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郑州市 [切换城市]
本名有巢氏
别称大巢氏
所处时代旧石器时代早期
民族族群无记载
出生时间昊英氏时代
主要成就教会族人建造房屋
地位远古时期部落首领之一
有巢氏,号称大巣氏 ,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之一。
顾名思义,“有巢”就是人们要有地方住。而有巢氏教人们不再住在地面上,在树上用树枝树叶建造出简陋的蓬盖,作为示范,这就是原始的房屋了,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洪水。
远古时期,有巢氏率领古人筑巢为室,古人得以安居一处,家园的梦想终成现实。最早的巢居又称为“树上居”,顾名思义,是建在树上的,后来才延伸到了平地上。
上古昊英之世,古人居无定所,饱受禽兽蛇虺荼毒。后来,有位圣人发现,在树上建筑房屋,既可挡风遮雨,又能躲避禽兽,古人欣喜无比,纷纷效仿,尔后拥立这位圣人为王,号“有巢氏”。从这个朴素的名号看来,有巢氏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一位创造了历史的平民英雄。有巢氏实际上代表着当时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从原始的山洞居住发展到建造房屋的阶段,是进步的一个标志。
古史的年代越久,给后人留下的谜团也就越多,有巢氏便是如此:他率领子民在哪里筑巢为室?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度?在流传至今的史籍的缝隙中,后人只能捕捉一点关于他的流光碎影。《遁甲开山图》记载有巢氏王天下百余代。
《路史》记载:昔载上世,人固多难,有圣人者,教之巢居,冬则营窟,夏则居巢。未有火化,搏兽而食,凿井而饮。桧秸以为蓐,以辟其难。而人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木处巅,风生燥,颠伤、燥夭。于是有圣人焉,教之编槿,而卢缉藋,而扉塓涂翳,以违其高卑之患;而违风雨以其革有巢之化。故,亦号有巢氏。驾六龙,从日月,是曰古皇。龟龙效,图书畀,于是文成而天下治。
其为政也,授而弗恶,予而弗取,故天下之民皈仁焉。其及末也,有礼臣而贵,仕之专而不享。欲削之权,惧而生变,有巢氏遂亡。居于瓕及盘领。
后有巢氏。巢父友许繇、樊竖。繇居沛泽,其道日光,尧朝焉,而逭之。父适闻之,洗耳于频。竖方饮其牛,乃欧而还。
起初,人类穴居在野外,常受野兽侵害,有巢氏教民众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从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专国主断,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蠧》
人们非常感激这位发明巢居的人,便推选他为当地的部落酋长,尊称他为有巢氏。有巢氏被推选为部落酋长后,为大家办了许多好事,名声很快传遍中华大地。各部落的人都认为他德高望重,有圣王的才能,一致推选他为总首领,尊称他为“巢皇”,也就是部落联盟总部的大酋长。
有巢氏“王天下”时期,关注人生,胸怀民众,为民谋生,为民造福,功高德隆。“巢皇”有“传二世”说(《春秋纬命历序》其八《因提纪》),也有“百余代”说(《通志·三皇纪第一》)。《逸周书·史记解》:“昔者有巢氏,有乱臣而贵任之,以国假之,以权擅国而主断,君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 是说有巢氏的统治,因乱臣而结束。
《始学篇》记载:“上古皆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
《通志·三皇纪》记载:“厥初,先民穴居野处,圣人教之结巢,以避虫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实,故号‘有巢氏’,亦曰‘大巢氏’。”
《中国远古和原始社会的传说及近代考古学的发现》说:“有巢氏,又名‘大巢氏’,因教民巢居而得号。”
鲁迅曾取用过这种简称,其《自文字至文章》云:“至于上古实状,则荒漠不可考,君长之名,且难审知,世以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者,列三才开始之序,继以有巢、燧人、伏羲、神农者,明人群进化之程,殆皆后人所命,非真号矣。降及轩辕,遂多传说,逮于虞夏,乃有箸于简策之文传于今。”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徐旭生在其历史专著中,直接以这种简称命题,其曰《有巢、燧人、伏羲、女娲、神农各氏的来源》。历史学家尚秉和所著《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其卷一亦以《有巢燧人时社会状况》为标题。
