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老幼皆宜的滋补食谱

216

发布:2022-06-09 10:45:29  来自 傲世九天 觅知友会员

冬季天气寒冷,是进补的最佳季节。家里有老有小,应该做些什么滋补适合一家老少食用呢?看看小编推荐的冬季老幼皆宜的进补食谱吧。

说到“冬”,自然就会联想到冷。“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现在,人们常以凛冽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亦霜雪稀少,所以,在气候学上,不固定以“立冬”这天作为各地冬季的开始,而是以气温来划分季节,即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立冬时节的南方地区,仍处于“三秋”繁忙时期,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业已结束。气候条件适宜于油(油食品)菜移栽。生长期较短的小麦也要抓播种,因为立冬后期多有强冷空气侵袭,气温常有较大幅度下降,如果播后气温低,出苗缓慢,分孽不足,就会影响产量。红苕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生长已渐趋停止,应该及时收获。华南西北部个别年份立冬曾出现过早霜,更要早挖窖,免冻害。高原地区这时已是干季,湿度迅减,风速渐增,对森林火险必须高度警惕。

冬季老幼皆宜的滋补食谱

立冬是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于温暖,失去她万物无法生存。同样,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

补冬看地域,这里须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     狗肉    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     鱼    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     冰糖    为宜。

补冬也分人 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少年食品)重养,中年(中年食品)重调,老年(老年食品)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具体到餐桌上,下面为大家选择了男女老幼皆宜的温和而又易做的几款食疗方: 黑芝麻     粥    《本草纲木》: “配料”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黑芝麻炒熟研末备用,粳米洗净与黑芝麻入锅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成粥。 “功效”补益肝肾,滋养五脏。 注:本方更适于中老年体质虚弱者选用,并有预防早衰之功效。

虫草(虫草食品)蒸老鸭《本草纲目拾遗》: “配料”冬虫夏草(冬虫夏草食品)5枚、老雄鸭1只、黄酒、生姜、葱白、食     盐    各适量。 “做法”老鸭去毛、内脏,冲洗干净,放入水锅中煮开至水中起沫捞出,将鸭头顺颈劈开,放入冬虫夏草,用线扎好,放入大钵中,加黄酒、生姜、葱白、食盐、清水适量,再将大钵放入锅中,隔水蒸约2小时鸭熟即可。 “功效”补虚益精,滋阴助阳。 本方以虫草为主,助肾阳,益精血;以老鸭为辅,滋阴补虚。方中一偏于补阳,一偏于补阴,两者合用,共成补虚益精,滋阴助阳之权威药膳。 注:外感未清者不宜食用。

番茄砂糖藕: “配料”番茄2个、藕1节、砂糖适量。 “作法”番茄去皮,开水煮藕,两者一并放入盘中,撒上砂糖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生精止渴。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美食推荐:

