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北京市 [切换城市]
本名冯铨
字号字伯衡,又字振鹭,号鹿庵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顺天府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
出生时间1595年
去世时间1672年
主要作品《瀛州赋》、《独鹿山房诗集》
主要成就上书实行汉制;书法造诣较高
谥号文敏
明朝官衔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清朝官衔弘文院大学士、太子太师等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冯铨出生于顺天府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冯铨中进士,时年十九岁,官至翰林院检讨。后因其父冯盛明在河南布政使任上被劾罢职,冯铨也随父回籍。
天启四年(1624年),魏忠贤到涿州进香,冯铨跪于道旁,哭诉其父被东林党弹劾丢官的经过。时魏忠贤正在搜罗党羽,随即命冯铨仍以原官起用。从此,他对魏忠贤感恩戴德。在东林党与阉党斗争最激烈之时,他纵横其间排击东林党人及其他朝臣。短短一年中,冯铨即升为朝廷辅臣,官居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成为阉党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七月,东林党著名人物杨涟上疏举劫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魏忠贤对他恨之入骨,想到联系外廷的大臣来帮助。冯铨致书魏忠贤之侄魏良卿,转致魏忠贤在外廷的力量得以保证。
天启五年(1625年)六月,杨涟弹劾魏忠贤,冯铨暗中教唆魏忠贤行廷杖以立威。七月,以谕德兼栓讨升少詹事,补经筵讲官。八月,熊廷弼被杀,也是他以熊廷弼之名,伪作《绣象辽东传》刊行于世,并于皇帝听讲史书之处呈上,对熊廷弼栽赃诬陷。这既符合魏忠贤株连东林党人的企图,又发泄其对熊廷弼之私恨。熊廷弼死后,他又私用计谋,暗设圈套,杖毙熊廷弼之姻亲、御史昊裕中。 遂进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并入阁。九月,升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冯铨进一步倾陷东林党人,由魏忠贤授意,以冯铨为总裁官,编修了篡改历史之《三朝要典》。其时魏忠贤的心腹,气焰在宦官之上的的涂文辅说:“内有涂文辅,外有冯振鹭”!可见冯铨已是魏忠贤党羽中的头面人物。 四月,冯铨进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因其贪贿太甚,为崔呈秀为嫉,冯铨于是年闰四月丢官罢职。即使在这种情势下,他仍在讨好魏忠贤,并为其书百韵祝寿诗。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天启帝驾崩,魏忠贤失去靠山。十二月,魏忠贤一党被铲除。基于冯铨陷害大臣、谄媚与阉党的事实,崇祯帝在清除阉党之初,将他以“魏忠贤党”之罪削籍。尔后在定逆案时,有一百二十九人因谄事魏忠贤而属“论徒三年输赎为民者”,冯铨罪列第二。直至明亡,他始终未得起用。
崇祯十四年(1641年),冯铨想要恢复原来的官位但是没有成功。
