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南京市 [切换城市]
本名孙武
别称孙子、孙武子、兵圣
字号长卿
所处时代春秋齐国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齐国乐安(今山东省惠民县)
出生时间约公元前545年
去世时间约公元前480年
主要作品《孙子兵法》
主要成就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显名诸侯;著《孙子兵法》,成为兵家之祖
学派兵家
追尊沪渎侯(北宋)
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与伍员商议,准备向西进兵。这时,伍员“七荐孙子”,使得阖闾同意了接见孙武。在隐居时,孙武已经写成《孙子兵法》。他带着自己所著的兵法来见吴王,阖闾暗自赞叹。吴王任命孙武为吴将,并常常与孙武探讨各种各样的军事及政治问题,都能获得满意的答案。
到前508年(吴王阖闾七年),吴国采用孙子“伐交”的战略,策动桐国,使其叛楚。然后,又使舒鸠氏欺骗楚人说:“楚若以师临吴,吴畏楚之威势,可代楚伐桐。”十月,吴军乘楚人不备击败楚师于豫章;接着又攻克巢,活捉楚守巢大夫公子繁。
到前506年(吴王阖闾九年),吴军采取孙子”因粮于敌”的策略,吃了楚人的食物而继续追赶。最后在孙武、伍员的直接指挥下,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工夫,就攻入了楚都郢。
阖庐去世后,由夫差继位,他立志要报仇雪恨。孙武、伍员等大臣继续辅佐夫差,努力积蓄钱粮,充实府库,制造武器,扩充军队,经过三年,吴的国力得到恢复。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进攻吴国。吴军由伍员、孙武策划,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点上火把,向越军袭击,越军很快大败。接连吃了几次败仗后,勾践只得向吴屈辱求和。
飘然高隐
在孙武的晚年,他的至交好友伍员被夫差杀死。伍员被杀时,孙武已经五十多岁,他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伍员被杀后不久,孙武可能也因忧国忧民和郁郁不得志而谢世了,他的卒年当在公元前480年左右。从退隐到寿终,孙武一直没有离开吴国,死后则葬于吴都郊外。
也有史书记载说他是被杀而死,可能是因与伍员一起进谏,激怒了夫差而惨遭杀害,或者是由于作为伍员的好友,被夫差迁怒而被杀害。
孙武被吴王任命为大将后,不但为励精图治的吴王治军讲武,勾画富国强兵的蓝图,而且为吴国的兼并战争立下了卓越的战功。从周敬王八年(前512年)被吴王任命为大将,到周敬王三十八年,孙武在吴国活动了30年,为吴国的强盛和称霸中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孙武著有中国最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孙武的一些军事观点和治军思想,为后世的军事家传诵和应用,它是我国军事史上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孙武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以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预测战争胜负主要就是分析以上这些条件如何。孙武不仅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强调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对立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
正是因为孙武在军事科学这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和总结出了异常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确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被并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颗明亮的星体。孙武的军事理论并非没有缺点、错误的东西,但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见识深深影响了后世,受到古今中外军事家的广泛推崇。
