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贵阳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张伯声
别名张谲骏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荥阳
出生日期1903.06.23
逝世日期1994.04.04下午5时在西安逝世
职业地质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现河南大学)
信仰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中国地质学界五大构造学派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誉“世界地质科学园里的奇葩”
1903年6月23日,出生于河南荥阳。张伯声的祖父半农半商。父辈兄弟五人,除三叔随祖父经商外,其余都以教师为业,兼事农耕。父亲张铭宸,为河南省议员,南阳中学监督;母亲杨氏,终生为农。张伯声为长子,有两个弟弟。他幼年就学于农村,经常参与农事,深知农民疾苦,受当时新思潮影响,决心学好西方科学技术,为民众服务。
1913年,进荥阳县城高小学习,喜爱自然地理。
1917年考取开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同年进北京清华学校学习。
1917年,14岁时考入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现河南大学)二次英文科,他在这里学习两年,一贯刻苦用功,英语教师吴忆鲁赞扬他的求学精神“堪为楷模”。
1919年,他被学校破格选送清华学校深造。
1926年被保送赴美留学。先在威斯康辛大学化学系学习,后又转入芝加哥大学。
1928年获化学学士学位后,又考入芝加哥大学地质研究部。随后又转入斯坦福大学地质系研究部,在地层古生物学方面得以深造。1930年回国。同年,到焦作工学院任地质学教授。
1929年,张伯声转入斯坦佛大学地质系研究部,受到地质学家维里斯教授、布莱克卫尔德教授的精心指导和亲切教诲,学业大有长进。
1930年5月,张伯声因家事被迫中断学业回国。
1930年,被聘为焦作工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岩矿学教授。
1931年,被聘为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 西南交通大学 )教授。
1932年,被母校河南大学聘为理学院教授,讲授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和岩石学等课程。他在母校任教时间仅1年,但他教学认真、重视实践的科学态度却给师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1933年,张伯声被聘为天津北洋工学院教授。
1933年任河南大学教授。1936年任北洋工学院教授。
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后,他跟随北洋工学院内迁西安,到由平、津各大学联合组成的西安临时大学任教。
1938年,被聘为西北大学教授,次年兼任西北大学地质系主任。
1939年,任国立西北工学院【1938.07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工学院、 焦作工学院 (现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组成 】教授。
1942年,他参加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深恶痛绝。
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他被政务院任命为西北大学理学院院长。
1950年,张伯声参加豫西地质矿产考察时,他在中岳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下面小沟中,发现深变质的太古代杂岩和元古代古英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面,遂进行了认真观察描述,并把该不整合面所代表的地壳运动命名为“嵩阳运动”。他还测制了剖面,将“嵩阳运动”界面以下地层称为“登封杂岩”,以上地层又分为“嵩山石英岩”和“五指岭片岩”。“嵩阳运动”、“登封群”、“嵩山群”、“五指岭组”等名称一直为地质界所沿用。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嵩阳运动”界面是在中国太古代和元古代地层间首次发现并报道的不整合界面。
1956年,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并光荣参加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来的心愿。
1956年,他调查了黄河流域许多盆地,发觉各盆地均有一个黄土分布地最高线,命名“黄土线”,提出了“黄土线”的概念及对黄河河道发育历史的新看法,发现并论述了大量的“一边翘起、一边俯倾”的块断运动,为黄土水成说提供了一个有力地佐证,并研究了这种块断运动与水系发展的辩证关系和在水义地质、工程地质上的意义。提出了相邻地块的天平式运动,将镶嵌构造优先推进到地壳镶嵌构造与波浪运动学说。
1961年,张伯声教授因过度劳累,身患高血压病,西北大学为照顾他的身体健康,决定他从事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工作,但他仍然以高昂的热情在指导研究生和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新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年过花甲的张伯声教授竟亦不能幸免,他被诬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多次遭到无情的批判斗争,有一段,每月只能领到24元的生活费。面对这种极不公正的待遇,他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关心西北大学地质系的教学工作和自己规定的科学研究任务,不顾年老体弱和种种议论经常跟随师生到野外进行教学实践。林彪、“四人帮”两个反党集团垮台后,年逾古稀的张伯声教授精神焕发,更加积极地投身地质科研事业。又经过两年的辛勤实践、理论升华,他终于创建了中国大地构造的一个新学派——“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
1994年4月4日下午5时,在西安逝世,享年91岁。
1992年元月,欣然为母校河南大学题辞。