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摄政王多尔衮以书信召冯铨入朝,他接到书信马上到了。 多尔衮赐以朝服衣帽及鞍马、银币,命他仍以原衔,进入内三院佐理机务。事隔半月,冯铨等率文武群臣于武英殿向多尔衮上表称贺。他同其他汉官一样,揣测执政者的心意,来迎合多尔衮。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三日,多尔衮命抚按查明并赡养明代诸王的遗腹子,冯铨等赶忙叩头谢恩,多尔衮说他们不忘旧主,冯铨答曰:“一心可以效忠两位君主,但是对一位君主不能二心啊”,以明其仕清忠心不二。同年闰六月十二日,冯铨回奏多尔衮论明末党争时说:“诸位大臣的所作所为都瞒不过王爷啊”。多尔衮对此深表满意。这一年,授冯铨弘文院大学士。
顺治六年(1649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多尔衮死后,清初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气候突变。顺治帝亲政后,满洲贵族的反多尔衮势力执掌朝政。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清朝开始审定中央各部汉官,有的被严加惩处,有的则继续供职。
顺治十年(1653年)三月二十一日,顺治帝下谕命吏部通知冯铨迅速赴京。 三月二十七日,顺治帝亲临内院召见冯铨,对他很表关切之意。当天傍晚,冯铨等大学士奉召入宫,谈到翰林官贤否时,顺治帝认为只要他亲加考核,文之优劣毕见,即可定其高下。时陈名夏也在,而冯铨却别有心计奏曰:“皇上简拔任用贤才之人,不应该仅仅去看他的文章……南人汉官大多文章写的好但是做事不行,满人文章写的不行但是做事效率高。如今科举考试也不能只看文章好就录用了,文章行事都好,才可以任用。”贬抑南人汉官,正是冯铨真意。而此前被劾之陈名夏、陈之遴均隶籍江浙。顺治帝当即表示赞成冯铨的意见。翌日,冯铨官复原职,是为弘文院大学士。这说明冯铨于罢职期间清楚朝廷内部情况。此后,南人汉官屡遭打击,多与冯铨有关。
顺治十二年(1658年),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冯铨与大学士洪承畴曾疏请恢复明朝票拟旧制,又与大学士谢升等议定郊社、宗庙乐章。他屡次受诸言官弹劾,期间曾罢官,后复出。
顺治十三年(1656年),冯铨以年老加太保致仕,但仍留在清廷以备顾问,其后经奏请皇帝批准回到原籍。
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设内阁,清廷命其以原衔兼中和殿大学士。
康熙十一年(1672年)十一月,冯铨卒于家中。享年七十八岁。
康熙十二年(1673年)正月,谥封文敏。但因其有才无德,名声不佳,朝廷内当年敌手又有已成大学士者,旋命削谥。其时,冯铨却因汇刻书法名帖而名噪一时。他藏有誉为稀世之宝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墨本,并将此帖连同其他名人字帖汇刻为《快雪堂法帖》。
礼乐等典章制度历来为新建王朝所重视。所谓“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气”;“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冯铨与大学士谢升等奏言,“郊庙及社稷乐章,前代各取佳名,以昭一代之制。本朝削平寇乱,以有天下,拟改用‘平’字。”主张郊社九奏、宗庙六奏、社稷七奏,直到同治年间,“犹仍其制”。 同年六月,冯铨又同洪承畴一起提出“国家要务,莫大于用人行政”。请复明朝内阁票拟制度。多尔衮同意实行。
由于冯铨善于迎合清初统治者,所以,在多尔衮摄政时期,他颇受恩宠和重用。顺治六年(1649年),加授少傅兼太子太保。在此期间,他先后“总裁明史”、两任会试正考官、出任《清太宗实录》总裁官。从顺治二年(1645年)到顺治七年(1650年),他在大学士中始终名列第四,位于洪承畴、祁充格等满汉同僚之前。顺治三年(1646年),他曾请求多尔衮将其名次置于满人大学士祁充格之后,多尔衮表示“天下一统,满汉自无分别,内院职掌等级,原有成规,不必再定。”以示对其优宠。
