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频道总监:中国纪录片现实题材作品少
1027
《舌尖上的中国》海报
天津日报讯 近几年,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故宫100》等纪录片的热播,国产纪录片又一次汇聚了大家的目光,很多人认为国产纪录片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但也有人认为,中国纪录片与欧美纪录片相比较而言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中外纪录片的差距呢?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看看他的观点如何。
精彩的故事最有说服力
记者:如果从改革开放开始算起到现在,您认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呈现何种趋势?
刘文:过去的纪录片重视主题的社会价值,采取“画面+解说”的表现方式,所有的架构都在说明一个鲜明的主题。从纪录片《望长城》开始,一批作品打破固有模式,中国纪录片出现了多种样态,有纪实风格的,也有诗意风格的,近年来又出现了剧情式的。在视觉表达方面,从再现到动画,各种手段更加丰富。从内容方面来讲,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当下的纪录片创作更关注内容本体,用核心故事体现核心价值。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意识到,精彩的故事最具有说服力,灌输式的表达方式将遭到摒弃。这一切在表明,中国的纪录片创作呈现出国际化的一种雏形。
记者:迄今为止,您对哪一部纪录片印象最深?
刘文:1992年,我与安徽老乡陈晓卿合作拍摄了纪录片《远在北京的家》。我们用纯纪实的方式,记录一位十几岁的安徽小姑娘在北京当保姆的历程,为此我们一直跟拍了一年。最终这部带有实验性质的作品,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上的标志性作品。在这部作品完成之后,我更加领悟到纪录片的意义,要在作品中体现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这个想法一直伴随着我20多年的纪录片创作生涯。
将播出的《超级工程》是次大胆尝试
记者:欧美纪录片有很多是科学技术工程类,而国内此类题材的纪录片还不多见,您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是机器硬件差距还是思维理念差距?
刘文:的确存在思维差异。这一类的纪录片,国内多数属于颂扬式的宣传片,气势宏大,但观众从中看不到有传奇性的故事,也看不到劳动者的智慧。我们现在再做这类片子,就要从探索科学奥秘出发,通过故事来体现人的智慧以及锐意进取的精神,并以此展示社会背景和时代发展。央视九频道即将播出的《超级工程》就是一个大胆尝试的例子,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宏大的工程,我们认为这个题材非常有价值。我们用国际通行的表达方式,以进入国际市场作为诉求之一,向世界讲述当下中国生机勃勃的故事,展示中国人的智慧。
记者:与欧美纪录片相比,中国原创纪录片的优势在哪里?
刘文:我认为有两方面的优势:第一,中国在世界经济体里面受到广泛关注,因此“中国故事”本身也成为世界性题材。第二,中国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变革中的社会是纪录片创作的资源,人物的命运、社会的变迁,一切都在打破既有的格局,这些恰恰是最适合用纪录片表现的。我们现在经历的很多事,正是发达国家经历过的,并且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将要经历的。
现实题材作品还是少
记者:您认为中国纪录片存在哪些不足?
刘文:我在调研时发现,目前全国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和各地宣传部门交办的任务型纪录片特别多,而反映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类题材作品相当少。在四川电视节做评委时,我看到了一些国外的社会现实题材作品,感到国外创作者的视野特别开阔,比如关注印度一个很落后、很穷困的村子里的女孩的长发,这些头发长长以后被剪下来,漂洋过海被送到法国,经加工以后会变成最时尚的顶级假发。这些话题都反映了世界在变化,身边的生活也在变化。而像这种选题我们很少涉及,说明我们的视野还需要拓展。
(祈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