《汉语大词典》解:“巢,有巢氏的省称。南朝宋鲍照《河清颂》:‘窥刊崩石,捃逸残竹,巢风寂寥,羲埃绵邈。”《六月六日登洞庭西山缥渺峰放歌》云:“叟童鸡犬寂无喧,别有天地疑巢轩。世人不信桃源记,谁知此是真桃源。” 按:此诗为明代诗人黄周星所作。“巢轩”,是指远古时期的两个帝王、中华民族两个功德显赫的祖先——有巢氏、轩辕氏(黄帝)。这里以“巢轩”代指远古之世。《汉语大词典》此条注解是将“巢”释为尧时的高士巢父。《大辞典》解:“燧巢:指古代的‘燧人氏’和‘有巢氏’。唐张九龄《龙池圣德颂》:‘燧巢之前,寂寥无纪;书契而后,焕炳可观。’”《先秦史》云:“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燧、巢、羲、农。”《中国民族史》云:“燧、羲、巢、农,及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事迹较可凭信者,必在距今五千年前后也。”
“有巢氏”称号是后世之人,根据传说而给“首创巢居”的人追赠的荣誉性称号。
《韩非子》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按:上列文字摘自“诸子集成”本《韩非子》。《太平御览》卷七十八皇王部“有巢氏”条引录此文,略见异同。“禽兽众”作“禽兽多”,“虫蛇”作“蛇虺”,“民悦之”作“人悦之”。
唐著名诗人陆龟蒙歌颂说:“词云太古万万古,民性甚野无风期。夜栖止与禽兽杂,独自构架纵横枝。因而称曰有巢氏,民共敬贵如君师。”
文化学者林河说:“在燧人氏之前,人类都是无名的,所谓‘有巢氏’、‘燧人氏’并不是他们的‘自称’,而是后人的‘他称’。”
历史学家王桐龄则从旧时给先王定谥号的法则思考进去,因时代文化和祖先业绩而立号:“太古理想之帝名,往往与文化之发生,有接近之联络,有巢氏等古帝王之称号皆然。此自特别取义也,凡人类初开化之时,莫不欲知其本国文化之所自出,而其时尚无文字记载,乃一依故老之口碑以为凭,中国开之开化始于何人?此初民所急欲知之者也。于是,古之学者,乃造为传说,以解释国民之疑惑。曰:上古之时,诸事不备,有圣帝出,教民构木为巢,以避爪牙角毒之害,故曰‘有巢氏’。”
“有巢氏”是那个发明巢居的人的称号,也是这个人所在的氏族的代号。“有巢氏” 因为功德和地位,自然成为他所在氏族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的称号便渐成为氏族的代号。
《庄子·盗跖》记载:“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宁业高、宁业龙考证说:“‘有巢氏’不是神而是个圣人(或者是一个英明的人类群体)……‘有巢氏’不仅代表着一个原始氏族,也代表着一个历史时代,代表着中国文明史肇端的典型标识。” (《论有巢氏功德与古巢国演延》)
文史学者徐志齐说:“所谓‘仓颉’就是后人对创造文字者的追称,犹如‘燧人氏’指钻隧取火的发明者、‘有巢氏’指发明造房屋的最早祖先、‘神农氏’指最早开创农业的民族等一样,其人是无法考定的。”
“有巢氏”是那个发明巢居的人的称号,也是这个人所生息的时代名称。“有巢氏” 因为功德和地位,自然成为他所在氏族的领袖人物,领袖人物的称号便渐成为他所生息的时代的名称。
历史学家徐旭生曾立《有巢、燧人、伏羲、女娲、神农各氏的来源》专题,对关于有巢氏的史料及历代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和探讨,并明确指出:“就现在所能得到的材料去研讨,我们可以推断神农与有巢、燧人为同类,是战国时的思想家从社会进步的阶段而想出来的指示时代的名词。”
国学大师钱穆从人类历史文化演进视角分析得很有道理:“中国古代历史传说,极富理性,切近事实,与并世其它民族追述古史之充满神话气味者大不相同。如有巢氏代表巢居时期,燧人氏代表熟食时期,庖牺氏代表畜牧时期,神农氏代表耕稼时期。此等名号,本非古所本有,乃属后人想象称述,乃与人类历史文化演进阶段,先后符合。此见我中华民族之先民,早于人文演进,有其清明之观点与合理的想法。”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据我们的考察,有巢氏时代的原始人群并不是生存在这样的一个乐园;反之,而是生存在一个冰雪皑皑的蒙古高原之原野。”