孙武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等。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北宋朝廷追尊孙武为“沪渎侯”。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孙武。
孙武和他的军事思想享誉古今、蜚声中外,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在世界军事史上亦有着极高的地位。
《尉缭子》:“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史记》:“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
《汉书·刑法志》:“孙武、阖庐,世之善用兵者也。知或学其法者,战必胜;不晓什伯之陈,不知击刺之术者,强使之军,军覆师败,无其法也。”
《孙子十家注》:“圣人之用兵,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吾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上也。百战百胜者,中也。深沟高垒以自守者,下也。以是较量,孙武著书,三等皆具焉。”
《樊川文集》:“其孙子所著十三篇,自武死后凡千岁,将兵者有成者、有败者,勘其事迹,皆与武所著书一一相抵当,犹印圈模刻,一不差跌。”
《三苏策论 孙武论》:“古之言兵者,无出于孙子矣。利害之相权,奇正之相生,战守攻围之法,盖以百数,虽欲加之而不知所以加之矣。”
《明实录》:“以朕观之,武之书杂出于古之权书,特未纯耳。其曰‘不仁之至’、‘非胜之主’,此说极是。盖武之书必有所授,而武之术则不能尽如其书也。”
戚继光:“愚尝读孙武书,叹曰:兵法其武库乎!用兵其取诸库之器乎!兵法其药肆乎!用兵其取诸肆之材乎!...数年间余承乏浙东,乃知孙武之法,纲领精微莫加矣。第于下手详细节目,无一及焉,犹禅者上乘之教也。”
故里
孙武的故里问题,前人已有成说,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孙子武者,齐人也”。史学界至今仍有争议,广饶说、惠民说、博兴说、临淄说并存。今人在探究孙子故里的过程中,对孙子故里的定位出现了“祖居地”与“出生地”的分歧。
持“乐安说”者以“祖居地”为故里,依据孙武的祖父孙书“食采于乐安”,而认定乐安就是孙武的故里。持“非乐安说”者以“出生地”为故里,认为“出生并长期生活的地方即为故里”。从而依据《史记》《左传》等典籍提供的史料,得出孙武出生在前,孙书“食采于乐安”在后的结论,论证孙武的故里不可能在乐安。
惠民说
1987年,编纂《惠民县志·人物志》,惠民县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了孙子故里的考证工作并成立了专门孙子研究筹备小组。经过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北京大学专家查阅有关正史,认定孙子故里在惠民县这一传统成说是确凿无疑的。1989年5月22日至25日由惠民县人民政府召开首届“孙子兵法国际学术讨论会”。此后历届举办的《孙子兵法》国际学术研讨会,惠民县都以孙子故里的身份受邀与会。
惠民县的说法一直存在。但直到1989年开始广饶县召集专家开始研究孙武,并且开始与惠民县争夺孙子故里的称号。
央视“好客山东”广告中,出现 孙子故里-生态滨州 。孙子故里可见是山东滨州的名片之一。
惠民县辖区内有孙子兵法城、武圣园、孙子故园3家旅游景区。
广饶说
东营市成立后通过考证和新发现的史料,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先秦齐国乐安地面主体在今广饶县;古济水、时水故道主流区域在广饶县并由此入海;乐安故城在广饶县城北近30里之草桥村;与齐国乐安邑为同一地面的东汉至隋代的青州乐安郡(孙氏郡姓出处)治所亦在广饶县。故孙武故里乐安在广饶县信而有据。
乐安说
所依据的史料最重要的有两则:一是唐朝元和年间林宝编纂的《元和姓纂》孙姓条下的“乐安,孙武之后,汉有宾、硕,魏有清河太守孙焕,晋有孙顗,避地于魏,故属乐安,因家焉”的记述。二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二子:桓、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凭,字起宗,齐卿。凭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前则被认为是关于孙武故里的最早记载,后则被认为是证明孙武故里在乐安的“铁证”,此后许多关于孙武的介绍多以此说称其为“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
没有人能证明乐安的真正范围在哪,所以说孙武的故里具体在惠民县还是广饶县无法考证。
临淄说
