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太原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钟训正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武冈
出生日期1929年7月9日
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士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建筑系
姓 名: 钟训正
任教专业: 工学-建筑学
在职情况: 在
性 别: 男
所在院系: 建筑学院
代表性著作:《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建筑制图》
代表性论文: 《景德镇博览区前区规划;武警部队厦门疗养院规划设计》
专业(网站用): 工学-生物工程类
研究方向: 建筑与环境综合设计
钟训正(1929.07.09--)建筑学家。湖南省武冈县人。
现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名誉教授。长期致力于建筑教学、创作和研究工作。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湖南大学任教,1953年调整至武汉大学水利学院,1954年任教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早年所作的北京火车站综合方案及南京长江大桥桥堡方案均经周总理选定而实施。主持设计的“无锡太湖饭店新楼”、“甘肃画院”及“海南三亚金陵度假村”,在建筑传统与创新、建筑与自然环境以及建筑技术与艺术的辨证统一关系上创出特色。在南京古城区中华雨花两路的改建任总建筑师期间,为古城区市容和环境的改善作出有效的贡献。《建筑制图》等著作多次在国内外出版、获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0余人。
钟训正院士作为东南大学建筑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在弘扬老一辈建筑教育家杨廷宝先生等人的治学精神方面发挥了承传作用。在建筑教育的领域里,他与孙仲阳教授、王文卿教授合建的(正阳卿)小组,在教学和科研的园地形成了严谨治学、学术民主、提携晚辈的风格。以他为主合著的《建筑制图》获1996年国家建设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他编著的《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国外建筑装修构造图集》、〈脚印—建筑创作与表现〉等著作,其中三种已在境外出版。
在建筑设计与创作方面,他不倦努力探索国外先进经验和手法,在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实践的新途径。1958年与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合作设计北京火车站,他所作的综合方案(造型),以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所设计的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均是周恩来总理选定后实施建成的。八十年代以后,他主持方案设计并与孙仲阳、王文卿(正阳卿小组)合作已建成的项目:无锡太湖饭店新楼获国家教委一等奖、国家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国际建协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大会“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创作成就奖”;兰州甘肃画院和海南三亚金陵度假村获国家教委二等奖;另外,杭州胡庆余堂保继旅游中心设计获竞赛第一名。他设计的主要作品有:中山陵太阳广场嘉麟楼、东苑宾馆、南京嘉年华休闲中心、南京湖南路凤凰台大厦、南京山西路金山大厦等。他和他的合作者王文卿教授以及所指导的研究生的主要建筑设计有:中山陵区东郊宾馆的国宾馆和综合楼、苏州同里湖度假村、景德镇老城区(博物馆区)规划、浙江杭州华立江南水乡小区规划等多项工程。2003年,他主持了军区总医院综合大楼的造型设计。同时与人合作设计了:洪泽文化艺术中心、武夷山星村镇九曲花街规划及单体设计。
钟训正院士从事建筑教育和科学研究五十余载,培养了1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现受聘蒹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荣誉教授,他的建筑画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建筑画展,在前四次全国建筑画展中有16幅中选出版。
他撰写的论文《北京建筑刍议》在世界华人交流协会和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所举办的国际交流评选活动中,获国际优秀论文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3:武汉华中工学院1号教学楼
1959:北京火车站综合方案由周恩来总理选定为实施方案
1960:无锡中国建筑工作者之家华东区设计赛被评为最佳两方案之一
南京长江大桥桥堡全国设计竞赛中选
1963: 南京铁路旅客站设计方案经上海铁路局及铁道部批准定案(后因故取消)
1980:南京五台山体育馆设计及设计指导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北大门设计(合作:陈家堡)
1982:安徽省合肥市庐阳饭店
1983:南京市建工局技工学校教学楼,办公搂(合
作者:程丽)
南京市科技馆(合作者:冯庆生)
1984:南京夫子庙大成殿两侧东西商业街
设计指导无锡太湖饭店新楼(合作者:孙钟阳、王文卿,陈湘,金元正等)
