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西安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张竹君
出生地广州番禹
出生日期1876年
逝世日期1964年
职业民主革命者、西医
毕业院校博济医院
主要成就创办中国妇科医院中国赤十字会创始人女权与民主运动先驱
主要荣誉中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女界梁启超
学医之路
1876年,张竹君出生于广州番禹的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是三品官员,家境富裕。出身于这样一个旧式家庭的张竹君,没有成为深藏闺阁的千金小姐,反而离经叛道地开学起了西医。
张竹君就读的是博济医院(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南华医校。后转入夏葛女医学堂,在1900年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1899年,张竹君从博济毕业,成为一名通西医内外科的全科医生,开始了悬壶济世的生涯。在闺中密友徐佩萱(后改名徐宗汉)变卖首饰妆奁的资助下,她在广州荔湾开办了禔福医院,自任院长,专为
贫民治病。两年后,两人又开办了南福医院。张竹君的壮举,不仅让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亦开辟了女界办医院之先河。
张竹君医术精湛,爱护病人,且擅长演讲,因此极富有号召力。每当她倡办医院和女子学校时,都得到富商太太的赞助。1901年她集资创办褆福医院于西关荔枝湾畔,这是广东第一所国人自办的西医院。不久又创办南福医院于珠江南岸的漱珠桥侧。这两所医院都为平民治病,并在医院内设立基督教福音堂及演说会,每逢星期六及星期日,她就召集亲友,在此宣传基督教福音,同时议论时政,倡导新学,提倡女权。南粤志士,多投其门下,胡汉民、马君武等是常客。
马君武极崇拜张竹君,曾追求她,到日本留学后撰写《张竹君传》刊登于《新民丛报》,有“女权波浪兼天涌,独立神州树一军”的赞语。胡汉民当时任《岭海报》主笔,经常在报上宣传张竹君的事迹。1903年《羊城报》记者莫任衡在报纸上发表《驳女权论》文章,胡汉民与亦拥护女权的《亚洲报》主笔谢英伯起来反驳,双方展开辩论。
张竹君曾著《妇女的十一危难事》一书,揭露清朝妇女在封建枷锁压迫下的卑贱地位,鼓动妇女起来求自身的解放。在她的带动下,广州有一些妇女走出家门,热情参加社会活动。1901年张竹君在广州与徐佩萱(后改名徐宗汉,广东香山籍上海富商徐润的侄女)结拜为姐妹。徐宗汉倾其积蓄赞助张竹君开办医院和女子学校,以后又带领亲友参加广东同盟会组织;大姐徐慕兰,1911年12月任广东女子北伐队队长,小姑李佩书,女仆黄悲汉、邓慕芬,女友庄汉翘亦都参加辛亥革命工作。
张竹君1901年在广州创办育贤女学,1902年又与马励芸、杜清持等女士一起创办私立公益女学 ,成为广东开办女学校的先驱。并被称为“女界之梁启超”,在东南亚华人中亦享有盛名。
广东新会籍外交官伍廷芳的夫人何妙龄女士(1847- ?),当时是妇女界的活跃人物,张竹君尊她为谊母。何妙龄是广东南海人,出生于基督教华人牧师家庭。她的弟弟何启,是香港著名医生和律师,1887年在香港出资筹建雅丽氏医院。何妙龄热心医疗公益事业,20世纪初在香港创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医院,又支持张竹君在上海创办医院。
上海制造局提调李平书1904年12月资助张竹君将育贤女校迁往派克路(今黄河路)。为此,张竹君尊李平书为谊父。1904年11月,张竹君在上海创办女子中西医养病院,自任院长。不久又设有派克路诊所。1905年,张竹君与李平书合办上海女子中西医学校,这是由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子医科学校。1909年,上海医院成立,张竹君被推举为监院(院长)。 其在上海的影响力不亚于在广州时。
1904年2月,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展开战争,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东北盛京地区有数万中国人死于战火,伤者无数。为救援战争难民,清政府暗中派人拉入英、法、德、美四国,于3月10日成立“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张竹君随万国红十字会深入东北,救护日俄战争中受害的中国人。
1905年掀起的反美拒约运动,张竹君积极投身其中。
1905年初,张竹君写信给上海的粤人同乡组织——上海广肇公所,反复强调如果美国华人能与国内人民“合群御侮”,“则拒一美而列强知中国之难侮,拒一美约,而日后见民权之可伸,则此一举也,未此非转弱为强之机焉”。她又指出:“今兹办法,不藉政府,不须使臣,凡吾工商,皆可自为,苟能合群,非但不惧美国,并何惧列强乎。事之成否,在人心之齐不齐耳。” 她相信群众的力量,明确指出只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一定能取得斗争的胜利,表现出张竹君的先知远见和灼热的爱国情怀。不久,在沿海各商埠掀起了抵制美货运动。上海广肇公所的董事和旅沪广东绅商多次致电清廷,要求政府拒绝在续约上签字。中国人民在反对美国华工禁约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在一定程度遏制了美国种族主义者肆意加害华工的趋势。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随后领导革命党人在广东发动多次武装反清起义,使广东成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