据《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和《山东通志》知,孙武的祖父陈文子家居临淄鱼里。若按现代意义上的故里概念而论,临淄鱼里即是孙武故里。
死因
孙武终老说的最早依据就是《唐太宗李卫公问 对》所记载的:“若张良、范蠡、孙武,脱然高引,不知所往。”其后《曲品校录·能品》也说:“孙子十三篇,兴吴,吴几霸矣。功成身隐,盖不欲为胥江之怒涛耳。”而且,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东汉《越绝书·记吴·地传》明确记载:今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巫门外大冢,吴王客齐孙武冢也,去县十里”。那么孙武显然是飘然高隐,终老吴地了。
关于孙武的结局,也有的史书说他是被杀戮而死的。《汉书·刑法志》称:"孙、吴、商、白之徒,皆身诛戮于前,而功灭亡于后。"颜师古注"诛戮"的人名云:"孙武、孙膑、吴起、商鞅、白起也。"唐李筌《太白阴经·善师篇》亦承袭其说,谓"孙、吴、韩、白之徒,皆身被刑戮,子孙不传于嗣"。此说把孙武与吴起、商鞅、韩非、白起并列在一起,可知他晚年的景况必然不妙。在伍员被杀以后,孙武可能受到牵连。他或者因与伍员同样诤谏,激怒了夫差而遭不幸,或者就因为他是伍员的知友,夫差诛杀伍员后迁怒于他。不过,孙武被"诛戮"之说始见于《汉书·刑法志》。《史记》本传既没有记载,《汉书》也未言其原委和出处,故这个说法还可存疑。
孙武一生的著作,主要是兵法十三篇,号为《孙子兵法》,共计五千余字。除此之外,孙武还有一些论兵法的著作。不过由于它们游离于十三篇之外,所以后来大多失传了。
《孙子兵法》阐述了战争中制胜敌人的规律,军队应该怎样组织和建设,作战时必须遵循的战略原则,临阵击敌的战术技巧,一些特殊的战斗方法,以及军队的后勤工作等,《孙子兵法》短短的13篇5000字,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汉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收到后人的广泛推崇。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全世界有数千种关于《孙子兵法》的刊印本。不少国家的军校把它列为教材。
孙武墓
位于今苏州市相城区元和镇境内,即历史记载的孙武墓所在地。苏州是孙武的第二故乡和功成名就之地,相城区更是孙武的归隐终老之地。据《越绝书》、《皇览》、《舆地纪胜》、《天下名胜志》、《吴门表隐》以及《吴县志》等文献资料记载和考证,孙武墓位于相城区,这也得到了海内外学术专家及孙武后裔的认可。2005年5月,相城区人民政府建了孙武墓园,供后人瞻仰、朝圣。
孙武子亭
孙武子亭位于苏州市虎丘山,伫立在剑池东侧高阜上,和虎丘塔遥遥相望。亭子的基座、亭栏和亭柱的材质,均选用苏州金山地区所产的花岗岩,俗称“金山石”。陡直的亭顶,覆以“苏式”瓦,飞檐翘角,造型奇美,与四周的环境十分和谐统一。
据清代《孙武子祠堂碑记》记载,虎丘旧有孙武子祠,吴地百姓历代在此地祭祀,香火不断,后来祠被毁。
1955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出资重新修葺虎丘名胜,孙武子亭成为首批恢复的名胜景点之一。由于原来的孙武子祠遗址不详,经过反复考察论证,在现址重建孙武子亭。“文化大革命”期间,孙武子亭受到损害。1984年,孙武子亭又修葺一新。
孙武祠
1991年,广饶县聘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了一组仿宋式的建筑群体,占地约7000㎡。它以南宋关帝庙大殿为依托,在其前侧中轴线和右侧共建有3个院落,整个建筑古朴典雅,蔚为壮观。1992年,整个建筑群体完工,并定名为广饶县孙武祠。1993年4月,广饶县孙武祠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
孙武祠前院正中是一尊孙武汉白玉石雕像,该像是由青岛工艺美术学院谭国信教授创意制作的,像高3.2米,孙武手持兵书,腰挎宝剑,睿目远眺,俨然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正在指挥千军万马鏖战沙场。
孙子兵法城
中国孙子兵法城是以具有千年历史的宋代古城遗址为依托而修建的华夏兵学第一圣殿。她地处孙子故里山东省惠民县的西北隅,位于惠民县孙子文化区内,共分为八大景区,总投资5亿元,面积达7200亩,建筑面积1100亩。是面积最大的关于武圣孙武的景点。孙子兵法城始建于2002年10月,2006年全线竣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孙子故园
孙子故园为一园林式建筑群,位于山东省惠民县城文化区内,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军事家、“兵学鼻祖”孙武而在原孙氏宗祠旧址上扩建而成的一处园林式仿古建筑群。