称“大”,“大”者,尊也,敬也。古代用“大”于人称,往往体现德高、位重、辈长之类。王棕材《世本集览通论》论:“古人名号与国,多以‘大’称者,‘循蜚纪’有大騩氏、大敦氏,‘因提纪’有大巢氏,‘禅通纪’有大庭氏,又黄帝师大填,颛顼师大款,黄帝臣大挠、大隗、大丙……伏羲后有大风,少昊后有大费,诸书称舜曰‘大舜’,禹曰‘大禹’。”
称“巢”,与有巢氏其人筑巢之事迹功德有关。
称“氏”,这是古代的一种名称样式。古文献中,有关传说式记载的远古时代帝王,几乎一律地都享受这样的称谓。
《太平御览》卷78引《遁甲开山图》云:“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有天下,五凤异色。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之号。”
庄周说:“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庄子·盗跖》)
韩非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韩非子·五矗》)
《遁甲开山图》中提到:“石楼山在琅玡,昔有巢氏治此山南。”(《艺文类聚》卷十一引)
《林邑记》中提到:“苍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无屋宅,依树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为业,与人交易,若上皇之人。”(《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
宋地理学家周去非说;“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其所以然者,盖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欤!”(《岭外代答》卷四)
相传远古昊英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为防御野兽侵害,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巢,白天采摘橡栗,夜晚栖宿树上。《庄子》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即有巢氏时代。
史书上说:上古时人类少而禽兽多,人类居住在地面上,经常遭受禽兽的攻击,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伤亡危险。在恶劣环境的逼迫下,部分人类开始往北迁徙。他们来到今山西和陕西一带,受鼠类动物的启发,在黄土高原的山坡上打洞,人居住在里面,用石头或树枝挡住洞口,这样就安全了许多。但是北方气候寒冷,许多人宁愿留在危险的南方,也不肯往北迁移。这时候有巢氏出现了,他指导人们用树枝和藤条在高大的树干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顶都用树枝遮挡得严严实实,即挡风避雨,又可防止禽兽的攻击,人们从此不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
传说,有巢氏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通婚关系,同一族团内部的同辈男女也禁止通婚了。男子只能选择其它族团的女子为“妻”,女子只能选择其它族团的男子为“夫”。就是说甲族团的一群男子(或女子)可以和乙族团的一群女子(或男子)互为夫妻,这便是族外群婚。这种族外群婚相对于血缘群婚,显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有巢氏的功德,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进入巢居的文明进程。
著名史学家郑樵(1104—1162年,今福建莆田人),学术思想主张“仲尼、司马迁会通之法” ,在《通志·三皇纪》云:“厥初,先民穴居野处,圣人教之结巢,以避虫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实,故号有巢氏, 亦曰大巢氏。” 郑樵注重实地考察,在《通志·氏族略》中从姓名学定义得出新的见解:“巢氏,有巢氏之后,尧时有巢父,夏商有巢国,其地在庐江,子孙以国为氏。”康熙《巢县志》沿革志进而确载:“罗泌《路史》称有巢氏。”罗泌(1131—1189年,今江西吉安人),其《路史》记述上古迄两汉事,考证精赅,保存大量的古代史料和佚闻,堪可采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和县猿人遗址、银山智人遗址和凌家滩遗址相继发现,巢湖流域被公认为是古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打破了长期以来长江和巢湖流域被认为不可能是人类发源地的历史论断。距今约30万年的和县猿人、 约20万年的银山智人和5500年前凌家滩遗址,印记了人类祖先从猿人到智人,再到现代人的进化历史,展示了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期人类创造的古代文明,包括有巢氏所开拓的原始时代由穴居进入巢居的文明时代。