  • 寿司怎么卷不会散掉选对原料是关键
    寿司怎么卷不会散掉1、米饭中加一些糯米想要寿司卷出来不易散米饭是关键,一般建议选择专用的寿司米黏性会比较好,如果家里没有也可以选择普通的大米,只不过可以在煮米饭的时候少量加一些糯米来增加黏性。2、米饭晾凉后再包煮好的米饭不宜马上放在海苔上,因为热气会让海苔
  • 医师公开科学减肥法五大重点持续六个星期效果惊人
    戒糖、淀粉质、零食及酒精医师表示首先要戒吃糖、淀粉质、零食及酒精类食物,包括水果。因这些食物被消化后会立即变成葡萄糖,血糖会即时提高,立即增加胰岛素分泌,所以容易累积脂肪。多摄取蛋白质及脂肪类食物油其实对身体很重要,而且必须靠
  • 贫血补铁,千万要注意这9件事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贫血症,世界卫生组织将其与维生素A缺乏病、缺钙、蛋白质-能量不足一起列为全球四大营养性疾病。缺铁不仅会影响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合成,还会使体内某些酶活性降
  • 产后贫血:六款药膳来调理
    产后贫血是大多数新妈妈的通病,对于贫血现象不太严重的现象,其实通过饮食调理就很好,本文就对此推荐六款药膳,可以有效的调理产后贫血,一起来看看吧。1、归芪炖鸡母鸡一只(宰杀去内脏),当归30克,黄芪lOO克(纳入鸡腹内),加水适
  • 儿童香菇的做法大全
    儿童香菇的做法:香菇肉末豆腐材料:豆腐1块、猪肉末100g、香菇5朵、油适量、盐适量、干辣椒适量、小葱适量、姜适量、酱油适量、淀粉适量、辣椒油适量。做法:1、准备好原材料。2、豆腐放
  • 西瓜热量是多少吃西瓜真的不会发胖吗
    西瓜热量是多少100克西瓜的热量是25卡左右,如果你一次吃半个西瓜(瓜瓤重约四五斤),产生的热量大约是680卡,可以相当于三碗米饭。食用一个重约1680克的西瓜,需要慢跑62.7分钟来消耗。1块西瓜(250.0克,可食部分140.0克)36大卡1个(中)西
  • 龙鹿胶囊可以长期吃吗
    龙鹿胶囊可以长期吃吗龙鹿胶囊不建议长期吃。龙鹿胶囊虽然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副作用较小,但不代表没有,任何药品都不适宜长期服用,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副作用是药物固有的,不可避免的,但是危害不大。而毒性作用危害很大,是可以避免的,长期服用
  • 两性养生:14道男人壮阳菜谱推荐
    男人吃什么壮阳呢?亲亲宝贝小编在这里推荐14道壮阳菜谱,让你们的性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一、西红柿炒鸡蛋、鸡蛋羹、早餐煎蛋原材料揭秘:鸡蛋——“激情复原剂”激情过后,多吃鸡蛋可以补充消耗的体力和
  • 吃凉皮、凉粉、凉面等于吃糖?教你3招吃出营养和清爽
    夏日炎炎,炎炎夏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慨:我和烤肉之间,只差一点孜然,如果说什么食物能够拯救在烈日下煎熬的灵魂,那一定是凉粉、凉面、凉皮……这些「凉」字辈的食物。不过,这些东西吃了真的能「解暑」吗?吃了好不好,到底该怎么吃?今天为
  • 新鲜桂圆可以泡酒吗需要去核吗
    新鲜桂圆可以泡酒吗新鲜桂圆可以泡酒。新鲜桂圆营养价值甚高,富含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其中尤以含维生素P量多,对中老年人而言,有保护血管,防止血管硬化和脆性的作用。新鲜桂圆泡酒,酒
  • 妈咪夏季饮食的注意事项
    孕妈咪的饮食习惯很重要,在炎热的夏季更是如此,那么下面就由亲亲宝贝网的专家为您推荐一下关于注意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注意饮食规律,按时进餐,少食零食、油炸等食品。少吃盐和盐渍制品、刺激性大的食品。母亲不吸烟、饮酒
  • 孕妇去胎毒吃什么好这样吃最靠谱
    1、怀孕最后三个月就要吃一点三丫苦凉茶下下火。2、用玉米连须煲水喝,可以放上一点冰糖,就可以防止小孩出生后黄疸症,至少一星期一两次,要喝几次。
  • 桂圆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桂圆是我们把龙眼去皮去核后晒干而成,龙眼和桂圆都具有补血益气的功效。桂圆相对于龙眼,有更多的吃法,因此,功效和作用也不能小看喔。桂圆肉的功效有哪些?桂圆肉性温味
  • 三岁宝宝补血食谱大全
    三岁宝宝补血食谱:海带鸭血汤原料:水发海带50克、鸭血500毫升、原汁鸡汤1000毫升做法:1、先将水发海带洗净,切成2厘米的长条,再切成菱形片,放入碗中以备用。2、将鸭血加精盐少
  • 孕妇吃草莓有什么好处
    草莓酸酸甜甜,是很多女生的心头好。但是怀孕的女性可以吃草莓吗?答案是肯定的。孕妇吃草莓还有一定的功效喔,一起来看看吧。女性怀孕后,胎盘分泌一种绒毛促性腺激素,可抑制胃酸的分泌致使消化酶降低,导致孕
  • 消渴灵片能长期服用吗
    消渴灵片能长期服用吗消渴灵片不建议长期服用。消渴灵片是中成药,属于纯中药制剂,主要由地黄,五味子,麦冬,牡丹皮,黄芪,黄连,茯苓,红参,天花粉,石膏,枸杞子等多种中药制成。因此副作用很小,但并不代表没有,是药三分毒,消渴
  • 如何选购安全合格的酱腌菜
    如何才能选购安全美味的酱腌菜呢?酱腌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腌制成功,我们应该如何在众多的品牌中,采购合格的酱腌菜呢?广东省质监局昨天发出的通报共涉及酱腌菜、蜜饯等9类食品生产环节的定期抽样检验情况,其中,抽检的17批次酱腌菜样品中不合格1批次。如何才
  • 燕麦促进排毒宝宝可当辅食食用
    不过,有些妈咪就愁了:燕麦好是好,但是口感粗糙,我家宝宝并没有非常喜欢。其实,燕麦也是可塑性很高的食材。小编今天就给妈咪们介绍燕麦的美味吃法,丰富、好看,让宝宝爱上燕麦好滋味。燕麦宝宝排毒好选择1-3岁幼儿期
  • 高血压如何治疗?高血压膳食的注意事项
    我们都知道高血压患者,膳食调理是最有利于促进病情好转的。因此,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脂肪、胆固醇、食盐量和糖分等等。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在膳食上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在高血压的膳食调理上,总的原则是适量控制能量及食盐量,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
  • 螃蟹哪些人不宜吃12类禁忌人群千万别吃
    螃蟹哪些人不宜吃:肝炎患者肝炎患者不宜食螃蟹。肝炎病人由于胃黏膜水肿、胆汁分泌失常、消化机能减退,而蟹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易消化吸收,往往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腹胀、呕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