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电影化:没有了在场,胜在有故事
3353
原标题:舞台剧电影化:没有了在场,胜在有故事
清明档即将到来,由陈建斌执导的《第十一回》已率先首映,获得不俗口碑。
据当前观众评论反映,这部电影所使用的章回体叙事结构十分新颖,而且该片对话剧这一形式的影像化呈现也让人印象深刻。
然而,纵观国内外影片,章回体结构这一叙事形式已被多次应用在电影作品中,与话剧、音乐剧等舞台剧题材相关的电影作品亦不胜枚举。这篇文章,情报君就为大家梳理一下舞台剧电影化的近年样态,同时,我们也发出疑问:舞台剧电影化,何以出彩、何以取胜。
▲电影《第十一回》海报
当舞台剧被搬上大银幕
纵观世界影史,把舞台剧搬上大银幕一事,早已有之。而其中,又以改编音乐剧和话剧的数量为最。
众所周知,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是世界两大音乐剧圣地,产出过诸如《剧院魅影》《猫》《妈妈咪呀》等音乐剧名作;因此,百老汇音乐剧或者西区音乐剧自上世纪起便的电影改编选材。与音乐剧一同成为英语电影常备选材的舞台剧形式,还有话剧。比方说,《欲望号街车》(1951)《十二怒汉》(1957)等影视上的重要之作便是由同名话剧改编而来,《海上钢琴师》这部文艺佳作改编自意大利剧作家亚历山卓·巴利科于1994年创作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斯皮尔伯格的《站马》则改编自英国国家剧院的同名话剧。
青睐于从话剧作品中选材改编的不止有英语电影,以黑泽明作品为典例的日韩电影亦留下了很多佳作。比方说,黑泽明执导的《蜘蛛巢城》《乱》分别改编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和《李尔王》。在韩语电影方面,奉俊昊执导的《杀人回忆》、朴光铉执导的《欢迎来到东莫村》等作品均改编自话剧。
而在华语电影方面,中国大陆地区在建国后改编电影次数最多的话剧应属曹禺先生的名作《日出》,据相关文献资料,该剧被改编成电影的次数共超十次,最早甚至能追溯到1938年。进入新世纪后,取材或改编自话剧的华语电影更不乏商业大作。比方说,张艺谋执导的《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就有不少曹禺经典话剧《雷雨》的影子,同年冯小刚执导的另一部大片《夜宴》则应脱胎于莎士比亚话剧《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和情节。
然而,与英语电影相比,亚洲地区的电影似乎较少改编音乐剧。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亦可以联想到歌舞片在亚洲地区至今仍不怎么受观众青睐,所以相关题材的电影产出也因而较少——近年来,不仅鲜有华语电影人制作或投资歌舞片,就连引进自海外的歌舞片(多为印度宝莱坞电影或者迪士尼电影)在票房上也几乎难以和剧情片抗衡。在日本,亦只有2019年上映的电影《与我跳舞》小火了一把(该片主角是出演了周杰伦《说好不哭》MV的三吉彩花)。
关于这一点,电影学界已有过不少的讨论和争辩,多数学者认为歌舞片在亚洲地区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这个地区的传统舞台剧中并没有发展出像齐格飞歌舞那样的形式。
以《富丽秀》留名青史的齐格飞,在二十世纪初曾一改当时以歌舞杂耍表演、欧式轻歌剧为主的百老汇演出,继而将歌曲、舞蹈、喜剧融合在一起,彻底革新百老汇演出形式。此后,这些革新的特点不仅深刻地影响了西方舞台剧的呈现形式,促进了音乐剧的火热,还潜移默化地让欧美观众欣然接纳歌舞片。
▲电影《歌舞大王齐格飞》(1936),该片也是第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而在中国,古时所流行的是京剧、昆曲一类的戏曲表演,到了近现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舞台上所演出的多为样板戏,直到改革开放后,音乐剧作为“舶来品”才开始在国内受到关注和实践。尽管如此,2019年湖南卫视综艺《声入人心》的播出,音乐剧这一形式在国内的知名度才算有了质的飞跃。
华语世界的实践
虽然改编自音乐剧的华语电影寥寥无几,但是,来自话剧领域的电影实践近年来却逐步增多,甚至结出了一些可人的果实。同时,电影和话剧的双向互动也更为频繁。
