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南宁市 [切换城市]
本名李恪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长安
出生时间武德二年(619年)
去世时间永徽四年(653年)
主要成就贞观十七年被提名为二次立储人选,善骑射文武才,宗室贤王
王爵蜀王、吴王
官职益州都督、安州都督
武德 三年(620年)六月,时年李恪两岁,以唐皇孙身份封长沙郡王 ;武德八年 (625年),改封汉中郡王 。
贞观元年(627年),李恪以皇子的身份从汉中郡王(从一品)晋封为封汉王 。
贞观二年(628年),年仅十岁的李恪被改封蜀王,并被太宗授予益州大都督 的要职,都督益绵简嘉陵雅眉濛犍邛八州 军事(府治今四川成都),并都并督巂、南宁 、会 都督府 共计三十六州,却以年纪幼小为由没有赴任 。
同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疏说:“我看见密王李元晓等都是皇帝的亲人,陛下心怀友爱,仁义比古人还要高,分给他们车辆舆服,委任他们作为藩屏,必须遵守礼仪,以担负属望。我看见皇帝的儿子拜见诸位叔叔,叔叔们也要答拜,王爵既然相同,家人之间应有礼节,怎么能颠倒长幼尊卑呢?臣拜倒于地请求陛下降下训诫,作为永远遵守的法则。”太宗于是下诏对李元晓等说,不必拜答吴王李恪、魏王李泰两兄弟的拜见 。
此后直至贞观十年(636年),太宗欲重置封建前,李恪分别于贞观五年(631年),被任命为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 (府治今甘肃天水),未赴任;贞观七年(633年),被授予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 (府治今山东济南),赴任一年;贞观八年(634年),再次成为益州大都督,开亲王或宰相遥领都督的先例 。
李恪将要赴任齐州都督之前 ,侍奉太宗,与父亲一起用膳。事后,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说:“我和儿子,常常想多相处。但是家与国的事情义理,实际大不相同。我想让他子孙可以代代传承,并且又能断绝他不合适的想法。现在我在供养太上皇,与私人感情也不同,是为了镇守抚慰国家,不让太上皇忧烦,这是君主应有的孝顺方式。”魏征回答:“我听说孝行有三种:最大的孝顺是使得双亲被尊崇,其次是不使双亲受辱,最下是能够颐养双亲。现在陛下功业成远名扬,统治整个国家,华夏和其他民族都能安乐康泰,这正是实实在在的大孝顺,远不同于侍奉双亲左右伺候他们饮食的孝顺。而且君主,怎么能与平民一样与子孙时常同处一室,这不是保护国家巩固国本的方法。”
贞观十年(636年),太宗想通过世袭封建的方式,试图巩固唐王朝的统治 。因此,他不顾重臣们的反对,在那年将自己的弟弟和儿子们全部世袭封建 。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李恪从蜀王改封吴王,并被任命为潭州都督,但是却没有赴任,而是在贞观十一年(637年),被改任命为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府治今湖北安陆),赴任。同年末,李恪因弹劾游猎过度、损坏庄稼被御史柳范弹劾。必须要提及到的是,《新唐书》记载,李恪是因为与乳母的儿子“博簺” 而被弹劾罢官 ,两唐书此处记载矛盾 。作为惩罚,李恪被免去安州都督,并削减封户三百户。
这次免职,还留下一段太宗纳谏的佳话轶事:太宗偏袒李恪,对侍臣说:“权万纪辅佐我的儿子,不能纠正他的过错,罪该死。”柳范进谏道:“房玄龄辅佐陛下,都不能够阻止陛下游猎,怎么能独独怪罪权万纪?”太宗大怒,拂袖入内殿。过了很久,单独召见柳范道:“你为什么要犯颜指责我?”柳范回答:“我听说人主圣明臣子正直。陛下仁德圣明,我不敢不进自己愚钝的正直。”太宗于是才打消了怒气。通过这件事,太宗作为一个护犊的慈父,天然的人情流态,鲜活的展现在大众面前 。