第一是地质矿产工作。1950年夏,张伯声经过考察发现了全国著名的两个大型沉积矿床:巩县铝(铁)钒土矿和平顶山煤矿。这两个大型沉积矿床的发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放初国民经济恢复做出了贡献。
第二是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抗日战争期间,张伯声在陕南发现前人把汉中—西乡一带出露的大片花岗岩定为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基”有误,并在论文《陕西汉中区之前震旦纪地质》中做详细论述,重新确定了这里的构造性质。这对中国前寒武纪研究及这一地区的经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1950年,他在嵩山南麓首次发现太古界杂岩和元古界石英岩之间的不整合接触面,并命名为“嵩阳运动”。这个名称一直被地质学界所沿用。
第三是对第四纪地质与新构造运动的研究。张伯声在1956年黄河水利资源调查中,根据黄河流域每个盆区的黄土分布各有一个统一的最高线的现象,提出“黄土线”的概念及对黄河河道发育历史的新看法,为第四纪地质及水文工程研究辟出新径。
第四是有关地震地质的研究。张伯声在60年代创立了“镶嵌构造学说”,提出整个地壳是由一级套一级的地壳块体同构造活动带镶嵌起来构造的原理。他用波浪镶嵌观点,分析地震活动规律,发表《地震同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关系初探——兼论陕西地震趋势》和《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同中国的矿产和地震的关系》的论著,划分了中国地震网络,指出地震活动基本上是在两组斜向构造带内,周期地、交互地做跳动式迁移的规律,为地震预报预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第五是创立了波浪镶嵌构造学说,被誉为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之一,这是张伯声对地球科学最重要的贡献。
1、张伯声,《火成岩分类及其译名之体系》,国立北洋工学院工科研究所研究丛刊,1936(9)
2、张伯声,《火成岩之分类及定名》,地质论评,1937,2(4)
3、张伯声、魏寿昆,《陕西凤县地质矿产初勘报告》,地质论评,1939,4(2)
4、张伯声,《城固地质略志》,西北工学院季刊,1939(1)
5、张伯声,《黄河中上游地形与地质之蠡测》,地质论评,1948,13(3-4)
6、张伯声,《嵩阳运动和嵩山区的五台系》,地质论评,1951,16(1)
7、张伯声,《从黄土线说明黄河河道的发育》,科学通报,1956(3)
8、张伯声,《结晶外形对称周期分类表及其说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7(1)
9、张伯声,《陕北盆地的黄土及山陕间黄河河道发育的商榷》,中国第四纪研究,1958,1(1)
10、张伯声,《中条山的前寒武系及其大地构造发展》,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8(2)
11、张伯声,《从陕西大地构造单位的划分提出一种有关大地构造发展的看法》,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9(2)
12、张伯声,《镶嵌的地壳》,地质学报,1962,42(3)
13、张伯声,《在块断构造的基础上说明秦岭两侧河流的发育》,地质学报,1964,44(4)
14、张伯声,《从镶嵌构造观点说明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中国大地构造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15、张伯声,《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与镶嵌构造形成的机制》,地质学报,1966,46(1)
16、张伯声、王战,《中国的镶嵌构造与地壳波浪运动》,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4(1)
17、张伯声、王战,《地震同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关系初探——着重探讨陕西地震活动的规律》,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1)
18、张伯声、王战,《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与地震》,西北地震学报,1980,2(2)
19、张伯声,《中国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20、张伯声主编,《地壳波浪与镶嵌构造研究》,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1、张伯声、王战,《从地球演化的波浪性提出一种前寒武时代划分方案》,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3(1)
22、张伯声、王战,《波浪状镶嵌构造同中国能源资源分布的关系》,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83(2)
23、张伯声,《张伯声地质文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4、张伯声,《辩证的地质学》,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4(1)
25、张伯声、李侠,《略论滑动构造》,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6(3)
26、张伯声、吴文奎,《略论塔里木盆地的波浪状镶嵌构造》,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6(3)
27、张伯声,《地质构造发展的斜向性与宇宙运动》,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7(1)
28、张伯声,《陕西省志?地震志》序,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90年代他仍亲自领导着“地质构造研究所”的一班后来人,已完成或正在承担着国家和地方7个科研项目,指导了21名研究生。
