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昆明市 [切换城市]
本名司马道子
字号道子
所处时代中国(东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时间364年
去世时间403年2月3日
籍贯河内温县
官职太傅
职业东晋宗室、权臣、藩王
谥号文孝王
爵位琅琊王—会稽王
追赠丞相
司马道子年轻时就以恬静寡欲而受谢安称许。咸安二年(372年)七月己未日(9月12日)受封琅邪王,食邑一万七千六百五十一户,兼摄会稽国,领会稽内史。
太元五年(380年)加开府,领司徒。
太元八年(383年)录尚书六条事。 当时司马道子专权,王妃堂兄王国宝同时是谢安女婿,但因谢安厌恶其品行不端而没有委以重任,但王国宝自以门第,不屈就当次等官员,于是依附司马道子,并离间谤毁谢安, 逼得谢安出镇回避。
太元十年(385年),谢安去世,朝廷下诏以其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原来谢安卫将军府的文武部属皆拨入了骠骑将军府。
太元十一年(386年),朝议朝廷军队已经长时间征役,应当置戍南归,转攻为守;当时谢玄北伐军在中原因丁零人翟辽的势力而陷入胶着,谢玄上疏谢罪,朝廷于是就作慰问并让他还镇淮阴。
太元十二年(387年)再加司马道子徐州刺史、太子太傅。
当时,晋孝武帝因沉迷酒色而疏于政事,而与司马道子一起常常喝酒。当时司马道子既为扬州刺史亦录尚书事,权倾天下,他又亲近僧尼、宠信小人,尤以时任侍中的王国宝卑下讨好司马道子而特别受其宠信。在这情况下,司马道子宠信的人都趁机玩弄朝权,贿赂买官、政治和刑律都混乱。又因司马道子崇尚佛教而耗费过多,令士民不堪命。
由于朝政混乱,中书郎范宁向晋孝武帝陈述朝政得失,令孝武帝对司马道子心生不满,不过表面上仍然待他优厚。另外,王国宝阿谀奉承司马道子之事令范宁看不过眼,劝孝武帝贬黜他,但王国宝却反诬陷范宁,令孝武帝无奈贬他到豫章任太守。如此司马道子一党的权势就更盛。其中因为贿赂而得亲近司马道子的赵牙和茹千秋,一个耗费巨资为司马道子宅第建筑山水设施,另一个更卖官贩爵,聚敛了过亿钱财。
司马道子又恃著皇太妃李陵容宠爱,有时因酒意而有失礼之事,令孝武帝难以忍受,只因皇太妃之故而没有废黜他。孝武帝认为司马道子不是治国之能臣,当时又因王国宝与孝武帝亲近的王珣等人不和,孝武帝于是以外戚王恭为青兖二州刺史、殷仲堪为荆州刺史、郗恢为雍州刺史,以他们作为外援抗衡司马道子的势力,同时留王珣及王雅在朝。司马道子于是升王国宝为中书令、中领军,又引王国宝堂弟王绪为心腹,主相之间朋党相争。
太元十七年(392年),孝武帝以其子司马德文为琅邪王,司马道子于是徙封会稽王。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司马道子解徐州刺史予刘该,同年孝武帝被张贵人所杀,晋安帝即位,朝廷下诏内外事务皆要咨询司马道子,行辅政之责。因为孝武帝突然死亡,故此未及写下遗诏,安置朝中王珣和王雅都没有实权,故司马道子掌握权力,并且宠信王国宝及王绪,让他们参与朝权。