训女兵
孙子晋见吴王之后,呈上所著兵书十三篇。吴王看后,赞不绝口。为考察孙子的统兵能力,吴王挑选了100多名宫女由孙子操练。孙武把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同时指派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担任军吏,负责执行军法。但宫女们不听号令,捧腹大笑,队形大乱。孙武便召集军吏,根据兵法,斩两位队长。吴王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姬,马上派人传命说:寡人已经知道将军能用兵了。没有这两个美人侍候,寡人吃饭也没有味道。请将军赦免她们。孙武毫不留情地说:“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孙武执意杀掉了两位队长,任命两队的排头充当队长,继续练兵。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众宫女前后左右,进退回旋,跪爬滚起,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阖闾失去爱姬,心中不快。孙武便亲见阖闾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听了孙武的解释,吴王阖闾怒气消散,便拜孙武为将军。在孙武的训练下,吴军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传家酒
公元前506年,武率军出奇不意,逆淮而上,直插汉水,意取楚都。然,隔岸观之,敌众我寡,六万吴军千里奔袭,疲态日现,军心日糜。武察,计上心来。
一日,大战将至,武唤自酿美酒列于军前,顿酒香四溢,沁人心脾。军士大喜。武命全军皆品之。闻其香,酒兴大起。品其妙,数日之劳顿尽消也。军心大振。见状,武命人撤去美酒,正色道,此等美酒,及天降甘霖,待吾军完胜,方可痛饮之!翌日,鼓声四起,吴军势如猛虎,五败楚军,终攻破郢城,大胜而归。武将此美酒,战车载之。与楚域大宴全军。此后,武每胜必赐此美酒于军士。更将此酒作为贡品,献于吴王阖闾。王大喜,惊为天露。后,此酒因武而得名,孙武传家酒后人称其“孙武宴”。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本名孙武
别称孙子、孙武子、兵圣
字号长卿
所处时代春秋齐国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齐国乐安(今山东省惠民县)
出生时间约公元前545年
去世时间约公元前480年
主要作品《孙子兵法》
主要成就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显名诸侯;著《孙子兵法》,成为兵家之祖
学派兵家
追尊沪渎侯(北宋)
军旅生涯
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与伍员商议,准备向西进兵。这时,伍员“七荐孙子”,使得阖闾同意了接见孙武。在隐居时,孙武已经写成《孙子兵法》。他带着自己所著的兵法来见吴王,阖闾暗自赞叹。吴王任命孙武为吴将,并常常与孙武探讨各种各样的军事及政治问题,都能获得满意的答案。
到前508年(吴王阖闾七年),吴国采用孙子“伐交”的战略,策动桐国,使其叛楚。然后,又使舒鸠氏欺骗楚人说:“楚若以师临吴,吴畏楚之威势,可代楚伐桐。”十月,吴军乘楚人不备击败楚师于豫章;接着又攻克巢,活捉楚守巢大夫公子繁。
到前506年(吴王阖闾九年),吴军采取孙子”因粮于敌”的策略,吃了楚人的食物而继续追赶。最后在孙武、伍员的直接指挥下,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工夫,就攻入了楚都郢。
阖庐去世后,由夫差继位,他立志要报仇雪恨。孙武、伍员等大臣继续辅佐夫差,努力积蓄钱粮,充实府库,制造武器,扩充军队,经过三年,吴的国力得到恢复。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进攻吴国。吴军由伍员、孙武策划,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点上火把,向越军袭击,越军很快大败。接连吃了几次败仗后,勾践只得向吴屈辱求和。
飘然高隐
在孙武的晚年,他的至交好友伍员被夫差杀死。伍员被杀时,孙武已经五十多岁,他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伍员被杀后不久,孙武可能也因忧国忧民和郁郁不得志而谢世了,他的卒年当在公元前480年左右。从退隐到寿终,孙武一直没有离开吴国,死后则葬于吴都郊外。
也有史书记载说他是被杀而死,可能是因与伍员一起进谏,激怒了夫差而惨遭杀害,或者是由于作为伍员的好友,被夫差迁怒而被杀害。