凌家滩遗址自1985年被发现,经过文物考古部门的五次大规模发掘,认定遗址其年代距今5500—5300年之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落遗址。经遥感测定,凌家滩遗址的总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发现了大型祭祀,红陶块砌成水井和建筑遗迹,以及墓葬和大量的玉器、石器和陶器,足以佐证,凌家滩遗址是已存在政、军、神三权的有巢氏聚落中心。
20世纪90年代,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方克逸主编《巢湖》人物篇明确记载:有巢氏“因居巢得名与有巢氏发明巢居有关,而被视为巢湖人。”2006年,巢湖籍学者宁业高研究员、钱玉春副研究员,合著的《中华始祖有巢氏论纲》,通过当代考古文物考证古今文献,论证巢湖流域是有巢氏生籍地望。2007年,凌家滩遗址第五次考古发掘,发掘领队张敬国研究员从M23墓葬所出土的300余件丰富文物分析,墓主人当是聚落中心的神权领袖。在远古时代,血缘氏族是人类从原始人群转变到氏族部落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基本特征是族民对先祖充满缅怀心理和崇拜意识。据此足以佐证:凌家滩的先民就是史料所记载的有巢氏,凌家滩遗址就是有巢氏时代的聚落中心,有巢氏的生籍地望就在巢湖流域。
荆楚之地也流传著有巢氏的传说。春秋时期,晋楚交战,楚共王“登巢车以望晋军”。这里的“巢车”,是在八轮车上树立一根高竿,竿上安辘轳,然后将一个方四尺、高五尺的板屋拉上高竿,用于窥探敌军动向,如同鸟巢一样。显然,这种“巢车”与楚地盛行的巢居文化不无联系,古人先在树上巢居,尔后才有了创造巢车的灵感。汉代扬雄《荆州箴》曾有“南巢茫茫,包荆与楚”之句,这里的“南巢”即是荆楚之地,夏代末年,这里生活着一个叫南巢氏的部落,是夏的同盟部族,夏桀还曾来此避难;后来,南巢逐渐成为荆楚之地巢居民族的通称,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可能正是来自于荆楚之地众多的巢居民族。
再或者,有巢氏是来自于巴蜀之地的一个古老部落。宋人罗泌的《路史》有过这样一条记载:“有巢氏居于 ”。清人张澍在《蜀典》一书中认为,这个“ 巢”,不是西南夷昆明族,便是一个叫弥牟镇的地方,而弥牟镇就在今天的新都县。透过甲骨文,似乎能找到另一条线索。历史上,周人对一个叫“巢”的小国并不友好,不远千里派兵征讨,似乎有什么深仇大恨,蜀人与周人也有过节,怪不得在周王朝的青铜器上,巢、蜀连在了一起。学者谭继和认为,巢、蜀两国可能相距不远,巢国与蜀国相连,它的得名,或许源于部落巢居的传统。昆明族,弥牟镇,靠近蜀地的巢国,无不彰显著有巢氏与巴蜀之地的神秘联系。
传说,有巢氏出生在九嶷山以南的苍梧,曾经游历仙山,得到仙人指点而有了超人的智慧。因受鸟类在树上筑巢的启发,最先发明了“巢居”。有巢氏指导人们用树枝和藤条在高大的树干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顶都用树枝遮挡得严严实实,既挡风避雨,又可防禽兽的攻击,人们从此不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过去,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是苍梧(今湖南九嶷山以南),立都石楼山(今山西吕梁东北)。也有认为有巢氏的生籍在山东,或在山西、内蒙古等地。汉代纬书《遁甲开山图》说:“石楼山在琅玡,昔有巢氏治此山南”(《艺文类聚》卷十一引)。至于有巢氏治都于此,并无实据为凭。以致人们曾存疑问:有巢氏时期连一座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哪里会有都城呢?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本名有巢氏
别称大巢氏
所处时代旧石器时代早期
民族族群无记载
出生时间昊英氏时代
主要成就教会族人建造房屋
地位远古时期部落首领之一