青兖二州刺史王恭一直厌恶王国宝弄权,常直言斥责,令司马道子既怨惮亦忿恨他。隆安元年(397年),王恭不能再忍受王国宝弄权,于是联结殷仲堪起兵讨伐王国宝。司马道子畏惧王恭,但求了事,于是将罪责推向王国宝,并命谯王司马尚之收捕王国宝到廷尉,及后赐死王国宝并处死王绪,又遣使向王恭道歉。王恭于是撤还京口。
司马道子此后忌惮王恭和殷仲堪以军事相逼,于是以司马尚之与司马休之有才略而引其为腹心,又听从司马尚之所说树立外藩,于是出司马王愉为江州刺史。不过,此举招来豫州刺史庾楷不满,因为司马道子割原本由他都督的豫州四郡交给了王愉都督。庾楷上表抗议不果后就鼓动王恭讨伐司马尚之,王恭终在隆安元年(398年)与庾楷及殷仲堪、桓玄举兵讨伐王愉及司马尚之兄弟。司马道子曾试图劝止庾楷,但遭庾楷拒绝。司马道子面对王恭诸军举兵,不知所措,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则力主讨伐王恭,朝廷加司马道子黄钺,以司马元显为征讨都督,统王珣、谢琰等人抵抗。司马道子将军事都委托给司马元显,自己则终日饮酒。及后司马尚之大败给桓玄,进至石头城,司马道子守中堂以备桓玄进攻,但期间却发生小插曲,有一匹马在军中乱走,士兵扰乱不安,竟令不少士兵掉进长江江水中溺死。
司马元显及后成功策反王恭手下北府军将领刘牢之,王恭兵败被处死,但殷仲堪、杨佺期和桓玄等军仍在建康附近的蔡洲。左卫将军桓脩此时向司马道子进言,建议司马道子以利益诱使桓玄和杨佺期二人,令二人反抗殷仲堪。司马道子于是分别让桓玄任江州刺史及雍州刺史,并以桓修为荆州刺史,又贬殷仲堪为广州刺史。不过,此举未能瓦解殷仲堪军团,反令三人移镇寻阳,联合抗拒朝命,对抗朝廷。最终司马道子唯有以朝廷之名下诏慰问殷仲堪等人请求和解,又让殷仲堪复任荆州刺史,危机才得以解决。
隆安三年(399年),司马元显因司马道子有疾兼每天酒醉,知朝望已失,于是暗示朝廷解授司徒及扬州刺史,更由司马元显自任扬州刺史。司马道子酒醒后才知道,虽然大怒,但不能做什么。后司马元显加录尚书事,当时人以司马道子为东录;司马元显为西录。不过司马道子仍然酗酒,大小政事都由司马元显掌握,故此当时司马元显的西府有很多人拜访,而东府则门可罗雀。
隆安五年(401年),叛民孙恩进攻三吴,并循海进攻京口,当时刘牢之在会稽未返,司马元显率兵抵抗但屡战不利。面对如此险境,司马道子别无他法,只有每天在蒋侯庙祷告。只因刘裕击溃孙恩,以及司马尚之和刘牢之及时回军才逼使孙恩北逃,京师得以解危。
元兴元年(402年),司马元显讨伐桓玄,司马道子获授侍中、太傅,并将骠骑将军府中幕僚都移到太傅府。不过桓玄顺江南下抵抗,击败了司马尚之,刘牢之又背叛了司马元显,令司马元显兵众溃败。司马元显随后问计于司马道子,但司马道子唯有对其哭泣。桓玄随后掌握朝政,杀司马元显及其党羽,又流放司马道子到安成郡。至同年十二月庚申日,被守卫司马道子的御史杜竹林因桓玄的指示以毒酒杀死司马道子,享年三十九岁。晋安帝闻讯在西堂为其哭丧三日。
元兴三年(404年),桓玄因刘裕起兵而败死,时大将军司马遵总摄万机,追尊司马道子丞相,并派司马珣之到安成郡迎其灵柩。义熙元年(405年),谥司马道子为文孝王,让司马道子与会稽王妃合葬于王妃陵。
王孝伯(王恭)死后,把他的头挂在朱雀桥上示众。太傅司马道子坐车到示众的地方,仔细地看着王孝伯(王恭)的头,说道:“你为什么急着要杀我呢?”