1907年徐宗汉在南洋槟榔屿加入同盟会。张竹君不久也加入同盟会。徐宗汉参加广州三·二九起义前的弹药运送等工作,起义后与张竹君一起掩护起义领导人黄兴到香港治疗伤口,不久与黄兴结为夫妻。
1911年,张竹君曾被香港同盟会组织派往澳门从事革命活动,向太太小姐们募捐革命经费。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成立了湖北军政府。由于缺乏强有力的作战指挥者,武昌革命党人急电同盟会的第二号领袖黄兴,请他到前线指挥作战。10月17日,黄兴偕徐宗汉从香港赴上海
。由于清朝军队对武昌周边地区严查封锁,黄兴夫妇请求在上海行医的张竹君想办法。张竹君立即发起组织上海红十字救伤队,自任队长,以中外人士结队往武汉救伤为理由,让黄兴夫妇扮作医疗队队员,于1911年10月25日从上海乘船出发,28日到达汉口。同船到达的有革命同志一百多人,如宋教仁、田桐、李书城,萱野长知等。
张竹君率领的红十字救伤队是一支劲旅。武汉革命军与清朝军队的交战中,仅10月28、29两日,就有2000多人受伤或阵亡,重伤者多由汉口转到武昌治疗,张竹君多次冒着炮火乘小划子过江,抢治受伤的官兵。
1911年11月1日,张竹君因日夜抢救伤员,感染细菌手肿大并发烧,才回上海治疗并为部队采购冬衣和药品。张竹君在上海张园各界欢迎会上,就组织红十字会赴武汉前线抢救伤员事发表演说,她说:“余之制服是军装,是以欲脱离十字会而后定自己之方向。十字会须确具有十字会资格,始无负厥职。
如以十字会为发财之媒介物,或以十字会为奸细之传舍居,则大失其宗旨也。十字会必须于罢战时身入战地,抬出受伤者为第一要务,其实效为补两方卫生队之不足;若待其送来,则死者已无数矣。” 她认为时间就是生命,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就要深入前线亲自抬出伤员到后方救治。体现出她大公无私、不怕牺牲的高尚品德。
1911年11月16日,革命军反攻汉口,张竹君率队赴前线救护,途中被清军发现,顿时子弹如注,她们毫无畏惧,按预定时间赶到目的地。1911年11月17日,张竹君的救伤队驻地移往汉阳,她在这天的日记上写道:“士兵一见‘红十字’,频送受伤者来,自朝至夕,应接不暇。”当天晚上她又赶到革命军战时司令部查看伤员,日记中记载当时的情况:“时已夜深,路途不便,且路宽不满三尺,左是田,右是塘,我骑在马上十分惊恐,几陷塘中。到后院一看,满地伤员,盖以棉被,垫以稻草。此时,炮火连天,一夜不绝。” 根据国际红十字会公约,红十字人员可以通行交战两方,张竹君与队友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常把清军的部署泄露给革命军,弄得清军十分被动。
黄兴于1911年11月16日下令部队分三路向汉口进攻,由于下雨,各路部队行动不一致,进攻受挫。1911年11月27日汉阳失守,黄兴决定到南京搬救兵,于28日率学生军与张竹君等乘江轮赴上海。
1912年1月1日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张竹君参与组建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成为当时女权运动的中坚人物,因党纲多次取消“男女平权”条文,随唐群英、沈佩贞、林宗素、王昌国、张汉英、吴木兰等人多次实施暴力女权。
1905年,来自广东的基督教徒建立了自己的组织——上海广东浸信会,并在会所内设立明德小学。1910年将明德学校改为崇德女学,同时得张竹君之助,在会所内设仁德义学。1934年张竹君还在浸信会中设立义诊,施诊给药,首开上海广东浸信会面向会友的医疗服务。张竹君擅长妇科、儿科及皮肤科的治疗,很受会友欢迎。
旅沪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于1915年创立,张竹君是创始人之一,被推举为副女执事长,前广东夏葛女医院院长富马利女士被选为正女执事长。
1937年日本军队进攻上海的“八·一三”战争打响后的第二天,旅居上海的广东人成立了“广东旅沪同乡救济难民委员会”,很快设立了4处收容所。当时居住在上海的广东人约有12万人,进入收容所的同乡不少带着伤病,需要及时救治,还有少数孕妇,随时可能生育,必须安排助产人员。委员会在总务处下设立了一个医务组,召集医师20名,著名西医张竹君列名其中。
中华民国成立后,张竹君原先的一批好友如胡汉民等身居要职,而她淡泊名利,终生不嫁,还收养20多名孤苦儿童,抚养成人。张竹君同情穷人,她在广州和上海开办的医院,遇有贫穷的病人,医疗费可酌减,甚至免收,所以她经济上经常拮据,有时还负债。常由何妙龄女士出面为她募捐,才得以度过难关。
张竹君终身未嫁。1964年,她以88岁的高龄,在上海走完了充满传奇的一生。
武昌起义爆发后,黄兴立即携徐宗汉北上。因清朝关卡检查严密,无法到达武汉。夫妇俩绕道来到了上海,徐宗汉找到了张竹君。张竹君一口答应把他夫妇二人送到武汉。此时,上海虽为大清红十字会基地,但官办色彩浓重。张竹君经多方奔走、联络,在1911年10月19日成立了中国赤十字会。上海五洲药房经理项松茂迅速作出反应,在21日出版的《申报》上刊登致张竹君的公开信,对张之义举大加赞赏,“顷读报章,知贵女士有赤十字会之发起,躬率高足驰赴战地施展仁术,救死扶伤,志虑宏远,宗趣正大,南丁格耳之再见,人道主义之日昌,诚足以上格天心,近回人祸,甚盛!甚盛!”