冯铨曾收集自魏钟繇、晋王羲之直到元代赵孟頫等诸多古代名帖,后将这些名帖摹拓汇编成集。拓本集共分五卷,刻石408方,摹刻精致,因其第一卷以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开篇,故总称《快雪堂帖》。其大半由真迹摹出,镌手为铁笔名家刘光,故久为世人所重。
《快雪堂帖》初存冯铨处,冯氏子孙将石分为二,同质州库。后知州黄可润赎出运至福建。乾隆年间,杨朴园督闽购得献入内府。乾隆帝加题“快雪堂记”,并于北海建快雪堂嵌壁收藏。因帖石三易其地,故拓本也有区别,分涿拓、建拓和内拓 3种,以涿拓为贵。
李森先:“倾覆明之社稷,复犯清朝法度。”
多尔衮:冯铨、孙之獬、李若琳皆系恪遵本朝法度者。
吴达:“狐媚成奸,豺狼成性,蠹国祸民,如今日之冯铨者也” 、“今日用人皆取材于明季……逆党权翼,贪墨败类,此明季所黜而今日不可不黜也。”
龚鼎孽 : “冯铨乃背负天启,党附魏忠贤作恶之人。”
萧一山:“运筹策划,经略四方,筦理机要,创制规模者,如范文程、洪承畴、金之俊、冯铨辈,虽以汉人投效,行节有亏,史书所载,黜之贰臣;然经营勤劳,亦不失为开国之良辅。”
《瀛州赋》、《独鹿山房诗集》
冯盛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同进士出身,官河南左布政,后任蓟辽兵备道。后金陷辽阳,冯盛明身处危地,便告病乞休。被熊廷弼治罪,下狱。后被释。
崔氏
冯源济
冯源清
明末东林党人多是江南人,御史吴达的祖籍也属之。他疏言,“今日用人皆取材于明季……逆党权翼,贪墨败类,此明季所黜而今日不可不黜也。”此言对冯铨如芒刺在背。同时,他还希望多尔衮重视“江南既定,人材毕集”的现状,这就另有他意了。
一个月后,弹劾冯铨事进一步扩大。八月初一,吴达再劾冯铨,列其罪状有三:一、冯铨是魏忠贤之义子,仕清后揽权纳贿,曾向姜瓖索银三万两,准以封官,恶习不改。二、纵令其子于内院盛宴诸官,终日欢饮,趁机结纳党羽。三、“票拟自专”,“使人畏惧逢迎”。吴达力请罢黜冯铨,“以肃政本”。 接着,给事中许作梅、王守履和御史桑芸也纷纷疏劾之,而言词最为激烈者是御史李森先。他一方面把明亡之因和冯铨的历史紧密相连,又指出刑部各官对冯铨诸罪不敢问、不想问的原因。他“深忧”此类奸相误国,请求多尔衮“立彰大法,戮之于市”, 颁告冯铨罪恶于天下!李森先的疏词是这次弹劾进入高潮的标志。当时,杜立德在奏言中写到,“诸臣俱实以告”,“将逾旬日,未蒙鉴裁,内外大小,群情汹汹”!
冯铨被劾案中,既涉及明末党争,又提出江南广有人才,这就使此次弹劾大有明末党争再现之势。多尔衮对此极为重视,并于重华殿亲理此事。时刑部大臣启奏吴达等所劾不实,俱应反坐。多尔衮命再行面质。冯铨很清楚当时形势,他仰仗多尔衮恩宠,逐条反驳,毫无愧色。廷讯结果,一是所劾诸事“俱无实迹”,二是“前朝旧事不当追论”。 产生这种结局的原因,即在于多尔衮认为冯铨等人不是有过,而是有功。他们薙发在先,遵法勤职,甚至“举家男妇,皆效满装”。 如今,这样的有功之臣无端被诬,分明是李森先等人“结党谋害”!多尔衮指出党争之患,加速明亡。故此,他厉声责问上疏诸臣:“何乃蹈明陋习,陷害无辜? 另一名汉官、给事中龚鼎孽又旧话重提当年依附于魏阉的事, 冯铨立刻反唇相讥,指发龚鼎孽曾降李自成,官为北城御史。多尔衮遂问此事属实否,龚鼎孽只得以魏徵也曾降唐太宗为己辩解。多尔衮斥之“无耻”,只配缩脖静坐而已。对李森先等人,多尔衮虽有“此番姑从宽免”,如“不加改悔,定不尔贷”的戒谕, 但仅仅几天后,李森先、许作梅、桑芸等人不是夺官,就是降调。这场风波过后,冯铨更为多尔衮所宠信。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本名冯铨