桓玄从义兴回来后,去见司马太傅,太傅此时喝得大醉,很多客人在座。太傅问道:" 桓温晚年要叛乱,怎么回事呢?" 桓玄吓得伏在地上,不敢起来。谢景重当时是长史,就举起笏板答道:" 以前宣武公废黜昏君,辅佐圣明登基。他的功劳超过伊尹和霍光,大家议论纷纷,请您公平裁决。" 太傅说:"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随即举起酒杯说:" 桓义兴,我敬你酒。"桓玄谢罪退出。
《晋书》:①少以清澹为谢安所称。②道子地则亲贤,任惟元辅,耽荒曲糵,信惑谗谀。遂使尼媪窃朝权,奸邪制国命,始则彝伦攸斁,终则宗社沦亡。道子实晋朝之宰嚭者也。③道子昏凶,遂倾国祚。
《云中诗》:相王沉醉,轻出校命。捕贼千秋,干豫朝政。
蔡东藩:①道子贪婪骄恣,宠昵群小。 ②会稽王道子,贪利嗜酒,实是一个糊涂虫。假使朝右有人,自足制驭道子。
余嘉锡:①道子身为辅相,朝野具瞻,既不能用弘之之言,大明国典;复不能慎其嚬笑,知玄之雄豪可疑,而无术以制之,加以挫辱,使之愧耻,无以自容。徒一旦得志,肆其愤毒。遂致父子俱死人手,为天下笑,非不幸也。 ②如钟会、王戎、王衍、王敦、王澄、司马越、桓温、郗超、王恭、司马道子、殷仲堪之徒,并典午之罪人。
《全晋文》收录有《命谒陵》《请徵戴逵疏》《请崇正文李太妃名号启》、《皇太子纳妃启》、《与王彪之书》、《答范尚书》、《与人书》。
父亲:东晋简文帝司马昱
嫡母:简文顺皇后王简姬,王遐之女,348年去世,生司马道生、司马俞生(追赠)
生母:李陵容
晋孝武帝司马曜
思世子司马道生,母亲为王简姬
司马俞生,早殇,母亲为王简姬
临川献王司马郁,早殇(追赠),母亲胡淑仪
司马朱生,早殇,母亲胡淑仪
司马天流,早殇,母亲王淑仪
鄱阳公主,嫁王导曾孙王嘏
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先嫁桓济,后改嫁王献之,生母徐淑媛
武昌公主,嫁桓修
寻阳公主,嫁王袆之
正妻:王国宝的堂妹王氏
妾室:刘氏,生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会稽王世子,官至骠骑大将军。曾一度执掌东晋朝权,被桓玄击败后被捕,遭处死。
司马脩之,临川王司马宝子,因司马道子及司马元显皆未有获承认的子嗣存活,故过继承袭会稽王爵位。
司马彦璋,司马元显子,封东海王,与父亲一同被杀。史载司马元显连同六名儿子一并处死,其中应包括司马彦璋。
司马秀熙,据说是司马元显子,刘裕起兵推翻桓楚后突然出现,声称是逃入蛮中的司马元显子,获会稽太妃肯定。后因被刘裕查验证实为奴仆勺药所冒而被杀。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本名司马道子
字号道子
所处时代中国(东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时间364年
去世时间403年2月3日
籍贯河内温县
官职太傅
职业东晋宗室、权臣、藩王
谥号文孝王
爵位琅琊王—会稽王
追赠丞相
人物生平
抑谢兴马
司马道子年轻时就以恬静寡欲而受谢安称许。咸安二年(372年)七月己未日(9月12日)受封琅邪王,食邑一万七千六百五十一户,兼摄会稽国,领会稽内史。
太元五年(380年)加开府,领司徒。
太元八年(383年)录尚书六条事。 当时司马道子专权,王妃堂兄王国宝同时是谢安女婿,但因谢安厌恶其品行不端而没有委以重任,但王国宝自以门第,不屈就当次等官员,于是依附司马道子,并离间谤毁谢安, 逼得谢安出镇回避。
太元十年(385年),谢安去世,朝廷下诏以其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原来谢安卫将军府的文武部属皆拨入了骠骑将军府。
太元十一年(386年),朝议朝廷军队已经长时间征役,应当置戍南归,转攻为守;当时谢玄北伐军在中原因丁零人翟辽的势力而陷入胶着,谢玄上疏谢罪,朝廷于是就作慰问并让他还镇淮阴。
太元十二年(387年)再加司马道子徐州刺史、太子太傅。
主相相争
当时,晋孝武帝因沉迷酒色而疏于政事,而与司马道子一起常常喝酒。当时司马道子既为扬州刺史亦录尚书事,权倾天下,他又亲近僧尼、宠信小人,尤以时任侍中的王国宝卑下讨好司马道子而特别受其宠信。在这情况下,司马道子宠信的人都趁机玩弄朝权,贿赂买官、政治和刑律都混乱。又因司马道子崇尚佛教而耗费过多,令士民不堪命。