中国赤十字会成立后,她迅速组建了“红十字会救伤队”,24日登上了“瑞和”号。包括黄兴夫妇在内的多名革命党人混迹其中。轮船经过九江,看到湖口炮台悬着白旗,知道九江已经光复,船上一百多名同志才露出真实身份。28日下午5时,“瑞和”号安全到达武昌。
张竹君曾应侨居新加坡的姐姐之邀,赴新加坡考察,并受聘成为“新加坡中国医院”的院长助理,其间,她亲眼看到新加坡鼠疫屠城的惨状,于是,开始深入关注预防医学。她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快就派上了用场。1904年,广州霍乱流行,她准确指出疫情的传播是由患者呕吐秽物污染江河水源而起,因此要求劝止市民饮用污染的河水、井水,建议当局用船从广州郊区石门运水供市民饮用。她还向病人家属宣传,将吐泻物焚烧而不要倒入江河,并且禁止贩卖腐烂瓜果。她的建议被当局采纳,数周之后霍乱疫情便得到控制,成为中国预防医学史上经典的案例。
张竹君也几次遇险:1911年11月10日,张在汉口登船去武昌,清军突然涌现,向她开枪,幸亏小船疾驰而去,一连7枪都被她躲过了;15日,张率队去汉阳作救护工作,因劳累过度无法步行,只得由轿子抬着前行,队员们都佩着红十字臂章,队列前后又都打着红十字会旗,可就在他们通过汉水浮桥时,清军竟向他们开枪,见没打中恼羞成怒,朝刚登岸的轿子开炮。幸亏身边有人听到炮弹的呼啸声,猛然将张竹君连人带轿推倒在地,逃过此劫。
在一次手术中,张竹君的左手被划破,伤口感染化脓,高烧不止,加上过度劳累,终于病倒,但她仍然坚持用肿胀的双手继续为伤员治疗。张竹君率领中国赤十字会,出入枪林弹雨,在两个月中救疗受伤士兵1300余人,不仅受到国人的敬仰,西方报刊多次报道颂扬。被当时的媒体称为“热心办事,可为中国四万万人模范”,成为中国妇女摆脱封建枷锁登上现代文明舞台的一个标志。
一般谈起中国的女权运动,都以为是“五四运动”以后的产物,直到民国十一、二年后,北平、上海等地才有女权运动团体的公开组织。而张竹君则早在民国前十二年,已经从事提倡女权,在当时的报纸上公开讨论与宣布了。同时,她在光绪二十七年已在广州自己一手创办了育贤女学,更在中国各地开风气之先,比之清廷学部颁布女子师范及女子小学章程的时间,还早了六年。即较之张百熙之奏定男学堂章程,也早了一年,可见其眼光之独到。
冯自由的《革命逸史》就说:“辛丑(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壬寅间,女医师张竹君在河南(广州地方)南福医院开演说会,倡办育贤女学,为广东女学之先声。一时新学志士,多奔走其门,隐然执新学界之牛耳,胡汉民与程子仪、朱通儒三人赞勷最力,《岭海报》不啻为张之宣传机关……”又说:“……时《羊城报》记者莫任衡有《驳女权论》一文,胡汉民因与张竹君相善,张素以提倡女权自命,汉民乃访《亚洲报》主笔谢英伯,相约拥护女权,同向《羊城报》反攻,英伯极赞成之。”
张竹君的志向并不只是行医,她在医室之外,复设福音堂一所,常在周末登坛演讲,“每讲学时,未尝不痛惜抚膺,指论时事,慷慨国艰也。”而对于女权思潮,她认为“女人不可徒待男子让权,须自争之”,其争权之法,“不外求学”,而所求之学“又不当为中国旧日诗词小技之学,而各免力研究今日泰西所发明极新之学。”
1904年4月,张竹君在上海创办女子兴学保险会,主张女子应通过“求学”、“合群”的方式摆脱男性的压制。她还写了一篇长文刊登于同年四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的《警钟日报》,文章细数中国女性所身受的十一种“险境”,进而从女性自身出发,指出“险境”的原因,在于“一由于不知学,一由于不能群”。于是她想联合大群体以求女性自决和独立,她说:“鄙人窃不自揣,志欲联合海内诸女士为一大群,取数千年之恶习扫除而更张之,举此十一险者殳夷而平荡之,永不留此恐怖之境遇于吾同种。”
在张竹君青年的时候,社会上犹盛行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亲”等之类的旧道德观念,但她却不以为然,决心反其道而行之。据她后来跟陆丹林追述早年的情景:她出外,常坐着三人抬走、没有轿帘的藤兜。头上梳了一条“大松辫”,脚上穿了一双青缎面学士装鞋,有时并把两脚向前踏在轿杠上,人身和脚差不多成了一字形。这样姿势,本来很不雅观,尤其在热闹的市街,往来穿插,前呼后拥,一般人见着,多目逆而送,或者加以蔑视的不良批评。她是满不在乎,而处之泰然的。她对陆丹林说:“人生要求自由,男子可以梳大松辫,穿学士装鞋,妇女为什么不可以!男子坐藤兜(轿子),可以把脚提高,踏在杠上,妇女为什么做不得!做了,又讥评她是‘男人婆,招摇过市。’我要做男女平权的运动者,一切以身作则,要打破数千年来禁锢妇女的封建枷锁,把不平等的旧思想、恶习惯,彻底扫除。那些头脑冬烘,思想陈腐的礼教奴隶,我要和他们搏斗,替女同胞杀开一条新路。那么,任何非讥诋谤,任何耻辱牺牲,我都是不管的。我是基督徒,基督都能从容上十字架,我必步着他的后尘,替女同胞尽力,和恶劣势力斗争,至死不变。”