人物经历
人物起源
有巢氏,号称大巣氏 ,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之一。
顾名思义,“有巢”就是人们要有地方住。而有巢氏教人们不再住在地面上,在树上用树枝树叶建造出简陋的蓬盖,作为示范,这就是原始的房屋了,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洪水。
远古时期,有巢氏率领古人筑巢为室,古人得以安居一处,家园的梦想终成现实。最早的巢居又称为“树上居”,顾名思义,是建在树上的,后来才延伸到了平地上。
上古昊英之世,古人居无定所,饱受禽兽蛇虺荼毒。后来,有位圣人发现,在树上建筑房屋,既可挡风遮雨,又能躲避禽兽,古人欣喜无比,纷纷效仿,尔后拥立这位圣人为王,号“有巢氏”。从这个朴素的名号看来,有巢氏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一位创造了历史的平民英雄。有巢氏实际上代表着当时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从原始的山洞居住发展到建造房屋的阶段,是进步的一个标志。
古史的年代越久,给后人留下的谜团也就越多,有巢氏便是如此:他率领子民在哪里筑巢为室?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度?在流传至今的史籍的缝隙中,后人只能捕捉一点关于他的流光碎影。《遁甲开山图》记载有巢氏王天下百余代。
筑巢而居
《路史》记载:昔载上世,人固多难,有圣人者,教之巢居,冬则营窟,夏则居巢。未有火化,搏兽而食,凿井而饮。桧秸以为蓐,以辟其难。而人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木处巅,风生燥,颠伤、燥夭。于是有圣人焉,教之编槿,而卢缉藋,而扉塓涂翳,以违其高卑之患;而违风雨以其革有巢之化。故,亦号有巢氏。驾六龙,从日月,是曰古皇。龟龙效,图书畀,于是文成而天下治。
其为政也,授而弗恶,予而弗取,故天下之民皈仁焉。其及末也,有礼臣而贵,仕之专而不享。欲削之权,惧而生变,有巢氏遂亡。居于瓕及盘领。
后有巢氏。巢父友许繇、樊竖。繇居沛泽,其道日光,尧朝焉,而逭之。父适闻之,洗耳于频。竖方饮其牛,乃欧而还。
建立巢国
起初,人类穴居在野外,常受野兽侵害,有巢氏教民众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从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专国主断,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蠧》
人们非常感激这位发明巢居的人,便推选他为当地的部落酋长,尊称他为有巢氏。有巢氏被推选为部落酋长后,为大家办了许多好事,名声很快传遍中华大地。各部落的人都认为他德高望重,有圣王的才能,一致推选他为总首领,尊称他为“巢皇”,也就是部落联盟总部的大酋长。
有巢氏“王天下”时期,关注人生,胸怀民众,为民谋生,为民造福,功高德隆。“巢皇”有“传二世”说(《春秋纬命历序》其八《因提纪》),也有“百余代”说(《通志·三皇纪第一》)。《逸周书·史记解》:“昔者有巢氏,有乱臣而贵任之,以国假之,以权擅国而主断,君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 是说有巢氏的统治,因乱臣而结束。
名号由来
称大巢氏
《始学篇》记载:“上古皆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
《通志·三皇纪》记载:“厥初,先民穴居野处,圣人教之结巢,以避虫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实,故号‘有巢氏’,亦曰‘大巢氏’。”
《中国远古和原始社会的传说及近代考古学的发现》说:“有巢氏,又名‘大巢氏’,因教民巢居而得号。”
有巢或巢
鲁迅曾取用过这种简称,其《自文字至文章》云:“至于上古实状,则荒漠不可考,君长之名,且难审知,世以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者,列三才开始之序,继以有巢、燧人、伏羲、神农者,明人群进化之程,殆皆后人所命,非真号矣。降及轩辕,遂多传说,逮于虞夏,乃有箸于简策之文传于今。”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徐旭生在其历史专著中,直接以这种简称命题,其曰《有巢、燧人、伏羲、女娲、神农各氏的来源》。历史学家尚秉和所著《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其卷一亦以《有巢燧人时社会状况》为标题。
