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向共和》看如何写好一部历史剧

4447

发布:2021-11-10 03:46:45  来自 柔情女硬汉 觅知友会员

原标题:从《走向共和》看如何写好一部历史剧

 作者 / 灵樨

2010年以后,古装历史正剧就处于“失语”的状态,历史戏说剧占领市场,古装历史正剧屈指可数。尤其近几年,市场上几乎看不到历史正剧的影子,却多出了许多部“用正剧的叙事手法讲戏说剧”的不伦不类之辈。

再看历史剧的评分,21世纪初的十年间,历史剧评分最高的是《大明王朝1566》和《走向共和》,评分都为9.7。2010年以后,评分最高的是《大秦帝国之纵横》,也是一部历史正剧,评分9.3。2019年之后,古装历史剧的评分便在6分以下,口碑呈断崖式下降。

为何会出现如此的差距呢?有人揣度是政策限制,其实不然, 根本上是中国缺乏能够写好古装历史正剧的编剧,缺乏真正具有历史素养的创作者 。

所谓“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目前市场上的作品大多可以“乐人”,却难以“动人”。在本文中,笔者将以《走向共和》为例,探讨古装历史剧要如何写才能“乐动兼备”,由“史”变“剧”的最佳途径又是什么。


 尊重客观史实,又不忽视主观创造

历史剧的书写无疑是“戴着镣铐跳舞”,既不能天马行空地编排历史人物,又要在已知的历史事件中找到能让现代观众感兴趣的素材。

历史剧虽然要重视客观实录,但也不能忽视剧作家的主观创造,因为历史剧归根到底是编剧的“二次创作”,甚至是“三次创作”(大部分的历史剧都是根据史书改编的,史书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二次创造)。

那么剧作家要如何发挥主观创造呢?对历史事实的改编要注重哪些方面?

首先, 根据情节的经济法则,剧作家要对历史进行取材和筛选 。在历史长河中发生了无数的事情,但剧作家不可能将全部的事情都展现在舞台上,必然要选出主要描述的人物和内容。

《走向共和》选取了清末慈禧太后归政光绪,到袁世凯称帝失败这30年的近代史,其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华民族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壮阔历程。59集的电视剧中,包括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张勋复辟等多个历史事实。

其次,虽然这些史实在史书上也有详细记载,但史书既然是人为书写的,就难以做到纯客观,也无法做到事无巨细。 编剧要对史书上的事实进行符合艺术规律的再创造 ,比如甲午战争失败,史书上只是笼统介绍了海战失败,中国签约了《马关条约》,但具体的细节以及失败原因鲜少有人分析。《走向共和》花费笔墨详细描绘了海战失败的原因,将甲午战争的失败归结到官僚腐败贪污,并且将罪责归到某几个官员的身上,塑造了李鸿章的正直形象。

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一直纪律严明,受到了国内外的尊敬,这也加剧了日本的危机感。因此,日本学习北洋水师并且操练军舰,伊藤博文在见证北洋水师威力之后逼迫内阁增加经费。日本天皇统一增加经费,并且为了尽快通过军费预算,天皇宣布一天只吃一餐。而另一边,李鸿章向朝廷要求增加军费,但朝廷拨款竟然被户部尚书中饱私囊,将北洋水师的火药全部换成了石头,这成为了甲午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

编剧将史书上不曾详细记载的事件加以细化,并且用了“对比蒙太奇”的艺术手法突出日本小国对军事的重视,以及我国虽然经费充足却滋养腐败蛀虫的丑恶现实,以此来引起观众对那段历史的反思。

另外, 历史剧由“史”变“剧”的过程也是由“点”到“面”的过程,历史剧编剧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如果将历史事件的“点”串成“线”,再展现整个宏观历史的“面” 。这一项工作的完成需要大量细节的填充,细节的安排能否合情合理才是对历史剧编剧最大的考验。


 接地气的伟人,具有现代品格的古人

人物永远是一出戏的灵魂,《走向共和》并没有以某一个人作为第一主角,而是以群像的方式塑造了多个鲜活个性的历史人物。不过,一部戏如果想要好看,单是塑造这些有名有姓的知名伟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塑造一些“陪衬者”,这些陪衬者可以作为历史人物的B故事出现,或是对于前史的补足,总之 真正有影响力、真正动人的情节往往与这些生活中的普通人有关。

比如孙中山第一次起义失败,他扮成女人的样子又坐了几日几夜的货船才逃到家乡,当他到乡下见到自己的哥哥时,孙文开心得像个孩子,拉着哥哥转圈。这个桥段绝不可能出现在任何史书中,历史上所描绘的孙文是大革命家,谁能想到他也有像小孩子撒娇的一面。

袁世凯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受人唾骂的,但是《走向共和》对袁世凯的描绘却尽可能客观。他是一位有野心的人,一方面巴结李鸿章求得仕途,又一心推崇“个人英雄主义”,表面效忠朝廷,但其实背地里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军队,这为后来他篡夺革命果实、复辟帝制奠定了基础。同时,该剧还描绘了袁世凯发迹前的落魄,以及他与妾室沈玉英的爱情故事,使这位枭雄更加立体丰满。

