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2:食物与情感
4543
一个令《舌尖上的中国2》主创团队不得不面对的尴尬事实是,与开播之前的热议相比,第一集《脚步》播出之后,在网络上居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讨论议题。
《脚步》的分集导演李勇大概在一年半之前接到了这个任务,他和其他7位导演一起,被总导演陈晓卿从全国各地召集来到北京,安置在莲花桥西路附近的两套公寓里。客人来的时候,李勇都习惯性地把房门掩起来,从缝隙里看,他的房间架着一张上下铺。客厅同样也是空落落的,几台电脑主机同时工作,发出相同频率的嗡嗡声。偌大的空间里本来只有一盏灯,接口的地方拉出一条电线延伸到另一边的吸顶灯,绝缘胶布贴得凹凸不平,趴在房顶上,像一道伤疤。
陈晓卿在会上下了命令,“只有第二季要比第一季好上四倍,才能得到相同的认可。”拍续集在哪里都是一件难事,尤其是这部在预期之外走红的纪录片。虽然有许多专家学者专门讨论过它受欢迎的原因,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对一部纪录片的关注远甚于 电视 剧或电影,本身的原因就非常复杂,更何况,两年前能抓住人心的要素,在两年之后是否还是一剂灵药?
“其实在分集导演接手之前,一部分的故事脉络已经整理出来了。”李勇进组最晚,其他导演挑了一遍,只剩下《脚步》这一集没有人选。《脚步》原来拟定的名字是《在路上》,有一点浪漫主义的片名,陈晓卿设想的是一种公路片的感觉,农耕文明下中国人安土重迁、勤力农亩的愿景与动荡环境迫于生存压力的颠沛流离之间的尖锐矛盾, 意外 地在食物中找到了平衡。那些走在路上的人们,胃是最缺乏安全感的,抽象的乡愁变成了风干晾晒的干货、腌腊和酱菜,无论周遭环境如何变化,也就有了一种临时的归属感。
拍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发现“路菜”讲不通了。这个概念随着交通的便利,已经慢慢淡出了普通人的生活,很多人并不知道路菜是什么,提上来就讲乡愁,又太过直白。“我们把‘路’变成了有纵深感的‘脚步’。人的迁徙,到远方劳作,来到艰险的地方去采集食材,他们的抱负、经历和命运流转,都是脚步;我们餐桌上的食材,有可能是来自很远的地方,比如北京餐桌上的广西空心菜,食材的运输和沟通,这属于食材自身的行走。”
李勇认为,这种食物流动可以放入更大的框架里进行思考,“如果从时间角度来看,一种食物从一个地方缓慢走到另一个地方,有可能经历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在新的寄居地也可能发展成新的食物文明。而置换成空间概念,你会发现很多地方都有相似的美食,而它们之间,是否会有前后或者因果关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