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换人生案:“舆论真相已经出炉”,为何“证据链”始终补不全?
166
原标题:错换人生案:“舆论真相已经出炉”,为何“证据链”始终补不全?
郭威和亲生父母合照
“错换人生案”的下半场“偷换风波”在姚策去世之前就已经推开,但因始终没有走向法理程序的问责路径,导致“姚家父母”在几次节点性声明之后便彻底走向“沉静期”。虽然有“知情人”透露“姚家父母”一定会追查到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舆论层面早已出炉的真相”始终被悬在“证据链”不全的困境之中。
要知道,如果无法彻底的确认或否认“偷换风波”的存在性,那么就不能退而求次认为“错换人生”就是真相。说到底,掰扯真相并不是为寻找答案而寻找答案,而是为搞清楚什么才是这场悲剧的原始触发。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姚家父母”的“小心求证”是该被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并且作为“舆论层面的大胆假设”也该被全量接纳,毕竟既定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朴素的正义而出发的,它本身并不存在主动性的恶意,只要那些“大胆假设”后期能被否定,边缘性的消极影响也就一同会被消解掉。
所以,回到“舆论真相已经出炉”的现实上,它本身所存在的意义是对“情理恶想象力”的具象支撑。从这个层面看待真相,似乎倾向性很浓。但是作为真相来讲就是具体的,而且是唯一的。所以不管我们预设“错换”,还是预设“偷换”,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不能抵达真相本身。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本来是真相释出后,借着真相掰扯是非。但是当所谓真相被折叠之后,只能是借助模糊的推理先给真相建模,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追究和细考。只可惜,对于舆论层面的大胆假设,直到现在都没有确定性的声音给出回应。
以至于,舆论的揣测一轮接一轮,但多半也只能停留在吃瓜的层面,很难挠破表象进入深水区。这方面的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想必“姚家父母”也应该心里有数,甚至作为舆论的揣测也快要挑明,只不过有些事情儿在没有确定性的结论前,不太好公开表态。
只是,那些“大胆假设”中的“关键人物”和“事件进展关系”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应该尽快掰扯清楚,以免舆论层面过度发酵引发二次伤害。这方面作为涉事医院和调查机构都该严肃直面,毕竟这一环终究无法回避过去。
因为在既定的系统程序里,就算“完全的事实”不可能复原,但是“基本的事实”应该还是能掰扯清楚的,除非是有人不愿掰扯,或是刻意掩藏什么。就比如“入院准生证缺失”,“假的出生证明”,“婴儿手环的意外脱落”,“姚策郭威是同一名医生接生”,“产妇患有乙肝,所生婴儿和普通婴儿应隔离”这些问题,不解释清楚总是说不过去。
然而,只要解释清楚其中一环,自然会涉及相关人员的既定利益。那么问题就越来越清晰,是不是始终无法推进的原因就在于有些人想糊弄过去。可事情既然推进到现在,就意味着糊弄本身才是玩火操作,只能是让掩脖子的土越来越厚。
另外,从“错换人生”到“偷换风波”其实并非“姚家父母”想要搞事情儿,而是作为其中存在的疑点确实有违常理。这种情况下,想必任何人站在“姚家父母”的立场上,都会生出质疑的想法。所以,重要的不是质疑,而是要尽快回答被质疑的环节。
所以立案肯定是迟早的事儿,甚至立案就意味着基本捉定事实。所以对于早前“不予立案”的问题而言,可能也是好事儿。因为但凡立案后如果无法形成证据链,很容易造成悬空的尴尬,这对于整体的处理案件未必是好事儿。
因此,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证据链”的尽快补全,起码逻辑上能讲得通也行。至于“舆论真相已经出炉”的问题,肯定是基于想象力的部分多一些,但是真是假也不能完全否定,毕竟就人间的是非来讲,也都在想象力之内。
与此同时,关于真相来讲,追问到最后其实就是揪出其中的“参与者”(主动参与或被动参与),至于是“错换”,还是“偷换”就是性质问题。而在“参与者”(主动参与或被动参与)背后,自然就要回到利益相关(当时的和当下的)。
从这个层面上讲,追问真相就不只是“姚家父母”为寻求自洽而实践的行为,它本身也是一种对抗和修正的过程。但是,在追问真相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基于大前提:“经验推理百密一疏,还需要证据”。
因为法理不接受推断和想象力,你要拿出事实来,拿出“错换”的事实或“偷换”的事实。就如“姚家父母”找寻郭威一样,不能说长得像就行,最根本的证据是“亲子鉴定”的显示结论是亲子关系才行,因为证据面前,谁都无法抵赖。而这方面的实证,想必也是目前案情最需要的部分,因为只有它的释出,才能平息这场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