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引发社会热潮
899
蓑烟雨浮尘若空 北京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2018级 陆 小雨
别了苦难,犹见甘来 北京师范大学 金融学院 2018级 李寒蒙
半生浮华,半生坎坷 北京师范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 2017级 刘源
……
听闻诵读声,每位入场嘉宾循声望去,十几位青年学生,系着红色丝巾,手捧书籍,诵读这本书的篇目。这场景,为会场增添了几份静穆。这是2020年1月6日,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举办的一场新书发布会和一项大型社会倡导活动的启动现场。青年学生手中的书籍,是《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
当100个百岁老人的头像依次呈现在大屏幕上时,现场所有的人为之震撼。屏幕上的100个百岁老人,都是普通人,却有着不平凡的百年人生。《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是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招募北京师范大学100余位志愿者,为全国100位百岁老人撰写的传记合集,1月6日首发面世。
在发布会暨启动仪式上,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汪文斌向全社会发出爱心倡议:“为父母写传记 用墨香传孝心”——在2020年春节,倡导全社会的青年人都能够像北师大学子一样,和父母、老人进行一次深入贴心的沟通交流,听父母讲故事,为父母写传记。同时,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设立了“银河系”敬老公益基金,面向全社会公开募捐,“新年第一捐,百善孝为先”,倡议社会,把新年的第一笔捐款,捐赠于敬老爱老公益事业。
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魏礼群,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决策咨询委员会执行副主任戴桂英,
中国言实出版社副总编辑李满意,北京广播电视台城市广播台长李革,《传记文学》主编斯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教授赵秋雁,北京师范大学团委书记于小雷,立德社工联盟主任张跃豪,百岁老人家属代表屈晓霞,大学生志愿者、居民志愿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及首都百余家媒体参加活动。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汪文斌向全社会发布倡议,副秘书长陈志朝介绍项目,副秘书长马景主持仪式。
从 0 到 1 开拓孝爱新方式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情基础和道德基础。当今,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要求构建家庭支持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形成老年人、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如何更好地关心关爱老人,成为摆在每个人面前的社会问题。孝爱的方法有很多,但什么才是行之有效、老少皆可受益的呢?
据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副秘书长陈志朝介绍,2019年3月,基金会经过前期调研论证,用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方式,立足人人可做、人人能做,注重双向受益、形成风尚,创设了“为父母写传记”大型社会公益活动。2019年5月,基金会工作人员先行采访了一位百岁老人宋光明。这次采访,是一次深入调研,也是一次成功探索,项目组从采访、拍摄、写作各个角度,总结出经验,形成了完整的传记采写课件,为后续活动提供了借鉴。
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决策咨询委员会执行副主任戴桂英说,“听故事 写传记”可让青年人有感悟,让老年人有传承,是一种孝爱的新方式。中华民族,根深叶茂,生生不息,苦难与辉煌,都体现在这些老人身上。不忘初心,需要体味他们的故事;牢记使命,需要传承他们的精神。
从 1 到 100 零零后对话零零后
陈志朝介绍,2019年6月,在建国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开展“走访百岁老人 感悟奋进祖国”社会实践活动,报名人数超300人,来自23个院系,150名同学最终入选。这些志愿者均为2000年前后出生,他们将在全国范围寻找和采访150名100岁的老人,为老人撰写传记。基金会组织了3晚1天的业务技能培训,邀请《传记文学》主编讲授传记采访和写作方面的专业知识,邀请出版社编审从图书出版角度讲授如何进行传记采写。同时,基金会工作人员为志愿者全面介绍了对宋光明老人的采访过程,分享了采访和写作的细节、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教授赵秋雁介绍,这是一次艰巨的任务,百岁老人并不好找,还要身体条件好、家人配合。志愿者们联系老龄办、敬老院、居委会、委托亲人朋友,用各种方式寻找百岁老人。有位同学因为所找老人的状态不好,先后联系了4位百岁老人,最终找到了和自己“有缘”的那一位;一位北京的志愿者,通过朋友联系到一位哈尔滨的百岁老人,他义无返顾飞向哈尔滨完成采访。据统计,本次活动150名志愿者走过中国22个省,89个市,共调动700余人参与其中,采访到年龄最大的老人是113岁。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李晓 兵对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给予高度评价:“零零后对话零零后”,对大学生来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是一次能力的提升、思想的启迪,将会让他们受益一生。
一部宏大著作 《 100 个百岁老人的传奇》
中国言实出版社社长王昕朋介绍,《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一书近100万字,上下两卷,分三个篇章:妇女的解放、国家的解放、生产力的解放,分别讲述妇女、军人、各行各业建设者们不平凡的百年人生。这100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不平凡的100年,中国经历了“三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的建立、新时代的开创。这些老人的故事让我们从不同视角看到中国的百年沧桑巨变。