辛亥那年的秋天,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震惊全国。可是当时武汉的局势实在缺乏适时的领导,基于各方面迫切的需要,黄兴(克强)乃只身由港到沪,准备秘密到武汉去会晤黎元洪,并会同主持一切,黄氏最感到困难的便是交通问题,因为东南一带还在满清及袁世凯势力之下,敌人的奸细还在到处活动,黄氏不能不慎重将事。结果还是由张竹君设计,要黄氏化装为医生的助手,加入她所主持的上海红十字救伤队,由上海乘长江轮船一同出发,藉以逃避敌人的耳目。这件事可称得上是张氏得意之作。“黄克强曾经当过我的助手”,事后她常常这样半开玩笑的引以自豪。事实上黄兴对于她那一次的襄助,也是十分感激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从上海出发之前,当时在上海的革命党领袖黄兴、宋教仁欲急赴武汉,却苦于清军关卡检查甚密,无法成行。张竹君巧妙地将黄、宋等装扮成随队医护人员,躲过沿途检查,顺利到达武汉,黄兴立即担任了战时总司令,极大地稳定了军心,鼓舞了武汉军民的士气。后来清军反攻,黄兴被困在汉阳,清军封锁长江,又是张竹君用十字会的渡船,冒险护送黄兴从汉阳渡至武昌脱险。
“张竹君坐大轿——倒看洋书”,是当时广州市流行的一句歇后语,从中可以想见张竹君的为人。张竹君是广东番禹人,该地是与洋人最早接触的地区,风气远较内陆开通,她的父亲是三品京官。在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震天响,全国各地到处盲目排洋的风气中,张竹君却进了洋鬼子办的“夏葛女医学堂”。这是一所综合性的医学校,四年毕业,再经过附属柔济医院 实习期满,便自立门户,悬壶济世。张竹君身材高挑,鹅蛋脸,高鼻梁,大眼睛,喜欢穿洋装,穿高跟鞋。她把诊所开在广州市,每次出门,都坐四个人抬的敝篷椅轿。引得路人驻足侧目而视,张竹君被看得不好意思,以后出门便顺手带上精装洋书一本,假装在轿上看书。益发显得神情严肃,凛然不可侵犯,事实上轿子上看书,忽上忽下地跳动不已,那里看得下去,于是“张竹君坐大轿—倒看洋书”在朋友中成为笑谈,并愈传愈广。
最初,张竹君为了献身社会服务,终日为事业而奔忙,故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可给忘了。到她已成徐娘半老时,有人问她这个问题,她仍然半开玩笑地说:“现在还没找到适当的对象,如果找到了,我会随时宣布结婚的。”其实在她年青时是有过罗曼史的,冯自由的《革命逸史》就说:“竹君往还诸绅富中,有卢宾岐者,其子少岐,少有大志,与竹君相谈时事,过从甚密,因有定婚之议。少岐久拟东渡求学,厄于家庭不果,赖竹君慨然假以旅费,乃得成行,少岐去后半载,竹君与卢府中人发生嫌隙,遂与少岐日渐疏远,婚约无形解除。同时桂林马君武,从广西至粤,攻读法文,闻竹君在教会演讲福音,语涉时政,异常崇拜。自是福音布教,恒有马之足迹,露爱恋之意。少岐遇之,辄视为情敌。一日,马在张之客室,取去张之诗扇一柄,张四觅无着,旋得马之求婚书,情词恳切,张不能从……未几马赴日求学,尝作《竹君传》,登诸横滨《新民丛报》,誉扬备至。附诗有“女权波浪兼天涌,独立神州树一军”之句,时胡汉民尚在广州,备知其详,尝语人谓:此一幕剧为驴马争獐。”
张竹君终身未嫁,她致力于女权运动,清末民初,男尊女卑的风气仍然十分普遍,只要行有余力,男人们娶过三妻四妾,所在多有,由于张竹君看不惯这种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由于张竹君在社会上的影响,许多妻妾成群的男人都怕她,张竹君大名鼎鼎,据说连路遇强盗 时,她报出张竹君的名号,歹徒都竟然敛容正色,鞠躬而退:
据说,有一次,她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强盗,可是,当她报出张竹君的名号时,歹徒竟然鞠躬而退。
1924年她乘船去香港,遭遇海盗劫船。得知她的身份之后,海盗退还财物,叩首而退。
马君武作《竹君传》,登诸横滨《新民丛报》,附诗有“女权波浪兼天涌,独立神州树一军”的赞语。
阳夏保卫战结束,鄂军都督黎元洪授予张竹君“巾帼伟人”匾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又授予她“立国纪念勋章”、“赤金红十字军功勋章”及“中华民国忠裔纪念章”,以表彰其功德。
张竹君一生爱国爱民,处处救死扶伤,无私为社会大众服务,深受民众的推崇和赞誉,曾荣获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发“立国纪念勋章”,军民赠予“巾帼伟人”匾额,并享有“中国女豪杰”、“慈爱之神”等荣誉称号。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张竹君
出生地广州番禹
出生日期1876年
逝世日期1964年
职业民主革命者、西医
毕业院校博济医院
主要成就创办中国妇科医院
中国赤十字会创始人
女权与民主运动先驱
主要荣誉中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女界梁启超
人物生平
学医之路
1876年,张竹君出生于广州番禹的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是三品官员,家境富裕。出身于这样一个旧式家庭的张竹君,没有成为深藏闺阁的千金小姐,反而离经叛道地开学起了西医。