张伯声长期耕耘在教育园地,数十年为祖国培养地质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3000余人,他们大多成为冶金、煤炭、工程建设、石油、地质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领导干部。在执教期间,他还致力于地质科研及实践,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为国家地质学理论和矿产事业做出特殊的贡献。
张伯声在中华地质教育的苗圃里已做了整整60年辛勤的园丁。他为了给祖国培育地质英才,几乎是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亲手教育出了3000多名地质人才。在他亲自教出的学生中,许多人早已是中国煤炭、冶金、工程、石油、地质以及教育战线土的高级科技人才,有的还担任着(或曾任)总局局长、副部长、省(自治区)副主席、院长、所长、总地质师、系主任等重要职务。他们中间有些人也已年逾古稀,是社会上倍受尊敬的人,但每当他们提到张伯声老师时,无不肃然起敬。原新疆工学院院长李耀曾经常向人们述说他在求学时因家庭困难而得到张伯声老师经济资助的动人情景。原煤田地质研究院西北分院院长袁耀庭说,他在焦作工学院冶金系求学时,就已对张伯声老师治学态度之严谨有所传闻,但因张伯声在地质系授课而无缘受教,抗战期间在西北工学院有幸给张老师当助教,才亲身体会到张老师学问的博大精深;袁耀庭还认为,他在地质学方面的系统知识是从给张老师当助教的过程中学得的。原陕西省地质局总工程师阎廉泉认为,他从张伯声老师那里学到了系统的野外观察分析方法和深入、细致、实事求是的学风。50年代初,石油部门极缺地质人才,希望找一所院校代培几届专修科。由于任务紧、招生量大,又缺少教材和专业课教师,各大学都不敢贸然接受这项任务;当张伯声知道了这一情况之后,便急国家之所急,毅然把这一任务领回了西北大学地质系。为了集中力量培养每年六七百名(连招3年)的专科生,他下了很大决心终于把辛勤培养的二、三、四年级学生在院校调整时拱手让给了北京地质学院。为了编写石油地质学讲义,他除翻译了大量英、德、法文石油地质文稿外,在年过半百、两鬓成霜的景况下又孜孜不倦地突击学习俄文,并在4个月后终能阅读俄文文献资料,大大丰富了讲课内容。西北大学地质系被中国石油界人士尊称为“中华石油地质之母”,这一殊荣同张伯声的贡献是连在一起的。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引起了张伯声的无比愤慨。他亲自送大儿子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还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及老伴的金银首饰全部拿了出来捐献飞机大炮。他的实际行动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学习热情,学生们更乐于听从他的教诲。
他在1956年担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后,尽管事务繁多,且患有高血压病,但仍坚持不脱离教学第一线。由于他知识面宽广,对地质学的多数分支学科都教过,总是没人能上的课他上,哪个教师请了假他就来补缺。他多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60年代初,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会;1978年,他作为教育界的优秀代表而成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9年,他又分别被国家教委和陕西省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和陕西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张伯声曾任中国地层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陕西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及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伯声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西安分社副主任、主任委员。
1951年起,历任西北大学地质系主任兼岩矿教研室主任、中国区域地质研究室主任、西北大学教务处长、副校长等职。
1980年以后任西安地质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及地质构造研究所名誉所长。
1978年,他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次年,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院士),并调任西安地质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84年,他改任西安地质学院名誉院长,把全副精力投入培养地质学博士研究生工作。
张伯声院士是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西安分社主任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第四、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78年)。
全国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地层委员会委员。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质学会陕西分会副理事长。
代表论著有《波浪状镶嵌构造》、《辩证的地质学》、《中国东部地质构造基本特征读后》等。他的“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先后荣获陕西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79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国家科技二等奖(1984年)和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
“盛开在地质科学园地里的奇葩”(世界地质学界)。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89年张伯声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教师。