这次免官的时间并不长,贞观十二年(638年),李恪又一次被任命为安州都督 。将要出发赴任时,太宗写信 告诫他:“我作为一国的君主,统治百姓;而你因为是我的儿子而地位显赫,让你作为屏藩保卫国家。你要勉励自己不忘父子之道,好好学习河间献王、东平宪王的美德。用义来处理政事,用礼来节制欲望,面对歌舞淫乐的诱惑,不得不慎重。这样才能使国家像磐石一样坚固,永远做到宗室连成卫国,外有忠君的美名,内有孝顺的美德。你应该自励自勉,日日长进。你将要离开我的身边,十分伤心恋恋不舍。想送你些珍贵的玩赏物品,又怕助长你的骄傲与奢侈,所以告诫你这些话,作为父亲的教诲。”
或许是这封《诫子书》的作用,李恪学会自我克制,此后史书上未再见李恪因其他过错被罢官免职的记载。不仅如此,李恪敬畏权万纪的刚直而善纳其言,连太宗都啧啧称奇,以为权万纪的一大政绩。以致此后在处理齐王李祐类似的问题上,太宗想如法炮制,却适得其反,且妄送权万纪的性命 。
贞观十三年(639年),太宗在各方压力下废除世袭诏,诸藩王都督衔留存情况、之藩情况待考,李恪此后官职迁转不详。
这段时间,李恪可能曾出镇宋州,并力荐贤才出仕,将州内治理的很好 。但此记载,亦存在夺文有误的可能,因此尚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贞观十七年(643年),因齐王李佑谋反案犯纥干承基的反咬,揪出了太子李承乾谋反,太子李承乾被废黜,太宗许诺魏王李泰立其为太子,但因长孙无忌坚持请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太宗亲自审问李承乾,李承乾指控李泰谋储,太宗于是幽禁李泰于将作监,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
不久之后,太宗怀疑晋王李治仁弱,便对长孙无忌说:“你劝我立稚奴为太子,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的住国家,怎么办?吴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为太子,怎么样?”长孙无忌坚持抗争,认为不可以。太宗说:“你是因为吴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对吗?”长孙无忌说:“太子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太子的位置这么重要,怎么能随便改变?希望陛下深思熟虑。”太宗这才打消了念头。同年十二月,太宗对李恪说:“父与子虽然是最亲近的,但是如果儿子有罪,国家的法度也是不能以徇私的。汉武帝已经确立汉昭帝,燕王刘旦不服气,私下图谋不法的事情,霍光凭借诏书就可以将他诛杀。你做为人臣,不可以不以之为诫。” 这段话在《贞观政要》上的记载是贞观十一年 ,因此时间上存在争议。未知太宗此言的背景,但是从现存史书记载观之,长孙无忌从此之后,深为记恨李恪。
永徽元年(650年),李恪时为高宗李治在世最为年长的兄长,收开府仪同三司,官拜司空,并被授予梁州都督的官职 。不久之后,又被改封为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 。
永徽二年(651年),加授官职太子太师 。
永徽四年(653年)年初,因高阳公主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理,从而引发了初唐时期最大的一桩政治冤案。房遗爱为活命想效法纥干承基,遂长孙无忌心意而诬告李恪谋反,致其遇害,根据墓志记载: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四岁 。有子四人,李仁、李玮、李琨、李璄皆未成年,全部流放岭表;有女亦四人,现已知第四女信安县主被罚守献陵 。
