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摆与重启: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复盘总结
3716
原标题:停摆与重启: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复盘总结
12月31日,2020年的最后一天,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的数字终于突破200亿,以204.17亿元收官。经历了半年多的停摆,有公司倒闭,有影人离世,有影院关停,中国电影继续在寒风中砥砺前行。回望这一年,中国电影经历了哪些波折,留下了哪些遗憾,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蕴含着哪些希望的种子?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对中国电影市场做复盘总结,这一年的艰难困顿和希望的萌芽尤其值得记忆和反思,为寒冬之后的春天,为值得期待的未来。
影院半年停摆
180多天漫长等待,经典重映度过片荒期
受疫情影响,2020年贺岁大片陆续在1月23日宣布撤档,影院停业,电影行业拍摄停工。到7月20号影院开门迎客,逐渐复工,中间超过半年。之后中国电影业开始积极自救复苏,在复工当天,电影《第一次的别离》首映,即获得了482万的票房。电影终于与观众在电影院久别重逢。影院方面积极做好扫码、测温、消杀、隔座售票、禁止饮食等措施,让观众放心观影,为配合疫情防控做出负责任的行动。
除了新片上映,在影院刚恢复营业的片荒时期,重映国内外高口碑的经典老片成为院线复苏经济,吸引观众走入影院的又一法宝。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美丽人生》《星际穿越》《战狼2》《流浪地球》等国内外高分电影的重映,既补充了片源,也在特殊时期给观众带来了一份意外之喜。其中,《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票房甚至达到了1.9亿人民币,超过了很多首映电影的票房成绩。
头部电影票房锐减,口碑有所下降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超过204.17亿。从纵向时间轴上看,这个数字为2019年票房总量642.66亿的31.77%。票房TOP10的电影票房总和为120亿,是2019年(约282亿)的42.6%;TOP20为160亿,比2019年(约385亿)也锐减一半以上。
与此息息相关的,是头部电影的票房锐减。本年度只有电影《八佰》票房超过30亿,不到31亿。而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和《复仇者联盟4》《我和我的祖国》等4部电影票房都超过30亿,前三部甚至过40亿。2018年也有《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药神》三部影片票房成绩超30亿。
另一方面,高票房电影的口碑也有所下降。票房TOP10的豆瓣平均分为6.92分;低于2019年票房TOP10电影的豆瓣平均分7.41近0.5分。TOP20的豆瓣均分为6.12,也比2019年的6.62下降0.5分左右。这说明头部电影票房成绩不仅和疫情影响有关,也与影片质量与口碑下降有一定关系。
抗疫得力
中国电影市场首次超北美成全球第一票仓
从全球电影横向对比中,我们却得出了相对比较乐观的结论。
2020年10月15日,中国内地电影票房超129.5亿,首次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受疫情影响,北美票房同期总量仅为去年的20%,低于中国的31.77%。
除了票房市场的表现,在制作、出品方面,中国电影在内地的票房市场的表现也占绝对优势。内地电影票房TOP10的电影皆为国产电影,2019年则有三部美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票房进入前十。今年在中国放映的好莱坞电影中,诺兰导演的《信条》票房表现最佳,也仅以4.5亿票房居中国电影内地市场票房榜第11名,另一部超级英雄电影《神奇女侠1984》票房上映两周仅为1.6亿。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准提升很高,更多的原因是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国外疫情失控所产生的连锁反应之一。但这也给了中国电影一个积极信号:中国电影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电影行业的抗压力亦强于很多地区。这些数据信息对于未来的投资、制作,对中国影业和影人,以及投资者提振信心都有正面影响。随着中国内地疫情得到稳定控制,中国电影正在逐渐恢复元气。
贺岁档影片齐撤档
大片“命运”各不同,国庆档一档独大