由于朝政混乱,中书郎范宁向晋孝武帝陈述朝政得失,令孝武帝对司马道子心生不满,不过表面上仍然待他优厚。另外,王国宝阿谀奉承司马道子之事令范宁看不过眼,劝孝武帝贬黜他,但王国宝却反诬陷范宁,令孝武帝无奈贬他到豫章任太守。如此司马道子一党的权势就更盛。其中因为贿赂而得亲近司马道子的赵牙和茹千秋,一个耗费巨资为司马道子宅第建筑山水设施,另一个更卖官贩爵,聚敛了过亿钱财。
司马道子又恃著皇太妃李陵容宠爱,有时因酒意而有失礼之事,令孝武帝难以忍受,只因皇太妃之故而没有废黜他。孝武帝认为司马道子不是治国之能臣,当时又因王国宝与孝武帝亲近的王珣等人不和,孝武帝于是以外戚王恭为青兖二州刺史、殷仲堪为荆州刺史、郗恢为雍州刺史,以他们作为外援抗衡司马道子的势力,同时留王珣及王雅在朝。司马道子于是升王国宝为中书令、中领军,又引王国宝堂弟王绪为心腹,主相之间朋党相争。
太元十七年(392年),孝武帝以其子司马德文为琅邪王,司马道子于是徙封会稽王。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司马道子解徐州刺史予刘该,同年孝武帝被张贵人所杀,晋安帝即位,朝廷下诏内外事务皆要咨询司马道子,行辅政之责。因为孝武帝突然死亡,故此未及写下遗诏,安置朝中王珣和王雅都没有实权,故司马道子掌握权力,并且宠信王国宝及王绪,让他们参与朝权。
王恭举兵
青兖二州刺史王恭一直厌恶王国宝弄权,常直言斥责,令司马道子既怨惮亦忿恨他。隆安元年(397年),王恭不能再忍受王国宝弄权,于是联结殷仲堪起兵讨伐王国宝。司马道子畏惧王恭,但求了事,于是将罪责推向王国宝,并命谯王司马尚之收捕王国宝到廷尉,及后赐死王国宝并处死王绪,又遣使向王恭道歉。王恭于是撤还京口。
司马道子此后忌惮王恭和殷仲堪以军事相逼,于是以司马尚之与司马休之有才略而引其为腹心,又听从司马尚之所说树立外藩,于是出司马王愉为江州刺史。不过,此举招来豫州刺史庾楷不满,因为司马道子割原本由他都督的豫州四郡交给了王愉都督。庾楷上表抗议不果后就鼓动王恭讨伐司马尚之,王恭终在隆安元年(398年)与庾楷及殷仲堪、桓玄举兵讨伐王愉及司马尚之兄弟。司马道子曾试图劝止庾楷,但遭庾楷拒绝。司马道子面对王恭诸军举兵,不知所措,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则力主讨伐王恭,朝廷加司马道子黄钺,以司马元显为征讨都督,统王珣、谢琰等人抵抗。司马道子将军事都委托给司马元显,自己则终日饮酒。及后司马尚之大败给桓玄,进至石头城,司马道子守中堂以备桓玄进攻,但期间却发生小插曲,有一匹马在军中乱走,士兵扰乱不安,竟令不少士兵掉进长江江水中溺死。
司马元显及后成功策反王恭手下北府军将领刘牢之,王恭兵败被处死,但殷仲堪、杨佺期和桓玄等军仍在建康附近的蔡洲。左卫将军桓脩此时向司马道子进言,建议司马道子以利益诱使桓玄和杨佺期二人,令二人反抗殷仲堪。司马道子于是分别让桓玄任江州刺史及雍州刺史,并以桓修为荆州刺史,又贬殷仲堪为广州刺史。不过,此举未能瓦解殷仲堪军团,反令三人移镇寻阳,联合抗拒朝命,对抗朝廷。最终司马道子唯有以朝廷之名下诏慰问殷仲堪等人请求和解,又让殷仲堪复任荆州刺史,危机才得以解决。
酒醉相王
隆安三年(399年),司马元显因司马道子有疾兼每天酒醉,知朝望已失,于是暗示朝廷解授司徒及扬州刺史,更由司马元显自任扬州刺史。司马道子酒醒后才知道,虽然大怒,但不能做什么。后司马元显加录尚书事,当时人以司马道子为东录;司马元显为西录。不过司马道子仍然酗酒,大小政事都由司马元显掌握,故此当时司马元显的西府有很多人拜访,而东府则门可罗雀。
隆安五年(401年),叛民孙恩进攻三吴,并循海进攻京口,当时刘牢之在会稽未返,司马元显率兵抵抗但屡战不利。面对如此险境,司马道子别无他法,只有每天在蒋侯庙祷告。只因刘裕击溃孙恩,以及司马尚之和刘牢之及时回军才逼使孙恩北逃,京师得以解危。
败于桓玄
元兴元年(402年),司马元显讨伐桓玄,司马道子获授侍中、太傅,并将骠骑将军府中幕僚都移到太傅府。不过桓玄顺江南下抵抗,击败了司马尚之,刘牢之又背叛了司马元显,令司马元显兵众溃败。司马元显随后问计于司马道子,但司马道子唯有对其哭泣。桓玄随后掌握朝政,杀司马元显及其党羽,又流放司马道子到安成郡。至同年十二月庚申日,被守卫司马道子的御史杜竹林因桓玄的指示以毒酒杀死司马道子,享年三十九岁。晋安帝闻讯在西堂为其哭丧三日。
元兴三年(404年),桓玄因刘裕起兵而败死,时大将军司马遵总摄万机,追尊司马道子丞相,并派司马珣之到安成郡迎其灵柩。义熙元年(405年),谥司马道子为文孝王,让司马道子与会稽王妃合葬于王妃陵。
轶事典故
王孝伯(王恭)死后,把他的头挂在朱雀桥上示众。太傅司马道子坐车到示众的地方,仔细地看着王孝伯(王恭)的头,说道:“你为什么急着要杀我呢?”