《汉语大词典》解:“巢,有巢氏的省称。南朝宋鲍照《河清颂》:‘窥刊崩石,捃逸残竹,巢风寂寥,羲埃绵邈。”《六月六日登洞庭西山缥渺峰放歌》云:“叟童鸡犬寂无喧,别有天地疑巢轩。世人不信桃源记,谁知此是真桃源。” 按:此诗为明代诗人黄周星所作。“巢轩”,是指远古时期的两个帝王、中华民族两个功德显赫的祖先——有巢氏、轩辕氏(黄帝)。这里以“巢轩”代指远古之世。《汉语大词典》此条注解是将“巢”释为尧时的高士巢父。《大辞典》解:“燧巢:指古代的‘燧人氏’和‘有巢氏’。唐张九龄《龙池圣德颂》:‘燧巢之前,寂寥无纪;书契而后,焕炳可观。’”《先秦史》云:“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燧、巢、羲、农。”《中国民族史》云:“燧、羲、巢、农,及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事迹较可凭信者,必在距今五千年前后也。”
后人追赠
“有巢氏”称号是后世之人,根据传说而给“首创巢居”的人追赠的荣誉性称号。
《韩非子》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按:上列文字摘自“诸子集成”本《韩非子》。《太平御览》卷七十八皇王部“有巢氏”条引录此文,略见异同。“禽兽众”作“禽兽多”,“虫蛇”作“蛇虺”,“民悦之”作“人悦之”。
唐著名诗人陆龟蒙歌颂说:“词云太古万万古,民性甚野无风期。夜栖止与禽兽杂,独自构架纵横枝。因而称曰有巢氏,民共敬贵如君师。”
文化学者林河说:“在燧人氏之前,人类都是无名的,所谓‘有巢氏’、‘燧人氏’并不是他们的‘自称’,而是后人的‘他称’。”
历史学家王桐龄则从旧时给先王定谥号的法则思考进去,因时代文化和祖先业绩而立号:“太古理想之帝名,往往与文化之发生,有接近之联络,有巢氏等古帝王之称号皆然。此自特别取义也,凡人类初开化之时,莫不欲知其本国文化之所自出,而其时尚无文字记载,乃一依故老之口碑以为凭,中国开之开化始于何人?此初民所急欲知之者也。于是,古之学者,乃造为传说,以解释国民之疑惑。曰:上古之时,诸事不备,有圣帝出,教民构木为巢,以避爪牙角毒之害,故曰‘有巢氏’。”
氏族代号
“有巢氏”是那个发明巢居的人的称号,也是这个人所在的氏族的代号。“有巢氏” 因为功德和地位,自然成为他所在氏族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的称号便渐成为氏族的代号。
《庄子·盗跖》记载:“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宁业高、宁业龙考证说:“‘有巢氏’不是神而是个圣人(或者是一个英明的人类群体)……‘有巢氏’不仅代表着一个原始氏族,也代表着一个历史时代,代表着中国文明史肇端的典型标识。” (《论有巢氏功德与古巢国演延》)
文史学者徐志齐说:“所谓‘仓颉’就是后人对创造文字者的追称,犹如‘燧人氏’指钻隧取火的发明者、‘有巢氏’指发明造房屋的最早祖先、‘神农氏’指最早开创农业的民族等一样,其人是无法考定的。”
时代名称
“有巢氏”是那个发明巢居的人的称号,也是这个人所生息的时代名称。“有巢氏” 因为功德和地位,自然成为他所在氏族的领袖人物,领袖人物的称号便渐成为他所生息的时代的名称。
历史学家徐旭生曾立《有巢、燧人、伏羲、女娲、神农各氏的来源》专题,对关于有巢氏的史料及历代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和探讨,并明确指出:“就现在所能得到的材料去研讨,我们可以推断神农与有巢、燧人为同类,是战国时的思想家从社会进步的阶段而想出来的指示时代的名词。”
国学大师钱穆从人类历史文化演进视角分析得很有道理:“中国古代历史传说,极富理性,切近事实,与并世其它民族追述古史之充满神话气味者大不相同。如有巢氏代表巢居时期,燧人氏代表熟食时期,庖牺氏代表畜牧时期,神农氏代表耕稼时期。此等名号,本非古所本有,乃属后人想象称述,乃与人类历史文化演进阶段,先后符合。此见我中华民族之先民,早于人文演进,有其清明之观点与合理的想法。”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据我们的考察,有巢氏时代的原始人群并不是生存在这样的一个乐园;反之,而是生存在一个冰雪皑皑的蒙古高原之原野。”
古代尊称
称“大”,“大”者,尊也,敬也。古代用“大”于人称,往往体现德高、位重、辈长之类。王棕材《世本集览通论》论:“古人名号与国,多以‘大’称者,‘循蜚纪’有大騩氏、大敦氏,‘因提纪’有大巢氏,‘禅通纪’有大庭氏,又黄帝师大填,颛顼师大款,黄帝臣大挠、大隗、大丙……伏羲后有大风,少昊后有大费,诸书称舜曰‘大舜’,禹曰‘大禹’。”