张竹君就读的是博济医院(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南华医校。后转入夏葛女医学堂,在1900年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1899年,张竹君从博济毕业,成为一名通西医内外科的全科医生,开始了悬壶济世的生涯。在闺中密友徐佩萱(后改名徐宗汉)变卖首饰妆奁的资助下,她在广州荔湾开办了禔福医院,自任院长,专为
贫民治病。两年后,两人又开办了南福医院。张竹君的壮举,不仅让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亦开辟了女界办医院之先河。
张竹君医术精湛,爱护病人,且擅长演讲,因此极富有号召力。每当她倡办医院和女子学校时,都得到富商太太的赞助。1901年她集资创办褆福医院于西关荔枝湾畔,这是广东第一所国人自办的西医院。不久又创办南福医院于珠江南岸的漱珠桥侧。这两所医院都为平民治病,并在医院内设立基督教福音堂及演说会,每逢星期六及星期日,她就召集亲友,在此宣传基督教福音,同时议论时政,倡导新学,提倡女权。南粤志士,多投其门下,胡汉民、马君武等是常客。
马君武极崇拜张竹君,曾追求她,到日本留学后撰写《张竹君传》刊登于《新民丛报》,有“女权波浪兼天涌,独立神州树一军”的赞语。胡汉民当时任《岭海报》主笔,经常在报上宣传张竹君的事迹。1903年《羊城报》记者莫任衡在报纸上发表《驳女权论》文章,胡汉民与亦拥护女权的《亚洲报》主笔谢英伯起来反驳,双方展开辩论。
张竹君曾著《妇女的十一危难事》一书,揭露清朝妇女在封建枷锁压迫下的卑贱地位,鼓动妇女起来求自身的解放。在她的带动下,广州有一些妇女走出家门,热情参加社会活动。1901年张竹君在广州与徐佩萱(后改名徐宗汉,广东香山籍上海富商徐润的侄女)结拜为姐妹。徐宗汉倾其积蓄赞助张竹君开办医院和女子学校,以后又带领亲友参加广东同盟会组织;大姐徐慕兰,1911年12月任广东女子北伐队队长,小姑李佩书,女仆黄悲汉、邓慕芬,女友庄汉翘亦都参加辛亥革命工作。
张竹君1901年在广州创办育贤女学,1902年又与马励芸、杜清持等女士一起创办私立公益女学 ,成为广东开办女学校的先驱。并被称为“女界之梁启超”,在东南亚华人中亦享有盛名。
公益先驱
广东新会籍外交官伍廷芳的夫人何妙龄女士(1847- ?),当时是妇女界的活跃人物,张竹君尊她为谊母。何妙龄是广东南海人,出生于基督教华人牧师家庭。她的弟弟何启,是香港著名医生和律师,1887年在香港出资筹建雅丽氏医院。何妙龄热心医疗公益事业,20世纪初在香港创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医院,又支持张竹君在上海创办医院。
上海制造局提调李平书1904年12月资助张竹君将育贤女校迁往派克路(今黄河路)。为此,张竹君尊李平书为谊父。1904年11月,张竹君在上海创办女子中西医养病院,自任院长。不久又设有派克路诊所。1905年,张竹君与李平书合办上海女子中西医学校,这是由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子医科学校。1909年,上海医院成立,张竹君被推举为监院(院长)。 其在上海的影响力不亚于在广州时。
1904年2月,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展开战争,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东北盛京地区有数万中国人死于战火,伤者无数。为救援战争难民,清政府暗中派人拉入英、法、德、美四国,于3月10日成立“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张竹君随万国红十字会深入东北,救护日俄战争中受害的中国人。
工运豪杰
1905年掀起的反美拒约运动,张竹君积极投身其中。
1905年初,张竹君写信给上海的粤人同乡组织——上海广肇公所,反复强调如果美国华人能与国内人民“合群御侮”,“则拒一美而列强知中国之难侮,拒一美约,而日后见民权之可伸,则此一举也,未此非转弱为强之机焉”。她又指出:“今兹办法,不藉政府,不须使臣,凡吾工商,皆可自为,苟能合群,非但不惧美国,并何惧列强乎。事之成否,在人心之齐不齐耳。” 她相信群众的力量,明确指出只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一定能取得斗争的胜利,表现出张竹君的先知远见和灼热的爱国情怀。不久,在沿海各商埠掀起了抵制美货运动。上海广肇公所的董事和旅沪广东绅商多次致电清廷,要求政府拒绝在续约上签字。中国人民在反对美国华工禁约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在一定程度遏制了美国种族主义者肆意加害华工的趋势。
辛亥战医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随后领导革命党人在广东发动多次武装反清起义,使广东成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
1907年徐宗汉在南洋槟榔屿加入同盟会。张竹君不久也加入同盟会。徐宗汉参加广州三·二九起义前的弹药运送等工作,起义后与张竹君一起掩护起义领导人黄兴到香港治疗伤口,不久与黄兴结为夫妻。