1984:美国印第安纳州首府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市中心广场及旅馆设计
1985:江苏省某厅技术大搂初步设计
南京夫子庙一两店(合作者:叶菊华)
1986:杭州胡庆余堂中药保健旅游中心设计竞赛第一名(合作者:孙钟阳、王文卿,陈湘、金元正)
青岛火车站全国设计竞赛获奖
兰州市敦煌研究中心及甘肃省画院(合作者:孙钟阳、刘恭鑫)
著作《建筑制图》《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撰有《景区坡地的旅游建筑》等论文。
著作《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
著作《建筑制图》(合作者:孙钟阳、王文卿)
著作《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中国建筑工业1986年出版
论文·“景区坡地的旅游建筑”《建筑学报》1987.7
论文“菜特经验的启示”载《世界建筑导报》
1948年秋,钟训正进入中央大学建筑系求学,成为杨廷宝等一代建筑宗师早中期的学生之一,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深得大师们的真传。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南大学任教。第二年春天,钟训正主持了自己建筑生涯中的第一个设计——华中工学院的一幢教学楼。
1953年院系大调整时,他被调到武汉大学水利学院,由于武大的中南水利学院的基建下马,且当时没有建筑系,钟训正暂时在水利系从事建筑学的教学工作。工作环境的不如人意并没有影响他对建筑设计的不懈追求。他利用课余时间坚持画画,收集建筑方面的资料,没有设计项目就自己出题练习,为今后的工作做了大量积累。
1954年暑假,钟训正带着在工作期间画的画和习作回到东南大学,向杨老、童老等请教,并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杨老得知他学用并非完全一致后,亲自出面要求高教部调他回校。几经辗转,钟训正终于回到母校,得以从事自己心爱的建筑教学工作。
追忆起这段往事,钟训正院士谦虚地说:“那时并不是由于我的专业成绩多么突出而特别受到杨老的器重和厚爱,是因为平时的勤奋踏实给老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逆境中,仍能不忘专业,认真刻苦,孜孜以求,这种精神得到了杨老的赏识,也是钟训正在之后工作中取得辉煌成绩的基础所在。
《建筑制图》
八十年代初期,钟训正有一年多时间在美国访问、进修,并在印第安那波利斯市及波士顿市两家公司作为设计师参与工作。他在设计能力、表现技巧、工作作风等方面深得同行赞佩。访问期满,美国公司尽力挽留,许诺提供给他优厚的条件,但是钟训正深知,祖国需要他,母校需要他,毅然踏上了归国的行程!
五十多年来,钟训正院士深深地扎根于东南大学这片沃土,在建筑设计天地里,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更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专业成为国家的重点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
钟训正是幸运的,在大学生活中,他受益于很多良师的教诲,其中不乏建筑界大名鼎鼎的人物:杨廷宝先生、童寯先生、刘敦桢先生等。
在专业基础课中,杨老教授大家素描和设计初步。钟训正称自己当时“野性未驯,心态浮躁”,素描课上不耐心细磨慢琢,四个钟头的作业一个钟头就完成,成果粗糙,招来杨老的严厉批评。在最后一个总结性作业——西方古典构图渲染作业中,他想省略希腊柱式的檐部的卷草花纹,杨老说:”你想偷懒就不必学建筑了”。后来,钟训正对这个作业尽心尽力,态度特别认真,取得了最高成绩95分,倍增了他学习的信心。通过杨老的一次次鞭策,钟训正终于树立起严谨认真的求学态度和专心致志的做事精神。
务实的设计,才是科学的方法
钟训正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的第一个设计,是以西方古典手法设计一座公园桥。当时他的创作欲望很高,面对设计的处女作,自然要发挥一番,使出了浑身解数,添这加那,仍感意犹未尽,全然不顾古典法式的严格约束。然而杨老在改图时,删改掉的正是钟训正自鸣得意的”精华”,这又使他受到一次震动。
杨老在教学上非常务实,很注意设计作品与国情的结合,以及现实的可行性。他反对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国外杂志上的新时髦,对于钟训正在设计上常出现的\"新潮\"总是毫不留情地予以否定。
痛后反思,继而改正,使钟训正受益匪浅,对他后来的设计影响很大,确定了钟训正日后在设计中根植于实际情况、注意与国情结合进行探索的设计态度,进而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
博采众家之长
50年代中期,钟训正曾着迷于美籍匈牙利人考斯基KAUTZKY的铅笔画,认为其用笔刚劲有力、豪放洒脱、简洁概括、层次分明,潇洒的寥寥几笔,立见效果,特别适用于快捷草图。于是对他的画风刻意摹仿,然后以考氏画风用于写生和录绘照片资料,乃至于人物画。
“那时得到多方面的褒扬,自以为已得考氏的精髓,”回首往事,钟训正院士说,当时自己甚至欲将考氏画风作为今后的风格和努力的方向。
杨老看了却很不以为然,恳切地劝导钟训正:“你年纪还轻,不要过早建立自己的风格和独家手法,更不要以他人的风格来束缚自己,应博采众家之长,勤学苦练,融会贯通,日久自然水到渠成。KAUTZKY的画刚劲有余,柔润不足,表现领域不是那么宽广、层次表现也较简单。如果你仅学此一家,形似易,神似难,不可能得其全部精髓,进一步发展也很难,超越他更属妄想,除非你改弦易辙,广采博纳。”杨老又说:”用笔的简练、豪放、传神,必须出自深厚的功底。不要看人家传神的寥寥几笔,却凝结了多少年的心血。粗要出自细,从功力深厚的细得到解脱和无羁的发挥,才能获取神韵。”
这番教导,给钟训正带来极大的震动,否定了他过去引以为骄傲和拿手的”看家”本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决定:改!重新开始!