李鸿章亦然,在《走向共和》中他无疑是第一主角。在史书中,由于洋务运动的失败,他常常被冠以污名,由于他是洋务运动的领袖,因此许多脏水都会泼向他。但其实,在该剧中,编剧客观评价了李鸿章的行为,把他塑造成了具有担当的正义形象。他一心为国,建造北洋水师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与自私牟利的袁世凯形成鲜明对比。他在发现有人贪污时,对待下属赏罚分明,但又顾全大局;在《辛丑条约》签订时,明明是和王爷一起谈判的,但在条约上就只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且说“王爷还年轻,这千古骂名,就让老朽承担吧”。

许多历史剧之所以不好看,是因为人物过于扁平、浮于表面,尤其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的历史,一是被翻拍的次数过多,二是选角上为了遵于史实常常请固定的几位演员扮演,因此常常陷入“千剧一面”的尴尬境地。

在笔者看来,遵于史实是必要的,但历史剧的创作并不是为了复刻史实,而是要“以史为镜”,对现在的社会、文化、政治产生反思。 历史剧的创作也要弥补历史人物的不足,塑造具有现代品格的人物,但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尺度。

何为现代品格,并不是如席勒式的人物那样,将角色单纯地作为时代的传声筒,而是使人物尽可能“活着”。古人与今人一样,拥有同样的思想、个性,即便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但人类在性情方面的共通性是可以好好挖掘的。比如李鸿章在批驳他的一些作威作福的同僚时说:“有了行政职权,就作威作福,有了度支之权,就为己敛财。”这句话似乎也在影射当代的一些社会现象,直击人性。

历史剧如何能够让今人产生共鸣,根本上在于“情感”的共通性 ,所以《走向共和》不仅描绘了历史的脉络,也在闲处着眼,点缀了每个历史人物的爱情、家庭以及他们“真实”的内心历程。


 与时俱进的史观,“国史无罪人”

《走向共和》最震撼之处在于传扬了编剧独特的历史思考——国史无罪人。

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思路的导向之下,编剧才能塑造出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才不至于犯了大多数历史剧编剧都会犯的错误。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大清的灭亡总要归罪几个人,第一罪人就是暴虐挥霍的慈禧太后。不错,在《走向共和》的描述中,慈禧不关心国事、不懂装懂、在乎生日的风光和颐和园的修建,而不在乎北洋水师是否经费充足,这些情节都是非常贴合史实的。但同时,编剧又着重剖析了历史的无奈,光绪软弱无能又少有子嗣,当时的大清如果不交给这样一个老太太又能如何?慈禧的身上是中国妇人应有的样子,她的骄奢淫逸全部来自于“妇人之仁”,而她所谓的权术、心机都在于自保,她拿义和团当枪使,甚至在为难当头让光绪替自己死,因为她实际上比任何人都软弱。

清朝的灭亡与慈禧的“治国”密不可分,而另一位千古罪人必然是袁世凯,他辜负了孙中山的信任,而复辟帝制,使共和彻底失败。但历史书上常常把袁世凯描绘成是一个独裁者,其实非也,他不是独裁者,只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地痞流氓,他说“我只见过一个又一个的人,从来没见过什么人民”。因此他不理解共和很正常,他是那个时代的缩影,那个时代大部分的人骨子里都是封建的。

《走向共和》没有批驳这些人,把这些人描绘成反面典型,而是揭露了他们行为的真实原因。 他们并不是所谓的“卖国”,而是用了错误的方式“救国”,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国家,只是大家的立场、阶级不同,因此所作出的选择也不同。

剧中,编剧借辜鸿铭之口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爱国主义是恶棍的最后避难所”,这句话单拿出来容易引起歧义,而放在各种主义横行、内忧外患的中国却非常恰当,确实有不少人打着“爱国”的旗号做着“卖国”的事情,但对待历史并不能“一分为二”。在保皇派的眼中,孙中山的“爱国”就是要毁了中国,而在孙文等进步人士的眼里,封建残余实力必须根除才能救中国。在这段历史中,没有谁对谁错,更不存在“罪人”,只是各人有不同的立场罢了。

《走向共和》之所以令后辈难以超越,正在于其进步而独特的历史哲思,有网友表示“再也见不到这样的电视剧了”。的确,像这样客观评判历史的著作的确少见,而这部剧在内地的网站已找不到播放渠道,优酷仅有网友上传的海外版。然而,这部剧被“禁”的原因也是这部剧的厉害之处,更是该剧值得后世编剧学习之处。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

完美声音突围赛白热化沈阳唱区13进5霸气开唱

完美声音突围赛白热化沈阳唱区13进5霸气开唱

《真正的歌手》校园巡演首场开唱

《真正的歌手》校园巡演首场开唱

演唱会之王BIGBANG日本巨蛋巡演再创纪录

演唱会之王BIGBANG日本巨蛋巡演再创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