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杭州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范会国
出生日期1899
逝世日期1983
字秉钧
少年时代在家乡私塾读书,后毕业于广东省立琼崖中学。他勤奋好学,能诗善文,1920年以全岛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公费赴法国里昂大学深造。在法国学习期间,曾受教于法国科学院终身院士、国际数学会主席比加教授,获数学博士学位,后又以更优异的成绩获巴黎大学研究院数、理博士学位。毕业后受聘于该研究院工作。在此期间发表了大量有关“亚纯函数理论”的论文,并多次在比加教授亲自主持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为当时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争了光。
范会国的学术成就,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重视,许多大学纷纷聘请他回国任教。他怀着一片爱国之心和科学救国的思想于1930年回国,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后又兼任数学系主任。`
青年时代的范会国,在政治思想方面崇拜和追随孙中山。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他在法国加入国民党,并任国民党驻法总支部组织部部长,还曾作为驻法支部代表出席国民党的全国会议,先后结识了国民党各方人士,如胡汉民、于右任、孙科、何应钦、蔡元培等人。当时,象他这样年青的知识分子步入国民党上层是很少的。但1930年后,由于国民党统治集团贪污腐化,派别复杂,他对国民党逐渐冷淡。因此,国民党几次重新登记党员,他均没有登记,自动退出了国民党。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他一直辛勤工作,将全部精力贡献给祖国的科学、教育、出版事业。
解放前,范会国除在国立南京大学任教外,还在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大同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其中以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的时间最长。曾任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兼理学院院长等职。在此期间,他除任教和从事学术研究以外,还参加科技界的各种社会活动。在上海时,他是中国科学社永久会员,是该社刊物《科学》的常务编辑。他于1935年与全国其他著名数学家们一起,创建了中国数学会,他是第一届及以后各届中国数学会的常务理事(常务理事共2人),也是该会刊物《数学》杂志的主编之一。在旧社会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他为中国数学界的学术活动和研究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8年他应海南同仁的邀请回海南,为解决家乡第一所高等学府的师资、资金等问题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6月,他继任海南大学 第二届校长。作为一位学术造诣颇深和富有教学经验的学者应是胜任的,无奈此时海大已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学潮迭起,校园动荡,校务几乎停顿。范氏所能做的就是与梁大鹏到处奔走求助,企图维持海大于不坠。
1950年海南解放前夕,许多国民党要员动员他去国外任教,当时他已安排妻子和孩子去了香港,然而海南地下党组织也多次派员和来信,要他安心维持海大,以国家大业为重。他毅然留下来,同时立即电告妻子和孩子从香港返回海南。
海南解放后,他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冯白驹曾多次到他家中看望。解放不久,就聘他为海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委员。之后,他做为海南知识分子的代表参加了各种重要的政治活动。
后来,海大被撤销,组织上调他到海南师范学院任院长。此间他认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应该把主要精力用于科学研究上,行政领导工作应由党的干部去做。因此,在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中,他辞去海南师范学院院长等各种行政职务,到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同时任理论力学研究室主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此期间,他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发表了许多论文、专著,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和进修生。
在“文革”期间,范会国受到了很大冲击,他最痛心的是自己的重要手稿、著作以及多年积累的科学资料被毁掉。他坚信这是暂时的,中国不能也不会没有科技。因此他经常教育学生,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在“文革”中,他为学生们补习功课、审稿、教法文等,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文革”后,他高兴地看到科学的春天又回来了,作为几十年在科学领域中奋斗的老一辈科学家,他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欣慰。
范会国在北京工作的日子里,一直关心着海南教育事业的发展。在1983年逝世前曾嘱托子女将其全部私人藏书捐献给海南大学图书馆。
他虽然年迈八旬,体弱多病,仍然为中国科技的发展献余热。但终因身体过于虚弱,于1983年6月1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他一生刻苦钻研,治学严谨,造诣精深,诲人不倦,生活清朴,正如《人民日报》、新华社播发的文稿中所说的:半个多世纪来,他孜孜不倦地潜心数学研究,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范会国
