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晒房六点钟的光线,照不醒北漂青年的梦

2884

原标题:西晒房六点钟的光线,照不醒北漂青年的梦

“我现在27岁了,我也不会开车,也没有出过国,我也没有护照,用的还是九块九的唇膏。”你一定能想象到,几年前的papi酱在自己的视频里,用倍速说出这样一段台词,然后做出一个无语的表情,开始疯狂吐槽。而你一定想象不到,今天papi酱一本正经地进入了这个角色。

这部电影叫《明天会好的》,讲的是一个北漂女青年在北京打拼的故事。片中女主是一个年轻女编剧,租着西晒房,喜欢伍迪艾伦,养猫,被各种资方捶打却依然坚持梦想,遇到了一个会弹吉他喜欢流浪的男友并最终分手,有快要结婚的朋友,有老家年少多金的同学,有一直唠唠叨叨又默默支持自己的母亲......是不是对这些设定有似曾相识之感?

在忽如一夜春风来,全网都是打工人的今天,你一定在某年某月的某篇公众号里见过她。然而这些设定在这部电影里,从头到尾一个都没有发生变化,但女主最后告诉你......明天会好的!

毫无疑问,这个人物非常典型,有着一个北漂青年的大致轮廓,加上“丧完了明天还要好好生活”的结尾,这碗鸡汤可谓集互联网时代都市人物之精华熬制而成,甚至连故事都不用讲了,观众看到这些东西就能起条件反射:哇,这就是熟悉的味道。但问题在哪?问题在它还真就连故事都不讲了。

整部电影以女主角北漂的经历为线索,把它遇到的人和事都串联起来,却把人物都写得只见头不见尾。首先是闺蜜打算订婚,要和男友出去住不跟她合租了,然后闺蜜就写丢了;跟导演谈创作起矛盾,最后项目黄了,然后导演就写丢了;跟男友相识、慢慢靠近,当让人觉得终于有一条主线要出现的时候,然后男友上了去包头的车,这个人又写丢了......还有包括中间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诸如前男友、剧组渣男、暴发户同学,这些人都来走个串场,但要说哪一个真正与女主产生了深刻的关系,那一定是一个都没有。

不清晰的痛苦就是焦虑,当然这是现实生活中人的通病,但作为电影创作者,要么要找准这种痛苦使它变得清晰可感,这是好的作者电影;要么要给这种痛苦一针镇痛剂,这是好的商业电影;但如果你把这种本就不清晰的痛苦给罗列出来,走马观花地放一遍,这只能叫热搜话题的影像化展示。

这部电影有着与其流水账剧情相匹配的视听语言,如果强行总结一下,那就是“PPT+MV”用内心独白的方式串联了起来。但即使是大段的独白也不能满足编剧想说台词的欲望,于是又有脱口秀片段不断穿插进这些本就不怎么连贯的情节中。

我非常能理解编剧想通过脱口秀消解生活之苦的想法,但放在电影中它至少应当成为情节的一部分,而不是真的跳出来说个段子,跟人物的经历呼应一下,再回到琐碎的叙事中去。不得不说,脱口秀的台词是电影中为数不多的还算不错的笑点,如果把他们讲的事情集中起来拍个电影,一定比女主苦哈哈地强颜欢笑生活要好看得多。

脱口秀是一个舞台场景,舞台在电影中应该更好地渲染主情节,而如果让舞台上的段子表演完全抢过了风头,是不是一部电影的悲哀呢?

再说回PPT的问题。虽然片中人物几乎都是女主北漂生活中的过客,但他们的出场方式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摆几张不同年龄的照片,放几张TA喜欢的明星照片,放一张朋友圈的截图。没错,这部电影就是这样介绍人物的。

人物出场的头几场戏往往是立稳人设的重中之重,即使在剧中都扮演的是大龙套,也应该具备令人念念不忘的能力。片中的女主角也是一个编剧,不知道她会对这部自己生活改编成的电影有什么想法。

我想,她一定会对这样一个剧本有所不满。但老板一定会告诉她:你懂啥?片中的你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观众喜欢看什么东西你懂吗?

其实观众喜欢看什么,片方还真未必知道,就像这部电影拿曾经的网红炒一个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话题,最后的票房也在一众清明档电影里显得竞争乏力。其实现在一部电影即使在寻求一个盈利的“最大公约数”,也要保证最低限度的真诚。

“强情绪”在现在的电影里像一针针兴奋剂打进观众的血管,但这种情绪起码要是循序渐进,有铺有垫的。我完全想象不到女主最后打着吊瓶出现了幻觉,看到了火光就重燃起希望,那种情绪是哪来的。我也想象不到女主遭受了那么多窝心事儿,最后还要说出那句“我要在北京再撑一年”的动力来自于哪里。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中唯一可以称作有故事线的部分就是她和男友的爱情线,但他们的故事其实更适合用MV去拍出来,比如用男主反复弹来弹去的那首歌就很合适。男女主租房相遇,有猫有吉他有远方,然后男主离开了女主很伤心,最后女主在过街天桥上看到大屏幕里许久不见的男主在唱歌,再来个看到火光决心再坚持希望作为结尾......如果这么拍,还可能有一种模糊的美感,但如果放在了电影的时间线里,就会发现男主并没有承担起男一号的叙事任务。

对于papi酱饰演的角色而言,他们的关系只能说是短暂停留在了一起,并没有往深入发展。男主的出现只能说填补了一个北漂女生对于放荡文青的幻想,他们交往的过程在互联网语境里可谓“要素齐全”,却不是千千万万真实北漂人的具象。导演为了一种浮于表面的“都市气质”,放弃了对真实人物关系的探讨。

同样讲北漂的片子《后来的我们》在这点上做的比这部电影要好,片中两个恋爱的人物从开始到结束都收获了成长,它有真实的现实障碍横亘在两人面前,也能让观众看得到人物的选择。

其实无论北漂还是在其他大城市漂的人们,他们都有各自的处境和故事,这些丰富各异的故事共同构成了“北漂”这个主题。而执意让“北漂”的主题先行,靠着对这个群体的想象把所有元素都堆上去,只会让人物变得空洞无味。这何尝不是一种对这个群体的消费呢?而作为编剧,这何尝又不是一次对自己的消费呢?

好的创作者一定会先聚焦于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层次饱满的故事。如同陈可辛的电影也一直在讲“漂泊”,但每次都有一个不同的故事把它讲出来,“漂泊”始终是一种境遇,而不是故事本身。当导演把视角从个体放大到群体,其实群体中那些鲜活的、有着自己独特故事的个体也就被忽视了。

“明天会好的”就像字典里出现过的那句话,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其实为什么这么说你也不知道,但生活已经习惯于把悲剧硬拗成喜剧,你也就跟着说了。浅显的励志没什么不妥,但当你看着曾经只用2倍速说话的papi酱望着那团火光,一字一句说出那句鸡汤的时候,你会不会承认,这其实也是一出喜剧呢?

◐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