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叶的功效与作用
703
苏子叶的功效与作用
适宜人群:适宜患有恶寒重、发热、无汗、头身疼痛、 鼻塞 流涕、苔薄白、脉浮紧的风寒表证的人群。 适宜多痰,痰粘稠,咳嗽等症状。 适宜高血糖, 糖尿病 患者。
1、苏子叶还可以发汗解表:以发散风寒为主,适用于恶寒重,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的风寒表证。
2、养胃:暖胃,治疗胃寒症。
3、化痰止咳: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局部炎症治愈,并能解除局部痒感,从而阻断咳嗽反射。能稀释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的黏稠度,使之易咳出,有利于止咳和祛痰
4、纤维素可以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 大便 干燥。可以润滑肠道,刺激排便。保持肠内粪便湿润,以利通便。
苏子叶药用选方
1、苏子叶治金疮出血:嫩苏子叶、桑叶,同捣贴之。 (《永类钤方》)
2、苏子叶治咳逆短气:苏子叶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苏子叶汤)
3、苏子叶解食 鱼 、鳖中毒:苏子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
4、苏子叶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则行气安 安胎 ;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则发汗解肌;同芎、当归,则和血、散血;同 木瓜 、厚朴,则散湿解暑,治 霍乱 脚气;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肠;同 杏仁 、莱菔子,则消痰定喘。《纲目》
5、苏子叶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苏子叶子(炒)三两,萝卜子(炒)三两。为末,每服二钱,桑根白皮煎汤服,日二次。(《圣济总录》)
6、苏子叶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气滞,不思饮食:苏子叶茎(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大腹皮(锉)、旋覆花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焙)半两。上六味,细切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枣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圣济总录》苏橘汤)
7、苏子叶芳香气烈。 外开皮毛, 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今人恒以茎、叶、子三者分主各症。盖此物产地不同,形状亦别,多叶者其茎亦细,而茎干大者,则叶又少,故分析辨治,尤为精切。叶本轻扬,则风寒外感用之,疏散肺闭,宣通肌表,泄风化邪,最为敏捷。茎则质坚,虽亦中空,而近根处伟大丰厚,巨看径寸,则开泄里气用之,解结止痛,降逆定喘,开胃醒脾,固与开泄外感之旨不同。而子则滑利直下,降气消痰,止嗽润肺,又是别有意味。此今人选药之密,已与宋金元明不同,不可谓非药物学之进境者。《本草正义》
8、苏子叶治风热感冒:苏子叶、荆芥各15克,大青叶、四季青、鸭跖草各30克,加清水500毫升,浓煎,每日3--4次。
9、苏子叶用于感冒风寒:苏子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 陈皮 等同用。
10、苏子叶顺气、滑大便:苏子叶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 粥 食之。 (《济生方》苏子叶麻仁粥)
11、苏子叶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湿热脚气,凡属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丹溪治春分后湿热病,头痛身热,脊强目痛,鼻干口渴,每以此同葛根、白芷,入六神通解散,助其威风,发汗解肌,其病如扫。取其辛香,以治抑郁之气,停滞胸膈,八分心气饮,开心胸郁热神妙。如寒滞腹痛,火滞 痢疾 ,湿滞泄泻,少佐二、三分,从内略为疏表解肌最为妥当。参苏饮治虚人感冒风寒,方中一补一散,良有深意。如不遵其义,减去人参,或服之不应,或邪未散而正气先虚。《药品化义》
12、苏子叶治气喘咳嗽,食痞兼痰:苏子叶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吸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13、苏子叶治食蟹中毒:苏子叶煮汁饮之。(《金匮要略》)
14、苏子叶治蛇虺伤人:苏子叶捣汁饮之。(《千金方》)
15、苏子叶治 湿疹 :苏子叶30克,水煎浓汁泡洗患处;苏叶15克,冰片3克,共研细末,用香油调匀涂患处。
苏子叶用药禁忌
1、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苏子叶,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用苏子叶。《本草经疏》
2、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苏子叶。
3、苏子叶久服泄人真气。《本草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