1989年,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1990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他的“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先后荣获:
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获先进个人和科研项目两个奖状(1978年)。
陕西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79年)。
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
国家科技二等奖(1984年)。
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
1978年,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获先进个人和科研项目两个奖状;1979年和1985年他所领导的两个科研项目又分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90年起他得到国务院特殊津贴。
张伯声 院士张伯声先生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大教育家,享誉国内外。誉满镶嵌,学贯太古;德高中州,望重西陲。他一生在地球科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矿产资源、前寒武纪地质、第四纪、地震研究及创立全球构造学说等五个方面。在地质哲学研究方面,他立足四维空间,进行全方位思维,提出了动态地质学的观点,令世人瞩目。他从事中华教育事业64载,为祖国培养出3000多名科技精英和高层管理人才。这都成为长安大学深厚的历史积淀,永远彪炳于长大史册!张伯声先生他一生执着追求真理,为我国的地质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科研成就辉煌,桃李满天下,堪称一代尊师;张伯声院士志向高远、胸怀博大,严谨治学、锐意创新,光明磊落、淡泊名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的崇高情操、科学精神和高尚师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光大。我希望获奖同学以此为动力,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争创佳绩,为我国的地质科学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教师和科技工作者以张伯声先生为榜样,教好书、育好人,勇攀科技高峰,努力提高地质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为再创地质事业辉煌而努力奋斗。( 长安大学 副校长 赵祥模 评 )
张伯声奖暨地学专业大学生奖是由张伯声基金管理委员会根据张伯声先生生前遗愿设立,旨在奖励具有优良潜质和较强创新能力、取得突出成绩的地学专业本科学生,并鼓励其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地质学家们投身科研及实践的精神,已举办了七届。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张伯声
别名张谲骏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荥阳
出生日期1903.06.23
逝世日期1994.04.04下午5时在西安逝世
职业地质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现河南大学)
信仰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中国地质学界五大构造学派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誉“世界地质科学园里的奇葩”
人物生平
1903年6月23日,出生于河南荥阳。张伯声的祖父半农半商。父辈兄弟五人,除三叔随祖父经商外,其余都以教师为业,兼事农耕。父亲张铭宸,为河南省议员,南阳中学监督;母亲杨氏,终生为农。张伯声为长子,有两个弟弟。他幼年就学于农村,经常参与农事,深知农民疾苦,受当时新思潮影响,决心学好西方科学技术,为民众服务。
1913年,进荥阳县城高小学习,喜爱自然地理。
1917年考取开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同年进北京清华学校学习。
1917年,14岁时考入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现河南大学)二次英文科,他在这里学习两年,一贯刻苦用功,英语教师吴忆鲁赞扬他的求学精神“堪为楷模”。
1919年,他被学校破格选送清华学校深造。
1926年被保送赴美留学。先在威斯康辛大学化学系学习,后又转入芝加哥大学。
1928年获化学学士学位后,又考入芝加哥大学地质研究部。随后又转入斯坦福大学地质系研究部,在地层古生物学方面得以深造。1930年回国。同年,到焦作工学院任地质学教授。
1929年,张伯声转入斯坦佛大学地质系研究部,受到地质学家维里斯教授、布莱克卫尔德教授的精心指导和亲切教诲,学业大有长进。
1930年5月,张伯声因家事被迫中断学业回国。
1930年,被聘为焦作工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岩矿学教授。
1931年,被聘为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 西南交通大学 )教授。
1932年,被母校河南大学聘为理学院教授,讲授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和岩石学等课程。他在母校任教时间仅1年,但他教学认真、重视实践的科学态度却给师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1933年,张伯声被聘为天津北洋工学院教授。
1933年任河南大学教授。1936年任北洋工学院教授。
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后,他跟随北洋工学院内迁西安,到由平、津各大学联合组成的西安临时大学任教。
1938年,被聘为西北大学教授,次年兼任西北大学地质系主任。
1939年,任国立西北工学院【1938.07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工学院、 焦作工学院 (现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组成 】教授。