称“巢”,与有巢氏其人筑巢之事迹功德有关。
称“氏”,这是古代的一种名称样式。古文献中,有关传说式记载的远古时代帝王,几乎一律地都享受这样的称谓。
史料记载
《太平御览》卷78引《遁甲开山图》云:“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有天下,五凤异色。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之号。”
庄周说:“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庄子·盗跖》)
韩非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韩非子·五矗》)
《遁甲开山图》中提到:“石楼山在琅玡,昔有巢氏治此山南。”(《艺文类聚》卷十一引)
《林邑记》中提到:“苍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无屋宅,依树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为业,与人交易,若上皇之人。”(《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
宋地理学家周去非说;“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其所以然者,盖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欤!”(《岭外代答》卷四)
《路史》记载:昔载上世,人固多难,有圣人者,教之巢居,冬则营窟,夏则居巢。未有火化,搏兽而食,凿井而饮。桧秸以为蓐,以辟其难。而人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主要成就
相传远古昊英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为防御野兽侵害,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巢,白天采摘橡栗,夜晚栖宿树上。《庄子》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即有巢氏时代。
史书上说:上古时人类少而禽兽多,人类居住在地面上,经常遭受禽兽的攻击,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伤亡危险。在恶劣环境的逼迫下,部分人类开始往北迁徙。他们来到今山西和陕西一带,受鼠类动物的启发,在黄土高原的山坡上打洞,人居住在里面,用石头或树枝挡住洞口,这样就安全了许多。但是北方气候寒冷,许多人宁愿留在危险的南方,也不肯往北迁移。这时候有巢氏出现了,他指导人们用树枝和藤条在高大的树干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顶都用树枝遮挡得严严实实,即挡风避雨,又可防止禽兽的攻击,人们从此不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
传说,有巢氏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通婚关系,同一族团内部的同辈男女也禁止通婚了。男子只能选择其它族团的女子为“妻”,女子只能选择其它族团的男子为“夫”。就是说甲族团的一群男子(或女子)可以和乙族团的一群女子(或男子)互为夫妻,这便是族外群婚。这种族外群婚相对于血缘群婚,显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有巢氏的功德,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进入巢居的文明进程。
故里争辩
巢湖传说
著名史学家郑樵(1104—1162年,今福建莆田人),学术思想主张“仲尼、司马迁会通之法” ,在《通志·三皇纪》云:“厥初,先民穴居野处,圣人教之结巢,以避虫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实,故号有巢氏, 亦曰大巢氏。” 郑樵注重实地考察,在《通志·氏族略》中从姓名学定义得出新的见解:“巢氏,有巢氏之后,尧时有巢父,夏商有巢国,其地在庐江,子孙以国为氏。”康熙《巢县志》沿革志进而确载:“罗泌《路史》称有巢氏。”罗泌(1131—1189年,今江西吉安人),其《路史》记述上古迄两汉事,考证精赅,保存大量的古代史料和佚闻,堪可采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和县猿人遗址、银山智人遗址和凌家滩遗址相继发现,巢湖流域被公认为是古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打破了长期以来长江和巢湖流域被认为不可能是人类发源地的历史论断。距今约30万年的和县猿人、 约20万年的银山智人和5500年前凌家滩遗址,印记了人类祖先从猿人到智人,再到现代人的进化历史,展示了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期人类创造的古代文明,包括有巢氏所开拓的原始时代由穴居进入巢居的文明时代。