字号字伯衡,又字振鹭,号鹿庵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顺天府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
出生时间1595年
去世时间1672年
主要作品《瀛州赋》、《独鹿山房诗集》
主要成就上书实行汉制;书法造诣较高
谥号文敏
明朝官衔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清朝官衔弘文院大学士、太子太师等
人物生平
魏阉党羽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冯铨出生于顺天府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冯铨中进士,时年十九岁,官至翰林院检讨。后因其父冯盛明在河南布政使任上被劾罢职,冯铨也随父回籍。
天启四年(1624年),魏忠贤到涿州进香,冯铨跪于道旁,哭诉其父被东林党弹劾丢官的经过。时魏忠贤正在搜罗党羽,随即命冯铨仍以原官起用。从此,他对魏忠贤感恩戴德。在东林党与阉党斗争最激烈之时,他纵横其间排击东林党人及其他朝臣。短短一年中,冯铨即升为朝廷辅臣,官居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成为阉党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七月,东林党著名人物杨涟上疏举劫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魏忠贤对他恨之入骨,想到联系外廷的大臣来帮助。冯铨致书魏忠贤之侄魏良卿,转致魏忠贤在外廷的力量得以保证。
天启五年(1625年)六月,杨涟弹劾魏忠贤,冯铨暗中教唆魏忠贤行廷杖以立威。七月,以谕德兼栓讨升少詹事,补经筵讲官。八月,熊廷弼被杀,也是他以熊廷弼之名,伪作《绣象辽东传》刊行于世,并于皇帝听讲史书之处呈上,对熊廷弼栽赃诬陷。这既符合魏忠贤株连东林党人的企图,又发泄其对熊廷弼之私恨。熊廷弼死后,他又私用计谋,暗设圈套,杖毙熊廷弼之姻亲、御史昊裕中。 遂进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并入阁。九月,升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冯铨进一步倾陷东林党人,由魏忠贤授意,以冯铨为总裁官,编修了篡改历史之《三朝要典》。其时魏忠贤的心腹,气焰在宦官之上的的涂文辅说:“内有涂文辅,外有冯振鹭”!可见冯铨已是魏忠贤党羽中的头面人物。 四月,冯铨进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因其贪贿太甚,为崔呈秀为嫉,冯铨于是年闰四月丢官罢职。即使在这种情势下,他仍在讨好魏忠贤,并为其书百韵祝寿诗。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天启帝驾崩,魏忠贤失去靠山。十二月,魏忠贤一党被铲除。基于冯铨陷害大臣、谄媚与阉党的事实,崇祯帝在清除阉党之初,将他以“魏忠贤党”之罪削籍。尔后在定逆案时,有一百二十九人因谄事魏忠贤而属“论徒三年输赎为民者”,冯铨罪列第二。直至明亡,他始终未得起用。
崇祯十四年(1641年),冯铨想要恢复原来的官位但是没有成功。
归顺清廷