据《资治通鉴》 和《册府元龟》 记载,案发后,高宗召见房遗爱:“我与你是亲戚,为什么要谋反?”房遗爱则回答道:“我包藏祸心,罪该万死,但是我告发吴王李恪是希望赎罪,因为我看见贞观年间,纥干承基、游文芝一起与侯君集、刘兰共同谋反,后来承基告发侯君集、游文芝和刘兰,自己得以保全首级并得到了官爵。”李治闻言便直接回了一句:“你承受了尚公主的尊荣,怎么能与承基相比?现在告发李恪谋反已经太晚了。”高宗于是哭着对侍臣说:“荆王是我的叔父,吴王是我的兄长,我想赦免他们的死罪,可以吗?”兵部尚书崔敦礼说:“过去周公诛除管叔蔡叔,汉景帝平七国之乱,然后是汉昭帝的时候,燕王和盖长公主谋逆,都以国家法度处以应有的刑罚,这些前事都不远,陛下怎么能改动法律就为了施舍恩情呢?”高宗于是放弃了求情 。李恪在临死前,怒骂长孙无忌弄权,如果祖先宗庙有灵,他的家族离覆灭不远 。此事,亦被后世认为是长孙无忌应有此报。
显庆五年(659年),在长孙无忌获罪之后,李恪被唐王朝追封为郁林郡王,并得以立庙祭祀,任命河间王李孝恭的孙子李荣为郁林县侯来作为李恪的继承人 。李恪在获罪赐死后,墓志记载唐王朝特别优待以国公之礼将其下葬 ,可见李恪在被赐死时已被废为庶人,也就是说,其皇族的身份在当时被剥夺。而显庆五年的追赠,表明唐王朝重新承认了他李唐皇族的身份,这是其初步的平反。
但是,高宗作为这场冤案的施害者之一,毕竟难以完全否定自身的作为,所以并未在第一时间赦免李恪的四个儿子。直到光宅 元年(684年),李荣获罪,而李恪四子此时得以赦免,这才让其长子李仁承袭父亲的爵位 。
神龙 元年(705年)二月,中宗复国号唐。为了振兴李唐皇族,就在这一年,中宗大量封爵皇族,李恪长子李千里(李仁)被封为正一品的“成王”。神龙初,在永徽四年与李恪同时获罪的荆王李元景被追复爵位与封地,次年,李恪之孙、李琨次子李祗被封为“嗣吴王” ,可知,李恪被追赠司空、并重新以亲王礼改葬 在神龙元年(705年)年末;而他的亲王爵位和封地被恢复应在神龙二年(706年)。至此,李恪才被彻底的昭雪平反。
天福四年(939年)二月乙亥日,南唐国主把太祖庙号改为义祖。己卯日,南唐国主为李唐皇室的父母发哀,与皇后一起身着斩衰居住在草庐中,遵守初丧之礼,早晚临丧临持续了五十四日。江王李知证、饶王李知谔也请求身着斩衰之服,没有被允许。李建勋之妻广德长公主也穿着丧服,进入灵堂哭的十分悲痛,仿佛是临父母之丧。
辛巳日,国主下诏国事委托齐王李璟详加决断,只有军务需要上奏。庚寅日,唐主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李昪,下令百官讨论二祚合享的礼仪。辛卯日,宋齐丘等人议论将义祖的灵位放在七室的东面。南唐国主下令将高祖放在西室,太宗在次的位置,义祖又在更次的位置,都是不祧之主。群臣言:“义祖是诸侯,不应该与高祖、太宗享受同样的祭祀,请在太庙正殿后面另外建庙而祭祀。”皇帝说:“我从小就托身给了义祖,如果不是义祖对吴地有功劳,我怎么能开启这样中兴国家的大业呢?”群臣于是不敢多说。南唐国主想要将吴王李恪认为祖先,又有人说曰:“李恪是被诛杀的,不如将郑王李元懿认为祖先。”南唐国主于是让官员考察两位亲王的后裔,认为吴王的孙子李祎有功劳,李祎的儿子李岘是宰相,于是认吴王李恪为祖先,自称是李岘后代第五世一直到父亲李荣,他们的名字生平,官员都有所撰写。唐主又因为经历十九位皇帝、期间三百年,怀疑十世太少。官员说:“以三十年为一世,陛下如果是生在唐僖宗文德年(888年),距今已经过了五十年了。”于是南唐国主便听从了官员们的话。
同年三月,庚戌日,南唐国主追尊吴王李恪为定宗孝静皇帝 ,从曾祖开始往下追溯,都追尊庙号和谥号 。
2005年7月,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羊元村附近,李恪的墓志被发现。但是由于基建,附近的墓葬大多已被破坏,故其墓葬已不可考。此地是否为李恪最后葬地,可能性颇大。