出生日期1899
逝世日期1983
字秉钧
人物介绍
简介
少年时代在家乡私塾读书,后毕业于广东省立琼崖中学。他勤奋好学,能诗善文,1920年以全岛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公费赴法国里昂大学深造。在法国学习期间,曾受教于法国科学院终身院士、国际数学会主席比加教授,获数学博士学位,后又以更优异的成绩获巴黎大学研究院数、理博士学位。毕业后受聘于该研究院工作。在此期间发表了大量有关“亚纯函数理论”的论文,并多次在比加教授亲自主持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为当时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争了光。
成就
范会国的学术成就,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重视,许多大学纷纷聘请他回国任教。他怀着一片爱国之心和科学救国的思想于1930年回国,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后又兼任数学系主任。`
人物历程
青年
青年时代的范会国,在政治思想方面崇拜和追随孙中山。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他在法国加入国民党,并任国民党驻法总支部组织部部长,还曾作为驻法支部代表出席国民党的全国会议,先后结识了国民党各方人士,如胡汉民、于右任、孙科、何应钦、蔡元培等人。当时,象他这样年青的知识分子步入国民党上层是很少的。但1930年后,由于国民党统治集团贪污腐化,派别复杂,他对国民党逐渐冷淡。因此,国民党几次重新登记党员,他均没有登记,自动退出了国民党。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他一直辛勤工作,将全部精力贡献给祖国的科学、教育、出版事业。
解放前
解放前,范会国除在国立南京大学任教外,还在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大同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其中以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的时间最长。曾任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兼理学院院长等职。在此期间,他除任教和从事学术研究以外,还参加科技界的各种社会活动。在上海时,他是中国科学社永久会员,是该社刊物《科学》的常务编辑。他于1935年与全国其他著名数学家们一起,创建了中国数学会,他是第一届及以后各届中国数学会的常务理事(常务理事共2人),也是该会刊物《数学》杂志的主编之一。在旧社会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他为中国数学界的学术活动和研究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8年他应海南同仁的邀请回海南,为解决家乡第一所高等学府的师资、资金等问题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6月,他继任海南大学 第二届校长。作为一位学术造诣颇深和富有教学经验的学者应是胜任的,无奈此时海大已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学潮迭起,校园动荡,校务几乎停顿。范氏所能做的就是与梁大鹏到处奔走求助,企图维持海大于不坠。
1950年海南解放前夕,许多国民党要员动员他去国外任教,当时他已安排妻子和孩子去了香港,然而海南地下党组织也多次派员和来信,要他安心维持海大,以国家大业为重。他毅然留下来,同时立即电告妻子和孩子从香港返回海南。
解放后
海南解放后,他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冯白驹曾多次到他家中看望。解放不久,就聘他为海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委员。之后,他做为海南知识分子的代表参加了各种重要的政治活动。
后来,海大被撤销,组织上调他到海南师范学院任院长。此间他认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应该把主要精力用于科学研究上,行政领导工作应由党的干部去做。因此,在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中,他辞去海南师范学院院长等各种行政职务,到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同时任理论力学研究室主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此期间,他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发表了许多论文、专著,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和进修生。
在“文革”期间,范会国受到了很大冲击,他最痛心的是自己的重要手稿、著作以及多年积累的科学资料被毁掉。他坚信这是暂时的,中国不能也不会没有科技。因此他经常教育学生,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在“文革”中,他为学生们补习功课、审稿、教法文等,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文革”后,他高兴地看到科学的春天又回来了,作为几十年在科学领域中奋斗的老一辈科学家,他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欣慰。
人物评价
精神
范会国在北京工作的日子里,一直关心着海南教育事业的发展。在1983年逝世前曾嘱托子女将其全部私人藏书捐献给海南大学图书馆。
他虽然年迈八旬,体弱多病,仍然为中国科技的发展献余热。但终因身体过于虚弱,于1983年6月1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报道
他一生刻苦钻研,治学严谨,造诣精深,诲人不倦,生活清朴,正如《人民日报》、新华社播发的文稿中所说的:半个多世纪来,他孜孜不倦地潜心数学研究,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