图书发布现场,传记采写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雨晨同学说:“每个人都是一颗闪亮且不可代替的星星,我们采访百岁老人,聆听他们的故事,亲身体验老人的日常生活,就是在追逐他们的光。从这本书中,你或是对老人的生平经历产生了共鸣,或是能够找到一个和自己父母、祖父母有相似经历的描写,亦或是感受到整个中国百年来的历史变迁。”
百岁老人宋光明的女儿屈晓霞深有感触地讲到:“在陪伴母亲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我听到了许多以前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经历,这使我更加理解了他们追随共产党的忘我初心和民族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我也为自己对父母不够了解感到惭愧。因为,只有对前辈的历史和选择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认同,只有认同了才能传承。”
发布会现场,三位百岁老人进行了现场连线。孟宪来老人家住山东省菏泽市,张建钦老人家住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章华镇岭张村,孙唐氏奶奶家住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付庄办事处张庄村。在连线过程中,家属和老人得知传记出版都很开心,孟宪来老人特意穿了一件大红色上衣,精神矍铄,不停地和大家打招呼;张建钦老人的儿媳为大家展示了老人在战争中获得的各种军功章;孙唐氏老人和儿子、孙子和重孙,四代人一起与现场嘉宾视频交流,场面感人。
老人说:“我是一个普通人。从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故事写在书上,照片还能印在封面上,感谢志愿者们,这是一份最好的礼物。”家属们讲到:“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传家宝!我们家中多了一位明星老人!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能向大学生们学习,给自己家中的老人写传记。”
正如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所说,从社会学角度讲,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同样重要。这本书和这个活动,双方受益,都从中收获价值,也给社会学研究者一个很好的样本。
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魏礼群题写书名,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金祥做序。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龚维斌、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晓兵、《传记文学》主编斯日对图书进行了热情推荐。
龚维斌主任这样评价这本书:《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图文并茂、事真情切,为我们重现了历史,也为我们展现了未来,有益于传承文明、启迪人生,有益于创造美好新生活。
王金祥副主任在书中序言中讲到,《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为全社会提供了好的典范,一本好书,写出一百个老人让人感动的故事。爱老孝老,是全民族的责任,我们要积极推动社会参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孝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从 100 到+∞ “为父母写传记 用墨香传孝心”
2019年12月13日,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组织北京师范大学10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当我老了——遇见未来的自己”体验活动。志愿者通过穿戴负重背心、老花眼镜、阻音耳塞、拐杖等装置,模拟老年人的驼背、行动缓慢、耳背、视力模糊状况,体验在手脚不便下洗脸刷牙、负重驼背时走楼梯、老眼昏花中看书读报的生活和心理感受。
北京师范大学陈泓锦同学在参加体验活动后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不仅仅要对生养我们父母给予关怀,对所有的老人都应当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每个人都会变老,当我老了,也同样需要年轻人的关怀与谅解。人不能只图索取,趁年轻,多帮助老人,这是每一个人应当做的。”
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汪文斌 郑重 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为父母写传记 用墨香传孝心”。2020年春节,希望全社会的年轻人,都能够好好和老人陪伴,认真和老人交流,听他们讲一切过往,听他们讲完整人生,把它记下来,传下去。不只是伟人才可以写传记,每个老人的一生,都是独特的,都可记载能传承。可以自己为老人写,也可请别人帮着写,也可以为别人写,或多或少,或长或短,都是爱的表达。这份爱,父母或许从未期待过。这是青年人走进父母心灵的方式,这将会是家族一份永恒的传承。
汪文斌展示了本次倡导活动的H5“见证父母”。从父母出生、入学、结婚到退休,每一个“证件”上的信息,作为儿女是否清楚呢?信息也许有空白,但父母的一生没有空白。一篇小小的传记,将会成为父母一生永久的“见证”。
为了帮助天下儿女为天下父母写好传记,“见证父母”证父还专门提供了传记的写作辅导,而且将《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做成电子书,作为例式,供写传记的人士参照。
北京广播电视台城市广播台长李革表示,北京城市广播将和基金会深度联合,共同推展本次社会倡导活动,《城市文化范》《老年之友》等节目进行专题访谈,同时录制优秀传记片段,在《城市文化范》《老年之友》《京城帮帮团》《健康加油站》《今夜私语时》等栏目播出;录制系列公益广告进行社会倡导;对活动整体情况在网站、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上进行传播。更让人期盼的是,北京城市广播将启动“北京万岁”活动,在北京采访100位百岁老人,传承孝爱文化!