1942年,他参加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深恶痛绝。
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他被政务院任命为西北大学理学院院长。
1950年,张伯声参加豫西地质矿产考察时,他在中岳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下面小沟中,发现深变质的太古代杂岩和元古代古英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面,遂进行了认真观察描述,并把该不整合面所代表的地壳运动命名为“嵩阳运动”。他还测制了剖面,将“嵩阳运动”界面以下地层称为“登封杂岩”,以上地层又分为“嵩山石英岩”和“五指岭片岩”。“嵩阳运动”、“登封群”、“嵩山群”、“五指岭组”等名称一直为地质界所沿用。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嵩阳运动”界面是在中国太古代和元古代地层间首次发现并报道的不整合界面。
1956年,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并光荣参加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来的心愿。
1956年,他调查了黄河流域许多盆地,发觉各盆地均有一个黄土分布地最高线,命名“黄土线”,提出了“黄土线”的概念及对黄河河道发育历史的新看法,发现并论述了大量的“一边翘起、一边俯倾”的块断运动,为黄土水成说提供了一个有力地佐证,并研究了这种块断运动与水系发展的辩证关系和在水义地质、工程地质上的意义。提出了相邻地块的天平式运动,将镶嵌构造优先推进到地壳镶嵌构造与波浪运动学说。
1961年,张伯声教授因过度劳累,身患高血压病,西北大学为照顾他的身体健康,决定他从事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工作,但他仍然以高昂的热情在指导研究生和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新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年过花甲的张伯声教授竟亦不能幸免,他被诬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多次遭到无情的批判斗争,有一段,每月只能领到24元的生活费。面对这种极不公正的待遇,他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关心西北大学地质系的教学工作和自己规定的科学研究任务,不顾年老体弱和种种议论经常跟随师生到野外进行教学实践。林彪、“四人帮”两个反党集团垮台后,年逾古稀的张伯声教授精神焕发,更加积极地投身地质科研事业。又经过两年的辛勤实践、理论升华,他终于创建了中国大地构造的一个新学派——“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
1994年4月4日下午5时,在西安逝世,享年91岁。
1992年元月,欣然为母校河南大学题辞。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第一是地质矿产工作。1950年夏,张伯声经过考察发现了全国著名的两个大型沉积矿床:巩县铝(铁)钒土矿和平顶山煤矿。这两个大型沉积矿床的发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放初国民经济恢复做出了贡献。
第二是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抗日战争期间,张伯声在陕南发现前人把汉中—西乡一带出露的大片花岗岩定为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基”有误,并在论文《陕西汉中区之前震旦纪地质》中做详细论述,重新确定了这里的构造性质。这对中国前寒武纪研究及这一地区的经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1950年,他在嵩山南麓首次发现太古界杂岩和元古界石英岩之间的不整合接触面,并命名为“嵩阳运动”。这个名称一直被地质学界所沿用。
第三是对第四纪地质与新构造运动的研究。张伯声在1956年黄河水利资源调查中,根据黄河流域每个盆区的黄土分布各有一个统一的最高线的现象,提出“黄土线”的概念及对黄河河道发育历史的新看法,为第四纪地质及水文工程研究辟出新径。
第四是有关地震地质的研究。张伯声在60年代创立了“镶嵌构造学说”,提出整个地壳是由一级套一级的地壳块体同构造活动带镶嵌起来构造的原理。他用波浪镶嵌观点,分析地震活动规律,发表《地震同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关系初探——兼论陕西地震趋势》和《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同中国的矿产和地震的关系》的论著,划分了中国地震网络,指出地震活动基本上是在两组斜向构造带内,周期地、交互地做跳动式迁移的规律,为地震预报预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第五是创立了波浪镶嵌构造学说,被誉为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之一,这是张伯声对地球科学最重要的贡献。
主要论著
1、张伯声,《火成岩分类及其译名之体系》,国立北洋工学院工科研究所研究丛刊,1936(9)
2、张伯声,《火成岩之分类及定名》,地质论评,1937,2(4)
3、张伯声、魏寿昆,《陕西凤县地质矿产初勘报告》,地质论评,1939,4(2)
4、张伯声,《城固地质略志》,西北工学院季刊,1939(1)
5、张伯声,《黄河中上游地形与地质之蠡测》,地质论评,1948,13(3-4)
6、张伯声,《嵩阳运动和嵩山区的五台系》,地质论评,1951,16(1)
7、张伯声,《从黄土线说明黄河河道的发育》,科学通报,1956(3)
8、张伯声,《结晶外形对称周期分类表及其说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7(1)
9、张伯声,《陕北盆地的黄土及山陕间黄河河道发育的商榷》,中国第四纪研究,1958,1(1)
10、张伯声,《中条山的前寒武系及其大地构造发展》,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8(2)
11、张伯声,《从陕西大地构造单位的划分提出一种有关大地构造发展的看法》,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9(2)
12、张伯声,《镶嵌的地壳》,地质学报,1962,42(3)