李恪墓志,青石材质,志盖为覆斗型,上有篆书“大唐故李君之墓志铭”,周有纹饰,品相尚可。
《新唐书》:
卷二之《本纪第二.太宗》 ,卷九十二之《列传第四.荆王李元景》 ,卷九十三之《列传第五.太宗子》 ,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二十五.权万纪》 。
《旧唐书》:
卷一之《本纪第一.高祖》 ,卷二之《本纪第二.太宗上》 ,卷六十九之《列传十五.长孙无忌列传》 ,卷八十之《列传二十六.太宗诸子》 ,卷八十一之《列传二十七.柳范列传》 。
《唐会要》:
卷五之《吴王恪杂录》 ,卷七十八之《唐会要.亲王遥领节度使》 。
《册府元龟》:
卷二百六十五之《宗室部.封建第四》 , 卷二百六十六之《宗室部·仪貌·材艺》 。
《贞观政要》:
卷二之《直谏.附》 ,卷四之《太子诸王定分第九》 ,卷四之《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卷七之《贞观政要.礼乐第二十九》 。
《魏郑公谏录》:
卷二之《解薛仁方官加杖》 ,卷三之《与儿子常一处》 。
《全唐文》:
卷四之《太宗一.授安州刺史吴王恪等官制》 ,卷六之《太宗三.荆王元景等子孙代袭刺史诏》 ,《太宗七.诫吴王恪书》 。
《大唐新语卷二十七.酷忍》 。
《资治通鉴.唐纪》:
《卷一百九二十》 ,《卷一百九十四》 ,《卷一百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七》 ,《卷一百九十九》 ,《卷二百八十二》 。
李恪出身贵胄,父、母双亲皆出自隋、唐皇族帝裔:
父系:曾曾祖父是西魏开国功勋、八大柱国之一的太尉、唐国公李虎,曾祖父是北周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唐国公李昞,其祖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其父是一代圣主唐太宗皇帝李世民。
母系:外曾曾祖父是西魏开国功勋、十二大将军之一的随国公李杨忠,外曾祖父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其外祖父是隋炀帝杨广;
其曾祖母与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大司马、卫国公、三朝国丈独孤信之女,曾祖母系独孤信第四女,外曾祖母系独孤信第七女隋朝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故李恪与其胞弟李愔乃融杨隋、李唐和独孤氏三豪门之血脉,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朝且血缘亲近、渊源深厚的帝族,在中华历史中可谓难得一见。
同母弟:蜀悼王李愔,排行第六。
吴王妃杨氏,王妃疑贞观中薨,葬安州,今湖北安陆。是否有子女,今已难考。
萧氏,根据李恪后人家谱显示可能为第二任吴王妃三子李琨之母,或还有李璄,家谱中不知为何却无吴王妃
杨氏任何记载,有待研究。而根据成王李千里墓志铭,成王出生于贞观末年“实长吴嗣”,也就是嫡子。如果吴王妃杨氏亡故于贞观中期确凿,则成王千里也当为第二任吴王妃所出。萧氏疑出梁朝帝室,家谱记载与李恪葬于西长安城。原文曰“妣萧妃,曾封沛国夫人。公妣俱葬于西长安城”并有萧氏一封沛国夫人的诏书,妃指亲王正妻而非泛指,因无墓志出土,家世不明。按道理亲王正妃乃正一品外命妇不可能再同时封国夫人,故而有人推测有可能是先贬后平反时晋封。但是,族谱真实性尚待考证,此中所云存疑。
因此,吴王妃杨氏为何独葬湖北安陆而未同李恪合葬和第二任吴王妃是否为萧氏仍为历史谜团,有待日后史料或考古有所突破,方可近一步揭开历史真相。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本名李恪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长安