凌家滩遗址自1985年被发现,经过文物考古部门的五次大规模发掘,认定遗址其年代距今5500—5300年之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落遗址。经遥感测定,凌家滩遗址的总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发现了大型祭祀,红陶块砌成水井和建筑遗迹,以及墓葬和大量的玉器、石器和陶器,足以佐证,凌家滩遗址是已存在政、军、神三权的有巢氏聚落中心。
20世纪90年代,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方克逸主编《巢湖》人物篇明确记载:有巢氏“因居巢得名与有巢氏发明巢居有关,而被视为巢湖人。”2006年,巢湖籍学者宁业高研究员、钱玉春副研究员,合著的《中华始祖有巢氏论纲》,通过当代考古文物考证古今文献,论证巢湖流域是有巢氏生籍地望。2007年,凌家滩遗址第五次考古发掘,发掘领队张敬国研究员从M23墓葬所出土的300余件丰富文物分析,墓主人当是聚落中心的神权领袖。在远古时代,血缘氏族是人类从原始人群转变到氏族部落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基本特征是族民对先祖充满缅怀心理和崇拜意识。据此足以佐证:凌家滩的先民就是史料所记载的有巢氏,凌家滩遗址就是有巢氏时代的聚落中心,有巢氏的生籍地望就在巢湖流域。
巴蜀传说
荆楚之地也流传著有巢氏的传说。春秋时期,晋楚交战,楚共王“登巢车以望晋军”。这里的“巢车”,是在八轮车上树立一根高竿,竿上安辘轳,然后将一个方四尺、高五尺的板屋拉上高竿,用于窥探敌军动向,如同鸟巢一样。显然,这种“巢车”与楚地盛行的巢居文化不无联系,古人先在树上巢居,尔后才有了创造巢车的灵感。汉代扬雄《荆州箴》曾有“南巢茫茫,包荆与楚”之句,这里的“南巢”即是荆楚之地,夏代末年,这里生活着一个叫南巢氏的部落,是夏的同盟部族,夏桀还曾来此避难;后来,南巢逐渐成为荆楚之地巢居民族的通称,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可能正是来自于荆楚之地众多的巢居民族。
再或者,有巢氏是来自于巴蜀之地的一个古老部落。宋人罗泌的《路史》有过这样一条记载:“有巢氏居于 ”。清人张澍在《蜀典》一书中认为,这个“ 巢”,不是西南夷昆明族,便是一个叫弥牟镇的地方,而弥牟镇就在今天的新都县。透过甲骨文,似乎能找到另一条线索。历史上,周人对一个叫“巢”的小国并不友好,不远千里派兵征讨,似乎有什么深仇大恨,蜀人与周人也有过节,怪不得在周王朝的青铜器上,巢、蜀连在了一起。学者谭继和认为,巢、蜀两国可能相距不远,巢国与蜀国相连,它的得名,或许源于部落巢居的传统。昆明族,弥牟镇,靠近蜀地的巢国,无不彰显著有巢氏与巴蜀之地的神秘联系。
后世质疑
传说,有巢氏出生在九嶷山以南的苍梧,曾经游历仙山,得到仙人指点而有了超人的智慧。因受鸟类在树上筑巢的启发,最先发明了“巢居”。有巢氏指导人们用树枝和藤条在高大的树干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顶都用树枝遮挡得严严实实,既挡风避雨,又可防禽兽的攻击,人们从此不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过去,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是苍梧(今湖南九嶷山以南),立都石楼山(今山西吕梁东北)。也有认为有巢氏的生籍在山东,或在山西、内蒙古等地。汉代纬书《遁甲开山图》说:“石楼山在琅玡,昔有巢氏治此山南”(《艺文类聚》卷十一引)。至于有巢氏治都于此,并无实据为凭。以致人们曾存疑问:有巢氏时期连一座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哪里会有都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