立德社工联盟主任张跃豪表示,作为扎根社区的社会工作机构,多年开展助老服务。2020年春节期间,立德社工将响应号召,组织开展丰富的社区孝爱活动,鼓励子女,为老人写传记;呼吁志愿者为鳏寡孤独的老人写传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全社会的青年人关爱全社会的老人。
倡议激发了社会人士为老人写传记的热情。活动现场,社会代表李江燕为大家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自己在喂两岁的女儿吃饭的时候,自己的妈妈拿勺子喂自己吃饭。妈妈说,你爱自己的女儿,我也心疼我的女儿。“互相喂饭的地方就是天堂”,为人父母,方知父母恩。李江燕表示:“这个春节,我要回家为老公93岁的姥姥写传记,也想呼吁大家,一起为家中的老人写传记!”
对于“为父母写传记”活动的社会倡导和响应,正如斯日老师在图书推荐语中所讲:我们今天将“歌以咏志”,记录和讲述,是幸福的,更是有意义的,因为,唯有爱的传承才如钻石般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让爱可持续 “ 银河系 ”敬老公益基金
老龄公益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有爱心、有认同、有社会各界的响应,但更为关键的是要有政策、机制以及资金的支撑。为了这项公益事业长久持续地发展,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专门设立了“银河系”敬老公益基金,在民政部认证的公益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募捐。
“银河系”敬老公益基金有其独有的特点:倡导社会,“新年第一捐,百善孝为先”,把2020年新年第一笔善款,捐给“银河系”敬老公益基金,给天下老人一个大红包。十二生肖鼠打头,人间百善孝为先。公益基金“一元起捐”,寓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捐赠人可以选择捐款用于敬老哪个方面;设立项目和开展活动,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每位捐赠人的捐款信息在捐赠平台上进行公开公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讲到:“‘银河系’敬老公益基金以公益为纽带,发挥公益组织职能,为提升我国新时期老龄事业的发展水平,完善养老体系,提升老年人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提供了支持、帮助,可以帮更多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副主任赖德胜出席活动并讲话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郑科扬热情洋溢地勉励这一活动,他说,敬老是中华民族传承发展数千年的社会美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他以88岁高龄,72年党龄,亲身经历了中国发展的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感慨良多,欣然赋诗:“身处盛世未觉老,且借晚霞当征衣”。
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魏礼群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零零后对话零零后”有三好,被采访者好、采访者好、活动形式好;“为老人写传记”的活动将成为敬老孝老的新风尚,成为新时代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生动实践;“银河系”敬老公益基金不仅有力推动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关爱,更将对老人提供精神和物质的有力支撑。他祝愿并相信《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会成为敬老、爱老、助老的典范,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为父母写传记 用墨香传孝心”公益活动将吸引千万人,温暖整个春节;“银河系”敬老公益基金定会发展壮大,成为全社会老龄事业中的一个鲜亮品牌!
现场嘉宾和各界代表共同启动《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新书首发暨“为父母写传记 用墨香传孝心”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启动,同时,“银河系”敬老公益基金正式设立,“新年第一捐,百善孝为先”社会公募活动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