出生时间武德二年(619年)
去世时间永徽四年(653年)
主要成就贞观十七年被提名为二次立储人选,善骑射文武才,宗室贤王
王爵蜀王、吴王
官职益州都督、安州都督
人物生平
少年历宦
武德 三年(620年)六月,时年李恪两岁,以唐皇孙身份封长沙郡王 ;武德八年 (625年),改封汉中郡王 。
贞观元年(627年),李恪以皇子的身份从汉中郡王(从一品)晋封为封汉王 。
贞观二年(628年),年仅十岁的李恪被改封蜀王,并被太宗授予益州大都督 的要职,都督益绵简嘉陵雅眉濛犍邛八州 军事(府治今四川成都),并都并督巂、南宁 、会 都督府 共计三十六州,却以年纪幼小为由没有赴任 。
同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疏说:“我看见密王李元晓等都是皇帝的亲人,陛下心怀友爱,仁义比古人还要高,分给他们车辆舆服,委任他们作为藩屏,必须遵守礼仪,以担负属望。我看见皇帝的儿子拜见诸位叔叔,叔叔们也要答拜,王爵既然相同,家人之间应有礼节,怎么能颠倒长幼尊卑呢?臣拜倒于地请求陛下降下训诫,作为永远遵守的法则。”太宗于是下诏对李元晓等说,不必拜答吴王李恪、魏王李泰两兄弟的拜见 。
赴任封地
此后直至贞观十年(636年),太宗欲重置封建前,李恪分别于贞观五年(631年),被任命为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 (府治今甘肃天水),未赴任;贞观七年(633年),被授予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 (府治今山东济南),赴任一年;贞观八年(634年),再次成为益州大都督,开亲王或宰相遥领都督的先例 。
李恪将要赴任齐州都督之前 ,侍奉太宗,与父亲一起用膳。事后,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说:“我和儿子,常常想多相处。但是家与国的事情义理,实际大不相同。我想让他子孙可以代代传承,并且又能断绝他不合适的想法。现在我在供养太上皇,与私人感情也不同,是为了镇守抚慰国家,不让太上皇忧烦,这是君主应有的孝顺方式。”魏征回答:“我听说孝行有三种:最大的孝顺是使得双亲被尊崇,其次是不使双亲受辱,最下是能够颐养双亲。现在陛下功业成远名扬,统治整个国家,华夏和其他民族都能安乐康泰,这正是实实在在的大孝顺,远不同于侍奉双亲左右伺候他们饮食的孝顺。而且君主,怎么能与平民一样与子孙时常同处一室,这不是保护国家巩固国本的方法。”
贞观十年(636年),太宗想通过世袭封建的方式,试图巩固唐王朝的统治 。因此,他不顾重臣们的反对,在那年将自己的弟弟和儿子们全部世袭封建 。
罢官风波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李恪从蜀王改封吴王,并被任命为潭州都督,但是却没有赴任,而是在贞观十一年(637年),被改任命为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府治今湖北安陆),赴任。同年末,李恪因弹劾游猎过度、损坏庄稼被御史柳范弹劾。必须要提及到的是,《新唐书》记载,李恪是因为与乳母的儿子“博簺” 而被弹劾罢官 ,两唐书此处记载矛盾 。作为惩罚,李恪被免去安州都督,并削减封户三百户。
这次免职,还留下一段太宗纳谏的佳话轶事:太宗偏袒李恪,对侍臣说:“权万纪辅佐我的儿子,不能纠正他的过错,罪该死。”柳范进谏道:“房玄龄辅佐陛下,都不能够阻止陛下游猎,怎么能独独怪罪权万纪?”太宗大怒,拂袖入内殿。过了很久,单独召见柳范道:“你为什么要犯颜指责我?”柳范回答:“我听说人主圣明臣子正直。陛下仁德圣明,我不敢不进自己愚钝的正直。”太宗于是才打消了怒气。通过这件事,太宗作为一个护犊的慈父,天然的人情流态,鲜活的展现在大众面前 。