1911年,张竹君曾被香港同盟会组织派往澳门从事革命活动,向太太小姐们募捐革命经费。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成立了湖北军政府。由于缺乏强有力的作战指挥者,武昌革命党人急电同盟会的第二号领袖黄兴,请他到前线指挥作战。10月17日,黄兴偕徐宗汉从香港赴上海
。由于清朝军队对武昌周边地区严查封锁,黄兴夫妇请求在上海行医的张竹君想办法。张竹君立即发起组织上海红十字救伤队,自任队长,以中外人士结队往武汉救伤为理由,让黄兴夫妇扮作医疗队队员,于1911年10月25日从上海乘船出发,28日到达汉口。同船到达的有革命同志一百多人,如宋教仁、田桐、李书城,萱野长知等。
张竹君率领的红十字救伤队是一支劲旅。武汉革命军与清朝军队的交战中,仅10月28、29两日,就有2000多人受伤或阵亡,重伤者多由汉口转到武昌治疗,张竹君多次冒着炮火乘小划子过江,抢治受伤的官兵。
1911年11月1日,张竹君因日夜抢救伤员,感染细菌手肿大并发烧,才回上海治疗并为部队采购冬衣和药品。张竹君在上海张园各界欢迎会上,就组织红十字会赴武汉前线抢救伤员事发表演说,她说:“余之制服是军装,是以欲脱离十字会而后定自己之方向。十字会须确具有十字会资格,始无负厥职。
如以十字会为发财之媒介物,或以十字会为奸细之传舍居,则大失其宗旨也。十字会必须于罢战时身入战地,抬出受伤者为第一要务,其实效为补两方卫生队之不足;若待其送来,则死者已无数矣。” 她认为时间就是生命,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就要深入前线亲自抬出伤员到后方救治。体现出她大公无私、不怕牺牲的高尚品德。
1911年11月16日,革命军反攻汉口,张竹君率队赴前线救护,途中被清军发现,顿时子弹如注,她们毫无畏惧,按预定时间赶到目的地。1911年11月17日,张竹君的救伤队驻地移往汉阳,她在这天的日记上写道:“士兵一见‘红十字’,频送受伤者来,自朝至夕,应接不暇。”当天晚上她又赶到革命军战时司令部查看伤员,日记中记载当时的情况:“时已夜深,路途不便,且路宽不满三尺,左是田,右是塘,我骑在马上十分惊恐,几陷塘中。到后院一看,满地伤员,盖以棉被,垫以稻草。此时,炮火连天,一夜不绝。” 根据国际红十字会公约,红十字人员可以通行交战两方,张竹君与队友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常把清军的部署泄露给革命军,弄得清军十分被动。
黄兴于1911年11月16日下令部队分三路向汉口进攻,由于下雨,各路部队行动不一致,进攻受挫。1911年11月27日汉阳失守,黄兴决定到南京搬救兵,于28日率学生军与张竹君等乘江轮赴上海。
1912年1月1日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张竹君参与组建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成为当时女权运动的中坚人物,因党纲多次取消“男女平权”条文,随唐群英、沈佩贞、林宗素、王昌国、张汉英、吴木兰等人多次实施暴力女权。
息影家园
1905年,来自广东的基督教徒建立了自己的组织——上海广东浸信会,并在会所内设立明德小学。1910年将明德学校改为崇德女学,同时得张竹君之助,在会所内设仁德义学。1934年张竹君还在浸信会中设立义诊,施诊给药,首开上海广东浸信会面向会友的医疗服务。张竹君擅长妇科、儿科及皮肤科的治疗,很受会友欢迎。
旅沪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于1915年创立,张竹君是创始人之一,被推举为副女执事长,前广东夏葛女医院院长富马利女士被选为正女执事长。
1937年日本军队进攻上海的“八·一三”战争打响后的第二天,旅居上海的广东人成立了“广东旅沪同乡救济难民委员会”,很快设立了4处收容所。当时居住在上海的广东人约有12万人,进入收容所的同乡不少带着伤病,需要及时救治,还有少数孕妇,随时可能生育,必须安排助产人员。委员会在总务处下设立了一个医务组,召集医师20名,著名西医张竹君列名其中。
中华民国成立后,张竹君原先的一批好友如胡汉民等身居要职,而她淡泊名利,终生不嫁,还收养20多名孤苦儿童,抚养成人。张竹君同情穷人,她在广州和上海开办的医院,遇有贫穷的病人,医疗费可酌减,甚至免收,所以她经济上经常拮据,有时还负债。常由何妙龄女士出面为她募捐,才得以度过难关。
张竹君终身未嫁。1964年,她以88岁的高龄,在上海走完了充满传奇的一生。
主要贡献
创十字会
武昌起义爆发后,黄兴立即携徐宗汉北上。因清朝关卡检查严密,无法到达武汉。夫妇俩绕道来到了上海,徐宗汉找到了张竹君。张竹君一口答应把他夫妇二人送到武汉。此时,上海虽为大清红十字会基地,但官办色彩浓重。张竹君经多方奔走、联络,在1911年10月19日成立了中国赤十字会。上海五洲药房经理项松茂迅速作出反应,在21日出版的《申报》上刊登致张竹君的公开信,对张之义举大加赞赏,“顷读报章,知贵女士有赤十字会之发起,躬率高足驰赴战地施展仁术,救死扶伤,志虑宏远,宗趣正大,南丁格耳之再见,人道主义之日昌,诚足以上格天心,近回人祸,甚盛!甚盛!”
