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进补有讲究进补技巧盘点
189
到了秋冬季节,是进补的最佳时节。但是进补的方法有讲究喔。我们常用的中医进补法效果显著,中医进补有什么讲究呢?
“所谓补法,就是用药物或食物进行调补,充实体内阴、阳、气、血、津液之不足,扶助某些脏腑功能的衰退。”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胡建华提出,在正气虚弱、无力驱除病邪的情况下,使用补法,不仅能使人体正气恢复,而且有利于驱除病邪,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运用补益法来调补身体,就是通常所说的“进补”。进补,是针对“虚症”而说的。中医有关“虚症”和补法的论述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指出“精气夺则虚”。这里所说的“精”,不仅指男性的肾精,而是泛指人体的阴液;“气”,是指阳气。这说明,体内阴液和阳气受到损害,一般都可以导致虚症。
《黄帝内经》把“虚者补之”“损者益之”,作为治疗虚症的大法。扁鹊所著《难经》,又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五脏虚症的不同特点,提出了“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认为对于五脏不同虚症,不仅可以运用相应的药物进补,还要重视饮食和冷暖的调理。
中医进补,往往从整个人体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然后确定不同进补方法。胡建华举例说,有一位老太太,体质虚弱,眩晕,烦躁易怒, 失眠 ,腰酸,食欲不振。她的女儿,买来十全大补膏,让她滋补身体,可是吃了不到半瓶,老人眩晕加重,口干, 胸闷 ,食欲丧失。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位老人是阴虚火旺体质,血压偏高,而十全大补膏是适用于气血两虚体质,药不对症,反而起了副作用。后来给她开了一张 补肾 养阴平肝的处方治疗,眩晕等症逐渐消失,血压下降,胃口增长,身体也好了起来。
为了更好的说明“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胡建华又讲了一个例子,有一位古稀老翁,精神困惫,面色晄白,怕冷, 大便 溏薄。他老伴买了一只1公斤重甲 鱼 ,放了一些火腿、香菇,给他滋补。不料吃了之后,不仅精神一点儿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怕冷,大便也更稀薄了。这是什么缘故呢?答案是因为甲鱼虽然滋补,有很好的滋阴作用,但偏于寒性,而这位老人,脾胃虚寒,气血两亏,怎能接受的了呢?因此,中医进补,重视整体观念,强调因人而异是十分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