贡献
孙武被吴王任命为大将后,不但为励精图治的吴王治军讲武,勾画富国强兵的蓝图,而且为吴国的兼并战争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从周敬王八年(前512年)被吴王任命为大将,到周敬王三十八年,孙武在吴国活动了30年,为吴国的强盛和称霸中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孙武著有中国最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孙武的一些军事观点和治军思想,为后世的军事家传诵和应用,它是我国军事史上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孙武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以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预测战争胜负主要就是分析以上这些条件如何。孙武不仅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强调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对立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
正是因为孙武在军事科学这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和总结出了异常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确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被并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颗明亮的星体。孙武的军事理论并非没有缺点、错误的东西,但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见识深深影响了后世,受到古今中外军事家的广泛推崇。
评价
孙武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等。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北宋朝廷追尊孙武为“沪渎侯”。
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孙武。
孙武和他的军事思想享誉古今、蜚声中外,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在世界军事史上亦有着极高的地位。
《尉缭子》:“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史记》:“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
《汉书·刑法志》:“孙武、阖庐,世之善用兵者也。知或学其法者,战必胜;不晓什伯之陈,不知击刺之术者,强使之军,军覆师败,无其法也。”
《孙子十家注》:“圣人之用兵,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吾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上也。百战百胜者,中也。深沟高垒以自守者,下也。以是较量,孙武著书,三等皆具焉。”
《樊川文集》:“其孙子所著十三篇,自武死后凡千岁,将兵者有成者、有败者,勘其事迹,皆与武所著书一一相抵当,犹印圈模刻,一不差跌。”
《三苏策论 孙武论》:“古之言兵者,无出于孙子矣。利害之相权,奇正之相生,战守攻围之法,盖以百数,虽欲加之而不知所以加之矣。”
《明实录》:“以朕观之,武之书杂出于古之权书,特未纯耳。其曰‘不仁之至’、‘非胜之主’,此说极是。盖武之书必有所授,而武之术则不能尽如其书也。”
戚继光:“愚尝读孙武书,叹曰:兵法其武库乎!用兵其取诸库之器乎!兵法其药肆乎!用兵其取诸肆之材乎!...数年间余承乏浙东,乃知孙武之法,纲领精微莫加矣。第于下手详细节目,无一及焉,犹禅者上乘之教也。”
争议
故里
孙武的故里问题,前人已有成说,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孙子武者,齐人也”。史学界至今仍有争议,广饶说、惠民说、博兴说、临淄说并存。今人在探究孙子故里的过程中,对孙子故里的定位出现了“祖居地”与“出生地”的分歧。
持“乐安说”者以“祖居地”为故里,依据孙武的祖父孙书“食采于乐安”,而认定乐安就是孙武的故里。持“非乐安说”者以“出生地”为故里,认为“出生并长期生活的地方即为故里”。从而依据《史记》《左传》等典籍提供的史料,得出孙武出生在前,孙书“食采于乐安”在后的结论,论证孙武的故里不可能在乐安。