中国赤十字会成立后,她迅速组建了“红十字会救伤队”,24日登上了“瑞和”号。包括黄兴夫妇在内的多名革命党人混迹其中。轮船经过九江,看到湖口炮台悬着白旗,知道九江已经光复,船上一百多名同志才露出真实身份。28日下午5时,“瑞和”号安全到达武昌。
一代女医
张竹君曾应侨居新加坡的姐姐之邀,赴新加坡考察,并受聘成为“新加坡中国医院”的院长助理,其间,她亲眼看到新加坡鼠疫屠城的惨状,于是,开始深入关注预防医学。她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快就派上了用场。1904年,广州霍乱流行,她准确指出疫情的传播是由患者呕吐秽物污染江河水源而起,因此要求劝止市民饮用污染的河水、井水,建议当局用船从广州郊区石门运水供市民饮用。她还向病人家属宣传,将吐泻物焚烧而不要倒入江河,并且禁止贩卖腐烂瓜果。她的建议被当局采纳,数周之后霍乱疫情便得到控制,成为中国预防医学史上经典的案例。
张竹君也几次遇险:1911年11月10日,张在汉口登船去武昌,清军突然涌现,向她开枪,幸亏小船疾驰而去,一连7枪都被她躲过了;15日,张率队去汉阳作救护工作,因劳累过度无法步行,只得由轿子抬着前行,队员们都佩着红十字臂章,队列前后又都打着红十字会旗,可就在他们通过汉水浮桥时,清军竟向他们开枪,见没打中恼羞成怒,朝刚登岸的轿子开炮。幸亏身边有人听到炮弹的呼啸声,猛然将张竹君连人带轿推倒在地,逃过此劫。
在一次手术中,张竹君的左手被划破,伤口感染化脓,高烧不止,加上过度劳累,终于病倒,但她仍然坚持用肿胀的双手继续为伤员治疗。张竹君率领中国赤十字会,出入枪林弹雨,在两个月中救疗受伤士兵1300余人,不仅受到国人的敬仰,西方报刊多次报道颂扬。被当时的媒体称为“热心办事,可为中国四万万人模范”,成为中国妇女摆脱封建枷锁登上现代文明舞台的一个标志。
轶事典故
女权先声
一般谈起中国的女权运动,都以为是“五四运动”以后的产物,直到民国十一、二年后,北平、上海等地才有女权运动团体的公开组织。而张竹君则早在民国前十二年,已经从事提倡女权,在当时的报纸上公开讨论与宣布了。同时,她在光绪二十七年已在广州自己一手创办了育贤女学,更在中国各地开风气之先,比之清廷学部颁布女子师范及女子小学章程的时间,还早了六年。即较之张百熙之奏定男学堂章程,也早了一年,可见其眼光之独到。
冯自由的《革命逸史》就说:“辛丑(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壬寅间,女医师张竹君在河南(广州地方)南福医院开演说会,倡办育贤女学,为广东女学之先声。一时新学志士,多奔走其门,隐然执新学界之牛耳,胡汉民与程子仪、朱通儒三人赞勷最力,《岭海报》不啻为张之宣传机关……”又说:“……时《羊城报》记者莫任衡有《驳女权论》一文,胡汉民因与张竹君相善,张素以提倡女权自命,汉民乃访《亚洲报》主笔谢英伯,相约拥护女权,同向《羊城报》反攻,英伯极赞成之。”
张竹君的志向并不只是行医,她在医室之外,复设福音堂一所,常在周末登坛演讲,“每讲学时,未尝不痛惜抚膺,指论时事,慷慨国艰也。”而对于女权思潮,她认为“女人不可徒待男子让权,须自争之”,其争权之法,“不外求学”,而所求之学“又不当为中国旧日诗词小技之学,而各免力研究今日泰西所发明极新之学。”
1904年4月,张竹君在上海创办女子兴学保险会,主张女子应通过“求学”、“合群”的方式摆脱男性的压制。她还写了一篇长文刊登于同年四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的《警钟日报》,文章细数中国女性所身受的十一种“险境”,进而从女性自身出发,指出“险境”的原因,在于“一由于不知学,一由于不能群”。于是她想联合大群体以求女性自决和独立,她说:“鄙人窃不自揣,志欲联合海内诸女士为一大群,取数千年之恶习扫除而更张之,举此十一险者殳夷而平荡之,永不留此恐怖之境遇于吾同种。”
在张竹君青年的时候,社会上犹盛行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亲”等之类的旧道德观念,但她却不以为然,决心反其道而行之。据她后来跟陆丹林追述早年的情景:她出外,常坐着三人抬走、没有轿帘的藤兜。头上梳了一条“大松辫”,脚上穿了一双青缎面学士装鞋,有时并把两脚向前踏在轿杠上,人身和脚差不多成了一字形。这样姿势,本来很不雅观,尤其在热闹的市街,往来穿插,前呼后拥,一般人见着,多目逆而送,或者加以蔑视的不良批评。她是满不在乎,而处之泰然的。她对陆丹林说:“人生要求自由,男子可以梳大松辫,穿学士装鞋,妇女为什么不可以!男子坐藤兜(轿子),可以把脚提高,踏在杠上,妇女为什么做不得!做了,又讥评她是‘男人婆,招摇过市。’我要做男女平权的运动者,一切以身作则,要打破数千年来禁锢妇女的封建枷锁,把不平等的旧思想、恶习惯,彻底扫除。那些头脑冬烘,思想陈腐的礼教奴隶,我要和他们搏斗,替女同胞杀开一条新路。那么,任何非讥诋谤,任何耻辱牺牲,我都是不管的。我是基督徒,基督都能从容上十字架,我必步着他的后尘,替女同胞尽力,和恶劣势力斗争,至死不变。”