后来,钟训正有机会见到不少国内外的优秀作品,各种书刊为他展现了一个多彩缤纷的世界,他丢开粗扁头的铅笔而改用细铅芯的自动铅笔,同时细细品味多位名家的作品,加上自己的耐心琢磨,以风景照为题材,画出了大批习作,逐渐进入角色,发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天地。这次转折对钟训正后来形成细腻舒展的绘画风格影响重大。
“我在学习和工作中经历的三次重要转折,杨老都起到了指点迷津作用,”采访中,钟训正院士对杨老的敬重之情溢于言表,也正是杨老的严格要求和深厚造诣,为钟训正日后在建筑上取得显著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window.rsInsertData = window[\'rsInsertData\'] || []; var rsdataList = {\"foot\":[{\"fentryTableId\":19759,\"fentryTableName\":\"\\u4e2d\\u56fd\\u5de5\\u7a0b\\u9662\\u9662\\u58eb\",\"fentryTableType\":1,\"entryId\":2418139,\"templateId\":0,\"entryTitle\":\"\\u4e2d\\u56fd\\u5de5\\u7a0b\\u9662\\u9662\\u58eb\",\"isManual\":0,\"isExpand\":1}],\"top\":[]}; if (rsdataList.top || rsdataList.foot) { rsInsertData.push([287007, rsdataList]); }</script>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钟训正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武冈
出生日期1929年7月9日
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士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建筑系
基本信息
姓 名: 钟训正
任教专业: 工学-建筑学
在职情况: 在
性 别: 男
所在院系: 建筑学院
代表性著作:《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建筑制图》
代表性论文: 《景德镇博览区前区规划;武警部队厦门疗养院规划设计》
专业(网站用): 工学-生物工程类
研究方向: 建筑与环境综合设计
人物简介
钟训正(1929.07.09--)建筑学家。湖南省武冈县人。
现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名誉教授。长期致力于建筑教学、创作和研究工作。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湖南大学任教,1953年调整至武汉大学水利学院,1954年任教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早年所作的北京火车站综合方案及南京长江大桥桥堡方案均经周总理选定而实施。主持设计的“无锡太湖饭店新楼”、“甘肃画院”及“海南三亚金陵度假村”,在建筑传统与创新、建筑与自然环境以及建筑技术与艺术的辨证统一关系上创出特色。在南京古城区中华雨花两路的改建任总建筑师期间,为古城区市容和环境的改善作出有效的贡献。《建筑制图》等著作多次在国内外出版、获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0余人。
钟训正院士作为东南大学建筑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在弘扬老一辈建筑教育家杨廷宝先生等人的治学精神方面发挥了承传作用。在建筑教育的领域里,他与孙仲阳教授、王文卿教授合建的(正阳卿)小组,在教学和科研的园地形成了严谨治学、学术民主、提携晚辈的风格。以他为主合著的《建筑制图》获1996年国家建设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他编著的《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国外建筑装修构造图集》、〈脚印—建筑创作与表现〉等著作,其中三种已在境外出版。
在建筑设计与创作方面,他不倦努力探索国外先进经验和手法,在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实践的新途径。1958年与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合作设计北京火车站,他所作的综合方案(造型),以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所设计的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均是周恩来总理选定后实施建成的。