‘我’就是在自己身上去找”。
扶贫路上极不平凡的柔情铁汉,挺佩服马得福这个人
吊庄移民政策,在大形势下利大于弊,然而对于西海固涌泉村移民来说却是十分艰难的开始,不仅要离开世世代代生活的家,还要在风沙不断的平原中开辟土地,于他们而言,吃苦在眼前但未来却犹未可知。在一次次的劝说和实践中,马得福带给了大家更多的期许,也在无形中成长为助力大家攻坚克难的精神支柱。为了给吊庄村59户移民通电,马得福更是竭心尽力,跑腿磨嘴皮,不断试图用真诚打动对方,执拗的让人不由心疼。在黄轩眼中,他是一个简单纯粹、执着的人,也是一个非常有担当、甘于奉献、热衷于为大家解决问题的干部,更是一个能够关心他人,由衷希望对方生活完满的非常柔情的人。黄轩说:“在演的过程中,我都挺佩服马得福这个人的。基层干部真的不容易,什么事都得管,什么家长里短的事、村里外的事、还有上级领导给的压力,遇到一些不配合,全都是自己来处理,甚至没有地方去宣泄,什么苦都得往自己肚子里咽。我觉得这个是难得,太难了”。
在好故事、好演员、好班底的强力加持下,你是否对《山海情》意犹未尽?黄轩还有多少隐藏的能量值需要挖掘?不妨锁定江苏卫视幸福剧场,每晚19:30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