三救黄兴
辛亥那年的秋天,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震惊全国。可是当时武汉的局势实在缺乏适时的领导,基于各方面迫切的需要,黄兴(克强)乃只身由港到沪,准备秘密到武汉去会晤黎元洪,并会同主持一切,黄氏最感到困难的便是交通问题,因为东南一带还在满清及袁世凯势力之下,敌人的奸细还在到处活动,黄氏不能不慎重将事。结果还是由张竹君设计,要黄氏化装为医生的助手,加入她所主持的上海红十字救伤队,由上海乘长江轮船一同出发,藉以逃避敌人的耳目。这件事可称得上是张氏得意之作。“黄克强曾经当过我的助手”,事后她常常这样半开玩笑的引以自豪。事实上黄兴对于她那一次的襄助,也是十分感激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从上海出发之前,当时在上海的革命党领袖黄兴、宋教仁欲急赴武汉,却苦于清军关卡检查甚密,无法成行。张竹君巧妙地将黄、宋等装扮成随队医护人员,躲过沿途检查,顺利到达武汉,黄兴立即担任了战时总司令,极大地稳定了军心,鼓舞了武汉军民的士气。后来清军反攻,黄兴被困在汉阳,清军封锁长江,又是张竹君用十字会的渡船,冒险护送黄兴从汉阳渡至武昌脱险。
倒看洋书
“张竹君坐大轿——倒看洋书”,是当时广州市流行的一句歇后语,从中可以想见张竹君的为人。张竹君是广东番禹人,该地是与洋人最早接触的地区,风气远较内陆开通,她的父亲是三品京官。在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震天响,全国各地到处盲目排洋的风气中,张竹君却进了洋鬼子办的“夏葛女医学堂”。这是一所综合性的医学校,四年毕业,再经过附属柔济医院 实习期满,便自立门户,悬壶济世。张竹君身材高挑,鹅蛋脸,高鼻梁,大眼睛,喜欢穿洋装,穿高跟鞋。她把诊所开在广州市,每次出门,都坐四个人抬的敝篷椅轿。引得路人驻足侧目而视,张竹君被看得不好意思,以后出门便顺手带上精装洋书一本,假装在轿上看书。
益发显得神情严肃,凛然不可侵犯,事实上轿子上看书,忽上忽下地跳动不已,那里看得下去,于是“张竹君坐大轿—倒看洋书”在朋友中成为笑谈,并愈传愈广。
不婚主义
最初,张竹君为了献身社会服务,终日为事业而奔忙,故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可给忘了。到她已成徐娘半老时,有人问她这个问题,她仍然半开玩笑地说:“现在还没找到适当的对象,如果找到了,我会随时宣布结婚的。”其实在她年青时是有过罗曼史的,冯自由的《革命逸史》就说:“竹君往还诸绅富中,有卢宾岐者,其子少岐,少有大志,与竹君相谈时事,过从甚密,因有定婚之议。少岐久拟东渡求学,厄于家庭不果,赖竹君慨然假以旅费,乃得成行,少岐去后半载,竹君与卢府中人发生嫌隙,遂与少岐日渐疏远,婚约无形解除。同时桂林马君武,从广西至粤,攻读法文,闻竹君在教会演讲福音,语涉时政,异常崇拜。自是福音布教,恒有马之足迹,露爱恋之意。少岐遇之,辄视为情敌。一日,马在张之客室,取去张之诗扇一柄,张四觅无着,旋得马之求婚书,情词恳切,张不能从……未几马赴日求学,尝作《竹君传》,登诸横滨《新民丛报》,誉扬备至。附诗有“女权波浪兼天涌,独立神州树一军”之句,时胡汉民尚在广州,备知其详,尝语人谓:此一幕剧为驴马争獐。”
大名鼎鼎
张竹君终身未嫁,她致力于女权运动,清末民初,男尊女卑的风气仍然十分普遍,只要行有余力,男人们娶过三妻四妾,所在多有,由于张竹君看不惯这种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由于张竹君在社会上的影响,许多妻妾成群的男人都怕她,张竹君大名鼎鼎,据说连路遇强盗 时,她报出张竹君的名号,歹徒都竟然敛容正色,鞠躬而退:
据说,有一次,她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强盗,可是,当她报出张竹君的名号时,歹徒竟然鞠躬而退。
1924年她乘船去香港,遭遇海盗劫船。得知她的身份之后,海盗退还财物,叩首而退。
人物评价
马君武作《竹君传》,登诸横滨《新民丛报》,附诗有“女权波浪兼天涌,独立神州树一军”的赞语。
阳夏保卫战结束,鄂军都督黎元洪授予张竹君“巾帼伟人”匾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又授予她“立国纪念勋章”、“赤金红十字军功勋章”及“中华民国忠裔纪念章”,以表彰其功德。
张竹君一生爱国爱民,处处救死扶伤,无私为社会大众服务,深受民众的推崇和赞誉,曾荣获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发“立国纪念勋章”,军民赠予“巾帼伟人”匾额,并享有“中国女豪杰”、“慈爱之神”等荣誉称号。