这次免官的时间并不长,贞观十二年(638年),李恪又一次被任命为安州都督 。将要出发赴任时,太宗写信 告诫他:“我作为一国的君主,统治百姓;而你因为是我的儿子而地位显赫,让你作为屏藩保卫国家。你要勉励自己不忘父子之道,好好学习河间献王、东平宪王的美德。用义来处理政事,用礼来节制欲望,面对歌舞淫乐的诱惑,不得不慎重。这样才能使国家像磐石一样坚固,永远做到宗室连成卫国,外有忠君的美名,内有孝顺的美德。你应该自励自勉,日日长进。你将要离开我的身边,十分伤心恋恋不舍。想送你些珍贵的玩赏物品,又怕助长你的骄傲与奢侈,所以告诫你这些话,作为父亲的教诲。”
或许是这封《诫子书》的作用,李恪学会自我克制,此后史书上未再见李恪因其他过错被罢官免职的记载。不仅如此,李恪敬畏权万纪的刚直而善纳其言,连太宗都啧啧称奇,以为权万纪的一大政绩。以致此后在处理齐王李祐类似的问题上,太宗想如法炮制,却适得其反,且妄送权万纪的性命 。
贞观十三年(639年),太宗在各方压力下废除世袭诏,诸藩王都督衔留存情况、之藩情况待考,李恪此后官职迁转不详。
这段时间,李恪可能曾出镇宋州,并力荐贤才出仕,将州内治理的很好 。但此记载,亦存在夺文有误的可能,因此尚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二次易储
贞观十七年(643年),因齐王李佑谋反案犯纥干承基的反咬,揪出了太子李承乾谋反,太子李承乾被废黜,太宗许诺魏王李泰立其为太子,但因长孙无忌坚持请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太宗亲自审问李承乾,李承乾指控李泰谋储,太宗于是幽禁李泰于将作监,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
不久之后,太宗怀疑晋王李治仁弱,便对长孙无忌说:“你劝我立稚奴为太子,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的住国家,怎么办?吴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为太子,怎么样?”长孙无忌坚持抗争,认为不可以。太宗说:“你是因为吴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对吗?”长孙无忌说:“太子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太子的位置这么重要,怎么能随便改变?希望陛下深思熟虑。”太宗这才打消了念头。同年十二月,太宗对李恪说:“父与子虽然是最亲近的,但是如果儿子有罪,国家的法度也是不能以徇私的。汉武帝已经确立汉昭帝,燕王刘旦不服气,私下图谋不法的事情,霍光凭借诏书就可以将他诛杀。你做为人臣,不可以不以之为诫。” 这段话在《贞观政要》上的记载是贞观十一年 ,因此时间上存在争议。未知太宗此言的背景,但是从现存史书记载观之,长孙无忌从此之后,深为记恨李恪。
永徽蒙冤
永徽元年(650年),李恪时为高宗李治在世最为年长的兄长,收开府仪同三司,官拜司空,并被授予梁州都督的官职 。不久之后,又被改封为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 。
永徽二年(651年),加授官职太子太师 。
永徽四年(653年)年初,因高阳公主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理,从而引发了初唐时期最大的一桩政治冤案。房遗爱为活命想效法纥干承基,遂长孙无忌心意而诬告李恪谋反,致其遇害,根据墓志记载: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四岁 。有子四人,李仁、李玮、李琨、李璄皆未成年,全部流放岭表;有女亦四人,现已知第四女信安县主被罚守献陵 。