惠民说
1987年,编纂《惠民县志·人物志》,惠民县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了孙子故里的考证工作并成立了专门孙子研究筹备小组。经过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北京大学专家查阅有关正史,认定孙子故里在惠民县这一传统成说是确凿无疑的。1989年5月22日至25日由惠民县人民政府召开首届“孙子兵法国际学术讨论会”。此后历届举办的《孙子兵法》国际学术研讨会,惠民县都以孙子故里的身份受邀与会。
惠民县的说法一直存在。但直到1989年开始广饶县召集专家开始研究孙武,并且开始与惠民县争夺孙子故里的称号。
央视“好客山东”广告中,出现 孙子故里-生态滨州 。孙子故里可见是山东滨州的名片之一。
惠民县辖区内有孙子兵法城、武圣园、孙子故园3家旅游景区。
广饶说
东营市成立后通过考证和新发现的史料,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先秦齐国乐安地面主体在今广饶县;古济水、时水故道主流区域在广饶县并由此入海;乐安故城在广饶县城北近30里之草桥村;与齐国乐安邑为同一地面的东汉至隋代的青州乐安郡(孙氏郡姓出处)治所亦在广饶县。故孙武故里乐安在广饶县信而有据。
乐安说
所依据的史料最重要的有两则:一是唐朝元和年间林宝编纂的《元和姓纂》孙姓条下的“乐安,孙武之后,汉有宾、硕,魏有清河太守孙焕,晋有孙顗,避地于魏,故属乐安,因家焉”的记述。二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二子:桓、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凭,字起宗,齐卿。凭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前则被认为是关于孙武故里的最早记载,后则被认为是证明孙武故里在乐安的“铁证”,此后许多关于孙武的介绍多以此说称其为“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
没有人能证明乐安的真正范围在哪,所以说孙武的故里具体在惠民县还是广饶县无法考证。
临淄说
据《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和《山东通志》知,孙武的祖父陈文子家居临淄鱼里。若按现代意义上的故里概念而论,临淄鱼里即是孙武故里。
死因
孙武终老说的最早依据就是《唐太宗李卫公问 对》所记载的:“若张良、范蠡、孙武,脱然高引,不知所往。”其后《曲品校录·能品》也说:“孙子十三篇,兴吴,吴几霸矣。功成身隐,盖不欲为胥江之怒涛耳。”而且,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东汉《越绝书·记吴·地传》明确记载:今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巫门外大冢,吴王客齐孙武冢也,去县十里”。那么孙武显然是飘然高隐,终老吴地了。
关于孙武的结局,也有的史书说他是被杀戮而死的。《汉书·刑法志》称:"孙、吴、商、白之徒,皆身诛戮于前,而功灭亡于后。"
颜师古注"诛戮"的人名云:"孙武、孙膑、吴起、商鞅、白起也。"
唐李筌《太白阴经·善师篇》亦承袭其说,谓"孙、吴、韩、白之徒,皆身被刑戮,子孙不传于嗣"。此说把孙武与吴起、商鞅、韩非、白起并列在一起,可知他晚年的景况必然不妙。在伍员被杀以后,孙武可能受到牵连。他或者因与伍员同样诤谏,激怒了夫差而遭不幸,或者就因为他是伍员的知友,夫差诛杀伍员后迁怒于他。不过,孙武被"诛戮"之说始见于《汉书·刑法志》。《史记》本传既没有记载,《汉书》也未言其原委和出处,故这个说法还可存疑。
著作
孙武一生的著作,主要是兵法十三篇,号为《孙子兵法》,共计五千余字。除此之外,孙武还有一些论兵法的著作。不过由于它们游离于十三篇之外,所以后来大多失传了。
《孙子兵法》阐述了战争中制胜敌人的规律,军队应该怎样组织和建设,作战时必须遵循的战略原则,临阵击敌的战术技巧,一些特殊的战斗方法,以及军队的后勤工作等,《孙子兵法》短短的13篇5000字,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汉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收到后人的广泛推崇。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全世界有数千种关于《孙子兵法》的刊印本。不少国家的军校把它列为教材。
建筑
孙武墓
