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中国电影商业艺术之争咋来的?

4692


《爸爸去哪儿》(在线观看)

《大闹天宫》

腾讯娱乐专稿 文/AB

在春节期间大热的《大闹天宫》与《爸爸去哪儿》遭到影评人和 “真正的影迷”的集体鄙视,大家的情绪就像五四游行的学生一样愤怒和屈辱,觉得这样的货色都能引爆观影狂潮是中国的悲哀,中国电影没有救了!本来类似的事情每年都要发生好几回,实在没什么新鲜。但是在年后,当刁亦男的《白日焰火》于柏林擒熊,这同一批人立刻像得到棒棒糖的五岁小朋友那样破涕为笑,为刁导送上祝福的同时,又纷纷表示看到了独立电影的美好未来,好像很快就能完成中国电影的伟大复兴一样。在在《钢的琴》和《万箭穿心》横空出世时,类似的调调也很多。

以上两种极端的判断构成了国产片评论的主旋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归根结底,在于对中国本身的现实条件缺乏认知。我们需要看清电影发展的规律并尊重它,而不是强求它去符合我们一厢情愿的想象。

电影诞生于两个世纪前,但从电影进化为电影艺术,其过程是无比漫长的。大约到二战后的五十年代,才出现了第一个艺术电影的高潮,在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欧洲国家,大批具有自我表达意识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作者电影涌现。然而,法国新浪潮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之间的不同,绝对不亚于《爸爸去哪儿》与《白日焰火》的分别,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新浪潮来自一个富得没事干的国家 ——法国,新现实主义则来自一个穷得没裤子穿的国家 ——意大利。在美国的新好莱坞时期,反英雄大行其道,与该国深陷越战泥潭、经济低迷等密不可分。直到里根时期,好莱坞才渐渐恢复自信,用兰博为越战翻案,用《星战》打赢冷战。至于我们都很熟悉的美帝救世界套路的大片,出现在苏联解体后恐怕也不是偶然。

所以,不要说不同国家的电影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就连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其电影也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完全取决于该国的现实条件。那么,中国以及中国电影是个什么样的现实呢?历史上,中国电影的发展都是片段式的,建国前的电影,文革前的电影,与80年代的电影,彼此间即没有继承也没有超越。直到90年代末,我们才开始拍摄现代意义上的商业片,到今天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岂止是电影,整个文化产业,长久以来都处于改革的最末端,在新一代企业家大谈 “责任” 和“慈善 ”的时候,中国电影却还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在这样的阶段就用最成熟的好莱坞电影(以及日韩欧洲)作为比较对象,跟大跃进时的 “赶英超美” 又有什么不同?

总之,那些你看不惯的东西一定会长期存在,而那些你所盼望的东西也绝不会马上到来。

中国的影迷、影评人和电影人,都应该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保留一点耐心和容忍。以票房论英雄的标准在短时间内恐怕无法改变,因为票房增长确实是当下的第一要务。而且我愿意相信,在提升电影质量方面,票房与观众的审美一样重要 ——中美票价相似,人口相差数倍,那么理论上一个充分开发的中国市场就会有数倍于北美的总票房,那将是一个高达四五百亿美元的容量。这个容量将改变我们对电影的认识,因为到那时,两三亿美元的制作费,在美国算大片,在中国只够拍中等成本的电影。

如果拿着数亿美元,拍出来的还是《大闹天宫》这样的货色,那他们就真的应该闭嘴挨板砖了。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