据《资治通鉴》 和《册府元龟》 记载,案发后,高宗召见房遗爱:“我与你是亲戚,为什么要谋反?”房遗爱则回答道:“我包藏祸心,罪该万死,但是我告发吴王李恪是希望赎罪,因为我看见贞观年间,纥干承基、游文芝一起与侯君集、刘兰共同谋反,后来承基告发侯君集、游文芝和刘兰,自己得以保全首级并得到了官爵。”李治闻言便直接回了一句:“你承受了尚公主的尊荣,怎么能与承基相比?现在告发李恪谋反已经太晚了。”高宗于是哭着对侍臣说:“荆王是我的叔父,吴王是我的兄长,我想赦免他们的死罪,可以吗?”兵部尚书崔敦礼说:“过去周公诛除管叔蔡叔,汉景帝平七国之乱,然后是汉昭帝的时候,燕王和盖长公主谋逆,都以国家法度处以应有的刑罚,这些前事都不远,陛下怎么能改动法律就为了施舍恩情呢?”高宗于是放弃了求情 。李恪在临死前,怒骂长孙无忌弄权,如果祖先宗庙有灵,他的家族离覆灭不远 。此事,亦被后世认为是长孙无忌应有此报。
平反昭雪
显庆五年(659年),在长孙无忌获罪之后,李恪被唐王朝追封为郁林郡王,并得以立庙祭祀,任命河间王李孝恭的孙子李荣为郁林县侯来作为李恪的继承人 。李恪在获罪赐死后,墓志记载唐王朝特别优待以国公之礼将其下葬 ,可见李恪在被赐死时已被废为庶人,也就是说,其皇族的身份在当时被剥夺。而显庆五年的追赠,表明唐王朝重新承认了他李唐皇族的身份,这是其初步的平反。
但是,高宗作为这场冤案的施害者之一,毕竟难以完全否定自身的作为,所以并未在第一时间赦免李恪的四个儿子。直到光宅 元年(684年),李荣获罪,而李恪四子此时得以赦免,这才让其长子李仁承袭父亲的爵位 。
神龙 元年(705年)二月,中宗复国号唐。为了振兴李唐皇族,就在这一年,中宗大量封爵皇族,李恪长子李千里(李仁)被封为正一品的“成王”。神龙初,在永徽四年与李恪同时获罪的荆王李元景被追复爵位与封地,次年,李恪之孙、李琨次子李祗被封为“嗣吴王” ,可知,李恪被追赠司空、并重新以亲王礼改葬 在神龙元年(705年)年末;而他的亲王爵位和封地被恢复应在神龙二年(706年)。至此,李恪才被彻底的昭雪平反。
南唐追祖
天福四年(939年)二月乙亥日,南唐国主把太祖庙号改为义祖。己卯日,南唐国主为李唐皇室的父母发哀,与皇后一起身着斩衰居住在草庐中,遵守初丧之礼,早晚临丧临持续了五十四日。江王李知证、饶王李知谔也请求身着斩衰之服,没有被允许。李建勋之妻广德长公主也穿着丧服,进入灵堂哭的十分悲痛,仿佛是临父母之丧。
辛巳日,国主下诏国事委托齐王李璟详加决断,只有军务需要上奏。庚寅日,唐主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李昪,下令百官讨论二祚合享的礼仪。辛卯日,宋齐丘等人议论将义祖的灵位放在七室的东面。南唐国主下令将高祖放在西室,太宗在次的位置,义祖又在更次的位置,都是不祧之主。群臣言:“义祖是诸侯,不应该与高祖、太宗享受同样的祭祀,请在太庙正殿后面另外建庙而祭祀。”皇帝说:“我从小就托身给了义祖,如果不是义祖对吴地有功劳,我怎么能开启这样中兴国家的大业呢?”群臣于是不敢多说。南唐国主想要将吴王李恪认为祖先,又有人说曰:“李恪是被诛杀的,不如将郑王李元懿认为祖先。”南唐国主于是让官员考察两位亲王的后裔,认为吴王的孙子李祎有功劳,李祎的儿子李岘是宰相,于是认吴王李恪为祖先,自称是李岘后代第五世一直到父亲李荣,他们的名字生平,官员都有所撰写。唐主又因为经历十九位皇帝、期间三百年,怀疑十世太少。官员说:“以三十年为一世,陛下如果是生在唐僖宗文德年(888年),距今已经过了五十年了。”于是南唐国主便听从了官员们的话。
同年三月,庚戌日,南唐国主追尊吴王李恪为定宗孝静皇帝 ,从曾祖开始往下追溯,都追尊庙号和谥号 。
后世纪念
2005年7月,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羊元村附近,李恪的墓志被发现。但是由于基建,附近的墓葬大多已被破坏,故其墓葬已不可考。此地是否为李恪最后葬地,可能性颇大。