首先,尽管口碑参差,除《日出》《雷雨》《茶馆》这类经典话剧外,可用作电影改编的新本子在增多。比如,邓超、俞白眉先后将白眉工作室的人气之作《分手大师》《恶棍天使》搬上大银幕;话剧作品大户开心麻花更是自2015年起便对自家本子进行有序的电影改编。
其次,包括编剧、导演、演员在内的广义“话剧人”也在更积极地走入大银幕,其中不少人还凭着自身实力大放异彩。以开心麻花出品的作品为典例,近年就有沈腾、马丽、任素汐等演员,他们也凭借着《夏洛特烦恼》《无名之辈》《驴得水》等口碑之作逐渐培养起了自己的观众市场。而在编剧、导演方面,也有像饶晓志这样稳扎稳打的例子——从《你好疯子》到《无名之辈》再到《人潮汹涌》,饶晓志电影的口碑一直在稳步提升。
最后,除了话剧领域向电影领域的单向输出之外,更多的影视演员也愿意花时间进入剧场学习,以此来磨练自己的演技。比如说,胡歌长期参演赖声川执导的话剧《如梦之梦》,倪妮主演了同为赖声川作品的《幺幺洞捌》,近期亦有偶像明星参演经典话剧的官宣消息等等。此外,甚至还有影视演员也愿意挑战需要唱演俱佳的音乐剧,比如韩雪从2018年开始便是中文版音乐剧《白夜行》的绝对主角。
▲近年上映的开心麻花电影
没有了在场,胜在有故事
尽管如此,放眼全球,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舞台剧电影化并非万试万灵。
在音乐剧方面,尽管众星云集,2019年的《猫》仍以雷人的造型和不尽人意的剧情在上映时期满获媒体吐槽。类似地,于2015年上映的杜琪峰执导电影《华丽上班族》尽管齐集张艾嘉、周润发、陈奕迅、汤唯等一众大咖,但是拍摄背景的舞台化处理以及较为业余的演员唱功却让这部具有实验性意义的片子变得充满争议。
在话剧方面,尽管优质的本子已通过剧场检验和积累了一定的粉丝基数,但是仍远不及当前电影观众的体量;再者,现场表演常用的夸张肢体、浮夸表情等表演方法也容易成为大银幕作品里的扣分点。以开心麻花出品为例,2015年首试上映的《夏洛特烦恼》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最终斩获14.48亿票房;2017年上映的小成本电影《驴得水》口碑票房双丰收;此后,《羞羞的铁拳》更是将开心麻花电影的票房推至超20亿的高度。
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舞台剧电影化,何以出彩、何以取胜。
情报君认为,一部出色的舞台剧改编电影,并不以还原现场演出的“在场感”取胜,而应以讲述好舞台剧原作的故事内容出彩。
舞台剧和电影作为依靠两种完全不同的媒介形式而存在的艺术,天生就有“壁”。援引饶晓志2010年的采访所言,电影是拷贝后在一块块的大屏幕上演,而话剧可贵之处就在于每一场都会有所变化的真人演出。好比《暗恋桃花源》,自1986年首演开始,三十多年里不仅有无数的演员搭配,更有持续更新的演出版本。而其于1992年上映的同名电影,虽也是经典之作,但却已是另外的、相对静止的样貌了。
▲《暗恋桃花源》话剧剧照
幸运的是,如今越来越多尝试舞台剧影像化的创作者们并不会拘泥于对“在场感”的还原,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故事内容的把控上。又因国内很多成名的影视演员早年都有丰富的舞台剧(尤其是话剧)参演经验,他们在主导相关创作时也似乎更有把握,就像冯小刚之于《芳华》、陈建斌之于《第十一回》。
不过,与话剧电影化相比,音乐歌舞剧电影化的国内前景仍颇不明朗。然而,尽管这个市场当前的体量较小,情报君仍期待国内有一天能产出像《身在高地》那样的新鲜改编剧目,像2021版《西区故事》那样的大导之作,甚至像《爱乐之城》那样优秀的原创剧本。
此外,电影化并非舞台剧影像化的唯一选择。在舞台剧演出产业臻于成熟的欧美国家和地区,剧院、导演等从业者都更愿意选择展播官方录像这一形式,好比享负盛名的英国国家剧院的NT Live。
再者,为了长久地保持现场演出的吸引力,多数舞台剧的出品方和制作方并不会轻易地开启官方录像展播,即便要展播,他们也会考虑好配套的营收方案。就拿去年上线Disney+的大热音乐剧《汉密尔顿》来说,因为迪士尼为这部电影的独家发行权豪掷了7500万美元,据外媒报道,“这可能是影史上最昂贵的一宗购买已制作完成的电影”的交易。这样的大笔交易,对国内当前的舞台剧影像化市场而言,不可不谓是天方夜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