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奖被广州黑马拿走了?金鸡奖评委感叹粤家军的力量
3981
原标题:为什么大奖被广州黑马拿走了?金鸡奖评委感叹粤家军的力量
南都讯 记者蔡丽怡 在上月底举行的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广州出品”的多部电影取得骄人成绩: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获得最佳纪录/科教片;原创儿童励志电影《点点星光》获得最佳儿童片;粤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获得“最佳戏曲片”提名表彰。广东电影原创力量崛起,时隔近10年在金鸡奖上再次大放光芒,这一现象令人惊讶又鼓舞。
12月13日,本届金鸡奖评委、上海电影集团前副总裁、中国知名制片人及编剧汪天云教授在广州方所接受了媒体专访。他直言:“这次金鸡奖的评委很强,评审过程竞争也非常激烈,《掬水月在手》出来的时候让大家都惊诧了:为什么这样的片子是广州人先拍了?为什么纪录片大奖让一匹广州杀出来的黑马拿走了?北京人、上海人、天津人都很惭愧,都要反思。”
汪天云教授在广州方所接受了媒体专访。
汪天云教授认为,在这个思想非常浮躁、历史风云际会,矛盾错综复杂的时候,广州人不声不响地拍出了一部高品质的人文电影,它表现出了一种文化的强大力量,广州电影再度迎来高光时刻,得益于广州多年来的文化准备、厚积薄发和耐得住寂寞的精神。
《掬水月在手》 胜在“有准备的头脑”和耐得住寂寞的艺术初心
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东方所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是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叶嘉莹先生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导演陈传兴花了三年多时间,跑了13个地方,对叶嘉莹先生进行了17次深度访谈与拍摄,将长达500个小时的采访素材剪辑成两个小时的电影。影片以先进的4K电影技术、极致唯美的光影,讲述了叶嘉莹先生颠簸坎坷却又丰盈浪漫的大半生。《掬水月在手》获得本届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大奖,既出人意料,又众望所归。
汪天云教授透露,今年金鸡奖首次将科教片和纪录片“二奖合一”,竞争比往年更为激烈,提名影片中不乏反映抗疫、扶贫、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抗美援朝等热点和重大选题,来自北京、上海的纪录片团队有的更有浩浩荡荡500人的制作团队,在强手如林中,结果却让一部看似“小众”的人物传记电影拿下了纪录片大奖。
汪天云表示,《掬水月在手》能够脱颖而出赢得大奖,评委们还是比较有共识的,它的得奖,有三大理由:“因为这支团队有足够的文化准备,为观众呈现出具有深度的文化内容;主创团队能够耐得住寂寞,坚守艺术初心,因为拍摄过程非常漫长,片子拍得很细腻;它有资格与一位文化巨匠对话,这不是普通人能达到的。”
汪天云在北师大读书的时候曾亲耳听过叶嘉莹先生的演讲,当时人山人海、蔚为壮观,叶嘉莹先生为思想解放年代的年青人带来一种美的震撼,带来一种“弱德之美”的价值观和审美方法,也带来对“诗和远方”的畅想。汪天云认为,做人文电影有一种思想再解放的作用,《掬水月在手》能让今天的年青人依然感到震撼,“这部电影拥有一股非常清新、又非常浓郁的人文力量。片子出来的时候让大家都惊诧了,这样的片子看一遍不够、再看一遍还是不够,这样的片子应该长线播放,它的对象是大中学生。”
汪天云教授直言,金鸡奖评委们看完片后都忍不住问:“为什么这样的片子是广州人先拍了?上海人应该反思,天津人更要反思。南开大学悲壮地说:‘我们一直想拍,但没有单位出来做。’广州人不声不响地拍它拍出来了。”
汪天云表示,《掬水月在手》这部电影的出现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哨,广州也是一个极有文化的地方,习主席两次视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加上广州在经济、文化上的厚积薄发,《掬水月在手》在这个时候出现,被那么多人认识和热爱,广州电影在近十年的沉寂后再获金鸡奖,这个现象绝非偶然,这背后是广州这座城市这些年来不懈的文化准备使然。
广东是一个电影的富矿, 广州电影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广播电视台出品的《点点星光》在本届金鸡奖获得“最佳儿童片”,在汪天云看来同样有规律可循。他认为,儿童电影近年不太景气,但儿童电影在广东的成长土壤非常肥沃,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在广州的经年积累和广州在动漫领域的遥遥领先,都为儿童片在广州的生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有一部儿童作品脱颖而出,是早晚的事。《点点星光》有一个很好的贡献,它写出了儿童的想象力。”
“广东是一个电影的富矿,这里有很多人、很多故事可以拍。”汪天云说,比如广东的美食文化,比如大湾区的新概念,比如建党100周年,本土电影人有取之不竭的题材,无论什么题材,灵魂都在于原创。
《掬水月在手》的金鸡奖奖杯和证书。
《掬水月在手》的成功让他看到这里是一片适合人文电影生根发芽的土壤。不久前于广州举行的“2020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之夜”上,来自京穗两城的多个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国新人文电影计划”,提出文学与电影联动的发展模式。汪天云表示,该计划的提出既精准又及时:“在人文湾区的背景下,广州一定是文化产业的先锋。”
谈及广东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走向,汪天云认为,广东具备两大优势:“一是人才的储备和先进的电影技术,广州动漫的发达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二是观众储备,广州是票仓城市,每年都有新的人群在涌入,电影受众群体广泛,而且养成了较好的观影习惯,到了冬天,一定是气候温暖的南方能够吸引更多人走到影院去看电影。再加上广州对电影原创性的重视,广州的电影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研讨会上,广州市政府宣传部电影处处长刘悦表示:“这两年我们努力地挖掘广东文艺的新力量,帮助年青电影人走出来,我们的工作就是不断地翻翻土,让年轻人汲取更多阳光和水分。明年我们将继续不留遗力的出台扶持电影产业发展的新政策,打造‘首映在广州’电影品牌,有15部大片在广州首映,希望把全年每一个月都做成一个电影节,整座城市都有一种浓郁的电影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