13、张伯声,《在块断构造的基础上说明秦岭两侧河流的发育》,地质学报,1964,44(4)
14、张伯声,《从镶嵌构造观点说明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中国大地构造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15、张伯声,《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与镶嵌构造形成的机制》,地质学报,1966,46(1)
16、张伯声、王战,《中国的镶嵌构造与地壳波浪运动》,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4(1)
17、张伯声、王战,《地震同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关系初探——着重探讨陕西地震活动的规律》,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1)
18、张伯声、王战,《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与地震》,西北地震学报,1980,2(2)
19、张伯声,《中国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20、张伯声主编,《地壳波浪与镶嵌构造研究》,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1、张伯声、王战,《从地球演化的波浪性提出一种前寒武时代划分方案》,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3(1)
22、张伯声、王战,《波浪状镶嵌构造同中国能源资源分布的关系》,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83(2)
23、张伯声,《张伯声地质文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4、张伯声,《辩证的地质学》,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4(1)
25、张伯声、李侠,《略论滑动构造》,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6(3)
26、张伯声、吴文奎,《略论塔里木盆地的波浪状镶嵌构造》,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6(3)
27、张伯声,《地质构造发展的斜向性与宇宙运动》,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7(1)
28、张伯声,《陕西省志?地震志》序,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人才培养
90年代他仍亲自领导着“地质构造研究所”的一班后来人,已完成或正在承担着国家和地方7个科研项目,指导了21名研究生。
张伯声长期耕耘在教育园地,数十年为祖国培养地质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3000余人,他们大多成为冶金、煤炭、工程建设、石油、地质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领导干部。在执教期间,他还致力于地质科研及实践,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为国家地质学理论和矿产事业做出特殊的贡献。
张伯声在中华地质教育的苗圃里已做了整整60年辛勤的园丁。他为了给祖国培育地质英才,几乎是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亲手教育出了3000多名地质人才。在他亲自教出的学生中,许多人早已是中国煤炭、冶金、工程、石油、地质以及教育战线土的高级科技人才,有的还担任着(或曾任)总局局长、副部长、省(自治区)副主席、院长、所长、总地质师、系主任等重要职务。他们中间有些人也已年逾古稀,是社会上倍受尊敬的人,但每当他们提到张伯声老师时,无不肃然起敬。原新疆工学院院长李耀曾经常向人们述说他在求学时因家庭困难而得到张伯声老师经济资助的动人情景。原煤田地质研究院西北分院院长袁耀庭说,他在焦作工学院冶金系求学时,就已对张伯声老师治学态度之严谨有所传闻,但因张伯声在地质系授课而无缘受教,抗战期间在西北工学院有幸给张老师当助教,才亲身体会到张老师学问的博大精深;袁耀庭还认为,他在地质学方面的系统知识是从给张老师当助教的过程中学得的。原陕西省地质局总工程师阎廉泉认为,他从张伯声老师那里学到了系统的野外观察分析方法和深入、细致、实事求是的学风。50年代初,石油部门极缺地质人才,希望找一所院校代培几届专修科。由于任务紧、招生量大,又缺少教材和专业课教师,各大学都不敢贸然接受这项任务;当张伯声知道了这一情况之后,便急国家之所急,毅然把这一任务领回了西北大学地质系。为了集中力量培养每年六七百名(连招3年)的专科生,他下了很大决心终于把辛勤培养的二、三、四年级学生在院校调整时拱手让给了北京地质学院。为了编写石油地质学讲义,他除翻译了大量英、德、法文石油地质文稿外,在年过半百、两鬓成霜的景况下又孜孜不倦地突击学习俄文,并在4个月后终能阅读俄文文献资料,大大丰富了讲课内容。西北大学地质系被中国石油界人士尊称为“中华石油地质之母”,这一殊荣同张伯声的贡献是连在一起的。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引起了张伯声的无比愤慨。他亲自送大儿子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还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及老伴的金银首饰全部拿了出来捐献飞机大炮。他的实际行动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学习热情,学生们更乐于听从他的教诲。
他在1956年担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后,尽管事务繁多,且患有高血压病,但仍坚持不脱离教学第一线。由于他知识面宽广,对地质学的多数分支学科都教过,总是没人能上的课他上,哪个教师请了假他就来补缺。他多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60年代初,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会;1978年,他作为教育界的优秀代表而成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9年,他又分别被国家教委和陕西省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和陕西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社会任职
