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技术入股灵动力量解读制作公司生存现状

3852

《一步之遥》摄影指导谢征宇与灵动3D指导Keith

灵动力量COO谌鸿翔

灵动力量全新合作模式发布会及签约仪式

腾讯娱乐讯 近日,国内著名3D电影制作公司——灵动力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北京电影节期间举办了一场关于行业发展的新闻发布会,发布灵动力量全新的合作模式——制作入股。同时,还完成了两场重要的合作备忘签约仪式,项目分别是中国著名制片人庞洪和好莱坞制片人比尔·麦克尼柯联合制作的中美合拍片《The Moon and The Sun》以及与DMG集团合作的《我盛大的澳洲婚礼》。作为国内首个公开宣布采用技术入股合作模式的电影技术公司,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一种“后收费”的商业模式?为什么甘愿承担影片本身的风险?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真的能够使公司盈利?是否可以成为中国电影技术公司新的生存之道?让我们解读中国电影制作公司生存的现状。

 技术是推动电影发展的原动力

“技术才是电影行业发展的原动力”灵动力量首席运营官谌鸿翔先生如是说。电影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的推动,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2D到3D,电影技术的发展其实是提供给导演在电影艺术表现上更多的方法和工具。音乐、色彩、3D每一次电影技术的变革一旦被创作者所认可,都会变成用来表现导演思想,变为导演希望观众获取情绪以及反应的一种新的手段。尤其电脑特效技术和3D视觉技术的发展,更是为电影的创作以及试听感受提供了无限的空间。类似于《阿凡达》、《地心引力》这样的特效大片,在使中国观众获得前所未有的视听享受之外也对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美国特效大片的冲击,我们中国的电影技术公司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和生存状态?

 中国电影技术公司获得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中国电影票房总量的节节攀升,中国电影的单片投资体量也越来越高。国内不断的涌现单片投资过亿、甚至过3亿人民币投资的影片。这无疑对于中国电影技术行业是一个重大的机遇。而不断涌现的新的影片类型,例如:魔幻电影、科幻电影、网络小说或者网络游戏改变的玄幻电影都是需要大量电影技术作为基础的影片。但这些巨大机遇到来的同时,中国电影技术公司的发展是否也蒸蒸日上呢?答案是否定的!据谌鸿翔说,这来自于几个方面,第一国内电影科技人才稀缺,由于行业发展过快,国内尽管每年通过高校以及各类培训机构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但都处于技能非常低端的状态,同时缺乏机会历练,没有经验积累,缺乏成长的空间与环境;第二导演以及制片人对国内技术不信任,我们好不容易盼到中国的票房总量可以承载大片的时机了,大片也有了充足的制作费用,但由于制片人、导演不了解国内技术团队的状况,更不愿意拿自己的影片作为实验的对象,所以纷纷携手海外公司,导致中国电影技术公司缺乏成长的基础;第三由于海外的补贴政策导致国内电影技术公司丧失价格优势。在韩国,在加拿大,在澳大利亚等国家由于电影技术公司享受国家的补贴政策,或者制片返还政策(以加拿大为例:制片方将影片技术方面制作交与加拿大的技术公司,则加拿大国家电影局会返还50%的制作费到制片公司)国内的电影技术公司没有绝对的价格优势,更进一步导致大量制作业务流向国外。

 技术入股方式是一条生存之路?

谌鸿翔坦言技术入股方式未必不是一条国内电影技术公司的生存之路。由于电影制片方投资方在电影的商业运营中要承担全部的风险,而在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如果都仅仅甲乙方关系在合作,又不能保证各个环节绝对的用心,影片的质量没有安全的保证。正是基于这一点,灵动力量愿意与制片方从委托制作关系转变为合作伙伴关系,减轻制片方前期的投资压力与影片的投资风险,用最优质的服务保证影片的质量,同时共享影片利益。“我们要用我们的诚意来获得更多的影片参与的机会,用我们的服务来证明灵动力量技术团队的优秀,为中国电影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是灵动力量最大的愿景”。

 灵动力量背景

作为国内3D电影制作领域的开拓者,灵动力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提供3D电影综合解决方案的公司,曾参与包括《画皮2》、《十二生肖》和《太极》系列在内多部国内优秀3D影片的制作,最近刚刚完成姜文导演新片《一步之遥》的3D实拍制作,在3D电影制作的数量和质量上,灵动力量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

香港票房:《激战》独霸破两千万好莱虎仍强势

香港票房:《激战》独霸破两千万好莱虎仍强势

主旋律剧凭什么让年轻人追到“上瘾”

主旋律剧凭什么让年轻人追到“上瘾”

赵晓苏《平凡的荣耀》演技爆棚

赵晓苏《平凡的荣耀》演技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