八十年代以后,他主持方案设计并与孙仲阳、王文卿(正阳卿小组)合作已建成的项目:无锡太湖饭店新楼获国家教委一等奖、国家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国际建协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大会“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创作成就奖”;兰州甘肃画院和海南三亚金陵度假村获国家教委二等奖;另外,杭州胡庆余堂保继旅游中心设计获竞赛第一名。他设计的主要作品有:中山陵太阳广场嘉麟楼、东苑宾馆、南京嘉年华休闲中心、南京湖南路凤凰台大厦、南京山西路金山大厦等。他和他的合作者王文卿教授以及所指导的研究生的主要建筑设计有:中山陵区东郊宾馆的国宾馆和综合楼、苏州同里湖度假村、景德镇老城区(博物馆区)规划、浙江杭州华立江南水乡小区规划等多项工程。2003年,他主持了军区总医院综合大楼的造型设计。同时与人合作设计了:洪泽文化艺术中心、武夷山星村镇九曲花街规划及单体设计。
钟训正院士从事建筑教育和科学研究五十余载,培养了1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现受聘蒹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荣誉教授,他的建筑画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建筑画展,在前四次全国建筑画展中有16幅中选出版。
他撰写的论文《北京建筑刍议》在世界华人交流协会和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所举办的国际交流评选活动中,获国际优秀论文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设计经历
1953:武汉华中工学院1号教学楼
1959:北京火车站综合方案由周恩来总理选定为实施方案
1960:无锡中国建筑工作者之家华东区设计赛被评为最佳两方案之一
南京长江大桥桥堡全国设计竞赛中选
1963: 南京铁路旅客站设计方案经上海铁路局及铁道部批准定案(后因故取消)
1980:南京五台山体育馆设计及设计指导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北大门设计(合作:陈家堡)
1982:安徽省合肥市庐阳饭店
1983:南京市建工局技工学校教学楼,办公搂(合
作者:程丽)
南京市科技馆(合作者:冯庆生)
1984:南京夫子庙大成殿两侧东西商业街
设计指导无锡太湖饭店新楼(合作者:孙钟阳、王文卿,陈湘,金元正等)
1984:美国印第安纳州首府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市中心广场及旅馆设计
1985:江苏省某厅技术大搂初步设计
南京夫子庙一两店(合作者:叶菊华)
1986:杭州胡庆余堂中药保健旅游中心设计竞赛第一名(合作者:孙钟阳、王文卿,陈湘、金元正)
青岛火车站全国设计竞赛获奖
兰州市敦煌研究中心及甘肃省画院(合作者:孙钟阳、刘恭鑫)
著作《建筑制图》《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撰有《景区坡地的旅游建筑》等论文。
主要论著
著作《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
著作《建筑制图》(合作者:孙钟阳、王文卿)
著作《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中国建筑工业1986年出版
论文·“景区坡地的旅游建筑”《建筑学报》1987.7
论文“菜特经验的启示”载《世界建筑导报》
个人轶事
情深几许 不悔东大路
1948年秋,钟训正进入中央大学建筑系求学,成为杨廷宝等一代建筑宗师早中期的学生之一,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深得大师们的真传。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南大学任教。第二年春天,钟训正主持了自己建筑生涯中的第一个设计——华中工学院的一幢教学楼。
1953年院系大调整时,他被调到武汉大学水利学院,由于武大的中南水利学院的基建下马,且当时没有建筑系,钟训正暂时在水利系从事建筑学的教学工作。工作环境的不如人意并没有影响他对建筑设计的不懈追求。他利用课余时间坚持画画,收集建筑方面的资料,没有设计项目就自己出题练习,为今后的工作做了大量积累。
1954年暑假,钟训正带着在工作期间画的画和习作回到东南大学,向杨老、童老等请教,并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杨老得知他学用并非完全一致后,亲自出面要求高教部调他回校。几经辗转,钟训正终于回到母校,得以从事自己心爱的建筑教学工作。
追忆起这段往事,钟训正院士谦虚地说:“那时并不是由于我的专业成绩多么突出而特别受到杨老的器重和厚爱,是因为平时的勤奋踏实给老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逆境中,仍能不忘专业,认真刻苦,孜孜以求,这种精神得到了杨老的赏识,也是钟训正在之后工作中取得辉煌成绩的基础所在。
《建筑制图》
八十年代初期,钟训正有一年多时间在美国访问、进修,并在印第安那波利斯市及波士顿市两家公司作为设计师参与工作。他在设计能力、表现技巧、工作作风等方面深得同行赞佩。访问期满,美国公司尽力挽留,许诺提供给他优厚的条件,但是钟训正深知,祖国需要他,母校需要他,毅然踏上了归国的行程!