2020年春节前,几部贺岁档热门影片集体宣布撤档,后续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出路”,“命运”也各不相同:《囧妈》卖给互联网,大年初一在网络平台播出;《夺冠》《姜子牙》《急先锋》等选择在国庆档上映。其中,《夺冠》9月25日抢跑国庆档,获得了8.3亿票房。光线传媒动画电影《姜子牙》因此前的《哪吒》余响而先声夺人,最终收获了16亿人民币票房。《急先锋》因口碑不佳(豆瓣4.6分),仅收得2.9亿票房。名导云集的主旋律拼盘《我和我的家乡》延续《我和我的祖国》热度,后来居上,国庆档票房居首位,获得28.2亿的票房好成绩。
最后,因疫情影响,2020年贺岁档暂停、暑期档凋零,国庆档反倒一档独大,获得39.5亿总票房,成为本年度最热档期。
《唐人街探案3》等撤档片选择在2021年贺岁档上映,接受观众的检验。
本年度最大的赢家,当属8月开始放映的第一部大片《八佰》,总票房突破30亿,夺得本年度电影票房冠军头衔,热度一直延续到国庆档。此前《八佰》一再确认上映时间,又遭遇多次技术原因撤档,此时却成为“头部”,一是影片质量过关,二是在市场缺乏大片提振时,勇于先行的一步,正赶上压抑半年的观众观影热情,获得了先机。这样的成绩,既有影片品质和口碑营销带动的原因,也是勇气与运气结合的结果。
其他主旋律大片成绩虽不及过去两年,依旧整体表现不俗。《金刚川》、《紧急救援》等选择在年底上映,也让跨年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大公司回归内容本体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公司层面,2020年华谊结束了主控为零的停滞状态,其出品《八佰》表现成绩突出,提振了复工初期的电影市场,以近31亿成绩居全年电影票房榜榜首,缓解了业绩亏损。光线第一出品、发行的《姜子牙》虽然口碑有争议,但票房成绩还很不错,16亿+的总量居全年票房榜季军。博纳影业IPO顺利过会,将于明年上市,继续主打港片及主旋律,参与出品的《拆弹专家2》的口碑和票房成绩表现都不错。《紧急救援》超四亿,不及林超贤之前导演的几部主旋律大片,说明观众对此类影片感到了审美疲劳,不进则退,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品质提升才是出路;北京文化的《我和我的家乡》以28.3亿居票房亚军,《沐浴之王》超3亿;中影出品了《金刚川》(票房11.22亿)《一点就到家》(3.12亿)《急先锋》(2.9亿),票房成绩也尚可。
《囧妈》院线转“网大”
互联网公司各有新动作
徐峥导演的贺岁电影《囧妈》宣布撤档后不久发出网络首播、免费观看的声明,将版权卖给头条系网络品台播出,一时间引发各方讨论,有人赞其明智“变现”为识时务之举,有人骂它叛变传统院线、扰乱电影市场。
无独有偶,随着国外的疫情严重,好莱坞大制片厂的“龙头企业”华纳兄弟2021年上映的新片17部都将线上线下同期投放。
院线转网播,或同时推出,这是特殊时期电影业应对疫情的应激表现,还是会对整个电影市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影响到底有多大?疫情结束后人们是否就习惯了在互联网上看电影,还是会大部分依旧选择进电影院观看电影?是否一些电影制作公司会为把主营业务转向为互联网制作电影?目前,这些问题还不好做武断的结论。当然,影院观影作为一种娱乐和社交、休闲方式依旧有它不可替代的一面。
除了作为播放平台,一些互联网属性的电影公司在制作宣发等其他环节上也有新动作。
票务平台猫眼电影第一出品的项目《风平浪静》票房8351万,此外还参与了《你好,李焕英》《熊出没》等春节档影片制作和发行。阿里影业和淘票票以一出品、一发行的合作模式,令《我在时间尽头等你》成为今年七夕档的第一赢家。中小成本的《一点就到家》也口碑票房表现不错。腾讯影业也参与了《急先锋》《紧急救援》《送你一朵小花》等多部电影的制作。
元旦档温暖回归
2021年中国电影值得期待
2020年已然过去,以往并不太被重视的元旦档,也成为值得期待的“票仓”档期。华谊出品的《温暖的抱抱》选择在12月31日上映,截止22点,当日票房超过1.7亿。另一走温情路线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也同期上映,票房更超过2.25亿。加上《拆弹专家2》《心灵奇旅》《晴雅集》等,当日票房总量已超过5亿。梁朝伟、段奕宏的《猎狐行动》(上海电影出品)也将在1月8日上映。
2021年贺岁档更是硝烟味十足,除了《唐人街探案3》《熊出没.狂野大陆》迟到一年后回归贺岁档,《人潮汹涌》《刺杀小说家》《侍神令》《封神三部曲》《新神榜:哪吒重生》《你好,李焕英》等多部各具亮点的新片也将齐聚贺岁档。
希望在疫情得到稳定控制的2021年,中国电影不止有个温暖的开始,各公司也能在扛住影视寒冬的风雪后,复盘反思,逐渐回归电影本体,重视内容创作和制作质量,挤出虚浮的泡沫,走出资本运作的怪圈,关注点重新回到夯实内容制作的内功上,那么,中国电影的未来将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