李恪墓志,青石材质,志盖为覆斗型,上有篆书“大唐故李君之墓志铭”,周有纹饰,品相尚可。
史籍记载
《新唐书》:
卷二之《本纪第二.太宗》 ,卷九十二之《列传第四.荆王李元景》 ,卷九十三之《列传第五.太宗子》 ,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二十五.权万纪》 。
《旧唐书》:
卷一之《本纪第一.高祖》 ,卷二之《本纪第二.太宗上》 ,卷六十九之《列传十五.长孙无忌列传》 ,卷八十之《列传二十六.太宗诸子》 ,卷八十一之《列传二十七.柳范列传》 。
《唐会要》:
卷五之《吴王恪杂录》 ,卷七十八之《唐会要.亲王遥领节度使》 。
《册府元龟》:
卷二百六十五之《宗室部.封建第四》 , 卷二百六十六之《宗室部·仪貌·材艺》 。
《贞观政要》:
卷二之《直谏.附》 ,卷四之《太子诸王定分第九》 ,卷四之《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卷七之《贞观政要.礼乐第二十九》 。
《魏郑公谏录》:
卷二之《解薛仁方官加杖》 ,卷三之《与儿子常一处》 。
《全唐文》:
卷四之《太宗一.授安州刺史吴王恪等官制》 ,卷六之《太宗三.荆王元景等子孙代袭刺史诏》 ,《太宗七.诫吴王恪书》 。
《大唐新语卷二十七.酷忍》 。
《资治通鉴.唐纪》:
《卷一百九二十》 ,《卷一百九十四》 ,《卷一百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七》 ,《卷一百九十九》 ,《卷二百八十二》 。
家族成员
祖先
李恪出身贵胄,父、母双亲皆出自隋、唐皇族帝裔:
父系:曾曾祖父是西魏开国功勋、八大柱国之一的太尉、唐国公李虎,曾祖父是北周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唐国公李昞,其祖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其父是一代圣主唐太宗皇帝李世民。
母系:外曾曾祖父是西魏开国功勋、十二大将军之一的随国公李杨忠,外曾祖父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其外祖父是隋炀帝杨广;
其曾祖母与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大司马、卫国公、三朝国丈独孤信之女,曾祖母系独孤信第四女,外曾祖母系独孤信第七女隋朝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故李恪与其胞弟李愔乃融杨隋、李唐和独孤氏三豪门之血脉,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朝且血缘亲近、渊源深厚的帝族,在中华历史中可谓难得一见。
兄弟
同母弟:蜀悼王李愔,排行第六。
王妃
吴王妃杨氏,王妃疑贞观中薨,葬安州,今湖北安陆。是否有子女,今已难考。
萧氏,根据李恪后人家谱显示可能为第二任吴王妃三子李琨之母,或还有李璄,家谱中不知为何却无吴王妃
杨氏任何记载,有待研究。而根据成王李千里墓志铭,成王出生于贞观末年“实长吴嗣”,也就是嫡子。如果吴王妃杨氏亡故于贞观中期确凿,则成王千里也当为第二任吴王妃所出。萧氏疑出梁朝帝室,家谱记载与李恪葬于西长安城。原文曰“妣萧妃,曾封沛国夫人。公妣俱葬于西长安城”并有萧氏一封沛国夫人的诏书,妃指亲王正妻而非泛指,因无墓志出土,家世不明。按道理亲王正妃乃正一品外命妇不可能再同时封国夫人,故而有人推测有可能是先贬后平反时晋封。但是,族谱真实性尚待考证,此中所云存疑。
因此,吴王妃杨氏为何独葬湖北安陆而未同李恪合葬和第二任吴王妃是否为萧氏仍为历史谜团,有待日后史料或考古有所突破,方可近一步揭开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