桓玄从义兴回来后,去见司马太傅,太傅此时喝得大醉,很多客人在座。太傅问道:" 桓温晚年要叛乱,怎么回事呢?" 桓玄吓得伏在地上,不敢起来。谢景重当时是长史,就举起笏板答道:" 以前宣武公废黜昏君,辅佐圣明登基。他的功劳超过伊尹和霍光,大家议论纷纷,请您公平裁决。"
太傅说:"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随即举起酒杯说:" 桓义兴,我敬你酒。"
桓玄谢罪退出。
人物评价
《晋书》:①少以清澹为谢安所称。②道子地则亲贤,任惟元辅,耽荒曲糵,信惑谗谀。遂使尼媪窃朝权,奸邪制国命,始则彝伦攸斁,终则宗社沦亡。道子实晋朝之宰嚭者也。③道子昏凶,遂倾国祚。
《云中诗》:相王沉醉,轻出校命。捕贼千秋,干豫朝政。
蔡东藩:①道子贪婪骄恣,宠昵群小。 ②会稽王道子,贪利嗜酒,实是一个糊涂虫。假使朝右有人,自足制驭道子。
余嘉锡:①道子身为辅相,朝野具瞻,既不能用弘之之言,大明国典;复不能慎其嚬笑,知玄之雄豪可疑,而无术以制之,加以挫辱,使之愧耻,无以自容。徒一旦得志,肆其愤毒。遂致父子俱死人手,为天下笑,非不幸也。 ②如钟会、王戎、王衍、王敦、王澄、司马越、桓温、郗超、王恭、司马道子、殷仲堪之徒,并典午之罪人。
个人作品
《全晋文》收录有《命谒陵》《请徵戴逵疏》《请崇正文李太妃名号启》、《皇太子纳妃启》、《与王彪之书》、《答范尚书》、《与人书》。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东晋简文帝司马昱
嫡母:简文顺皇后王简姬,王遐之女,348年去世,生司马道生、司马俞生(追赠)
生母:李陵容
同母兄长
晋孝武帝司马曜
异母兄长
思世子司马道生,母亲为王简姬
司马俞生,早殇,母亲为王简姬
临川献王司马郁,早殇(追赠),母亲胡淑仪
司马朱生,早殇,母亲胡淑仪
司马天流,早殇,母亲王淑仪
同母姐妹
鄱阳公主,嫁王导曾孙王嘏
异母姐妹
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先嫁桓济,后改嫁王献之,生母徐淑媛
武昌公主,嫁桓修
寻阳公主,嫁王袆之
妻妾
正妻:王国宝的堂妹王氏
妾室:刘氏,生司马元显
子
司马元显,会稽王世子,官至骠骑大将军。曾一度执掌东晋朝权,被桓玄击败后被捕,遭处死。
司马脩之,临川王司马宝子,因司马道子及司马元显皆未有获承认的子嗣存活,故过继承袭会稽王爵位。
孙
司马彦璋,司马元显子,封东海王,与父亲一同被杀。
史载司马元显连同六名儿子一并处死,其中应包括司马彦璋。
司马秀熙,据说是司马元显子,刘裕起兵推翻桓楚后突然出现,声称是逃入蛮中的司马元显子,获会稽太妃肯定。后因被刘裕查验证实为奴仆勺药所冒而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