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菁的营养价值
2356
蔓菁,又名芜菁又称葑(feng),俗称大头菜,又叫九英菘、合掌菜、结头菜、芣蓝、芥蓝、擘蓝,茄连、撤蓝、玉蔓青等。因形似盘状,南方人也称盘菜。蔓菁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尚书·禹贡》就有:“包匦菁茅。”其注云:“菁,蔓菁也。”疏云:“即今之蔓菁也。”的记录。北魏农学巨著《齐民要术》有蔓菁篇:“蒸干芜青根法:作汤净洗芜请青根,融着一解瓮子中,以苇获塞瓮里以蔽口,合著釜上,系都带,以干牛粪燃火,竟夜蒸之,粗细均熟。” 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蔓菁根长而白,其味立苦而短,茎粗,叶大而厚广阔。夏初起台,开黄花,四出如芥。结角亦如芥,其子均园,亦似芥而紫赤色。六月种者,根大而叶蠹,八月种者,叶美而根小。惟七月初种者根叶俱良。。..。..削净为菹,甚佳。今燕京人以瓶腌藏,谓之‘闭瓮菜’。”
蔓菁个头娇小带着鲜艳的皮,类似萝卜圆润,根细无筋,辛辣味浓,质地脆嫩,口嚼无渣,所以古时蔓菁还曾被用来当作主食。《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就称蔓菁为“菜之美肴”。《后汉书·桓帝纪》记载:“永兴二年六月(公元一五四年)蝗灾为害,诏令所伤郡国种芜菁以助人食。”因为蔓菁的纤维比较萝卜粗而绵软,故更可疗饥。《广群芳谱·蔬谱》说:“人久食蔬,无谷气即有菜色,食蔓菁者独否。四时皆有,四时可食。春食苗;初夏食心,亦谓之台;秋食茎;秋冬食根。数口之家,能莳百本,亦可终岁足蔬。子可打油,燃灯甚明。每亩根叶可得五十石,每三石可当米一石,是一亩可得米十五、六石,则三人卒岁之需也。”
据说蔓菁来春开花结籽,籽可榨油,是栽培型油菜的原始祖先。汉代称蔓菁为“芸苔”,或称“胡菜”,民间广为种植。东汉人服虔《通俗文》载有:“芸苔谓之胡菜。”《农政全书》说:“胡菜,羌、陇、氐、胡多种此菜。”
苏东坡是公认的我国古代美食家,他抱着饮食三条原则:“一曰安份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创作了“东坡羹”名菜。他的《东坡羹赋》载: “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想若蔓菁、若萝菔、若莽,揉洗去汁,下菜汤中,人生米为惨,人少生姜,以油碗覆之其上。炊饭如常法,饭熟,羹亦烂可食。”东坡先生通达如此,已超过饮食的境界了。难怪他在《春菜》诗中吟唱蔓菁:“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减,烂蒸香穿白鱼肥,醉点青蒿凉饼滑。。..。..”尤其他那一曲《忆江南》:“。..。..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讲的都是心情了。其中的淡安与平和,更是多了几分舒惬的雅韵。人和大自然,原来是可以那样的物我相亲,任运自在,泯然无间,尽善尽美。
“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唐诗人韩愈的诗句,说尽了蔓菁的风韵。还有唐诗人元稹《村花晚》诗:“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村中女儿争摘将,插刺头鬓相夸张。”蔓菁的朴素和静谧如原野上柔柔春风,把心田的绿意,生命的新鲜吹拂着,永远是那样至真至纯,轻舞飞扬。真的要远离城市的喧嚣,俗事的缠绕。“最高峰顶有人家,冬种蔓菁春采茶。长笑江头来往客,冷风寒雨宿天涯。(明人杨慎诗)”咬住蔓菁,品尝平淡,将免除烦恼,荡涤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