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策生母回应偷换:“郭威不是太子”,为何“两家亲”终究难成?

3133

原标题:姚策生母回应偷换:“郭威不是太子”,为何“两家亲”终究难成?

 姚策和生母相认时拥抱画面

“错换人生28年案”二审宣判后,本以为“郭姚两家”会以“两家亲的姿态”面对时日不多的姚策。可惜的是,当历经数次病危的姚策还没有彻底被安放时,“错换人生案”却被推向“偷换人生”的风波之中。因为姚策的养父母从始至终都对“错换人生”不能做到自洽,这导致“二审”结束后,再次泛起“挖坟错换始末”的心思。

在这个过程中,姚策养父母方律师在直播间中提到可以将“错换人生28年”,改为“偷换人生28年”。紧接着,姚策的生母否认“狸猫换太子论”,并直言“你生的孩子就是太子,我生的孩子就是狸猫吗”,言外之意,“郭威不是太子,姚策也不是狸猫”。

在一定程度上,经此回应,“郭姚两家”算是彻底撕破脸,本以为“双方都是我父母”会成为弥合“错换人生”的良方,然而当人性对不能“自洽”充满无限追问时,所谓的“弥合”更像是局外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这导致“养育之情”可沉默,但是“非亲非故”必爆发。

要知道,“偷换人生”的传言始终是伴随着“错换人生案”而存在的,只不过在“养育之情”的平衡下,“姚家人”为养子姚策更好的维权,更好的治病,所以才会选择阶段性沉默。只可惜,该来还是挡不住,“姚家人”在没有等到姚策彻底被安放,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搞清“错换的真相”。

当然,“姚家人”之所以要搞清楚真相,还不只是为精神上的自洽,更多的意义在于姚策已经时日不多,郭威的未来生活轨迹将如何被安放。不得不承认,比起对“养育之情”的无法抹去,更为真实的是对“亲缘之情”的绝对执念。

只是,所谓的真相到底是“错换”的无常,还是“偷换”的预谋,可能只有“郭家人”最清楚。不过就目前的舆论倾向而言,貌似“郭家人”说什么都好像没有人听,以至于姚策和郭威在“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之后,终将被“养育之情”和“亲缘之情”所交织出的困境之力彻底击垮。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无论“偷换人生”最终能否被“实证”,郭威终将陷入两个家庭的撕扯当中。而“偷换人生”但凡被实证,也意味着郭威和姚策也会心生恨意直指“郭家人”。因为在姚策眼里“自己是被抛弃”,而在郭威眼里“自己是被偷换”。

对于这样的结局,想必“姚家人”也是清楚的,但之所以要这般“死磕”,可能还在于“错换人生”之外,还涉及到两个大家庭未来的财产分割问题。因为就法理的逻辑来讲,养育关系才是真实的关系,但是亲缘关系被确认后,法理逻辑也还是要遵从各自意愿。

这种情况下,但凡有“私心的存在”,往往就会撕扯不断。事实上,从过去几个月社交媒体上不时曝出的“撕扯风波”来看,已经就能说明很大问题。只不过碍于“错换人生案”的进程,两家人始终没有公开对峙,不得不说,即便“私域撕扯”再怎么被镁光灯照耀,依然有死角阴影存在。

另外,我们既要相信“人性之善”,也要相信“人性之恶”,所以就“母亲舍不舍得抛弃孩子”就不是个该不该追问的问题,而是个必须掰开解决的问题。毕竟要是存在“偷换人生”的问题,那么“姚家人”的悲凄是远比“郭家人”更为浓重的,即便姚策的时日已不多。

在很大程度上,以“错换人生的尺度”衡量两家人的悲凄,其实是差不多的,所以走进“双方都是我父母”的图景才算是最好的结局。可事情之所以会走向“偷换的质疑”,就在于“生育观”的底线里往往是没有底线的,以至于质疑往往也是没有上限的。

所以,与其说这是“姚家人”对“郭家人”的终极质疑,不如说这是“当下生育观”对“过去生育观”的某种追问。要知道,在二十年前,“送养和抱养”是共生的,虽然对于被交换的孩子在长大后会用养育之情消解内心的悲凉,但是附着其中的原罪是该被晒在太阳底下。

与此同时,很多人说“姚家人”应该就此打住,因为比起所谓真相的追问,“两家亲”的弥合图景更为紧要。只是弥合图景是一回事儿,追求情理真相又是一回事儿。这方面的疑虑想必郭威和姚策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在具体的追问上不宜参与。

对于姚策来讲,他当前似乎已经无法干预两个家庭的撕扯,因为病情已经足以让他放下一切。而对于郭威而言,其实也是比较尴尬的,他不能发声,也不能劝谁,我们甚至可以确信,这是他有生以来最难的时光。

甚至,我们透过姚策生母的回应可以看出,她已经变得声嘶力竭。我们虽然不清楚郭威看后是什么表情,但是作为养育自己28年的母亲身处“四面楚歌”的境地时,想必他总还是有心疼的一面露出。而此刻,在真相没有完全掰扯清楚的情况下,作为局外人还是抱以最大的慈悲为好,即便他(她)们终究难成“两家亲”。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