位于今苏州市相城区元和镇境内,即历史记载的孙武墓所在地。苏州是孙武的第二故乡和功成名就之地,相城区更是孙武的归隐终老之地。据《越绝书》、《皇览》、《舆地纪胜》、《天下名胜志》、《吴门表隐》以及《吴县志》等文献资料记载和考证,孙武墓位于相城区,这也得到了海内外学术专家及孙武后裔的认可。2005年5月,相城区人民政府建了孙武墓园,供后人瞻仰、朝圣。
孙武子亭
孙武子亭位于苏州市虎丘山,伫立在剑池东侧高阜上,和虎丘塔遥遥相望。亭子的基座、亭栏和亭柱的材质,均选用苏州金山地区所产的花岗岩,俗称“金山石”。陡直的亭顶,覆以“苏式”瓦,飞檐翘角,造型奇美,与四周的环境十分和谐统一。
据清代《孙武子祠堂碑记》记载,虎丘旧有孙武子祠,吴地百姓历代在此地祭祀,香火不断,后来祠被毁。
1955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出资重新修葺虎丘名胜,孙武子亭成为首批恢复的名胜景点之一。由于原来的孙武子祠遗址不详,经过反复考察论证,在现址重建孙武子亭。“文化大革命”期间,孙武子亭受到损害。1984年,孙武子亭又修葺一新。
孙武祠
1991年,广饶县聘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了一组仿宋式的建筑群体,占地约7000㎡。它以南宋关帝庙大殿为依托,在其前侧中轴线和右侧共建有3个院落,整个建筑古朴典雅,蔚为壮观。1992年,整个建筑群体完工,并定名为广饶县孙武祠。1993年4月,广饶县孙武祠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
孙武祠前院正中是一尊孙武汉白玉石雕像,该像是由青岛工艺美术学院谭国信教授创意制作的,像高3.2米,孙武手持兵书,腰挎宝剑,睿目远眺,俨然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正在指挥千军万马鏖战沙场。
孙子兵法城
中国孙子兵法城是以具有千年历史的宋代古城遗址为依托而修建的华夏兵学第一圣殿。她地处孙子故里山东省惠民县的西北隅,位于惠民县孙子文化区内,共分为八大景区,总投资5亿元,面积达7200亩,建筑面积1100亩。是面积最大的关于武圣孙武的景点。孙子兵法城始建于2002年10月,2006年全线竣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孙子故园
孙子故园为一园林式建筑群,位于山东省惠民县城文化区内,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军事家、“兵学鼻祖”孙武而在原孙氏宗祠旧址上扩建而成的一处园林式仿古建筑群。
轶事
训女兵
孙子晋见吴王之后,呈上所著兵书十三篇。吴王看后,赞不绝口。为考察孙子的统兵能力,吴王挑选了100多名宫女由孙子操练。孙武把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同时指派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担任军吏,负责执行军法。但宫女们不听号令,捧腹大笑,队形大乱。孙武便召集军吏,根据兵法,斩两位队长。吴王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姬,马上派人传命说:寡人已经知道将军能用兵了。没有这两个美人侍候,寡人吃饭也没有味道。请将军赦免她们。孙武毫不留情地说:“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孙武执意杀掉了两位队长,任命两队的排头充当队长,继续练兵。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众宫女前后左右,进退回旋,跪爬滚起,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阖闾失去爱姬,心中不快。孙武便亲见阖闾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听了孙武的解释,吴王阖闾怒气消散,便拜孙武为将军。在孙武的训练下,吴军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传家酒
公元前506年,武率军出奇不意,逆淮而上,直插汉水,意取楚都。然,隔岸观之,敌众我寡,六万吴军千里奔袭,疲态日现,军心日糜。武察,计上心来。
一日,大战将至,武唤自酿美酒列于军前,顿酒香四溢,沁人心脾。军士大喜。武命全军皆品之。闻其香,酒兴大起。品其妙,数日之劳顿尽消也。军心大振。见状,武命人撤去美酒,正色道,此等美酒,及天降甘霖,待吾军完胜,方可痛饮之!翌日,鼓声四起,吴军势如猛虎,五败楚军,终攻破郢城,大胜而归。武将此美酒,战车载之。与楚域大宴全军。此后,武每胜必赐此美酒于军士。更将此酒作为贡品,献于吴王阖闾。王大喜,惊为天露。后,此酒因武而得名,孙武传家酒后人称其“孙武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