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摄政王多尔衮以书信召冯铨入朝,他接到书信马上到了。 多尔衮赐以朝服衣帽及鞍马、银币,命他仍以原衔,进入内三院佐理机务。事隔半月,冯铨等率文武群臣于武英殿向多尔衮上表称贺。他同其他汉官一样,揣测执政者的心意,来迎合多尔衮。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三日,多尔衮命抚按查明并赡养明代诸王的遗腹子,冯铨等赶忙叩头谢恩,多尔衮说他们不忘旧主,冯铨答曰:“一心可以效忠两位君主,但是对一位君主不能二心啊”,以明其仕清忠心不二。同年闰六月十二日,冯铨回奏多尔衮论明末党争时说:“诸位大臣的所作所为都瞒不过王爷啊”。多尔衮对此深表满意。这一年,授冯铨弘文院大学士。
顺治六年(1649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多尔衮死后,清初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气候突变。顺治帝亲政后,满洲贵族的反多尔衮势力执掌朝政。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清朝开始审定中央各部汉官,有的被严加惩处,有的则继续供职。
效忠顺治
顺治十年(1653年)三月二十一日,顺治帝下谕命吏部通知冯铨迅速赴京。 三月二十七日,顺治帝亲临内院召见冯铨,对他很表关切之意。当天傍晚,冯铨等大学士奉召入宫,谈到翰林官贤否时,顺治帝认为只要他亲加考核,文之优劣毕见,即可定其高下。时陈名夏也在,而冯铨却别有心计奏曰:“皇上简拔任用贤才之人,不应该仅仅去看他的文章……南人汉官大多文章写的好但是做事不行,满人文章写的不行但是做事效率高。如今科举考试也不能只看文章好就录用了,文章行事都好,才可以任用。”贬抑南人汉官,正是冯铨真意。而此前被劾之陈名夏、陈之遴均隶籍江浙。顺治帝当即表示赞成冯铨的意见。翌日,冯铨官复原职,是为弘文院大学士。这说明冯铨于罢职期间清楚朝廷内部情况。此后,南人汉官屡遭打击,多与冯铨有关。
顺治十二年(1658年),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冯铨与大学士洪承畴曾疏请恢复明朝票拟旧制,又与大学士谢升等议定郊社、宗庙乐章。他屡次受诸言官弹劾,期间曾罢官,后复出。
顺治十三年(1656年),冯铨以年老加太保致仕,但仍留在清廷以备顾问,其后经奏请皇帝批准回到原籍。
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设内阁,清廷命其以原衔兼中和殿大学士。
死后荣辱
康熙十一年(1672年)十一月,冯铨卒于家中。享年七十八岁。
康熙十二年(1673年)正月,谥封文敏。但因其有才无德,名声不佳,朝廷内当年敌手又有已成大学士者,旋命削谥。其时,冯铨却因汇刻书法名帖而名噪一时。他藏有誉为稀世之宝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墨本,并将此帖连同其他名人字帖汇刻为《快雪堂法帖》。
主要成就
完善制度
礼乐等典章制度历来为新建王朝所重视。所谓“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气”;“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冯铨与大学士谢升等奏言,“郊庙及社稷乐章,前代各取佳名,以昭一代之制。本朝削平寇乱,以有天下,拟改用‘平’字。”主张郊社九奏、宗庙六奏、社稷七奏,直到同治年间,“犹仍其制”。 同年六月,冯铨又同洪承畴一起提出“国家要务,莫大于用人行政”。请复明朝内阁票拟制度。多尔衮同意实行。
由于冯铨善于迎合清初统治者,所以,在多尔衮摄政时期,他颇受恩宠和重用。顺治六年(1649年),加授少傅兼太子太保。在此期间,他先后“总裁明史”、两任会试正考官、出任《清太宗实录》总裁官。从顺治二年(1645年)到顺治七年(1650年),他在大学士中始终名列第四,位于洪承畴、祁充格等满汉同僚之前。顺治三年(1646年),他曾请求多尔衮将其名次置于满人大学士祁充格之后,多尔衮表示“天下一统,满汉自无分别,内院职掌等级,原有成规,不必再定。”以示对其优宠。