新中国成立后,张伯声曾任中国地层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陕西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及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伯声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西安分社副主任、主任委员。
1951年起,历任西北大学地质系主任兼岩矿教研室主任、中国区域地质研究室主任、西北大学教务处长、副校长等职。
1980年以后任西安地质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及地质构造研究所名誉所长。
1978年,他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次年,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院士),并调任西安地质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84年,他改任西安地质学院名誉院长,把全副精力投入培养地质学博士研究生工作。
张伯声院士是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西安分社主任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第四、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78年)。
全国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地层委员会委员。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质学会陕西分会副理事长。
获奖记录
代表论著有《波浪状镶嵌构造》、《辩证的地质学》、《中国东部地质构造基本特征读后》等。他的“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先后荣获陕西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79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国家科技二等奖(1984年)和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
“盛开在地质科学园地里的奇葩”(世界地质学界)。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89年张伯声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教师。
1989年,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1990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他的“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先后荣获:
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获先进个人和科研项目两个奖状(1978年)。
陕西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79年)。
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
国家科技二等奖(1984年)。
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
1978年,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获先进个人和科研项目两个奖状;1979年和1985年他所领导的两个科研项目又分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90年起他得到国务院特殊津贴。
人物评价
张伯声 院士张伯声先生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大教育家,享誉国内外。誉满镶嵌,学贯太古;德高中州,望重西陲。他一生在地球科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矿产资源、前寒武纪地质、第四纪、地震研究及创立全球构造学说等五个方面。在地质哲学研究方面,他立足四维空间,进行全方位思维,提出了动态地质学的观点,令世人瞩目。他从事中华教育事业64载,为祖国培养出3000多名科技精英和高层管理人才。这都成为长安大学深厚的历史积淀,永远彪炳于长大史册!张伯声先生他一生执着追求真理,为我国的地质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科研成就辉煌,桃李满天下,堪称一代尊师;张伯声院士志向高远、胸怀博大,严谨治学、锐意创新,光明磊落、淡泊名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的崇高情操、科学精神和高尚师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光大。我希望获奖同学以此为动力,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争创佳绩,为我国的地质科学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教师和科技工作者以张伯声先生为榜样,教好书、育好人,勇攀科技高峰,努力提高地质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为再创地质事业辉煌而努力奋斗。( 长安大学 副校长 赵祥模 评 )
后世纪念
张伯声奖暨地学专业大学生奖是由张伯声基金管理委员会根据张伯声先生生前遗愿设立,旨在奖励具有优良潜质和较强创新能力、取得突出成绩的地学专业本科学生,并鼓励其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地质学家们投身科研及实践的精神,已举办了七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