五十多年来,钟训正院士深深地扎根于东南大学这片沃土,在建筑设计天地里,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更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专业成为国家的重点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次转折 严师出高徒
钟训正是幸运的,在大学生活中,他受益于很多良师的教诲,其中不乏建筑界大名鼎鼎的人物:杨廷宝先生、童寯先生、刘敦桢先生等。
在专业基础课中,杨老教授大家素描和设计初步。钟训正称自己当时“野性未驯,心态浮躁”,素描课上不耐心细磨慢琢,四个钟头的作业一个钟头就完成,成果粗糙,招来杨老的严厉批评。在最后一个总结性作业——西方古典构图渲染作业中,他想省略希腊柱式的檐部的卷草花纹,杨老说:”你想偷懒就不必学建筑了”。后来,钟训正对这个作业尽心尽力,态度特别认真,取得了最高成绩95分,倍增了他学习的信心。通过杨老的一次次鞭策,钟训正终于树立起严谨认真的求学态度和专心致志的做事精神。
务实的设计,才是科学的方法
钟训正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的第一个设计,是以西方古典手法设计一座公园桥。当时他的创作欲望很高,面对设计的处女作,自然要发挥一番,使出了浑身解数,添这加那,仍感意犹未尽,全然不顾古典法式的严格约束。然而杨老在改图时,删改掉的正是钟训正自鸣得意的”精华”,这又使他受到一次震动。
杨老在教学上非常务实,很注意设计作品与国情的结合,以及现实的可行性。他反对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国外杂志上的新时髦,对于钟训正在设计上常出现的\"新潮\"总是毫不留情地予以否定。
痛后反思,继而改正,使钟训正受益匪浅,对他后来的设计影响很大,确定了钟训正日后在设计中根植于实际情况、注意与国情结合进行探索的设计态度,进而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
博采众家之长
50年代中期,钟训正曾着迷于美籍匈牙利人考斯基KAUTZKY的铅笔画,认为其用笔刚劲有力、豪放洒脱、简洁概括、层次分明,潇洒的寥寥几笔,立见效果,特别适用于快捷草图。于是对他的画风刻意摹仿,然后以考氏画风用于写生和录绘照片资料,乃至于人物画。
“那时得到多方面的褒扬,自以为已得考氏的精髓,”回首往事,钟训正院士说,当时自己甚至欲将考氏画风作为今后的风格和努力的方向。
杨老看了却很不以为然,恳切地劝导钟训正:“你年纪还轻,不要过早建立自己的风格和独家手法,更不要以他人的风格来束缚自己,应博采众家之长,勤学苦练,融会贯通,日久自然水到渠成。KAUTZKY的画刚劲有余,柔润不足,表现领域不是那么宽广、层次表现也较简单。如果你仅学此一家,形似易,神似难,不可能得其全部精髓,进一步发展也很难,超越他更属妄想,除非你改弦易辙,广采博纳。”杨老又说:”用笔的简练、豪放、传神,必须出自深厚的功底。不要看人家传神的寥寥几笔,却凝结了多少年的心血。粗要出自细,从功力深厚的细得到解脱和无羁的发挥,才能获取神韵。”
这番教导,给钟训正带来极大的震动,否定了他过去引以为骄傲和拿手的”看家”本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决定:改!重新开始!
后来,钟训正有机会见到不少国内外的优秀作品,各种书刊为他展现了一个多彩缤纷的世界,他丢开粗扁头的铅笔而改用细铅芯的自动铅笔,同时细细品味多位名家的作品,加上自己的耐心琢磨,以风景照为题材,画出了大批习作,逐渐进入角色,发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天地。这次转折对钟训正后来形成细腻舒展的绘画风格影响重大。
“我在学习和工作中经历的三次重要转折,杨老都起到了指点迷津作用,”采访中,钟训正院士对杨老的敬重之情溢于言表,也正是杨老的严格要求和深厚造诣,为钟训正日后在建筑上取得显著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window.rsInsertData = window[\'rsInsertData\'] || []; var rsdataList = {\"foot\":[{\"fentryTableId\":19759,\"fentryTableName\":\"\\u4e2d\\u56fd\\u5de5\\u7a0b\\u9662\\u9662\\u58eb\",\"fentryTableType\":1,\"entryId\":2418139,\"templateId\":0,\"entryTitle\":\"\\u4e2d\\u56fd\\u5de5\\u7a0b\\u9662\\u9662\\u58eb\",\"isManual\":0,\"isExpand\":1}],\"top\":[]}; if (rsdataList.top || rsdataList.foot) { rsInsertData.push([287007, rsdataList]);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