收藏成就
冯铨曾收集自魏钟繇、晋王羲之直到元代赵孟頫等诸多古代名帖,后将这些名帖摹拓汇编成集。拓本集共分五卷,刻石408方,摹刻精致,因其第一卷以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开篇,故总称《快雪堂帖》。其大半由真迹摹出,镌手为铁笔名家刘光,故久为世人所重。
《快雪堂帖》初存冯铨处,冯氏子孙将石分为二,同质州库。后知州黄可润赎出运至福建。乾隆年间,杨朴园督闽购得献入内府。乾隆帝加题“快雪堂记”,并于北海建快雪堂嵌壁收藏。因帖石三易其地,故拓本也有区别,分涿拓、建拓和内拓 3种,以涿拓为贵。
人物评价
李森先:“倾覆明之社稷,复犯清朝法度。”
多尔衮:冯铨、孙之獬、李若琳皆系恪遵本朝法度者。
吴达:“狐媚成奸,豺狼成性,蠹国祸民,如今日之冯铨者也” 、“今日用人皆取材于明季……逆党权翼,贪墨败类,此明季所黜而今日不可不黜也。”
龚鼎孽 : “冯铨乃背负天启,党附魏忠贤作恶之人。”
萧一山:“运筹策划,经略四方,筦理机要,创制规模者,如范文程、洪承畴、金之俊、冯铨辈,虽以汉人投效,行节有亏,史书所载,黜之贰臣;然经营勤劳,亦不失为开国之良辅。”
个人作品
《瀛州赋》、《独鹿山房诗集》
家庭成员
父亲
冯盛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同进士出身,官河南左布政,后任蓟辽兵备道。后金陷辽阳,冯盛明身处危地,便告病乞休。被熊廷弼治罪,下狱。后被释。
妻子
崔氏
儿子
冯源济
冯源清
相关案件
明末东林党人多是江南人,御史吴达的祖籍也属之。他疏言,“今日用人皆取材于明季……逆党权翼,贪墨败类,此明季所黜而今日不可不黜也。”此言对冯铨如芒刺在背。同时,他还希望多尔衮重视“江南既定,人材毕集”的现状,这就另有他意了。
一个月后,弹劾冯铨事进一步扩大。八月初一,吴达再劾冯铨,列其罪状有三:一、冯铨是魏忠贤之义子,仕清后揽权纳贿,曾向姜瓖索银三万两,准以封官,恶习不改。二、纵令其子于内院盛宴诸官,终日欢饮,趁机结纳党羽。三、“票拟自专”,“使人畏惧逢迎”。吴达力请罢黜冯铨,“以肃政本”。 接着,给事中许作梅、王守履和御史桑芸也纷纷疏劾之,而言词最为激烈者是御史李森先。他一方面把明亡之因和冯铨的历史紧密相连,又指出刑部各官对冯铨诸罪不敢问、不想问的原因。他“深忧”此类奸相误国,请求多尔衮“立彰大法,戮之于市”, 颁告冯铨罪恶于天下!李森先的疏词是这次弹劾进入高潮的标志。当时,杜立德在奏言中写到,“诸臣俱实以告”,“将逾旬日,未蒙鉴裁,内外大小,群情汹汹”!
冯铨被劾案中,既涉及明末党争,又提出江南广有人才,这就使此次弹劾大有明末党争再现之势。多尔衮对此极为重视,并于重华殿亲理此事。时刑部大臣启奏吴达等所劾不实,俱应反坐。多尔衮命再行面质。冯铨很清楚当时形势,他仰仗多尔衮恩宠,逐条反驳,毫无愧色。廷讯结果,一是所劾诸事“俱无实迹”,二是“前朝旧事不当追论”。 产生这种结局的原因,即在于多尔衮认为冯铨等人不是有过,而是有功。他们薙发在先,遵法勤职,甚至“举家男妇,皆效满装”。 如今,这样的有功之臣无端被诬,分明是李森先等人“结党谋害”!多尔衮指出党争之患,加速明亡。故此,他厉声责问上疏诸臣:“何乃蹈明陋习,陷害无辜? 另一名汉官、给事中龚鼎孽又旧话重提当年依附于魏阉的事, 冯铨立刻反唇相讥,指发龚鼎孽曾降李自成,官为北城御史。多尔衮遂问此事属实否,龚鼎孽只得以魏徵也曾降唐太宗为己辩解。多尔衮斥之“无耻”,只配缩脖静坐而已。对李森先等人,多尔衮虽有“此番姑从宽免”,如“不加改悔,定不尔贷”的戒谕, 但仅仅几天后,李森先、许作梅、桑芸等人不是夺官,就是降调。这场风波过后,冯铨更为多尔衮所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